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2500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 展 规 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阳发展机遇集中体现的时期,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据信阳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特制定信阳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成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根据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在抢抓机遇中持续求进,在爬坡过坎中务实发展,在蓄势崛起中主动作为

2、,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顺当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持续提升。2015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19.4 亿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797.38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512.21 亿元,林业总产值29.39 亿元,畜牧业总产值 198.15 亿元,渔业总产值 38.4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19.21 亿元。全市主要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8%,畜牧业和水产业健康发展,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主动推广相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粮食生产的质量

3、和效益进一步显现。2015 年优质粮食播种面积达 1000 多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 90%以上,其中优质小麦面积 400 万亩以上,优质水稻面积 600 万亩以上,粮食产品的优质化率普遍有较大提高,大大提高了农夫种粮的收益。高标准粮田扎实推动。高标准粮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支配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市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支配、集中运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现代农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运用于高标准粮田建设。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明显得到加强

4、,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生产条件。通过实施高标准粮田工程,有效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了粮食生产实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我市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宣扬、强化扶持、规范运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2015 年,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到 7190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38 家,省级示范社 43 家,市级示范社 402 家,带动农户 60 万余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 44%;专业大户发展到 2 万余户,其中经营流转土地 100 亩以上的专业大户 6

5、000 多户;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达到 1682 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9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36 家;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面积 369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54.4%。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市围绕粮油、畜禽、茶叶、水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主动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9 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 25 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45 家。省级产业集群数量、省级及其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各省辖市前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2015年,我市作为河南省农村土

6、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八个整体推动市之一,已全部完成航拍外业工作并获得航拍底图,基本完成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工作和界线指认工作。全市 68 家参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标公司全部入驻到村,入驻测绘技术人员 2209 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15 年,全市共落实农业三项补贴资金 63037.2 万元,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补贴资金 1855 万元,落实高产创建项目资金 912 万元;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41万亩次,施配方肥7.45万吨(实物量),积造有机肥 2230 万方,整建制推动配方肥示范乡 5 个、示范村 90 个;全市新增沼气用户 3550 户,大中型沼气工程 6处,小型沼气

7、工程完成 17 处,建成乡村服务网点 18 处。专栏 1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状况 类别 指标 2010 年 基数值 2015 年 目标值 2015 年 实际值 生产 实力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56.86 56.89 56.89 粮食综合生产实力(万吨)579.68 580.00 596.99 肉类总产量(万吨)57.7665.62 禽蛋产量(万吨)24.1527.75 奶类产量(万吨)0.820.26水产品(万吨)26.126.87 发展 水平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5.14 - 24.79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5.4 60 68 农业浇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

8、.42 0.45 0.45 生态 人居 森林覆盖率(%)34.44 36 36.11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0.26703 0.28 0.30688 生活 质量 农夫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311 8950 9844 其次节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折转型的关键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困难,既存在发展的机遇和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化的有利条件,也面临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挑战。有利条件。一是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化实施四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更加有利于农业农村争取国家赐予更多政策支持,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9、二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加快推动,农夫转移就业空间进一步拓展,更加有利于增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综合带动实力。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更加有利于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四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不断完善,对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更加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五是农村改革持续推动,农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更加有利于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注入新的发展要素,激发发展潜力,释放活力动力。面临挑战。一是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近年来,在

10、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生产取得了连年丰收,实惠政策带来的红利已基本释放。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农业科技不到位,仍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再加上气候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效益有待加强,深加工龙头企业仍旧欠缺,带动当地农产品消化的实力有限。由于现阶段主要以粗加工简洁生产为主,消耗本地农产品资源不多,附加值低。三是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主要表现在品牌不够洪亮,市场不够宽敞,销售量不大,质优价高的农产品量小、品质单一,销售难,增收效益不明显。四是行业协会较少,涉农的行业协会和中介

11、组织规模小,会员规模不大,日常工作以协调销售为主,在行业组织、管理及技术沟通和产品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较小。五是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空间渐渐缩小。政府连续多年对农夫种粮进行各种补贴,但增长的幅度不大,在政策上支持农夫增收的空间有限。这样,由政策刺激农夫大幅度增加收入的空间将降低。六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夫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农夫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全市还有 30.96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繁重,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非常艰难。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仍处于破瓶颈补短板、大有作为的重

12、要战略机遇期, 必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其次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推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农夫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13、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次节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强农。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着力推动供应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促进农业供应体系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协调惠农。把协调发展作为内在要求,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城乡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布局,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成果拉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长,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坚持绿

14、色兴农。把绿色发展作为必要条件,坚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强化农村生态产品供应功能,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谋划,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平安短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平安。坚持开放助农。把开放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空间,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坚持共享富农。把共享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坚持以增进农夫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坚决打

