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docx(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力推进全面振兴 全方位振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制 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提质扩量,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不断提升产业引领力、技术 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强维护产业安全能力。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 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2、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建设“六个龙江”,聚焦深入做好“三 篇大文章”,全链条抓实“五头五尾”,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 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鼓足干劲、奋勇争先、跳起摸高, 找准突破口、加快补短板、打好组合拳,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 擎,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赋能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着 力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实现结构、规模、速度、效益有机统一,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高质量、高效益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 力,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二)基本原则。(二)找准技术创新突破口,打造生物经济新基地。立足资 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全面实施“十四五”生物经济
3、发展规划 和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提升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能力,推 动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充分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作用,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瞄 准生物领域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前沿战略领域及 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科学问题,集中力量补齐底层技 术、共性技术,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创造更多属于龙江的“独 门绝技工以推动成果本地应用及科技产业化为目标,提升科技创 新动能,打造龙江生物经济“创新支点二推动传统动能改造升级 和新动能成长壮大,持续增强产业创新力,培育不同以往新型创 新主体,扶壮龙江“创新力量”。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推动生 物技术、
4、生物产业、生物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生物医药产业产 品更新迭代,规模扩量升级,促进生物发酵产业深度开发高端产 品,延伸发展酶制剂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农业等特色产业, 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建设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3个 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医学工程3个百亿 级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新领域。积极引进头部企业 和科研团队,创新发展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组织工程、干细 胞工程、类脑及人工智能等生物工程,加快基因编辑、表达调控、 细胞遗传、生物信息、组学大数据、免疫治疗等技术应用,促进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培育壮大新产业。落实“向植物动物微生物10 要热量、要蛋白”的要
5、求,大力发展动物干细胞培养“人造肉”、 大豆蛋白肉、微生物菌体蛋白等生物制造产品。实施“IT+BT”融 合行动。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等院校 和葫芦大数据等骨干企业,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鼓励组学大数据、 基因组编辑、生物计算工程等技术与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特 色数字生物产业新业态。推动生物产业集聚发展。抢抓哈尔滨生 物医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机遇,把哈尔滨市打 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东北亚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新高地, 构筑全省生物产业引领极,全力建设精准医学与医学工程、哈兽研 (国际)生物谷、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绿色生物制造、生命健 康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三江平
6、原核心区生物农业、生物基新材 料、发酵工程与合成生物学、有机酸与医药中间体生物合成、食 药用菌、寒地生物产业等产业基地,形成“集群带动、协同发展” 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6大重点产业链, 生物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超过3000亿元,2026年迈上更高台阶。牵头单位:省发改委,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 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 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 委、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医保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省林草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省贸促 会、哈尔滨海关,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
