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大单元复习整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大单元复习整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品析先贤哲思品析先贤哲思传承文化渊薮传承文化渊薮选 择 性 必 修 上 册 第 二 单 元 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吕思勉吕思勉学习活动一:梳理概括,厘清概念观点学习活动一:梳理概括,厘清概念观点通过填写表格方式完成本单元所学篇目核心概念的梳理工作。篇目篇目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例句例句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君子人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克己复礼为仁 仁者不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道朝闻道,夕死
2、可矣。譬如为山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矣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人皆有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人之心篇目篇目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例句例句修身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老子老子四章四章五石之瓠五石之瓠兼爱兼爱篇目篇目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例句例句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无修身(大)用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兼
3、爱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若此则天下治。治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辨析异同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辨析异同 儒墨两家都强调“爱人”。筛选两家论述“爱”(或“爱人”)这一核心概念的典型句子,辨析其内涵的不同。学派名句儒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谈到儒家的谈到儒家的“爱人爱人”,你们能想到哪一本著作,你们能想到哪一本著作?乡土中国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
4、其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干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墨家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辨析异同学习活动二:含英咀华,辨析异同儒道两家的经典论述中,都反复出现“道”的概念。筛选两家论述“道”这一核心概念的典型句子,辨析其内涵的不同。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
5、德。(礼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多指封建时代儒家所推崇的一种美好的政治制度,以及个人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是一个偏重于政治学、伦理学(道德)概念。学派名句内涵道家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老子)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多指宇宙本源、自然规律,以及掌握这一本源及规律所达到的境界,是一个哲学性(或倾向于哲学解说)概念。学习活动三:传承反思,借古观今学习活动三:传承反思,借古观今儒家君子,仁者爱人,道家隐者,山高水长。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成为 儒家君子VS道家隐者 “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林语堂 立身处世,应儒道交替为用,并立互补,用道德修养约束自身,积极入世,勇于担当;必要时采取超然物外的通达态度,淡泊名利,乐观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