15、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第三节发展目标到 2020 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夫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基本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实力稳步提高。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900 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 500 万亩以上、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 400 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实力稳定在 85 亿斤以上,肉类、禽蛋、奶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 68.9 万吨、 29.14 万吨、0.27 万吨和 28.2 万吨。油料、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其它农产品供应实力不断增

16、加,主要农产品供应结构更加合理。二是扎实推动高标准粮田建设,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8%以上。通过对涉农资金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到 2020 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 458 万亩。现代农业发展效率和水平明显提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40%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5%以上,农业浇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6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左右、加工增值率提高到13 左右,全市 65%以上的农户从产业融合发展中干脆受益。农业生态和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 38%,森林蓄积量达到 0.36 亿立方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保障实力不

17、断增加。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60%以上的中心村和特色村达到漂亮宜居村庄要求, 85%左右的乡镇面貌大为改观。农夫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接着缩小,农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0828 元,比 2010 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 30.96 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7 个贫困县(区)2019 年前全部脱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专栏 2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类别 指标 2015 年 基数值 2020 年 目标值 属性 生产 实力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63.7098 82.7094 约束性 粮食综合生产实力(万吨)474.42 42

18、5 预期性 肉类总产量(万吨)50.14 68.90 预期性 禽蛋产量(万吨)19.03 29.14 预期性 奶类产量(万吨)0.20 0.27 预期性水产品(万吨)26.87 28.2发展 水平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4.79 40 预期性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8 75 预期性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0 50 预期性 农业浇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5 0.60 预期性 生态 人居 森林覆盖率(%)36.11 38.0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0.31 0.36 约束性 生活 质量 农夫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844 10828 预期性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19、(万人)- 30.96 约束性 第四节发展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冲突和问题,立足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实施五大关键性举措。突出抓好种养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根据种养结构调优、加工实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加快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农业产品流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使农业供应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

20、供应。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根据大农业、大食品、大市场和全链条、全要素、全循环理念,充分发挥目前我市农业大市、粮食大市,以及市场和产业优势,引导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种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建设形成一批高品质、高效益、高产能、高科技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着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推广先进好用农业技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和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推广农作物优新品种、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精播半精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高效

21、节水浇灌技术、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爱护技术等先进好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探究农技推广新机制新方法,激活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功能。通过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设施条件建设、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着力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学问结构合理,酷爱农技事业,具有较高业务素养和推广服务实力的农技推广队伍,提升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实力。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坚固树立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爱护农业资源,

2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爱护和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农业与生态的互进互促、共赢发展。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同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漂亮宜居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实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开展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夫华蜜生活的美妙家园。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大力推动种养业结构调整深化推动种养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牵引,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突动身展四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粮油。充分利用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

23、稻、弱筋小麦和双低油菜生产。主动推广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阅历模式,推动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升、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发展优质粮食。主动引进推广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促进水稻、小麦优质化率不断提高。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运用力度,探究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主动扩大绿色稻米生产基地。依托弱筋小麦生产加工企业,示范带动农户不断扩大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加强弱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探讨推广运用,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区域内,选择一批千亩方、万亩方,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切实实现质优价高。到 2020 年,全市优质水稻发展到 500 万亩左右。优质弱筋小

24、麦发展到 300 万亩左右。发展优质油料。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主动扩大双低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优质高产。主动发展优质花生生产,引导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促进油料产业化。加大双低油菜机械种收技术推广应用探讨力度,促进节本增效。到2020 年,全市优质双低油菜发展到 180 万亩左右,优质花生发展到 90 万亩左右。推动粮油优质优价。引导粮油生产加工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发展订单生产,开展专收专储专售专加工,实现互利共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创建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25、指导优质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扩大市场销售面,降低营销成本。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优势,主动发展茶叶、蔬菜、油茶、板栗、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并结合林下经济,延长产业链条。根据优势产品区域化、基地建设标准化、产品经营产业化的思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茶产业。主动推广产量高、品质好、开采早、见效快、抗性强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不断提高茶园单产和效益。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着力推动茶叶采摘机械化。引导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与茶农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扩大生产基地,共享加工收益。着力培育茶产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26、,支持扶持网上、网下的茶叶营销工作。加大对信阳毛尖知名品牌和三品一标品牌企业的嘉奖力度。支持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有机茶叶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茶叶品质。适时举办茶叶文化节等茶事活动,抓住省、部级和国家举办的农展、农博等机会,推介宣扬信阳毛尖和信阳毛尖原产地。加大茶叶相关产品的开发探讨力度,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到 2020 年,茶园单产提高65%。发展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建设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主动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示范带动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加强质量平安监管。主动构建以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运用、生产记录等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引导和扶持菜

27、篮子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分拣、清洗、分等分级、整理包装、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延长菜篮子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油茶产业。坚持新造和低改相结合,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支持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加油茶基地建设,推动规模经营。激励企业按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油茶基地,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支持油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到 2020 年,油茶基地面积达到 100 万亩。发展板栗产业。坚持老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引进相结合。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参加板栗品种改良升级,引进新品种,对板栗产业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中药材。激励和

