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练习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练习题--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方圆百里,城内石桥有一万二千座,大船可在桥下自由行走。城内有湖,方圆三十里。周围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内有大街一百六十条”。马可波罗行记中所描述的当时“世界上最富丽名贵的城市”位于()ABCD2唐代以前的都城建筑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卫都城的安全。宋代以来,都城建筑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说明()A中央集权高度集中B君主专制加强C商品经济活跃D理学思想影响3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种居住方式是()ABCD4如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
2、,据如表可推知,英国()时间事件1863年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1876年“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5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61935年,英国政府
3、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7如图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民居,造成它们各具特色的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明的交融与互鉴文化习俗ABCD8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
4、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D传统文化习俗9“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10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
5、亿人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1有学者对英格兰新增市场的数量做了一个整理,结果显示,12001349年间,在统计到的21个郡境内(覆盖英格兰55%的区域),共新建了329个市场。其中,12501275年的25年间是新增市场的爆发期,新设市场214个,占全部新增市场数的65%。这一时期英格兰市场激增反映了()A世界联系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发展C教会影响的衰落D商业革命的出现12民俗学者在描述某地明清民居时说:“由于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因中原南
6、迁时间先后不同,在两种文化的接触部,在边缘地区,在生存竞争中,出现了小型防御城市。”该地的特色民居是()ABCD13如图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民居,造成它们各具特色的原因()ABCD14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三类新型城市发展迅速,日渐成为新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与传统中心城市相抗衡的局面,如上海之于北京、青岛之于济南,重庆之于成都等等。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近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B近代新型城市经济功能突出C外来侵略阻碍近代城市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下列不属于其生产关系或经济政策调整
7、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建立“福利国家”C城市化的出现D美国出现“新经济”16英国在18世纪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在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下降B人口增长过快C工业城市环境恶化D食物严重短缺17如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时期19461980年19651994年19501976年19551976年国家英国法国瑞典荷兰新城数量(个)3291115城市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兰斯塔德地区新城数
8、量(个)115613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18如图是我国某一远古人类生活想象图,结合所学判断,与这种居住形式相符的叙述是()A“太古之时,穴居野处。”B“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C“顺天时而动,逐水草而居。”D“陶复陶穴,未有家室。”19如表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地区年份中国北部中国西部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整体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
9、0A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发展较快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最高C城市化地区发展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D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20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习俗。下列关于中西方民居的概述,正确的是()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穴居形式的代表B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古印度民居的核心C中国古代民居的设计突显王权神秘色彩D古罗马的复合式公寓有利于缓解住房紧缺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是建立城市和市镇的伟大时期。1851年后情况发生变化。煤田周围居住稠密人口,煤矿人口是整个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矿
10、工原是移入的乡村劳动者;但是煤矿人口的增加也有本身自然增殖的因素,煤矿人口的自然增殖速度在许多年份中比任何部门都高。到19世纪中期,乡村和城镇的人口大约各占一半,以后天平倾向一边,到1871年城市人口已占有大得多的比重。在随后40年中,农村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生活中退居次要地位。摘编自【英】WHB.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唯一的例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摘编自【美】乔治埃尔顿梅奥著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材料三 1820年19
11、49年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18203737724206.518404128127696.718434172428256.618933367127698.219014264541739.8192044715474210.6193146884510610.9193646962528111.2194954167576510.6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因素,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2、并分析阻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认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在第一层次中的考虑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根据材料一,结合元明清时期北京成为都城的历史,说明材料二观点。23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
13、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材料一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形成了北京新的两翼。2022年9月2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曾元猛介绍,从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王朝都城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陕西西安东周洛邑河南洛阳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陕西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北
14、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夏兴庆宁夏银川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元朝大都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清朝北京北京(1)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迁移的趋势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都城迁移建设的原因及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D; 2C; 3C; 4B; 5C; 6B; 7D; 8B; 9D; 10D; 11B; 12D; 13D; 14B; 15C; 16C; 17B; 18A; 19C; 20D;二材料题(共3小题)21(1)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生产进步;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工具的革新。(2)特点:城市化经历了由慢到快的过程,并伴有停滞
15、;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1936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影响因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及国内战争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政府采取了大量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西方先进科技传入,进一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3)认识:我国城市化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加速发展城市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发展城市化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2从全国范围的战略地位看,北京出可制东北,入可控中原,控内御外,有利于对全国进行管理。从政治根据地看,元朝蒙古族、清朝满族都起家离北京不远的北方或东北,
16、明成祖称帝前封为燕王,根据地即在北京。从自然条件看,北京临近平原,有利于粮食基本供应;北京地区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提升了北京的交通价值,江南物资还可通过海运供应北京;军事战略地位优越,山川形胜,易守难攻。从人文基础看,金元明清等统治者对北京城的修建和改造,为北京城营造了坚实的基础;从民族关系的地位看,北京处于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过渡地带,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定都北京可以同时实现对两大文明区的控制。总之,定都北京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 23(1)趋势:古代都城一般建立在经济、交通相对发达的地区。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
17、封。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2)原因及作用:原因:首都的人口过多,经济压力过大,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民族冲突、战乱、减少改革阻力、政权更替、政局变动等)作用:(任答3)有利于政治稳定,维护统治,巩固统一。有利于解决困难,发展经济。有利于文化繁荣。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进步。;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19 21:41:11;用户:廖彦华;邮箱:13886351761;学号:30296926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