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作业资料drxp.doc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633969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作业资料drx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经济学作业资料drx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作业资料drx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作业资料drxp.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关于微软的垄断地位,因此它是价格制定者,它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给的产量来改变产品的价格。所以,微软所面临的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如下图)。又由需求曲线推知,如果微软增加产量,则所销售的所有单位的价格都必须下降,所以,边际收益总小于价格,边际收益曲线低于需求曲线(如图1)。微软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生产决策,调整产量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E点),达到利润最大。再用需求曲线得出使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那种数量的价格(A点)。微软把IE与Windows捆绑销售限制了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自由。更为严重的是,微软利用其在PC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力量,来谋取对网络浏览器市场的垄断,从而

2、把垄断的威力从PC操作系统市场延伸到Internet领域。这样的一种延伸趋势不仅不利于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也不利于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微软面临的进入威胁和潜在新平台的威胁,一方面对它的定价有抑制作用,而另一方面成了它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的动力。但试想:如果微软一统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天下,若干年后,微软是否依然象现在一样具有创造力?是否会继续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努力的目标?这是谁都不能断言的。所以,可以间接推断,微软扼杀竞争对手,必然损害消费者。通过取消微软专利权的方法打破微软的垄断。通过取消发明者的专利的方法(即让微软放开源代码),让所有人都能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从而消除垄断。如果视窗由公众掌握,新的公

3、司就能提供各自经过改良的版本。与计算机相关的软件,硬件以及通信领域都会从微软垄断的打破中获益,各种新技术可以被尝试(而不是像微软那样打压对微软产生威胁的新技术)。微软被从垄断的宝座上揪了下来,同时还通过限制微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来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给予其众多竞争者们以新的生机。电脑制造商正摆脱对视窗操作系统的依赖,如康柏电脑公司最近就在掀起生产不含微软操作系统的电脑的潮流。总之,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有活力的市场。第三章公共产品提供的价格改革的角度来看,存在一种偏向,就是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利益集团所左右。由于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产品,同时这些产品又往往大多数由垄断

4、行业来提供,因此在价格问题上就相当明显得表现为由于部门利益所致,现在有一些公共产品垄断行业,对改革本身并不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提价,对于利用提价来获取利润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每一次一讲改革,就以成本增加,企业亏损为理由,向政府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由于政府在这一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现状是:每一次的价格改革,都变成了一轮新的提价,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就会涨价,价格改革成了提价的代名词。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总体价格水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整个垄断行业尤其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公共产品价格水平却不断上涨,成为现在群众的重大负担。 第二,在公共产品价格改革方面,也有一个市场化的偏向值得注意。所谓市场

5、化的偏向,即在改革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市场化,利用市场化推卸了、放弃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他说,这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表现相当突出,有研究报告对卫生改革全盘否定可能有一点偏激,但的确提出一个问题:政府的责任何在?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政府最起码应保证基本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在最基本的方面,政府提供的产品在价格方面不能放开。但事实上,由于财政收入的问题,所以有些政府对乱收费相当感兴趣。应该说,政府在这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现在的价格制定机制是不科学的,也不是那么合理,就会被利益集团所左右。因为公共产品价格涉及了千家万户的利益,制定价格的同时又是协调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问题,因此定价就应该

6、吸收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目前在这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价格听证会的问题,有的是开了,但是开的结果群众很不满意,消费参与者没有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群众觉得不清不明,而且往往最后听证的结果就是提加价。他说,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深入改革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制度上要做好工作。其中首先必须要规范政府的价格行为。现在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落实工作抓得还不够,有一些还需要继续细化;第二,对垄断行业拆分和准入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区分不同的情况,区分不同的价格政策来保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和需求,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继续做;第三就是做好群众参与的工作;第四我觉得还需要建立和完善