7、森工集团,省科学院、 省农科院,各市(地)政府(行署)基因编辑基因驱动表达调控结构设计代谢组功能挖掘细胞遗传细胞器功能转化医学细胞诱导组织工程免疫治疗基因组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高通量测序标志物解析生物特征识别接口及控制神经科学全细胞图谱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干细胞工程再生医学工程合成生物技术工程生物计算_工程类脑及人工 智能工程生物检测 工程生物经济生物 医药生物发酵生物育种生物质气体燃料兽用生物制品黑土地生物保护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物学程生医工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燃料水污染生物治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污染物生物转化医用材料诊疗设备诊断试剂及设备(三)抢抓“后冬奥”时代战略发展机遇,打造冰雪经济新 标
8、杆。深入实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对接需求侧、做强供给端、 延长产业链,做好“冰雪+”文章,立足龙江、服务全国、连通世 界,整合冰雪资源、布局冰雪产业、壮大冰雪经济,拓展“冰天 12 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动“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着力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和“后冬奥”国际化 冰雪经济示范区。积极建设冰雪旅游先行区。坚持高起点规划、 高质量建设,不断提升冰雪基地层级,建设泛亚布力滑雪大区、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横道林海雪原等冰雪旅游旗舰基 地和景区,打造一批以冰雪为主题的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丰富高品质冰雪旅游项目和四季冰雪旅游产品,培育若干精品主 题冰雪旅游
9、线路,积极开拓冰上丝绸之路国际跨境冰雪游,打造 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积极发展冰雪体育 赛事经济。坚持赛事搭台,积极申办举办有影响力的国内外高水 平冰雪赛事,深化拓展冰雪体育休闲运动,支持哈尔滨、齐齐哈 尔、七台河等市打造冰雪体育运动名城,创建冰雪运动培训“黄 埔军校”,培育上市公司,建设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要 承载区。积极培育冰雪文化业态。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 雪博会为龙头,建设冰雪艺术街区,创新文化产品供给,开展特 色节庆活动,搭建冰雪经济交流平台,将我省建设成为国际知名 冰雪文化胜地。积极壮大冰雪培训产业。开展冰雪运动员、教练 员、裁判员培养精品工程建设,
10、培育壮大冰雪人才队伍。打造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推广普及示范基地,支持哈尔滨、 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开展滑冰和滑雪教育培训,打造哈尔滨冰 雪培训中心,建设黑河冰球培训与国际交流中心、打造伊春冰壶 之乡、绥芬河越野滑雪交流培训中心,支持漠河市与亚布力极地 科考训练基地联合打造中国极地探险培训中心。积极打造冰雪装 备产业体系。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建设冰雪装备 产业园区,引入高端项目,培育骨干企业,应用新技术、研发新 产品、打好质量牌,着力提升冰雪装备研发能力、设计能力和生 产能力,推动冰刀、索道、滑雪服、造雪机等优势产品生产扩量 升级,培育发展竞赛服装、头盔、护目镜、雪杖、室内冰
11、雪训练 系统等产品生产,建设智能高新冰雪装备、冰雪运动器材研发制 造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5大重点产业链,冰雪经 济总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2026年实现更快发展。牵头单位: 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工信厅、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 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外办、省体育局、省 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地)政府(行署)14 一L冰雪体育赛事经济国际赛事、品牌赛事、商业赛事等活动.大众冰雪休闲娱乐产品-冰雪体育休闲运动-冰雪体育场馆、 冰雪运动活动中心哈尔浜冰雪运动核心区冰雪体育运动名城齐齐哈尔冰球之都七台河
12、冰上全国培训基地L冰雪文化时尚业态冰雪影视、冰雪动漫一冰雪文化-一冰雪文化产品供给冰秀、民俗冰雪产品、 冰雪文化体验区等冰雪文化节庆活动节假日冰雪特色演艺冰雪经济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大众智能高新冰雪装备冰雪运动器材L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局品质冰雪旅游产品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冰雪人才培训冰雪教育示范基地一冰场、雪场设施装备冰雪休闲装备头盔、滑雪服、手杖、冰刀、护目镜等亚布力、冰雪大世界、林海雪原等四季冰雪、冰雪嘉年华、冰雪温泉等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东极之冬、冰上丝绸之路等冰雪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培养精品工程黑河冰球培训与国际交流中心绥芬河越野滑雪交流培训中心中国极地探险培训中心(四)加快引进培育促增长,
13、打造创意设计产业新高地。充 分运用绿色、低碳、协同、系统、生态等设计理念和手段,落实 全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以“产业设计 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设计产业化”完善设计产业生态链, 提升产业链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打造东北创意设计新高地。推 动区域协同发展。创建哈尔滨“设计之都”,打造哈大齐、哈牡佳 两条区域创意设计产业廊道,融合实体经济,优化创新生态,构 建重点突破、梯次成长、有序衔接的创意设计发展格局。精准推 动重点门类创意设计创业发展。利用创意设计赋能特色产业、传 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增强产业柔性生产和需求适配能力。打造中 俄哈尔滨创意设计周、深哈国际设计双年展、工业设
