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新高考对教师教研训的新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7 新高考对教师教研训的新要求.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高考对教师教研训的新要求本文作者:果肖丽摘要: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 革对高中教师的教研训提出了全新要求。本轮教育改革直面考试招生制度,改变 了传统层面以改革课程为主的做法,虽然这次改革的难度较大,但也势必会获得 突破性成果,这也预示着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关键词:教研训;教育改革;新高考前百我国从2014年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到2020年进一步扩大了新高考的 范围,新课程、新高考会引起教育领域的基本革新。理科在结构上做出了调整, 文科的特点及导向性也更鲜明。高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启迪学生深度 学习,在新高考模式下,塑造学生对新高考
2、的适应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发一、新E考下的教学要求在新高考模式下,应重点关注选课走班,虽然这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已经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每届学生的选课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选课 组合的不断变化,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 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通常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停课,教师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课外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发生着悄然的 变化,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式。教学与管理的结合,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注意对自身的岗位 职责进行重新审视,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应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此提高学生 的核心素养。新高
3、考模式下,产生了 “六选三”的学习模式,从学校层面而言需 要适应这种方式,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变革,而生物、化学、物理组合通常是优秀 考生的首选,目的在于对“211” “985”大学的学习需求更加适应。二、新高考下的教育研究在新高考模式下,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研究,了解到高中教师开展教育研 究工作,应注意科学选课务必得到重视。当前,传统层面的“大理”“大文”式 组合仍旧被家长和考生津津乐道,这是由于当前家长对其他组合不够熟悉,因此, 以为如此选择的风险性更小。但应明确的是,生物、化学、物理的组合并非唯 一组合。学校对教育的研究,应结合自身的教师队伍现状、学生生源构成,以及 学科模块组合开展,分析不
4、同因素对学生的升学产生的利弊,确保帮助学生做好 选课帮助与引导。例如,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两大分类,即理科倾向组合,组合一:化学、物 理、地理;组合二:化学、物理、政治;组合三:化学、物理、历史;组合四: 化学、物理、生物。学生可以通过走班学习所选模块。文科倾向组合,组合一: 历史、地理、生物;组合二:地理、历史、化学;组合三:地理、历史、物理; 组合四:地理、历史、政治。兼具文科、理科学习倾向的学生,可以综合学习文 理知识,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效率。三、新高考下的教师培训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对教师开展定期培训活动,帮助新教师明确新 课改目标,确保教师能够对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及时适应,还应注意
5、随时引导教师 进行听课、评课互动,并做好每节课的反思活动,还应以文字的方式在教案计划 上进行体现。教师还需要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切实掌握新课标规定的教 学目的、要求及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落实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教师 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对授课程序应精心设计,将授课档案进行存档。教师还应 积极参加上级及本校教研所开展的培训、教研等活动,做好听课笔记,在课后进 行反思,并开展实践,确保将所学的实践与理论进行融合贯通。通过对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确保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政治觉悟,提升教 师的法治观念,确保教师具有高尚的德育素养,以及完善的人格魅力,具有较强 的奉献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感,树立教
6、师的现代化育人理念,让教师具有自主参加 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使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能够不断攀升,让教师的系统教育 理论及教学技能可以获得升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及教育学育人理念, 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尤其在新高考背景下,对于教科研工作,应培养教师解决问 题的能力,对于班主任,应注意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具有管理班级的素养, 确保所带班集体的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秩序。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认真钻研新教材内容,研究新教法,对 新教材中所有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熟练掌握,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对 适合学科的教学规律及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及 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大胆探索。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新课 改的理论开展教学,注意从提高教学水平、评课、听课等方式进行完善,真正体 现出新高考中教师教研训活动的价值。参考文献旦普.高中新课改与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J.西部素质教 育,2020, 6(14) : 22-23.王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探析J.教育导 刊,2020 (05) : 73-79.陈国民.教研训一体化是提升教科研效能的有效抓手J.中国教育学 刊,2019 (06) : 101.4陈建源.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名师工作室研修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2017, 18(11) :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