7、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公共产品价格改革的深入,促进公共产品价格的科学提供,调节和引导公共产品供给和需求第四章第五章每年政府行政支出到底花费了多少钱,是控制行政成本最基本的一个数据。作为中国较早研究行政成本的学者之一,周天勇遗憾地表示,准确的政府行政支出数据谁也不知道,“政府支出除了预算内,还有预算外。由于预算外收入的不透明、不公开,财政收入到底有多少钱谁都不知道,用多少自然也不知道。” “在探讨行政成本时,数据的缺乏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核心数据,”彭真怀指出,甚至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作了规定,但也普遍没有涉及政府行政成本及其信息公开。所以,他

8、告诉本刊记者,国内研究者“只能在公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推算”。 周天勇在2003年对行政成本进行了推算,得出结果为2003年政府公务支出占政府全部实际支出的37%。这个结果至今仍不断被研究者、媒体引用。对于2007年的行政成本,尽管他仍然在进行大量复杂的测算,还没有得出结果,但有一点他似乎很明确,“与几年前相比,目前并没有明显改变,这一比例保守估计在30%左右。” 而从权威统计数据的预算内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也比较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996.54亿元增加到7571.05亿元,12年间增长了6.60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

9、仅为4.71%,1995年为14.60%,到2006年上升到18.73%。 从国际横向来看,据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介绍,拿上述2006年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8.73%这一比例去比较,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以及美国的9.9%。 而且,在今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关于建立行政成本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的建议提案中,该提案数据显示,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受访专家指出,过高行政成本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还大大挤占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

10、共服务事业资金。尽管新世纪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社会文教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26.29%,2005年为26.38%,2006年为26.83%,不仅徘徊不前,甚至低于2000年的27.6%。与此同时,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建造豪华办公大楼的情况却屡禁不止。长江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案例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组织了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工作,对三峡工程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于1988年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三峡工程的效益分析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

11、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订补充报告,都论证并肯定了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荐三峡工程作为近期开发的重点工程,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1)防洪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耕地9000余万亩,人口7500万,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又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地面高度普遍低于洪水位几米至十几米,该地区历史上洪灾频繁而且严重。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亿立方米,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区,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

12、,目前正继续实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类似1954年洪水为目标的平原防洪方案。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荆江河段只能防约1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时,需运用分蓄洪工程,牺牲局部,以保重点。但分蓄洪损失很大,如遇类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约500亿立方米,淹没农田1 000万亩。特别是荆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强通过枝城洪峰流量75 00080 000立方米秒。1153年以来,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 000立方米秒的有8次,其中1860年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别约为92 500立方米秒和105 000立方米秒,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 000立方米

13、秒左右。若这一类特大洪水再现,必将在荆江南岸或北岸形成溃堤,造成大面积农田和城市被冲毁、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经反复论证,除兴建三峡工程外,尚无其他切实可行的对策。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三峡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库容221.05亿立方米,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到1 000年一遇和类似1870年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遇到类似1931年、1935年、1954年的洪水,可拦洪120200亿立方米,减少中下游淹没农田250300万亩,并可减轻武汉市的洪水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

14、理创造条件。(2)发电效益。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主要供应华东、华中地区,小部分送川东,每年可替代煤炭约40005000万吨,是供华中、华东地区的一个最优电源点。它将为华东、华中地区供应可靠、廉价、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对缓和两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煤炭运输巨大压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华东、华中地区工农业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两地区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目前即需从北方调入煤炭,进一步发展火电受到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殆尽,华中地区剩余的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区电力发展规划,从1986年

15、起,5年内两地区需新增电力8000万千瓦,30年内需新增1.7亿千瓦,按兴建三峡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预测2000年两地区从区外调入的煤炭仍分别达8 500万吨和4 475万吨,2015年分别达到l.7亿吨和1.15亿吨。若不建三峡,煤炭运输将更为困难。(3)航运方面。据有关方面预测,川江下水运量2030年为5 000万吨。目前川江通过能力仅约1 000万吨。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庆至宜昌660公里航道上,落差120米,共有主要碍航滩险139处,单行控制段46处。三峡工程修建后,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不修建三峡工程,虽可采取航道整治辅以出

