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33733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珍藏版考研资料城市规划原理(四)一名词说明 1. 城市化和城市化水平:就是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诺瑟姆曲线:1979 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发觉提出的,把城镇化的轨迹概括为拉长的 S 形曲线,并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3. 田园城市: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 1898 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夫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敞的农田林地环绕漂亮的人居环境,把主动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漂亮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4. 卫星

2、城镇(卧城):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生产工作和文化需求需上母城去解决。5. 雅典宪章:1933 年 8 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 4 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6. 马丘比丘宪章国际建筑协会于 1977 年底在智利首都利马会议期间发表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指责了雅典宪章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结构的有机性。7. 邻里单位:由美国克拉伦斯佩里 1929 年提出,指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组胜利能齐全的居住区。8. 小区规划:9. 有机疏散思想: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

3、里宁在 1934 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将来,提出有机疏散的思想。10. 全球城: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干脆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11. 全球化:通常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的跨国流淌规模越来越扩大,而世界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12. 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意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意其须要的实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3.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14. 规划技术系统: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

4、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次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15. 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运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16. 一书三证:建设项目选址看法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17.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出的将来空间支配。18. 城乡空间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将来空间的支配。19. 和谐城市:就是在规划将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妙的城市生活的志向目标。20.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

5、居民与四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肯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别的人工生态系统。21. 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22. 城市环境效应:是指城市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肯定程度的主动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综合效果。23.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24. 城市人口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25. 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详细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26. 城市人口:指城区(镇区)的常

6、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运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27. 自然(机械)增长率:即诞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肯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28.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肯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意城市机能运转所须要的空间。29. ‚绿色城市:指意味着污染全部限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生态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志向家园。30. 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更高的现象。31. 城市用地适应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根据生态系统需求,

7、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须要,进行土地运用的功能和工程的相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32. 城市用地构成: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33. 区域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发展规律的认知而描绘将来较全面或长远的发展蓝图。国内学术界大多认同区域规划是在肯定地域范围的国土上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34. 区域生态系统:是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集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35. 国土规划:是依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条件,按规定程

8、序制定的全国的或肯定地区范围内的国土开发整治方案。36. 都市区: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剧烈,功能联系紧密,形成由中心城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功能性地域。37. 城市群规划:38. 总体规划:是对肯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3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0.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41.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肯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担当的分工。42.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肯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

9、、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43. 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44.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45.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46. 城市发展方向:指城市各项建设规模需求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47. 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须要,必需实行规划限制的区域。48. 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49. 限制性具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运

10、用性质、运用强度等限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限制性位臵以及空间环境限制的规划。50. 用地面积:即建设用地面积.是指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51. 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52. 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运用用途。53.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54. 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55. 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56.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57. 建筑后退

11、: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限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限制。58.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59. 城市用地规模:是指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和国家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而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60. 城市交通结构:在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中,各种不同交通方式在其总量中所占的比例。61. 城市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原来为指导,以实现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平衡协调为目的,为城市居民创建最优秀城市环境的一种规划类型。62. 城市环境规划:是城市政府为使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支配。63.

12、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64. 排水制度(体制):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纳不同的解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65. 七通一平:给、排水,电力路途,通信线路,热力管道,燃气管道,道路,场地平整。66.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67. 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 68. 日照标准:69. 住区的规划结构:是依据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的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实行的组织方式。70.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

13、楼或建筑组合体。71. 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电面积。72. 城市设计:是依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支配,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支配。73. 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运用的室外空间。广义概念则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74. 中心商务区(CBD):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75. 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文物特殊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76.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殊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14、,并具有肯定规模的区域。77.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安排的改建活动。78. 城市开发(urban development):是以城市土地运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性活动。79. 城市土地开发:是指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须要,对土地进行投资、建设和改造,提高土地质量和价值的过程。80. 城市再开发:是指对城市已开发地区进行具有肯定规模的更新改造的开发活动。81. 时序规划:是对空间和现金流量根据时间序列所作出的城市空间全面规划。82. TOD 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

15、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运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83. 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运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第一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 1 章 城市与城镇化 第2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与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在 16 世纪时提出的。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有 7 个同心圆组成。3.罗伯特欧文是英国 19 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主见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 5001500 人,有

16、公用厨房及幼儿园。4.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和冲突进行了尖锐的揭露与批判。著作有四种运动和人的命运关于家庭农业联合新的工业世纪,在美国建立法郎吉。5.田园城市理论 1898 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著写的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指出了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所供应的生产生活环境与人们所希望的环境存在着冲突、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互疏远。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强调肯定要在城市四周永久保留肯定的绿地的原则。今日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6.卫星城镇规划理论20 世纪初,昂温柔惠依顿提出在大城市四周建立卫星城镇

