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在肯定程度匕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成文表达和写作对话的实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故事的小学语文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一 玩物丧志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歼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德广播四海。周武王常常派使臣出访边远地区,很多小国慑于武王的威名,先后派人到镐京向他称臣纳贡。当时来自西方的一个使臣进贡了一条犬,叫做獒,獒体形浩大,威猛善斗,与周朝的犬大不相同,看到武王还会蹲下去行礼。武王很喜爱它,重赏了使者,以后每天喂养这条犬,简直爱不释手。这件事被太保召公望见了,他
2、觉得事情虽小,但是不行忽视。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文中说: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其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君王是不会轻视侮慢官员的,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替他竭心尽忠了;轻视侮慢百姓,人民就不会拥护他……假如沉迷于女色,就败坏了高尚的德行;痴迷于自己所宠爱的物品,就会丢失进取的方向。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的劝说是对的,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点评玩物丧志,的确是这样的状况。时间就是生命,把时间放在玩乐上,而抛弃正
3、业,久而发展下去,结果是缺憾,一事无成,全部的理想,志向的目标均成了泡影。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放弃。所以为了以后不懊悔,小挚友们可要多花些时间学习学问哟 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二 跳梁小丑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举自家一株大樗(ch)树为例,说树的主干臃肿,小枝多卷曲,不长进,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以此讥讽庄子所说的大而无用,众所同去。对此,庄子这样回答道:子独不见狸狌(sh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g)。今夫斄(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
4、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段话的也许意思是:你莫非没望见过野猫吗?它们隐伏起来,伺机猎取出来活动的小动物,东窜西跳,不避凹凸,往往触到机关,死于网罗之中。还有牦牛,浩大的躯体像天涯的云。它能使自己很大,却不能抓老鼠。现在你有大树,担忧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植在虚无的乡土上,宽敞无际的旷野里,它可以生长得更加枝叶繁茂,来往行人可以逍遥自由地在它下面乘凉歇荫。所以,它并不因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有什么困苦。庄子在这里要说的是,无为虚谈,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以此驳斥惠施的大而无用的讥讽。后人从这段故事引申出成语跳梁小丑。点评
5、那些没有道德或并无什么真才实学的人,为了达到一己之私或不行告人的目的而做尽了捣乱的事情,但终究没有什么了不得,反而暴露他自己的丑恶嘴脸。历史犹如大浪淘沙,永垂史册、被后人称颂的是那些仁人志士,而一帮跳梁小丑们将会遗臭万年。 小学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三 党同伐异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其次年就下了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王、郡守举荐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中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特别满足。董仲舒的三篇文章,
6、都是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为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为了贯彻这种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赤胆忠心地为朝廷服务。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见,特别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特地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解并描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
7、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果好的可以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确定进行一次探讨。公元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相互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己。点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在,自然对每样事物都有自身的看法推断,我们要做的是让各种思想在碰撞出,结出新的花朵。而不是像故事中那些儒生们对待观点不一样的人就进行攻击,这样是不对的,求同存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