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习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3758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给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7)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三军可夺师()也*(10)博学而骂()志2.结合句意,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5)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骂志 .以下句子的翻译中错误的选项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

2、: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也可说说这件事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好人比不上快乐的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翻译:确切的提问,走近了再思考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A.B.C.D.说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 意思是.指出以下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今义:O习,古义:;今义:O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 今义:O三,古义:;今义:。温故而知新故,古义:; 今义:O择其善者

3、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 今义:。(5)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今义:。6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r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而、温故而知新()7 .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 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阅读理解8 .阅读下面论语(节选),完成第题。论语八那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4、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学而)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J (为政)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J (子罕)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 (卫灵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J (学而)子曰:“博学而骂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J (子张)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J(子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以下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

5、一项()A.学而不思那么罔(罔:有害)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1) .我独亡(亡:死亡)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那么罔 B.仁在其中矣其恕乎 C.与人恭而有礼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D.如日月之食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翻译。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 谈谈自己的理解。9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题。【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 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学,那么易者

6、亦难矣。【乙】子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J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费,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费,进,吾往也!”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家经典。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拓展延伸10 .古人常用“三”字来形容数量的多或少,距离的远和近、高和矮等,如“吾日三省吾身”“三军可夺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二其实,我们学过的很多成语、俗语中也含有这样的数字用法,如“三更半夜” “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等,你能按要求列举几例吗?成语:俗语:故事:诗句:11 .微写作。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你写一段文字,介绍一下你学习中的“

7、乐”事。11论语十二章1 .【答案】yu6。ytin。(3)chuano (4)yuo (5)wang daio (6)dan piaoo g6ng。(8)zhdu0 (9)shuaio (10)duo【解析】此题是对字音认读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注意加点字中古今不同读音的字, 如“说”是通假字,通“悦”,应该读 如诧”这个音。2 .【答案】“说”通“悦。高兴,愉快。反省。(3)旧的,原来的。迷惑;疑惑。 胳膊。坚定。【解析】此题是对文言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也 可参照课文下的注解来完成。3 .【答案】Do【解析】此题是对文言语句翻译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

8、要注意句子中关键字词的 意思,如第句的“说”通“悦”指高兴、愉快;第句的“好”是“喜欢”的意思。第 句的“切”是“恳切”之意。4 .【答案】“说”通“悦”,高兴,愉快。(2)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 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解析】此题是对通假字把握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可参考课 文下的注释,但读书时,必须熟记这些知识。5 .【答案】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日,古义:每天;今义:天,太阳。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古义:旧的 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 习);今义:跟从。古义:可以

9、凭借;今义:可能,许可。【解析】此题是对古今异义词语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特别注意与现代汉语的 区分,如“可以”,古时是指“可以凭借(按照)”,现在多指表示容许,许可。6 .【答案】替;成为,做。转折连词,去卜顺城连词,不译。【解析】此题是对一词多义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看具体句子的意思,同一字 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不能混作一团。7 .【答案】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 书”。共二十篇。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 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10、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解析】此题是对文学常识把握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没有技巧,只要熟记这些知识, 解答才能得心应手。8 .【答案】(DBo (2)DO孔子说:“不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担忧)自己 不了解别人。”例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 上。这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那么。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 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A项中加点的“罔”:

11、迷惑,意思是感到 迷惑而无所适从;C项加点的“切问”:恳切地提问;D项加点的“亡”:通“无”,没有。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A项两个加点的“而”分别为:前表承接,后表转 折;B项两个加点的“其”分别为:前是代词,后是语气词;C项两个加点的“与”分别为: 前是介词“对”,后是动词“参与”。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以下重点词要准确 译出:患:忧虑、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己知I”即“知己”,“知”:了 解;“己”:自己。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个性理解。先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 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对这句话给我们做人或生活方面的指导意义。假设能结

12、合 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事例加以说明更好,但不能偏离这句话的主旨。附:课外论语译文:第那么:孔子说:“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依然傲立。”第那么: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终生践行它么? ”孔子说:“大概是宽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也不要强加给别人J第那么: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第那么: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Q他一犯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 望着(敬仰)他第那么: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

13、,天下人就都是自 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9 .【答案】为学 儒 例如:思学结合。学与思的关系。坚持不懈。持之 以恒。【解析】此题是对文学常识和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第题,可调动平时的积累来完成。 第题,要将两个文段比照阅读,仔细分析,找出相同和不同指出,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填空。10 .【答案】成语:三番五次。三九严寒。冰冻三尺。土别三日。俗语:三 寸不烂之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故事:三借芭蕉扇。三顾茅庐。诗句:可 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解析】此题是对知识积累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按提示填写,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含有“三”字。11 .【答案】例如:有一次,我“跋山涉水”去问老师的难题,在老师的指点下,我终 于把这道题作对了。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的英语考试成绩从五、六十分到现在的七、八十分; 听写从七、八十分到现在的一百分,这时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一一学习不只是全部付出, 在付出中含着收获的喜悦。【解析】此题是对创作能力的考查。解答时,一定要围绕“学习 快乐”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真真实地介绍其中的乐趣,语言通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