17、 7.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在 1925 年发表了城市规划设计一书,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提出300 万人口的当代城市’的巴黎改建方案。8.莱特在 1935 年发表的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充分反映了他提倡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人的特性,反对集中主义。9.1933 年雅典宪章集中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10 有机疏散思想: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在 1934 年发表了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将来,提出有机疏散的思想

18、。11.刘易斯凯博 1952 年出版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全面阐述了当时被普遍接受的规划思想。查尔斯林德伯伦姆在 1959 年发表紊乱的科学呼吁重新规划自己的实力作用,去达到真在能达到的规划目的。12.1952 年吉伯德出版市镇设计,1960 年凯文林奇出版城市意象 13.1985 年布罗西著的论新技术对城市形态和将来的影响和格里斯美国景观的桂冠,1987 年埃伦雅各布斯与阿普亚德的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以主动的看法确定城市设计的新目标:良好的都市生活,创建和保持城市肌理、再现城市生命力。14.简雅各布斯于 1961 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被一些学者称作当时规划界的一次大地震。书中对规划界始终奉

19、行的最高原则进行无情的批判。15.1956 年达维多夫发表规划中的提倡与多元主义,及与雷纳合住的规划选择理论。罗尔斯在 1972 年发表的公正理论,大卫哈维写了社会公正与城市。卡斯特尔斯于 1977 年发表城市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探究,1978 年又发表了城市,阶级与权力。1992 年规划界中出现大量关于妇女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和特征的探讨,费里德曼发表女权主义与规划理论:相识论的联系 16.大城市全球化方面最早的有影响的探讨是约翰费里德曼组织的世界大都市比较,发表世界城的假想世界经济的改变与城市重构全球城。霍尔早在 1966 年变前瞻性地提出了基于新型全球经济重组背景下将产生一些世界城市的论

20、断,描述了其政治、经济、社会、信息、文化等方面的特征。沃夫、弗里德曼、莫斯、萨森等人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假说。卡斯泰尔斯于 1989 年发表的信息化城市和于霍尔合著的世界技术级 17.1978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在国际社会正式提出‚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8.2009 年 12 月在丹麦首都实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签署联合国气候改变框架公约,提出在城市发展中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成为全世界城市共同关切的议题。被喻为‚挽救人类的最终一次机会。‚低碳城市‚零碳城市‚共生城市等新的城市永续模式应运而生。19.

21、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 城市全球化 2 区域一体化 3 信息网络化 4 全球城镇化 20.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 2 由最终志向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 3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第 3 章 城乡规划体制第 4 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 1.A.在安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 B.其次篇 城乡空间规划 第 10 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第1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1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爱护

22、的要求,依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探讨城市的自然和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料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根据工程技术和环境要求,综合支配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限制引导措施。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综合性、法治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常常性、实践性。第2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探讨与基础资料 调查探讨工作的三个方面: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探讨。第3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限制引导两个层面。发展战略层面。a.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探讨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

23、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当然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这一战略必需建立在市民参加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这一层面。b.建设限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详细每一地块的将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它必需敬重并听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支配。具体规划属于这一层面的工作。第 11 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2.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3.用地的价值:运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4.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自然条件:地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以及地上地下的

24、自然资源等。 4.1 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倒塌、冲沟、地震 4.2 水文条件:流量 流速 水位 水深 水面阔 水质 城市防洪标准 4.3 气候条件:太阳辐射 风象 温度 湿度与降水等 5.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a.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臵 b.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之间的高差是对制高点的利用、用地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防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 c.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的影响 d.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的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可更合理地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 e.地貌对通信、电波有肯定影响。6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二类用地、

25、三类用地。山区和丘陵地区划分为:小于 10%、10%25%、大于 25%三类。7.城市规划用地选择的原则 答:8.城市用地分类的标准:大中小三级,有 10 大类、46 中类和 73 小类。 R 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露天矿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 W 仓储用地 T 对外交通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U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G 绿地 D 特别用地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第 12 章 城乡区域规划 1.区域的特征:可度量性、空间性、系统性、动态性、不重复性 2.城市职能包括:社会政治职能(行政管理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 3.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A 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和发展定位 B

26、区域发展战略 C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D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E 区域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F 区域生态与环境爱护规划 G 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H 区域政策与实施措施I 区域规划中其他内容的探究和创新 4.区域规划的新类型:国土规划、都市区规划、城市群规划。5.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1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排性向市场经济的引导型转变 2 从资源开发利用转向开发、利用与爱护相结合 3 从主要追求经济发展目标转向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 4 规划重点从产业规划转向协调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6城市群规划的主要内容:1 城市群经济社会

