《高中语文:导学案:《归去来兮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导学案:《归去来兮辞》.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武钢三中刘辉正一、文本解读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 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 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 俗的孤傲之态。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 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 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 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 吐露隐痛,舒
2、展苦闷的心灵悲歌。是一篇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之歌,有诗人返朴归 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纵浪大化、逍遥浮世 的自由自在,也有误入官场、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 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一句话,诚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说的“莫信诗人竟平 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品读陶文,沉浸在山水田园之中,切不可 忽略了诗人的隐痛衷曲。二、教学目标反复吟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走进诗人心灵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四、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五、教学难点体会陶渊明复杂的内心情感并读出这种情感六、教学过程诵读分三个层次推进。第一、读准字音,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第二、读准节奏,这是读辞赋的基本要求。先向学生介绍辞赋的节奏及读法,然后让 学生边划层次边朗读。第三、读出情感,这是诵读的高层次要求。要读出感情,先要体会情感,怎么体会, 在读中去体会,可以借助想象,可以品味字词,可以体会语气等。体会了情感之后,再反 过来读出这种情感,让学生内化于心。具体操作时,以二、三段为重点,先师生共读共品,然后学生自读自品,全班交流。 老师重在引导和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要时老师才予以示范。一、四两段情感 的体会有一定的困难,不必强求学生,只要能体会那么一点点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