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3.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主 要学习新诗。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在学习新诗时,应将之与古 典诗歌进行对照。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在教学时,既要注意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情感,又要分析诗中所运用的意象。学情分析:再别康桥所表达的不是简单的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由 于人生阅历缺乏,难以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歌的创 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另外,学生对一些隐喻性较强的句子理解不到位,尤其 是第四、第五和第六节,教师应对此做重点阐释,扫清学生的理解障碍。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欣赏意象到体会音
2、乐美、建筑美以及绘画美, 从而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认真感受意 象的深层意蕴,从想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 了解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和徐志摩的生平经历。2 .划分再别康桥的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3 .概括画面,结合意象与关键词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难点)4 .理解新月派提出的诗歌“三美”理论。(重点)教学过程:(-)解题导入L再,又。这是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1921年至1922年在剑桥大学求学。 1925年徐志摩重游剑桥大学,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徐 志摩再游英国,7月的一个黄昏,他一个人
3、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同年11月,在 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这首诗。写诗的时间与漫步校园的时间相隔四个月左 右。因此,这首诗用的是因情写景的再现手法,而非触景生情的客观描摹。2,别,作别,与告别。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离别诗,比方李白的赠汪 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3康桥,现在译做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但是它与一般的离别诗不一样。以前我们学过的 离别诗,告别对象是人,而再别康桥告别的对象是什么?请学生带着这个问 题,朗读课文。(二)朗读感知1 .学生朗读课文。2 .师生评价刚才的朗读。3 .听示范朗读,划分节
4、奏,标出韵脚。韵脚: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押韵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之间进行,“虹”和“梦”都是后鼻音韵母,虽然 不同,但是相近,可以互相押韵。而按照今天的普通话读音,“溯”与“歌”的韵 母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徐志摩的浙江海宁方言系统里,“溯”(拼音:su声调: 去3)与“歌”(拼音:ku声调:平1)的韵母是完全一样的。(参考资料:孙桂 平再别康桥讲解要点提示)4 .再次朗读课文。(三)赏景悟情1 .每一节都是一个画得出来的画面,请同学们给每一节加一个小标题。例如: 第一节的小标题为“招手作别图”。明确:招手作别图一一金柳荡漾图一一青存招摇图一一梦满清潭图一一寻梦
5、放 歌图一一康桥沉默图一一挥手作别图2 .这些画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第一节:依依惜别请同学们做“招手”的动作。招手,是上下摆动还是左右摆动呢?现代汉语 词典对“招手” 一词的解释是:“举起手示意,表示与对方打招呼的意思”。告 别的时候一般都说“挥手作别”,比方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 马鸣。,“招手即停,最早被用来指城市公交车中招手即停、可随时随地上下车的 一种小车型公交模式。这里的“招手”,不是告别的意思,而是召唤的意思。招 手,一般是指上下晃动手掌(仿佛召唤宠物)或上下摆动手臂(仿佛叫停车辆)。 “轻轻的招手”,是让康桥知道“我”即将离去。接着又说
6、,“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里的“云彩”代表康河的一切)。所以,诗人一开始是不愿意真正悄悄离去 的,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纠结:既想悄悄离去,不惊动宁静和谐的母校,但又 想让被告别者知道自己来过又要走了。从“招手”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母校的依 依惜别之情。(参考资料:咸立强精致的抒情:再别康桥的审美意蕴建构) 第二节:甜蜜欢喜“柳”与“留”谐音,在古存中,柳树这个意象往往用来表达沉重的离情别 绪。而这首诗中的“柳”是“金柳”,即夕阳中的柳树,并且将之比喻为新娘。新 娘是女子一生当中最美丽、最动人的时.刻,集合了世间所有的惊艳、娇美、爱恋与 幸福。诗人曾经追随过心中的女神一一林徽因,但出于种种原因
7、,林徽因后来与梁 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走到了一起,并远赴美国学习建筑学,这场没有结局的爱情最后 成为诗人美好温暖的回忆。这一节暗含了甜蜜的情感,与古诗中“柳”所暗含的浓 重离愁是有区别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康河的景象,留住了诗人的心,他乐而忘返 了。(参考资料:孙桂平V再别康桥讲解要点提示)第三节:深深眷恋“招摇”的本义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用来形容水草的多情可爱, 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诗人沉醉在诗情画意中,他“甘心”做康河里的 “一条水草”,甘愿成为康桥的一局部,甘愿与康桥融为一体,永久地在一起,写 出了他对康桥深深的眷恋。第四节:仰慕追怀在教材中,“天上虹”之后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8、因此,这句诗是把“榆阴下的 一潭”比作“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而非比作“天上虹”。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意 象,一个是潭水,一个是彩虹。“榆阴下的一潭”指的是拜伦潭。拜伦是康桥校园 里重要的诗人,后来在参加西班牙的卫国战争中去世了。康桥的诗人为了纪念他, 遂把这个水潭命名为“拜伦潭”。彩虹的特点是:很美、很容易消逝。美好的梦也 是容易破碎的,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在诗人心中,那两年在康桥的学习生活是他 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在这样的梦里诗人不愿醒来,他想一直留在那种美好中。第五节:兴奋快乐在第五节,诗人的情感到达了高潮。在这一刻,诗人完全沉浸在梦境中,忘记 自己要离开对他影响重大的康桥,他当时是兴奋欢快
9、的。康桥是徐志摩“梦”开始 的地方,也是作者曾经的寻梦之地,这里有作者的爱情,有作者的理想。徐志摩原 本是有政治理想的,当他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之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开始成 为一名诗人,康桥让徐志摩获得了精神的重生。徐志摩在猛虎集序文中说在 他24岁以前,最喜欢的是相对论或民约论而不是诗歌。正是因为来到了康桥,开始 创作诗歌。他满怀深情地说道:“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 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第六节:低落沉思“但”表示转折,诗人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了现实。他的理想是英国 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而在当时的中国,这些理想无法实现。不管是政治理 想,还是
10、甜蜜的爱情,都未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现 在哪有心思歌唱呢? “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 悄悄地只身离去。“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 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沉默是今晚的康 桥” 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第七节:洒脱轻松请同学们做“挥手”的动作。诗人将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为一个洒脱的意象, 这个极富动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飘逸。真正的爱,是以欣赏,而不是以占 有为目的的。真正美好的依恋,是留在心底的。3 .诗人告别的对象是什么?告别的仅仅是康桥吗?告别的是康桥迷人的景色,是在康桥
11、自由的生活,是昔日的政治理想与甜蜜爱 情,是流逝的时光与过去的自己,是一切已然逝去的美好往事。普鲁斯特在追忆 逝水年华中说:“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诗 人没有带走了一片云彩,而是带走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回忆,带走了梦幻之后的甜蜜 与慰藉。追忆逝去的美好往事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因此各个时期的读者都对这首诗 有强烈的共鸣,(四)品味“三美”再别康桥带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你觉得美在哪里?明确:新诗“三美”原那么1 .音乐美:(1)押韵;(2)叠词的使用;(2)回环复沓。2 .建筑美:四行一节、每节两句、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3 .绘画美:(1)多使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 “金柳”“夕阳”“波 光” “艳影” “青假设” “彩虹” “星辉”。(2)巧用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态感: “招手” “荡漾” “招摇” “揉碎” “沉淀” “漫溯” “挥一挥”。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作业设计1 .朗诵再别康桥,并将自己的朗诵音频拷贝到教室电脑的语文学习文件 夹中。2 .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鉴赏语,鉴赏重点是意 象与情感。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