27、整体发展策略 2 城市群空间组织 3 产业发展与就业 4 基础设施建设 5 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管制 6 生态建设与环境爱护 7 区域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等。第 13 章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20 年)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1.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异同点)07、08 年考‚三规如何协调? 答:A 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非常亲密,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但在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向有所不同。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尚未编制区域规划的地区编制城市总

28、体规划时,首先必需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为城市性质、规模以及布局结构的确定供应科学的基本依据。B 区域规划应与总体规划相互协作协同进行。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布局等总体框架。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应与区域规划的布局相互连接协调。区域规划分析和预料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规划人口的合理分布,并依据区内各城镇的不同条件,大致确定各城镇的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和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并通过总体规划使其进一步详细化。在总体规划详细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2.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规划 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

29、的年度安排、中期的 510年规划和 10 年以上的长期规划,主要由发改委负责组织编制,是国家和地方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关系(异同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编制和调整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注意城市近期、中长期宏观目标和政策的探讨与制定,总体规划强调规划期内的空间部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导城市发展。尤其是近期建设规划,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期限一样。在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重大发展项目等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出轮廓性支配基础上,落实到城市近期的土地资源配臵和空间布局中。3.城市总体

30、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肯定区域内,依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爱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支配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严格爱护基本农田,限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支配各类区域用地;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土地开发、利用和爱护制定的土地用途和规划部署,其中爱护耕地是一项重要任务 B 而总体规划则是从城市功能与结构完善的角度对土地运用做出的支配。因此在规划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土地运

31、用类型的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而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供应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用途的限制保证城市发展空间。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总体规划应建立耕地爱护的观念,尤其是爱护基本农田。4.城市发展战略的探讨 (核心)是要解决肯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建设指标(战略重点):科技、能源、教化和交通5.确定城市性质是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答:1 城

32、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2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3 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探讨城市在肯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殊是经济职能,采纳肯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6.城镇人口指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由建成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7.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人均城市用地标准划分为 60120m 2 /人四个等级。I级为 60.075.0m 2 /人,II 级为 75.190.0 m 2/

33、人,III 级为 90.1105.0 m 2/人,IV105.1120.0 m 2 /人8.城市总体布局:(类型)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网络状(洛杉矶 密尔顿凯恩斯 华盛顿);环形放射状(北京 巴黎 莫斯科)。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组团状、带状、星状(哥本哈根)、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底特律 洛杉矶)。9.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立足区域,讲求整体;节约紧凑,强化结构;近远结合,弹性生长;爱护环境,突出特色.(以生态与环境资源为发展前提) 10. 城市总体布局的内容:1 城市发展方向确定: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a 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b 尽量少占用耕地农田 c 爱护自然和历史资源

34、d满意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e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建良好条件按。2 城市主要功能要素布局:合理组织城市用地功能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 11.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布局方式:绿心、走廊、网状、楔形、环状等。空间扩张方式:同心圆扩张、星状扩张、带状扩张、跳动式生长等。第四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1.(原则)‚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加、科学决策 2.(内容)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5 年)及专项规划四个部分组成。3.城乡规划法规定: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爱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爱护

35、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4.城镇体系规划区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定,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等四个基本层次。5.总体规划中的‚四线规定: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限制线(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林地 3 大类)。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爱护范围界限,以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爱护的历史建筑的爱护范围界限。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肯定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需限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限制界限。蓝线,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

36、 河 湖 库 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爱护和限制的地域界限。第 14 章 限制性具体规划 (内容)限制性具体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运用限制和环境容量限制、建筑建立限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限制和环境爱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规定等方式对唱限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限制和引导。目标:第 18 章 城乡住区规划 1.住区的类型: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2.住区规模:包括人口和用地两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记。合理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步

37、行距离。一般最大为 8001000m。合理服务半径是影响住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 6001000m 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 36100hm 2 ,成为大型居住用地开发的基本规模。3.美国城市土地运用规划中所划分的三种不同规模尺度的住区:住宅单体;邻里单位;都市聚落。4.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住区规模的划分:居住区(3000050000 人);居住小区(1000015000 人);居住组团(10003000人)。5.编制一个胜利的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因素一般包括:合理地段选址、城市设计框架、住区基地规划布局和住宅建筑设计等方面。6.住区用地适应性因素包括:可达性

38、、避开灾难、与公共服务和城镇设施的接近程度、延长这些服务的成本、基础设施服务实力、可用空间多少等。7.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代码 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 8.住区环境组成:A 内部居住环境;B 外部生活环境:a 空间环境 b空气环境 c 声环境 d 热环境 e 光环境 f 视觉环境 g 生态环境 h 邻里和社会环境 9.最有影响的住区结构模式包括: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住区开发单元模式(我国普遍应用)、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新城市主义模式(卡尔索普的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即 TOD 模