14、计大赛等 品牌活动,构建开放型创业生态。完善创意设计产业链。推动创 意设计与科技、文化、品牌、互联网等领域融合,建设多领域、 全方位的新型设计体系。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4大重点产业 链,创意设计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2026 年实现更优发展。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配合单位:省委组织 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省 民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 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统计局、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林草局、省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哈尔滨 中心支行、省税务局、黑龙江银保监局、黑龙江证监局,各市(地
15、) 政府(行署)16 一三、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际趋势、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迈上新台阶,闯出新高度, 打造振兴发展增长极。(一)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优化升级。 立足我省航空航天研发制造优势,紧盯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 民用航空航天领域,推动民用通航飞机、卫星等优势产品规模化 运营应用,壮大产业规模,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实施整机带 动工程。加快哈飞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研发制造、航空DY研究院、 临空航空制造产业园、东安民用发动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挥 哈飞集团、东安公司、广联航空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大力发
16、展 配套产业,提高通用飞机、先进直升机、无人机等产业化水平, 以整机带动上游配套零部件、材料等企业落户我省。建设大飞机 循环再制造基地。高标准建设哈尔滨临空经济区。支持飞机报废 拆解再制造,打造航空整机、配套、运营、报废拆解再制造全产 业链发展格局,争创国家级通用航空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发展 卫星产业集群。支持工大卫星等龙头企业全面参与国家卫星互联 网系统、北斗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开展5G互联网试验星 的研制,建设省级卫星测试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引导扶持广联航 空等省内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小卫星制造产业配套,打造国内领先 的智能化卫星制造基地。组建全省北斗基准站“一张网”,建设天 地一体宽带通
17、讯体系,打造信息网络东北地区重要地面骨干节点, 实现基于北斗三号卫星的服务信号全省域覆盖。到2025年,全省 打造形成6大重点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 建成国内一流航空产业制造基地和国内领先的商业卫星制造及应 用基地,2026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 合单位: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 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民 航黑龙江监管局,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市(地)政府 (行署)18(二)构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产业 跨越式发展。以工业应用和消费需求为牵引,加快电子信息制造 产业补链延
18、链强链,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发展电子设备及电子元坚持把产业振兴、再创新辉煌作为奋斗目标。凝聚全省共识, 集聚智慧力量,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向产业振兴集中发力。 强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迸发新活力,增强活跃度, 强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形态、领跑新赛道、创造新优势, 形成爆发力,提升竞争力,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坚持把规划引领、市场导向作为根本遵循。发挥政府宏观调 控作用,组织实施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 等规划和政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优化新型要素 供给,毫不动摇支持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健康发展,使政府“有 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握紧合力,为各类企业
19、打造竞相发 展舞台。坚持把“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作为主攻方向。聚焦技术创 新和产业变革趋势,抢抓新机遇,着眼前沿产业、未来产业,敢 闯敢试敢于谋划,向新经济业态要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 展,推动传统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能级,打 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坚持把自主创新、招商引资作为增量来源。系统梳理产业链 供应链瓶颈制约,创造一流环境,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孵化、转 化落地,精心、精准、精细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产业强链补链延 链,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坚持把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完善落实重点工 作“四个体系”建设,学习先进服务理念、服务思路、服务举措 和服务细节,深化
20、“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由粗放式向精 件、器件、仪器、仪表等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特色化、高端 化发展。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依托哈尔滨中能、 科友半导体、博睿创富、中电科49所等国内领先企业,加强电子 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关键技术研制,加快发展单晶硅、电子陶瓷、 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锂离子嵌入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研发产业 化。积极拓展先进传感器、集成电路、电子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 条,积极引进国内电子信息芯片及整机制造领军企业,重点发展 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国产自主可控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及机电元 器件,建设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研发基地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 子专业设备制造业。推动威帝电子、天
