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4114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统 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选知识点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咏萤虞世南的历流光小,飘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咏萤李嘉祐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注:的历:小粒明珠的光点,形容灵巧微弱的样子。“飘飘” 同“飘摇。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诗的前两句,从萤火虫的发光之态和飞翔之形两个角度写出 了它纤弱的特点。B.凌虚体自轻的虚指天空,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虚意思相同。C.虞诗由物及人,借咏萤火虫寄寓身世

2、之感;李诗就物写物,意在 绘萤火虫之形。D.两首诗都对萤火虫的形象进行了多方面细致入微的描摹,使读 者顿生怜爱之情。2) .两首诗皆咏萤,但写萤手法各异,请简要分析。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别鲁颂唐李白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1) .首联中的“屠”字的意思是,表达了诗人对暑热 的 之情。2) .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

3、, 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 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1) .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都是实写,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 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 中。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 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 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D.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 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

4、,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7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渡易水陈子龙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漫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塞上曲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注释】陈子龙:明末人,当时建州女真已多次打败明军,对明 王朝虎视眈眈。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班超出使西域30多 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二.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 感情,言近旨远。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须还的

5、豪情壮志,语气坚 决,很有气势。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这 个唐代诗人基于班超爱国、思乡精神的升华。D.两首诗均语言深沉,苍凉悲切,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 满的爱国激情。1)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1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秋野五首(其二)杜甫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秋风吹几杖,不厌此山薇。【注】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诗人流离菱州之时;几杖,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用以借指老人;此山薇:商朝孤竹君之二 子伯爽、叔齐,商朝灭亡后,两人耻而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

6、食, 最终饿死在山上。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阐明道理,即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认识的,任何事物都难以 违背其规律。B.颔联意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旨在借鱼、鸟来表达思归 之情。C.衰老之人甘于过贫病交加的日子,荣华富贵之人也难免会有是 非灾难发生。D.围绕首联,后三联分别在景、议、叙中寓理,全诗说理但不枯燥, 饶有兴味。2) .末句“不厌此山薇”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1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赤壁袁枚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蚊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1) .下列对这

7、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中的“秋渺渺” “荻纷纷” “乌鹊寒声”等描写内容可以推 测出,诗人登临赤壁的时候恰逢深秋时节。B.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这两句诗具体描写了赤 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开篇即气势逼人。C.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蚊龙竟得云”两句表明,诗人站在拥刘 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D.袁枚作诗论诗崇尚“性灵”,而“性灵”的审美价值核心是彰 显独特的个性,本诗体现了浓厚的个性色彩。2) .尾联所用的“吹箫客”和“乌鹊”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哪篇传 世诗文?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春晚范

8、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注)。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注)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虽然选择了 “舞燕”“啼莺”两个意象,但呈现出的依旧是 缺乏生机的萧瑟荒园之景,“懒追随”说明诗人无兴致。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诗人昏昏醉眠,日长难遣, 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C.颈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 慨叹当时南宋朝廷不能振作,自己心力交瘁,回天乏术。D.这首诗描写景物,作精

9、雕细刻,形神兼备;描写心境,只是略现 迹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达委婉含蓄。2) .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 处。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A.开篇以一 “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 春天到来的迅疾。B.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 听结合更显春意盎然。C.前

10、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 园”点明诗人的目的地。D.描初春之景,如画;写友人之情,深厚。全诗一气贯注,似信笔挥 洒,实勾勒甚密。2) .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途经李翰林墓许浑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碧水鳏鱼思,青山鹏鸟悲。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对李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人不识李 白、怀疑李白的不平。B.看到江边的李白墓冢,诗人感到斯人虽已远去,精神却能长存, 心中仍有少许宽慰。C.诗歌围绕途经李白墓时所思所见展开,充分体现了偶

11、对整密、 诗律纯熟的特点。D.诗人由李白的遭遇引发联想,联想起与李白遭遇类似的几位土 人,其言语苍凉悲慨。2) .为了刻画李白形象,本诗选用了多个典故,请任选其中三个并 作简要分析。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长安道中怅然作宋祁三辅古风烟,征修怅未前。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注蓬颗:长有蓬草的土块。汉书.贾山传记载,贾山曾议秦 始皇侈葬,说”使其后世曾不得蓬颗蔽冢而托葬焉二诗经有黍 离篇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刘向说苑记载,战国时齐国 琴家雍门子周,善鼓琴,孟尝君听其弹琴,涕泣增哀。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

