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中发现那棵不一样的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森林中发现那棵不一样的树.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在森林中发现那棵不一样的树 杨国孝今天我讲两个大问题:一是推荐一所学校-他就是那棵不一样的树二是我的思考-在大山中寻找那棵不一样的树一、推荐一所学校-他就是那棵不一样的树1、印象“十一”一组数字4174、1430、265、400、271、30、69、545、272、5、11、31一段视频2、走进“十一从问题出发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程体系放飞天高地阔,勒缰斩钉截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唤醒心中的巨人二、我的思考-在大山中寻找那棵不一样的树(一)、从学习理念开始1、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理念一:教育是服务和引导。理念二:教育的使命是发现。理念三:课程是学校的产品。
2、理念四:教育是为了把不同的人培养得更加不一样。理念五: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六: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2、我的思考:十一学校的做法,让我思考有了理念怎么办?(1)理念落地、工作落实、行动践行、实践印证-行动纲领。李希贵校长曾说:“有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还需要教师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用行动去诠释、践行,在每一个课堂里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受益。”(2)十一学校的改革,让我思考一个校长的高度引领一个学校的高度,一个学校的高度引领一批教师的高度;一批教师的高度引领一群学生的高度。校长的高度应是高瞻远瞩的眼光、高屋建瓴的理念、海纳百川的
3、胸怀、敢为人先的魄力。学校的高度应是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高定位的文化价值取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高度应当有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教学艺术。(3)如果说十一的学生有特点,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想法,能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自主发展。(4)十一学校的发展让我思考学术的力量与影响只有教师心灵的生长才是真正的成长。用学术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得到的不仅是学术上的进步,还有思想和心灵的成长。(二)、从“改课”做起“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4、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改革,改的是模式,革的是观念。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这种结构基本的理念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客观上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如果说学生有所思考,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好学生不听就会,差学生听了也不会,因材施教成为空谈。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能是被动听讲。学生学得如何,教师不得而知,教师只能“一刀切”去完成自己“教”的任务。学生不会时,教师容易埋怨学生,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完成自己“教”的任务,而不是学生“学”的任务。学生是学习的旁观者,他们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厌学。容易造成
5、师生对立。教师高高在上,展示自己,学生失去创造力,只能被动模仿。我们中小学的大多数课堂,仍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填鸭式和满堂灌为主要特征,并突出表现为“八多八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有人说:“你如果在大街上看别人打架,可能回来后也能叙述清楚,但很快就会忘了。可是自己小时候和谁打过一架,怎么打的,许多人很多年以后都会记得清楚,这是因为自己是参与者。所以要想学生学习效果好,就要让他们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
6、观者。”学习上也是一样,光听老师讲的记不住,经过反复思考的记得牢。司机的启示:生活中我们很佩服司机会认路、会走近路,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原因是司机职责在肩,都是主动的,而乘客是被动的,漫不经心的,因此,他们不能轻易地找到目的地。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老师就像司机,而学生就像乘客。2、如何“改课”(1)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学生观:起点非零 过去的教育一般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从而导致人们在内心里总是不相信学生,总担心他们这也出错,那也出错,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本应由学生本人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往往有个误区,以为上课前学生对新知识一无所知,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所以一定要从头讲
7、起,讲深讲透。殊不知学生已经有了知识储备,已经有了内存。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三分生。这样可以利用“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来类比我们当前的教学:有人送了一辆汽车给一个印第安老人,这位老人找来4匹最好的马,把汽车绑在马的后面,他试图通过马的跑动带动汽车的运动。有的教师总以为学生的学习是非得要老师去带动不可的。这就恰如那个把汽车绑在马后面的印第安老人一样,他不知道汽车是可以自己运动的。“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我们的儿童,我们的学生,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承接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他们的起点非零,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
8、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教学最大的资源是孩子本身,远比那些硬件、电脑、高科技手段都要紧得多。只有当他的潜能真正被激发,学习效率才能真正提高。把学生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理念的革命性创新,是解决以往我们所认为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出路。“以人为本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学生看成人,就是对学生要有基本的信任和尊重。按照这样的理解,教育的使命就是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像牧者一样,把学生带到水草丰富的地方,让他们吃饱;风暴来了,我们带他们找地方躲避;狼来了,我们要事先有所警惕等等。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教师的核心任
