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习题讲评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习题讲评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ppt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查纠错自查纠错1.1.自查:自查:反思自己在哪些题上出错?考察了哪反思自己在哪些题上出错?考察了哪些知识点?其出错的原因?些知识点?其出错的原因?2.2.纠正:纠正:把自己看完解析后能理解的题目用红把自己看完解析后能理解的题目用红笔改正过来;笔改正过来;3.3.记录:记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作上记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作上记号。自主纠错自主纠错 找准错因找准错因习题讲评习题讲评-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程标准明考向命题统计知重点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2019海南高考,18)2.十月革命的性质(2018海南高考,20)3
2、.四月提纲(2017江苏高考,1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2021全国甲卷,34)2.斯大林模式的进步意义。(2017全国卷,34)3.工业化的成就。(2016全国卷,34)4.农业集体化对工业化的贡献。(2015全国卷,34)5.斯大林模式对新经济政策的延续。(2014全国卷,34)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2013全国卷,35)7.战后苏联固守斯大林模式。(2013全国卷,33)8.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2013全国卷,35)重点考查斯大林模式。重点考查斯大林模式。n时空坐标宏观把控单元知识苏俄(苏联)社会
3、主义建设1917年 十月革命1922年 苏联成立沙皇俄国苏俄苏联191719211924195319641982 1985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其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991俄国(苏联)发展线索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一追随理想的实验二面对现实的实验三回归理想的实验列宁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实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 1.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利用所学知识找到基础知识不扎实;无法利用所学
4、知识找到正确选项或者排除错误选项;正确选项或者排除错误选项;2 2.不注意审题,或审题不认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不认真;3 3.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答题无从下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够,答题无从下手手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要准,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关联所学,明确中心内容及其内涵和外延(2)备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选择题注意事项:1.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最”和“开始于”2.注重对一些重要
5、的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3、排除法应用原则:(1)本身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一般太过绝对的往往是错误的。(2)选项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排除;(3)两个或三个选项都正确,并列关系者不选。4.选出最正确、全面、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是前提组内合作组内合作小组合作解决作了记号的问题,若组内不能解决可寻求其他组帮助或请教老师。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修订反思修订反思题组一:优化重组B组第1题、C组第1题题组二:优化重组C组第3题、金版新学案第5题题组三:优化重组B组第3题、C组第4题题组四:优化重组C组第6题、第7题、金版新学案第11题题组一:优化重组B组第1题、C
6、组第1题题组二:优化重组C组第3题、金版新学案第5题题组三:优化重组B组第3题、C组第4题题组四:优化重组C组第6题、第7题、金版新学案第11题讲评展示讲评展示讲评要求:考点+分析题干+题干主旨+分析选项优化重组p1741.(2022湖北武汉模拟)1918年7月,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最高国家管理机关为人民委员会。这部宪法 ()A.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开创了社会主义宪法治理新模式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优化重组p1751.(2019海南高考,18
7、)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主干知识梳理考点: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优化重组p1753(2021全国甲卷,3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
8、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金版新学案 p4485.1919 年2月14日,苏俄颁布法令宣布“必须从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而“所有各种个体的土地使用形式都应当看作是暂时的和正在过时的形式”该法令 ()A.引发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体现了盲目乐观的情绪C.反映了战争形势的好转D.促进了经济政策的改善【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背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内忧外患内忧外患+战时战时;马列的设想马列的设想2、内容:项目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
9、政策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商业商业分配分配3、特征:适应战时需要。实行单一公有制,具有共产主义某些特征,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余粮征集制大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实行普遍(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4、评价:(1)它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2)积极作用:适应了战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消极影响: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制、理论上造成消极影响
10、,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优化重组p1743.(2022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需要经过过渡阶段。革命发展的客观过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列宁的论述意在说明 ()A.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B.苏俄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C.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完成使命【考点】新经济政策优化重组p1754.(2020.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
11、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 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考点】新经济政策1、背景、背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政治危机;落后的经济水平落后的经济水平2、内容:项目项目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商业商业分配分配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或租让的方式转给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国家资本主义
12、)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特征:、特征:核心:核心: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以公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4、评价:(1)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意义:现实意义:(经济)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理论意义:表明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
13、克思主义。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优化重组p1756.(2014全国卷,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考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化重组p1757.(2020山东高考,13)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
14、展阻力较大手播手播(%)马拉播种机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考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金版新学案 p44911.(2021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1927年10月,苏联制定了五年计划,规定发展速度为年增4,此后又提高为9%。斯大林仍不满意,最后确定20的工业年增长率。据此可推知,五年计划 ()A.高速度重积累的本质特征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做法C.是应对经济大危机的举措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考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1)国际形势: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
15、战争威胁之中。(客观因素)(2)经济形势:苏联当时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基本原因)(3)历史传统、社会环境: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缺乏民主传统(4)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独断专行)。2.确立: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斯大林模式(19181921)3.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利益,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实施两个五年计划。(2)体制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3)农业政策:强制推行农业
16、集体华运动,建立集体农庄。(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扶助工业)4.评价(1)积极性:使苏联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发展长期滞后;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斯大林模式(19181921)1.(2017 江苏单科,17,3 分)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
17、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材料中的“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论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论述的是十月革命的方式,C 项正确。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方式是和平夺权,不是武装起义,A 项错误;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体现的是列宁的思想,B 项错误;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不可能,D 项错
18、误。对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2022 届九师联盟 9 月,21)下表是 1919 年苏俄 1 普特(16.38 千克)粮食的价格(单位:卢布)统计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B.国家经济管理异常混乱C.计划经济导致了价格结构失衡D.国家为工业化筹集资金【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1919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强行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使农民遭受重大损失,而社会上物资供应不足导致粮食售价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显现,故选A 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苏俄对经济管理相当严格,排除 B项;当时
19、苏俄实行战时统制经济,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国家为工业化等集资金发生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D项。对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项目项目国家征购价国家征购价国家零售价国家零售价黑市价格黑市价格价格6302003(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20、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解析】据所学可知,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体现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属于对现实的“妥协”,这与苏俄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有相同的地方,即二者都属于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通过这种“妥协”维护了都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项;据题干中“历史学家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说明苏维埃政权没有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面对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采取武装对抗方针,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
21、政策是列宁基于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所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正确路径,但它还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项。对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4.(2021 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35生活情境)1938年,联共(布)中央、苏联人民委员会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联合作出的关于整顿劳动纪律的决议指出: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B.意图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义务劳动制造成社会生产效率地下D.管理机制
22、僵化制约企业发展【考点】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解析】1938 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从材料信息看,苏联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不高,这说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企业管理僵化,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故选 D 项。材料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故 A 项错误;该时期苏联并未试图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 B 项错误;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措施,故 C项错误。对点训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牢记基础史实。进行尝试回忆,温故而知新,利用周二周五早自习前和零碎时间反复强化记忆,准确掌握基本史实。注重有结果的学习。理解、背诵、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法宝。2、重视重要历史概念的区分和记忆。3、准确抓住主要线索及阶段特征,抓住线索,突出重点,带动整体,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4、要养成精细、准确、规范的态度和习惯。5、紧抓考纲、教材和纠错本,充分利用好它们的作用。6、多记、多学、多思、多练。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