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的概念及描述 课件--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的概念及描述 课件--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1.ppt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础教育精品课算法的概念及描述(第一课时)年年 级级:高一年级:高一年级 学学 科科:信息技术(浙教版):信息技术(浙教版)学习目标1 算法的概念 理解算法的概念3 算法的描述 掌握描述算法的三种方法2 算法的特征 掌握算法的特征思考问题有一位农夫,带着一头狼、一只羊和一框菜过河,无奈船小,农夫每次只能运送一样东西,请帮农夫设计一个方案,把狼、羊、菜安全的运送过河。农夫过河问题农夫过河问题 广义上讲,算法是为了解决一类特定问题而采取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在计算机领域,算法作为一个精心设计的运算序列,描述了计算机如何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算法-程序的“灵魂”算法的一般特征如下:有输入:可以没有
2、吗?有输出:算法必须要有吗?有穷性:写出所有的偶数可行性:计算宇宙的面积确定性:找出班级里英语成绩好的人可以没有必须要有算法中每个计算步骤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计算步骤是有限的算法执行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有确切的定义历年真题历年真题1.下列关于算法的概念及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算法就是数学运算方法B.算法的第一个执行步骤必须是数据输入C.算法的一个步骤可以被执行多次D.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2.算法并不完全是编程,以下算法描述错误的是()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B、一个有效的算法必须要有输入C、可用自然语言、伪代码、流程图等不同的方法来描述算法D、算法必
3、须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步骤内完成CB 1.自然语言 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德语等 缺点:通俗易懂,但容易产生歧义2.流程图 用一些图形符号和带箭头的流程线表示规定的操作3.伪代码 符号接近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算法描述方式4.程序设计语言 Python VB C C+JAVA算法的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步骤1:人和羊过河,人返回,留下羊步骤2:人和狼过河,人和羊返回,留下狼步骤3:人和菜过河,人返回,留下菜步骤4:人和羊过河历年真题历年真题A流程图图形名称功能举例开始开始/结束框结束框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输入输入/输出框输出框表示算法中数据的输入
4、或输出表示算法中数据的输入或输出处理框处理框表示算法中数据的运算处理表示算法中数据的运算处理判断框判断框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流程线流程线表示算法中的流向表示算法中的流向输入输入a a的值的值a=b?a=b?a=b+3a=b+3开始开始练习:用计算机任意输入两个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值。练习:用计算机任意输入两个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值。输出出a的的值开始开始输入入a,b的的值输出出b的的值结束束a=b?是是否否历年真题历年真题4.在几何原本一书中,“辗转相除法”可以求出任意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具体步骤如下:(1)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2)以m除以n,得到余数r(3)若r=0,则
5、输出n的值,算法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4)令m n,n r,并返回步骤(2)历年真题历年真题C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2-1-6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a的值为36,则输出c的值为()A.2B.3C.4D.5历年真题历年真题 6.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依次输入x的值为3、2、1、-1后,该算法的输出结果为()A 3 B 4 C 5 D 6A伪代码描述算法伪代码描述算法判断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输入a、b、c的值if b*2-4*a*c=0:(输出“该方程有实数根”)else:(输出“该方程没有实数根”)判断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1、输入a、b、c2、如果b2-4
6、ac=0,输出“该方程有实数根”;否则,输出“该方程没有实数根”伪代码 接近 计算机程序代码的算法描述方式,介于自然语言和程序设计语言之间。历年真题7.关于算法流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流程图必须包含一个判断框B、流程图直观易懂,但是容易产生二义性C、算法描述只能使用流程图D、流程图中无须填写程序代码D历年真题8.如图所示,是求绝对值的算法,其描述方式分别是()A.自然语言、流程图 B.伪代码、流程图 C.自然语言、伪代码 D.流程图、自然语言A知识总结知识总结算法的概念有穷性确定性必有输出输入可有可无算法的描述算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算法的特征程序设计语言可执行性课外练习游戏规则1.每次智能移动一个圆盘2.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3.把所有圆盘全部移到另一个柱子上。A AB BC C同学们,我们先假设A中有三个圆盘,想一想移动到C柱上需要几步?假如A柱上有4个,5个.移动到C柱上需要几步呢?最后将你的发现进行总结归纳,你发现什么规律了没有?我们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搬运工,但是每一次的搬运都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每一步的发展,所以希望大家坚实的走好每一步,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