9、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教师观:生命的牧者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有人认为育儿有两件事是最成功的,一件是学会说话,一件是学会走路。按理说,学会这两件事是十分困难的,可是家长并没有刻意去教,是孩子自己学会的。当孩子能站立的时候,最笨的妈妈也知道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永远抱在妈妈怀里的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教师应该从这里得到启
10、示,为什么我们连最笨的妈妈都不如,抱着孩子不放呢?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就懒得想。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教学观:教皈依学(教转化为学)简单而言,传统教学可以归结为“我教你”三个字。学生被看成白纸,老师画什么,它就是什么;学生被当成水桶,老师灌什么,它就装什么;学生有时还被比喻成橡皮泥,老师怎么捏,它就成什么样“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靠自己,成长靠自己,
11、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展示孩子信息储存的地方,是展示孩子学习成果和思考的地方。只有当“教堂”变成“学堂”时,课堂才是生动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态的和生命的。孩子的兴奋是学习的动力,更是教学的能量所在。曾经有一位企业家问郭思乐,什么是教学?他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
12、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在这里,我们就把“教”转化为“导”,转化为“学”了。“母亲教孩子学爬”的启示:母亲是如何教孩子学爬的呢?不是做示范动作,在地上爬给孩子看;不是讲爬的动作要领给孩子听;也不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爬。而是拿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在孩子的面前晃动,引诱他。这种方法是“导”,不是“教”。我们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腾出展示的舞台,学生们才有可能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不相信学生就会压制学生。我们应该首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鼓励他们去
13、向着目标奋斗,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于相应帮助,他们便能自由邀翔,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他们就会一步步走向成功!“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2)改变课堂教学流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国新的课堂模式很多,名目繁多,但我认为有共同点。a、新的教学流程:先学(学案导学、细目导学、问题导学)后教(学生互教、兵教兵、教师答疑)诊断(训练加检测,诊断问题,针对训练)b、新教学模式共同特征:一是注重预习(自学)“预习”是在上课前,还是在课堂上,教师是否要提供预习提纲,各地做法不同。二是注重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三是注重训练(作业、检测、实验)四是注重
14、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五是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型特点,灵活运用,每一门学科、每一位老师、每一节课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变式”。(3)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落实三个环节:一是强化预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做好预习是课堂上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突出合作。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关键在于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三是科学训练。作业题目要精选,难易适中,总量控制.突破两大难题:学生自学(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并不是花拳绣腿,空热闹!3、如何正确面对课堂教学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5、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要“神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分夸大“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的初始阶段,教师和学生还处在适应阶段,教学质量有多大提高,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改革顺利推进时期,也仍然会有“学困生”。改革前有学生上课睡觉,改革后照样有学生自学不看书、互动不开口。看问题也不能绝对化。中考、高考好就是改革的功劳,中考、高考不好就是改革的罪过。制约中考、高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教育内部的因素,也有地方经济的因素、社会的因素。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 对课程改革要求不要太高,期望值不能太大,不能把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往课程改革这个
16、“箩筐”里装,都企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解决。中国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不是课程改革就能全部解决得了的,它更多的是体制上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不缺少理念,缺的是对一线教育生活的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责任,需要勇气,需要付出,需要坚持。教师不学习、不总结、不反思、不改变已成为新课改的最大难题。于是中国教师报说,最难改的是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研究、研究、再研究。没有别的路可走。(三)尝试-勇敢的第一步改革最难的往往是第一步!改革的关键是跨出第一步!思考问题是基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用退回去的方法,而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用前进的态度应对工作进程中的问题。(四)培养课改先锋队-让一部人先强大起来重视和打造一支课改先锋队。由点到面,让一部分人先“改”起来。成立课改实验组!让一部分人大胆试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