16、川铁路分流,满足5 000万吨出川运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无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现状,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也难以大幅度降低。2.推荐的三峡工程方案在19851986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组织水位论证的基础上,对正常蓄水位150米、160米、170米、180米,以及“两级开发”和“一级开发、分期建设”等3种类型共6个方案进一步论证比较后,推荐“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即坝顶高185米,一次建成;初期蓄水位156米,最终正常蓄水位175米;移民按统一规划,20年连续移完。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75米。水电站位于河床溢流

17、坝两侧坝后。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多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工程总工期18年,其中准备工程3年,从正式开工至第一批机组发电的工程为9年。3.三峡工程技术上可行三峡工程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水文、泥沙、地形、地质等,经过几十年来的收集、勘测、整编、分析和审查,比较完整可靠。这次重新论证中,又补充进行了调查、勘测、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和意见,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认为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1)枢纽工程设计和施工。三峡工程有优良的地形地质条件,主要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均可依靠国内力量解决,主要机电设备中除少量需引进外,绝大部分可以立足国内生

18、产制造。(2)地震和库岸稳定。三峡坝和库区地壳稳定,基岩完整,历史地震活动轻微,经国家地震部门鉴定,坝址基本地震烈度为度。建筑物按度设防。建库后可能产生的诱发地震,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左右,从最坏的情况估计,假定距坝址最近的九湾溪断层发生6级地震,影响到坝区的最大烈度也不会超过度,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水库库岸基本稳定,经多部门平行调查,干流库岸100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崩塌、滑坡体约140处,其中有22处建库后可能失稳,但距坝址均在26公里以外。经计算、实验,即使距大坝最近的新滩滑坡和链子岩危岩体整体滑入库内,坝址处的涌浪最高为2.7米,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由于建库后水面拓宽,水深加大,滑

19、坡对航道的影响较建库前小。(3)工程泥沙问题。三峡坝址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吨,平均含沙量1.2千克立方米。借鉴三门峡、葛洲坝等工程处理泥沙问题的经验,经过大量现场观测、数学模型计算、模型试验、已建工程的类比分析,工程泥沙问题已基本研究清楚。水库汛期按防洪要求持低水位,以腾空防洪库容并排沙,汛末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采用这种运行方式(俗称“蓄清排浑”),水库有效库容可长期保留。据数学模型计算,防洪库容可保留85%,调节库容可保留90%。库尾和坝区的泥沙淤积,可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航道、港口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可有保证。如不考虑上游建水库拦沙和调节洪水的有利影响,枢纽运用100年后,重庆市100年

20、一遇最高洪水位约199米,不会影响主要市区。(4)人防问题。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临战前可迅速降低水位运行。加之水库为狭长的河道型,坝下游有40公里的峡谷河段限制,据试验,万一大坝遭受核袭击,溃坝损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区,不致造成两湖平原的毁灭性灾害。4.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三峡水库淹没区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11万亩),柑橘地7.44万亩,人口7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自然增长、新城镇占地移民等,规划可能需迁安的移民总人数为113.2万人。三峡水库淹没耕地和农业移民的总量虽大,但分散在沿库岸长

21、达2 000公里的范围内,分属于19个县(市),淹没耕地占各县耕地的0.15%5.88%。根据调查和初步规划,移民安置区361个乡内,有需要改造的低产地200多万亩,荒山草坡300余万亩,可以改造、开发,用以安置移民;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实行防护,结合当地资源兴办第二、第三产业等。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是足够的,只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结合库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移民就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议三峡电站发电后,每千瓦时电费中提取3厘钱作为库区(含坝区)建设基金,促进库区改变贫困面貌。目前,库区19个县(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规划,并已进行了74项移民工程

22、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5.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组织60多个单位完成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论证报告。建坝引起的水库淹没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势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基本原因。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较天然江面宽度均增加约一倍。库容系数(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为0.09,而埃及阿斯旺水库为2,丹江口水库为0.55,因此,三峡水库对河流天然径流的调节不大,水库各月下泄平均流量仅在枯水季节有变化,其余月份均在天然流量的变化幅度范围之内。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综合结论认为,大坝兴建对生态与