21、有为等重点企业与哈尔滨 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业合 作,推进专用电子元器件功能集成和规模化应用,积极引进电子 产品制造商,发展国产自主可控的商用服务器、台式计算机、涉 密计算机等整机生产制造总装。加快电子雷达、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工业专业设备等产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先进制造工艺研发 和生产能力升级。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5大重点产业链,电 子信息制造及配套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2026年实现更高 质量发展。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委 军民融合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
22、通信管理局, 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市(地)政府(行署)20 真空、光等电子器件微波电子管、阴极射线管、真空离子器件等电子信息制造电子 元器件频率计数器、频谱分析仪等电压测量仪、仪表盘、 电阻器等有刷永磁直流电机、 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电力电缆、绝缘电缆、 电线电缆、光纤封装等温度传感器、主板、仪表盘等光刻设备、微波发射设备、薄膜电子发射器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工业模具生产线、精密齿轮加工等工程调度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森林抢险调度系统等通信系统装备、通信终端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等广播电视多路传输、无线通讯设备等广播电器器材、无线发射与传输设备等智能交互设备、流媒体平台等(
23、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立足我省农业和矿产资源优势,依托拥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 科研院所,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推广资 源循环、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的运行模式,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绿色化、现代化发展。做优碳基新材料产业。面向高增长的新材料 市场需求,依托中国五矿、中建材、哈玻院等重点企业,延长石 墨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碳纤维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高纯石墨、 负极材料、石墨烯、密封材料、散热材料等产品,建设全国最大 的石墨精深加工基地。做强金属基材料产业。推动东轻铝业、紫 金铜业、正威集团、黑龙江建龙等龙头企业聚焦高端金属基材料, 研制开发铝镁合金、钛合金、
24、铜合金等新产品,加快基础零部件 用钢、轨道交通用钢、能源用钢、超高强钢、新型轻合金、特种 金属功能材料发展,做强金属产业集群。做大生物基材料产业。 引进安徽丰原、恒天纤维等重点企业,推动伊品尼龙56、京粮L- 乳酸等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开发生物基纤维、膜和多孔,打造千 亿级生物基新材料合成生物产业基地。做细高分子材料产业。利 用石油化工、煤化工初级产品,提高高性能塑料、树脂、橡胶及 弹性体、高端聚烯烧、特种工程塑料、胶黏剂等产业规模,推广 在装备、商用大飞机等领域应用。做深复合材料产业。扩大碳化 硅/铝、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产业规模,积极拓展在惯性仪表、空间 光学、微波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通
25、过超低能耗建筑规 模化应用,带动特种玻璃、新型墙体、保温材料、隔热隔音材料 等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创新发展结构功能一体化氮化硅特种陶瓷。 推动碳纤维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发展。到2025年, 全省打造形成5大重点产业链,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 1000亿元,建设东北地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区,2026年新材料产业22 实现扩量升级。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委军民融合 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 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市(地) 政府(行署)新材料高纯石墨、石墨负极、超硬材料、石墨密封材料、 石墨散热材料、特种石墨材料、耐火
26、材料等碳纳米管、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多孔材料等聚丙烯脂基、沥青基、粘胶基、木质素基等碳纤维高端建材用钢、工具模具用钢、轴承钢、汽车用钢、 能源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高技术船舶用钢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基复合 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特种玻璃等高端铜合金、高端铝镁合金、高端钛合金、3D打印用合金粉末、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及靶材、金属添加剂等聚乳酸纤维、PET生物基纤维、PBAT生物基纤维、尼龙56等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等铝基、钛基、铜基、镁基、金属间化合物基等复合材料(四)加快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 争力。立足我省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传统优