12、联紧扣诗题,三辅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古代,诗人怅然感怀,车 驾也徘徊不前。B.古字突出山川风物的古老久远,人世沧桑变迁之感,风烟能引 起悠然神伤之情。C.颈联中,诗人由眼前的老树、残碑不禁想到唐、汉时的兴盛繁 华,蕴含深刻。D.尾联写用不着雍门子周弹琴,自己就已经潸然泪下了,直陈对 当朝奢华的不满。2) .诗歌颔联“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有什么含意?使用了什 么手法?请简要分析。2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秋日别王长史王勃别路余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注】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 边的桥,代指送别

13、之地。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紧扣“别”字,用“千里”状路途之远,以“百年”写 时间之长。B.颔联紧承上联,用典故点出时间和地点,含蓄地烘托出分别时 的凄切氛围。C.由“深恩”、“怀德”可以推知,王长史曾受恩于作者,故而对其 心存感激。D.诗中虽无一个字写到“秋”,却在景物描写展现浓浓秋意,凸显 秋日特色。1) .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赏析诗歌颈联。2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宿龙宫滩韩愈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注】龙宫滩:在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公元803年,

14、韩愈因直 言进谏为权臣所谗,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 归北上,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宵残:天亮之前。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触觉和听觉写阳溪之水,写出了滩水的浩渺和水声的时 高时低。B.颔联描绘江水奔流的景象,“疑”和“似”两字表现了诗人的 心理感受。C.诗歌前两联写龙宫滩之险奇,颈联则写诗人由眼前之景所触发 的感情。D.尾联写诗人梦醒之后与他人的谈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 乡之情。2) .你怎样理解颈联中“凉”字的含义?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奉寄别马巴州杜甫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独把

15、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注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 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马伏 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名将马援、汉相萧何两个典故,感叹了朋友和自己的身 不逢时。B.颔联“南国”一句,描绘了南方水云相映的景色,暗示诗人南行 之意。C.尾联点明朋友志向所在,以此作结,含蓄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勉 励之情。D.全诗主宾并举,相互映衬,将“别倩”写得既曲折委婉,又真诚 坦荡。2) .本诗颈联“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

16、翼一相过”有何含义?结 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朴山人【注】归新罗尚颜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注】朴山人:朝鲜国旅华隐士,生平事迹不详。新罗为朝鲜的古 称。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诗是唐末荆门僧人尚颜所写的一首赠别诗。诗歌语言精炼, 用词工整,意境优美,借眼前之景含万里离别之情。B.首联是作者预想的一幅恢宏的海景画卷。广阔无垠的大海没有 尽头,既然扬起了帆就要相信风能把船送到目的地。C.颔联和颈联寓情于景,描写友人的航程。船只渐行渐远,随着友 人离自己家乡越

17、来越近,与送别之人便越来越远。D.尾联写离别后的怀想。山长水阔,别时不易相见亦难。浩渺的 大海既是对友人征程的实写,也是对别愁的形象表达。2) .诗歌尾联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抒 情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2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颖公遗碧霄峰茗梅尧臣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采林犹静,蒸处石泉嘉。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注】诗人到山上时,颖公馈赠他碧霄峰名茶,于是诗人写下此 诗。猊(ybu):猿猴类动物,这里泛指山中的野兽。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自问自答,介绍碧霄峰茶生长情况,突出了它出与

18、众不同。B.诗的前四句流露出诗人得到新茶时既惊疑又欣喜的心情,平值 得玩味。C.第五、六句描写采摘和制作茶叶的情况,凸显颖公有仙风道人 间难觅。D.本诗各联都围绕诗题中“茗”字展开,既有实景,也有想象;明 写茶,暗写人。2) .简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参考答案1 .答案:1).C;2). (1)虞诗前两句正面描写萤火虫的光芒和纤翅。 李诗前四句借“水” “夜”“秋露”来侧面烘托荧光的特点。(2)虞诗 托物言志,借弱小的萤火虫在暗夜发光来阐述积极的人生哲学。李诗 后四句用拟人手法,赋予萤火以人的情感。解析:咏萤虞世南译文:灵巧的身躯发出微弱的光芒,纤弱的翅膀轻轻飘动。只怕没有人认识自己,独自暗中飞来

19、飞去发出光明。2 .答案:1).D;2).错落盘结的石上劲松,不会为秋霜折损,诗人用 这句诗来赞美夫子(友人)的坚毅品格。3) .鲁连是齐鲁历史名人,功勋卓著,节操高尚。鲁连是鲁家 前辈,夸赞鲁连能让鲁颂感到温暖、高兴。诗人抒发了对鲁连的崇 敬之情,以此来激励鲁颂。为后面写对鲁颂的钦佩赞美之情,做了正 面的衬托(或铺垫)。解析:1).D. “是希望他能斩断愁情”分析有误,赠送宝刀,表示 友谊永固,没有“斩断愁情”之意,勿受“抽刀断水水更流”之句的影 响。2) .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意思是那盘结错落的石上的古松, 它定不会被秋霜折毁。这里很明显是借物喻人,借赞美古松的品格来 赞美友人的品

