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培养及矫正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培养及矫正精.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品德培养及矫正第1页,本讲稿共22页主要内容提高道德认识价值辨析法小组讨论法群体规定运用论据改变态度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增强道德意志,落实行动第2页,本讲稿共22页价值辨析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拉斯(L.Raths)等人为代表,本世纪50年代未开始形成。该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帮助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辨析和实现他们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行事。在价值辨析中,首先,教师鼓励学生作出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其次,必须无批评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观念;最后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第3页,本
2、讲稿共22页价值辨析法塌方模仿:学生被一起带进一个暗室,他们中间只有一支蜡烛。教师要学生想象他们都被塌方困住了,他们要挖掘一条通道,越靠前的人得救的机会越大。所有成员要说出自己为什么要排在前头的理由,倾听大家的理由后决定顺序。第4页,本讲稿共22页价值辨析法你是什么时候产生这种想法的?(自由选择)你在产生这一想法前,常考虑其他什么事情?(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每一可选择的途径(想法)的后果将会怎样?(充分考虑后果之后的选择)你为这一选择感到高兴吗?(喜欢这个选择)你会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学吗?(愿意公开这个选择)我知道你赞成什么了现在你能为它做些什么吗?要我帮忙吗?(按这一选择行事)你知道这一
3、途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吗?(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加以重复)第5页,本讲稿共22页价值观辨析法采用诱导性的品德教育方式,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直接导致道德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不辨好坏,一概予以承认的态度不可取。第6页,本讲稿共22页小组道德讨论苛尔伯格与合作者认为儿童通过假设性的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推理。在20所中学得到证实。第7页,本讲稿共22页小组道德讨论的要素1.课程要素:内容是由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构成2.班级要素:班组必须由不同
4、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于他们推理水平的道德判断,出动原有道德经验结构,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经验目的3.教师行为要素:应具备道德发展的理论知识,根据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协调分歧。第8页,本讲稿共22页群体规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和规定,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有助于学生态度改变,产生约束力。群体动力学:从众第9页,本讲稿共22页运用论据改变品德方面的态度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第一,价值(或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内化到最高级水平的态度,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稳定的态度才能使品德第二,涉及范畴不同,有的态度涉及道德规范有的不涉及单面论据使用双面论据使用如何改变态度:心理学
5、的技巧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动之以情,激发道德情感情感感染情境引发培养情感:创设情境引导理解,以知育情舆论强化,以群促情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导之以行,落实行动1.激发愿望2.组织训练3.自我强化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5.树立榜样,促成迁移第12页,本讲稿共22页较大影响力榜样的特征第13页,本讲稿共22页榜样特征1 1榜样的相似性榜样的相似性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的实验发现:“榜样可以是同一课堂里的另一个儿童,也可以是影片中的一个孩子,或是卡通片上一个特写的动物等等。榜样与真实的人越不相像,导致受试的模仿越少。”2.榜样的地位或身份榜样的地位或身份 一般说来,地位高的、受人尊敬的身份易于成为人
6、们模仿的榜样。对此,班都拉曾指出:“与受试有关的榜样的年龄性别和地位是各种各样的,地位高的更会被人模仿。”第14页,本讲稿共22页榜样特征3 3榜样行为的性质榜样行为的性质 榜样的吸引作用,不仅同其相似性、地位或身份有关,而且与行为的性质有关。班都拉等的研究发现,侵犯行为易于激起儿童模仿而成为模仿行为。4 4榜样行为的后果榜样行为的后果 受到奖励的行为易于激起儿童模仿。第15页,本讲稿共22页引导向榜样学习1.建立榜样人物的感染力和可信性2.刺激学习者回忆态度品德的对象以及适当的态度品德出现的情境3.榜样人物示范或显示合乎需要的个人行为4.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强化后的结果。第16页,本讲稿共
7、22页品德不良的原因与矫正你认为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客观原因:不良社会风气、家庭、学校教育主观原因:缺乏正确道德观念和信念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第17页,本讲稿共22页品德不良改变的三阶段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如果你是一个老师,怎样帮助学生改变不良品德呢?第18页,本讲稿共22页品德不良改变三阶段醒悟阶段行为的结果有时会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知道是不对的。两种方法(1)消除疑惧:担心遭受谴责,消除疑惧为道德教育提供信任基础(2)引发其他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发觉父母气病了,引起内疚,产生爱与归属需要第19页,本讲稿共22页品德不良改变的三阶段
8、转变阶段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对自己的错误有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产生一定改变。转变阶段会出现反复及原因避免重复的方法:1.回避或逃避原先的旧刺激,以免近墨者黑2.在旧的、原先的刺激条件下接受考验。马卡连柯的办法第20页,本讲稿共22页自新阶段长期不再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进入自新阶段,以崭新的面貌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注意:1.避免歧视和翻旧帐,给予信任和尊重、关心2.使他们形成完成的自我概念,足够强大的自我,正视过去、现在和将来。第21页,本讲稿共22页品德不良的矫正注意问题:创设良好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锻炼学生与诱因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促进转化。第22页,本讲稿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