27、势,围绕整机装备 梳理产业链堵点断点,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开展联 合攻关,推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现补链延链强链,提高产品 附加值和产业链竞争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依托中国一重、哈 电集团、齐重数控、七。三研究所等“国之重器”,建设16万吨 重型挤压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主氮风机成套产业化、 精密超精密产业园、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大功率风机 集成和配套基地等重点项目,打造一批中国制造“名片二打造竞 争发展新优势。推动火电、水电、核电、重型装备、重型数控机 床、特种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做强做优,培育壮大风 电、光伏、海工、环保、应急救援等新兴装备产业,再创“
28、大国 重工”新辉煌。支持一重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百 万吨铸锻件基地”建设,推动哈电集团等企业提升关键核心技术 研发能力和装备自主化水平,做强做优先进装备制造业。构筑装 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一条龙”应用计划,强化产品选型、材 料开发、工艺适配、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全链条联动,加强与 地方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形成安全高效的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 年,全省打造形成8大重点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力争 达到1500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全国最大的 精密超精密制造基地,2026年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牵头单位: 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
29、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市(地)政府(行署)一24 一(五)发挥市场引领优势,推进农机装备高端智能化发展。探索“工厂+合作社+农场”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 满足农机自动驾驶精准导航与精准控制需求,推动传统农机行业 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自控、新材料等领域的跨学科对接合作, 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以项目建 设推动整机生产。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全程高端智能机械化装备, 推动马斯奇奥农业机械生产、万鑫机械、勃农兴达智能农业机械、 潍柴雷沃高端智能农机等项目加快建设。依托哈尔滨、齐齐哈尔、 佳木斯等市现有开发
30、区,推动国家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园建 设,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牵动区域、竞合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整机生产带动产业链延伸。围绕产业链配套闭合和上下游关联 企业,依托纽荷兰、雷沃等整机生产企业,聚焦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大型整机生产,支持引进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 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推动高端智能农机产业 链延伸。以信息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开展大田作物精准耕作、 天空地无人农场智能管理、畜禽智慧养殖、园艺作物智能化生产 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广建设 应用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维修诊断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 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31、与效率。到2025年,全 省打造形成5大重点产业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力 争达到100亿元以上,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 地、高端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区,2026年农机装备产业与农业现代 化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牵头单位:省工信厅,配合单位:省发 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北 大荒农垦集团,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市(地)政府(行 署)26 四、着力赋能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坚持数字赋能、设计赋能、创新赋能,用信息化、绿色化、 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向优势产 业和产品延伸升级要发展,兴产延链,聚链成群,推动传统产
32、业 持续放大优势,重塑优势、重振雄风,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一)加强能源产品保障供给,推动产业绿色低碳清洁高效 发展。打好稳油增气攻坚战。实施勘探攻坚工程,加大常规油气 勘探开发力度,实施“金边”工程,推动水驱控递减和长垣外围 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百年油田、百年油城,确保大庆原油产 量稳定在3000万吨。发展深层气,挖潜中浅层气,稳定伴生气, 协调推动新增探明天然气产能规模扩大。打好页岩油新会战,打 造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加快页岩油开发产业化商 业化步伐,建设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全力抓好“煤头电尾二 充分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强“四煤城”开采区深部及外围区域 资源勘查,“十四五
33、”末形成新增煤炭产能3650万吨/年的资源保 障能力。加快推进依兰三矿、鸟山煤矿等19处30万吨/年以上规 模煤矿在建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推进已核准的福平、朝阳、鹿 山六井等156处规划升级改造煤矿审批和开工建设,力争煤炭产 能迈上8000万吨台阶。支持东部大型矿区发展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建设,提升煤电保障能力。推动传统煤电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煤 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促进 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 产业。以哈大齐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和以佳木斯市为中 心东部四煤城地区现代化新能源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中车集团 年产300台(套)风