20、格。3) .首先此人是本地名人,他侠义,有气度,战功卓著,品德高尚。 此人与鲁能同姓,是鲁家先辈,称赞鲁仲连意在勉励鲁颂,希望他以鲁 仲连为榜样。同时也为后面称赞鲁颂,表露赞美之情伏笔。3 .答案:1).B;2).“变成”“留作”都是平常字眼,看似普通, 但两个词语,运用比喻手法,把丛台由盛转衰缓慢的过程,形象地加速 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昔日的弦歌齐鸣、舞袖翩翩的繁华热闹场面 与今日山鸟乱啼、野花丛开的荒芜败落的画面,对比更加鲜明,把丛台 之荒凉,写得有声有色。解析:”作者站在丛台上“说法有误。由诗歌标题可知本诗是诗 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诗歌首联写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 曾经登上过古代

21、的丛台,所以站在丛台上的不是作者。4 .答案:1).B;2).被迫寄情山水的无奈。?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注释鲁颂:李白的友人,生平不详。鲁连:鲁仲连,曾帮助赵 国解除了邯郸之围,平原君赠千金,却而不受;后又帮助齐国收复了聊 城,事后辞去爵位隐于海上。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就用两个设问句,通过衬托、对比有力地突出了鲁仲连的 高大形象。B.诗中用“下却”“摧却”两个动词来描述鲁仲连,突出重点又简 洁有力。C.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是说鲁颂不同寻常,勤攻文学有鲁 仲连的遗风。D.诗

22、人临别赠好友诗作和镂刻纹饰的宝刀,是希望他能斩断愁情, 记住友情。2) .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这一句是何意?在诗中有何作用?3) .诗人辞别的是友人鲁颂,为何诗中开篇却夸赞鲁连?请你进行 简析。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听话丛台(唐)李远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弦管变成山鸟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注:“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 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襄国:古县名,位于河 北邢台西南。1)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

23、朋友刚从赵地 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B.作者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 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C.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 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D.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 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2) .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评论此诗说“变成留作 四字,有稚气,有俗韵”,对诗中的稚俗气韵多有褒扬之意。请结合诗 句对此进行赏析。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秋兴杜甫千家山郭

24、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 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 衣马自轻肥。【注】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匡衡:西汉经 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 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瑁。刘向: 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A.本诗写于秋天,身处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 兴,故日秋兴。B.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 在青翠的山峰中。C.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此时正泛着

25、小舟在江中漂流,燕 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D.全诗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诗人以动衬静,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 静却并不宁静。2) .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元和五年,元模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 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 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26、,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写舟中夜读元九诗,读至灯残灯灭,眼痛暗坐,足见元诗思 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B.白诗前三句蓄势,尾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 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烈 效果。C.元诗中景物描写渲染出了灰暗气氛,奠定了沉郁顿挫的感情基 调。D.元诗第三句和白居易的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有异曲同工之 妙。2) .两诗的尾句,诗人借用“风雨”表达了哪些共有的情感?请简 要分析。6)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江雪唐柳宗元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

27、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注】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诗人出使安南(越 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眼前的雪景,觉得有北宋画家宋迪所绘潇 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的意境,遂写下此诗。1)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都运用了(手法)来描写雪景,用一个字可以概括两首诗的 意境。2) .两首诗中所刻画的渔翁形象和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简 析。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欧阳修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源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蔬菜纳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注】该诗作于作者贬官

28、夷陵的路途中。滤:水流的样子。1 ).请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2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过程。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倪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 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腕兮,又 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 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

29、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 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 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 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 是目疾。(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融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 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下列对这首

30、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 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 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 警策之语。(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9 .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苦笋陆游藜着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藜着:藜和薯。泛指粗劣的保菜。唐太宗曾说,“别人 认为魏征言行无礼”,

31、“我却觉得他很妩媚二(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 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 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重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 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 雨磨练。(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 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明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把:握,执。幌首山,在襄阳。耆旧

32、:年高望重的人。 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 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 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思、o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 的风格。(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幌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纪村事【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注

33、】饷田:到田间送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0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才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 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 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 意趣。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 生活气息。(2)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3) “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 句说明理由。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麟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34、。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祜二年王安石知常州, 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1)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 信息?请简要分析。(6分)(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1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而送 柴侍御突出,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二比较秋江送别与送 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暑旱苦热(宋)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注:“昆仑”及后文的“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