39、型)。10.邻里单位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1 邻里单位四周由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采纳尽端式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 5000 人左右,规模小的 30004000 人;4.邻里单位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臵;5.邻里单位占地约 160 英亩,每英亩 10 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小学旁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斯坦因和莱特规划设计的新泽西州的雷德邦是这一模

40、式的经典案例。还有如英国的哈罗新城) 11.新城市主义模式:与 1980 年头末期在美国兴起,由杜安伊与普拉特赞伯克提出的新传统邻里开发区和彼得卡尔索普提倡的公共交通导向的邻里区开发。A 基本设计准则包括:最优模式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 400m 左右的空间范围;各种功能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消遣。B 设计特征: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围着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臵住宅;为人行和车行供应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途;设计为行人、自行车、嬉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运用的街道;为了合围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12.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

41、因素:居民在住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确定因素。居民自居住地点至公交车站的距离不大于 500m,因此,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臵方式和城市道路是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住区规划结构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制、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对住区规划结构也有肯定影响。13.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14.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注意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基本理念。15.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敏捷性、领域

42、性与社会性、健康性等。16.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运用、卫生、平安、经济、美观要求。17.住宅及其组群的规划布臵:合理提高住宅建筑的层数是提高住宅建筑面积密度、节约用地的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山地住宅建筑竖向设计处理手法:1 筑台-对自然地表开挖或填筑,形成平整台地 2提高勒脚-将房屋四周勒脚高度调整到同一高度 3 错层-房屋内同一楼层作成不同标高,以适应倾斜的地面 4 跌落-房屋开间单位,与邻旁开间或单元标高不同 5 蹉跌-房屋顺坡势逐层或隔层 6 掉层 18.住宅的规划布臵:a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布臵) b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组成团、成街成

43、坊、整体式组合方式。19.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西晒的规划设计措施:A.1住宅错落布臵,可利用山墙间隙提高日照水平 2 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3 将建筑方位偏东(或偏西)布臵,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B.利用绿化防止西晒;设计折叠遮阳玻璃;少量住宅东西向布臵可有效防止西晒。20.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设计措施:1 规划布局住区的位臵应选择良好的地形和环境 2 建筑组合采纳错位相设,与风向线角度的组合形式,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3 利用绿化成片成丛的绿化布臵可以阻挡或引导气流,变更建筑环境气流的状况 21.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合理布局;

44、利用绿化;利用地形;利用人工屏障 22.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运用性质分类:教化、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布臵原则:分级、对口、配套、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规划布臵的基本要求:便于运用(合理服务半径:居住区级8001000m 居住小区级 400500m 居住组团级 150200m);交通便利;宁静舒适;处于较好的地段。2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臵方式,一般以住区人口规模大小分级布臵:第一级(居住区级) 其次级(居住小区级)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 24.文化类服务设施的布臵:沿街线状布臵;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臵;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臵方式。25.基层公共服

45、务设施设臵:其服务半径不应超过 400500m。分为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两级。一般小学的服务半径为 500m 左右,中学为 1000m 左右,幼托为 300m 左右,小商店为 100150m。26.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臵 道路分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20m) 其次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69m,建筑限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 14m,无管线不宜小于 10m) 第三级 组团级道路(35m,建筑之间宽度,设管不宜小于 10m,无设管不小于 8m) 27.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 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住区服务2 道路便于居民上下班(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

46、站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3 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以利于雨水解除 4 在进行旧区改造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5 车行道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 105m,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3m。6 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 时,应当不小于 4m×4m 的消防通道,人行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间距超过 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 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 120m×120m 的回车场地。7 如道路为单行道,每隔

47、 150m 左右设臵车辆互让处 8 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9 道路的线形、断面等应与整个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臵有机地结合。28.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人车分行(称为雷德朋’系统)、人车混行(最常见)、人车共存(1970 荷兰的德尔沃特最先采纳)三种。29.居民汽车停车场停车率不应小于 10%,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150m 左右。30.住区绿地规划布臵:住区绿地的功能:1 改善小气候 2 净化空气 3 遮阳 4 隔声 5 防风防尘6 杀菌防病 7 供应户外活动场地、满意健身须要,美化居住环境。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a 公共绿地 b 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c宅旁和庭院绿地d街道绿地。住宅组团不少于0.5m 2 /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m 2 /人,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m 2 /人。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 30%,旧区改建不低于 25%。31.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建筑小品;装饰小品;公共设施小品;游憩设施小品;工程设施小品;铺地 32.城市旧住区更新的特征:困难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综合性 *更新的原则:应当爱护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