34、电装备、隆基股份年产1GW光伏组件等项目 建设,建设省东部新能源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利用盐碱地、采煤 沉陷区、废弃工矿用地等开发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因地制 宜在农(牧)区、边境地区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实 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 发试点。推进佳木斯一体化小型核能供热堆前期工作,开展核能 清洁取暖利用示范。有序推进实施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 尚志、依兰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布局一批配置储能的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项目,开展制氢、储电、储热多能互补的 综合项目试点,打造哈大齐新型储能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省 能源产业力争营业收入达到280
35、0亿元、新增煤电装机容量210万 千瓦时,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100万千瓦以上,建设全国重 要的对俄能源合作基地和运输通道,2026年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 提升。(牵头单位:省发改委,配合单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 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省煤管局, 大庆油田公司、省电力公司、龙煤集团,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 院所,各市(地)政府(行署)(二)促进“油头化尾” “煤头化尾”拓展延伸,推动化工产 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减油增化: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 工新材料,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向中高端迈进。发挥我省土地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新产投聚碳酸 酯、
36、中飞烷妙综合利用、大庆石化ABS和EVA项目、汉光实业MTBE 加工项目、大庆海鼎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打造全国重要 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围绕石化原料多元化,统筹利用好大庆资 源和俄罗斯远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多层次增供,抢抓 页岩油勘探开发新机遇,谋划利用页岩油资源建设百万吨乙烯项28 目,依托石化原料及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向高端精 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发展。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释放优质产能,依托东部地区煤焦化 副产品富集的有利条件,发挥宝泰隆新材料公司技术优势,加快 推动煤炭从燃料到原料到材料“吃干榨净”。积极引进下游承接加 工企业,突破煤炭转化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龙
37、煤天泰醋酸、宝泰 隆碳酸二甲酯等项目,加强焦炭副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煤焦油、 细化转变,大幅提高效率,打造龙江服务“快节奏”。(三)发展目标。到2026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构建起“4567”现代产业体 系,打造10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 势产业集群,引领和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着力打造数字经 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等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换 道超车”跨越发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 端装备、农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传统优
38、势产业向中 高端迈进,实现提质增效。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加快推进 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向 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生活 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 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其中二产 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形成质量引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 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四)产业区域布局。实施区域振兴计划,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区集中、产业集 群向重点园区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 发展的区域动力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哈尔滨辐射 力、影响力、带