23、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其中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是工程决策中比较敏感的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6.工程投资估算按照中国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的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定额和1986年末物价水平,估算三峡项目的静态总投资为361.1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为187.7亿元,水库移民投资为110.6亿元,电网的输变电投资为628亿元。第一批机组发电前的静态投资为169.2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11.1亿元,移民投资43亿元,输变电投资15.1亿元。经反复研究,这个投资估算数作为综合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靠的。7.三峡工程的综合经济评价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

24、评价方法的暂行规定,进行了工程的综合经济评价。(1)国民经济评价。按影子价格和10%的社会折现率,对三峡工程本身的投入、产出和早建、晚建、不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态经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净现值(即产出总现值减投入总现值)为131.2亿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5%。按规定,净现值大于零,或经济内部收益大于10%,建设项目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衡量,兴建三峡工程是有利的。对早建(假定1989年开工)、晚建(假定2001年开工)、不建(以其他工程替代)进行综合分析,成果表明,三峡工程早建方案费用总现值最小,晚建方案费用现值大于早建方案,但小于不建方案。说明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

25、早建比晚建有利。(2)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现行的财务价格,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获利能力和贷款清偿能力。根据以电养电的方针和有关规定,设想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包括葛洲坝电站和三峡投产后的收入)占64.7%;防洪、航运分摊的投资74.5亿元,豁免本息,由国家基建投资占11.9%;国内贷款109.8亿元,占17.5%,年利率9.35%;国外借款37.1亿元(10亿美元),年利率8.5%。三峡工程从第12年起机组陆续投产后,本身收益可以基本满足后期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故筹措三峡建设资金的关键是前12年。前12年需要资金180.3亿元,除去自有资金,实际需要筹措的资金总额为153.1亿元,

26、其中国家基建投资22.8亿元,国内贷款76.8亿元,短期债券5.0亿元。按500千伏末端上网电价9.3分千瓦时(这一电价是按10%的投资利润率测算的,低于新建水、火电站的电价)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利税率为12.1%,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均为20.6年,即在工程全部竣工后的次年,就可以还清全部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说明三峡工程在财务上是可行的。(3)国家承受能力分析。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仅占工程建设期(1989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以1986年不变价计算)的0.73和1.23,低于宝钢一期工程和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总投资所占份额;所需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占施工期

27、国内生产总量的0.12%0.33%,所需外汇约10亿美元。国家完全有能力承担。(4)物价上涨因素对经济评价的影响。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投入物和产出物均采用影子价格,并以规定的折现率计算出评价的主要指标,物价上涨对评价结论没有影响。8.结论财务评价采用1986年末财务价格,若投入物价格上涨,则电价也应同步上涨,因而对财务评价的结论也没有重大影响。据估算,如投资上涨30%,电价需由9.3分千瓦时提高到12分千瓦时,这一电价仍是较低的,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仍基本不变。(1)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兴建工程经济上合理,财务上也是可行的。(2)三峡工程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从治理开发长江和国民

28、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3)从中下游防洪和华中、华东能源紧缺的需要出发,并考虑尽量避免增加移民安置的困难,三峡工程以早建为宜。(4)建议国家提前对库区投资(每年约1亿元),帮助三峡库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并有利于今后三峡工程兴建时的移民安置。(5)建议尽快审查批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继续抓紧前期工作,开展初步设计工作。二、案例分析第一,本案例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第二,公共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一般要从商业(微观)、经济(宏观)、财政和福利分配四个方面去进行,本(可行性)报告在前两个方面考虑的比较周到;由于本工程计划由国家财政直接投资的比例较

29、低(约12%),报告对后两个方面没有做出相应的分析。第三,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应区别真实的(或实际的)成本收益与货币的(或金融的)成本收益,对后者一般不予考虑,报告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第四,在真实的成本、收益中,又要区别直接的与间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成本与收益。报告中涉及的成本、收益见表1。第五,对成本收益要采用影子价格和贴现率予以折算。报告采用10%社会折现率(即贴现率),是从项目计划建设期内中国物价变动情况考虑的。第六,由于公共工程的成本收益的内容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成本收益项目不能货币化,人们的主观评价会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全国人大在决定是否批准三峡工程时,弃权、反对的票数比例比一般议案要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