39、动力,集中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 创意设计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装备、未来 焦炉煤气产业链条,谋划锂电池负极材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开 发,延长腐植酸、褐煤蜡产业链,生产复合肥、日用化学品等产 品,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到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打造形成9大 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500亿元,建设国家重要的石化 产业基地、绿色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2026年石化煤化产业链进 一步延伸,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牵头单位:省发改委,配合单 位: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 境厅、省商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委,大庆油田公司、龙 煤集团、省电力公司,
40、各市(地)政府(行署)(三)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高“粮头食尾” “农头 工尾”产业层级,推动玉米产业向高端化、循环化延伸,做强水 稻、大豆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水稻、 玉米、乳品、肉类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70%以上,助力构建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 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主动适应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习 惯改变引发的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北大荒中央厨房、云鹰马铃薯、 壹家绿色食品、华源大豆蛋白、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集 群、华润(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等项目加快建设,
41、加速发 展冷鲜肉、冷水鱼、预制生鲜调理品、预制菜、森林食品加工等 产业,促进食品产业向时尚化、小众化、休闲化延伸,在食品细 胞工厂、分子食品创制技术、食品智能制造、智慧厨房、精准营 养、质量安全、包装物流等领域重点突破,实现一产“接二连三” 全链条整体升级。打造全国一流的未来食品产业集群。利用绿色 有机、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等资源优势,向森林、江河湖泊、设 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加快发展绿 色有机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和大豆蛋白“人造肉”等产品, 巩固提升绿色食品优势。打造龙江优势品牌。推动秋林里道斯、 哈肉联、马迭尔等“老字号”食品企业走向全国,积极培育新品 牌。实施
42、乳业振兴计划,推动飞鹤乳业、完达山乳业提质增效, 打造全国重要乳业产业集群。推动北大荒、北大仓、老村长、富 裕老窖等国内知名白酒品牌向中高端迈进,支持大庄园肉业、元 盛和牛等开拓市场,发展冷矿泉水、天然苏打水、啤酒、饮料等 产品。到2025年,全省打造形成18大重点产业链,食品产业营 业收入力争突破3400亿元,建成中华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 厨房,2026年绿色食品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牵头单位:省工信 厅,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 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 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粮食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 江森工集团,各市
43、(地)政府(行署)果蔬类生鲜食品新鲜绿色蔬菜、新鲜绿色水果、浆果、菌类、山野菜等虹蹲鱼、蛹鲤鱼、白鱼、蹶鱼等野生和养殖冷水鱼及初加工制品等冷鲜分割肉、预制和半成品为主的生鲜调理品、低温肉制品、卤制熟食等预制菜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等酒水饮料一食用酒精、中高端白酒、啤酒、碳酸 饮料、中高端饮用天然矿泉水、天然 苏打水、气泡水、果菜汁、桦树汁等乳制品粮头食尾深加工食品合成食品-罐装食品一方便食品食用油32 高端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性中老年配方乳粉、液态奶(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乳)、奶酪等人造植物肉、细胞肉、人造奶、调味剂、甜味剂等特色(彩色)马铃薯休闲食品、玉米 休闲制品、大米休
44、闲制品、坚果制品、 蜜饯、风味糖果、肉类零食、雪糕等肉禽类罐头、冷水鱼罐头、蔬菜罐头、水果罐头、林下食品罐头等特色糕点面点、速冻面食、挂面、粉 条、方便火锅、方便面、方便米饭等非转基因豆油、玉米油、花生油、 葵花籽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等功能性食品营养食品一保健食品中高端大豆蛋白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等保健酒、磷脂等功能性油脂制品、 活性菌保健品、多元醇糖类保健品等玉米变性 淀粉预糊化淀粉 酯化淀粉 酸化淀粉 氧化淀粉等淀粉糖结晶葡萄糖、药用葡萄糖、局麦芽糖、果糖等氨基酸谷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 瓜氨酸、蛋氨酸等维生素C、维生素B12、合成泛酸
45、钙(VB5)、 合成生物素(VB7)、辅酶Q12等维生素多元醇山梨醇、 木糖醇等HMM有机酸衣康酸 孚L酸、柠檬酸等酒精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电子级无水酒精等淀粉高分子 材料生物可降解聚乳酸淀粉热塑性树脂等饲料DDGS饲料 玉米胚芽粕饲料 纤维蛋白饲料等纤维化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组织蛋白、 功能性人工浓缩蛋白等大豆蛋白功能因子异黄酮 皂昔、低聚糖、磷脂、活性纤维等副产物利用乳清蛋白、糖蜜等精洁米、月磅米、营养强化米、糙米、 米粉、米淀粉、米蛋白等稻米稻壳白炭黑 稻壳碳 稻壳煤气、稻壳板等植酸、米糠蛋白、多功能性肽、 米糠营养纤维、饲料等米糠小麦秋皮膳食纤维、麦款中药制品、饲料等小麦胚芽麦胚蛋白、
46、 麦胚活性肽 谷胱甘肽 麦胚黄铜等林果蓝莓 沙棘、松子 榛子等中图端加工品林菌木耳、榛蘑、松茸 猴头菇等中高端加工品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 板蓝根、火麻仁、鹿茸、熊胆等中高端加工品林药林下蜂蜜刺五加蜜、黄柏蜜、雪蜜、嘏树蜜等中高端加工品(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哈 尔滨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地。依托哈尔滨新区利民生物医药产业 园核心承载功能,积极推动石药集团与哈兽研合作建设百亿级国际生物谷,创新发展脂质体、纳米粒、埋植剂等高端制剂,大力 发展基因重组蛋白类药物、抗体药物等创新药,推动原位合成基 因芯片、中药抗癌粉针机理、真核细胞表达重组蛋白等创新型成 果产业化应用。培育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广化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