28、支持重点企业和中药材种植大户引进设施农业技术,种植药用价值高、市场价格稳的优质中药材。加快推动中药原料产业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导中药材种植大户与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订单种植、合同销售。支持中药材种植大户进行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控、机械化栽种采收、贮存干燥等标准技术探讨,促进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指导花卉苗木企业开展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精细化、标准化、特色化管理,引进相宜本土生长且彩色性状表现突出稳定的苗木花卉品种。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做好新品种或优势产品的相关技术攻关和储备。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花卉苗木协会网搭建交易平台,拓展电

29、子商务,逐步实现对外销售一站式配送服务,抢占外地市场份额。主动引导花卉苗木企业建设专业产业园或开展赏花观景休闲旅游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延长花木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到 2020 年,全市苗木花卉面积达到 5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 优质草畜。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主动发展优质牧草生产,推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着力扩大优质奶牛、肉牛生产规模,提升优质草畜发展水平。发展优质饲草生产。主动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秸草加工等好用技术,提高水稻、小麦、花生、红薯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抓好省级粮改饲试点县项目建设。根据草畜配套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在淮河滩区和信南浅山丘陵区主动发展人工草地、半人工草

30、地、种植构树,为肉牛、奶牛产业发展供应优质饲草。主动推广饲草调制技术,提高饲草转化效率。争取实施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示范带动全市优质牧草种植。 推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豫南黑猪、信阳水牛等地方品种爱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动信阳水牛役改肉工程,加快信阳水牛产业开发步伐。实施奶牛肉牛遗传改良安排,大力支持种公牛站和繁育体系建设,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不断提高育种水平和供种实力。应用胚胎移植、性控冻精等高新生物技术,加快良种扩繁速度,加快我市肉牛新品种培育步伐。扩大优质奶牛、肉牛生产规模。加快奶牛、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扩大奶牛、肉牛生产规模,支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和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

31、 重点支持存栏量 500 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接着在息县、淮滨县实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主动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发展符合信阳特色的集生态养殖、居民认领、生产体验于一体的牛家乐旅游点。大力发展特色水产业 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水产品种养殖规模,使小龙虾等名优水产品种养殖面积达到 10 万亩以上,水库优质鱼养殖规模达到 20 万亩以上。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扩大黄颡鱼、鳜鱼、鲈鱼等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开展水产技术推广。主动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实施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提升二三产业比

32、重。着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开展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引导有肯定基础的水库、渔场(农庄)开展休闲渔业,促进休闲渔业快速健康发展。引导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主动培育南湾鱼、淮河鱼、泼河鱼、石山口鱼、光山青虾、光州黄鳖等水产品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开展走出去战略,让信阳鱼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池塘改造、渔政码头、水产良种场建设,提升基础保障实力。其次节加快发呈现代农业持续抓好高标准粮田 百千万 建设工程 1 。大力推动农田基础设施、土地整治、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建设,统筹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33、,争取建成 3 个国家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和 2 个省级高标准良田示范县。实施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 1 在粮食主产县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统筹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配套,实现土地规模和集约化经营,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藏粮于技战略2,探究土地轮作休耕制度3。主动实施耕地质量爱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公用设施维护和统一管理。持续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推广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向省级重

34、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升级。扶持各类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增值加工水平,培育名牌产品,增加带动实力。主动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信阳茶产业集群示范区。力争到 2020年建成绿色食品、粮油、畜牧、果蔬、茶叶、油茶、水产、食用菌、药材等 50 个产业集群,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年销售收入突破 1000 亿元。专栏3: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 优质稻米、弱筋面制品产业化集群。建设优质稻米和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发展优 2 藏粮于地:适时调整粮食产量和生产实力的关系,通过耕地的增加和削减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藏粮于技:向科技要粮,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3 是指国家

35、依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峻退化地区开展试点,支配肯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夫赐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质大米、米线、糯米粉等米制品和糕点粉、饼干、挂面等面制品食品加工业,开发米糠油、米糠多糖、稻壳可降解餐盒等米制品相关产业,探讨开发大米加工设备,深度延长稻米产业链条。畜禽、水产品产业化集群。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豫南黑猪、淮南麻鸭等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和专用饲料基地,发展畜牧加工业和羽毛加工业,建设优质鱼类、虾类产业化集群。优质林业花木产业化集群。推动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建成若干集品种培育、展示交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卉产业园。发展杨木种植及制板等林产

36、品产业化集群。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标准化草莓、樱桃、葡萄、蓝莓、茶叶、香菇、天麻、银杏、猫爪草、芡实、息半夏、油茶、油牡丹、青钱柳、豆腐柴等特色产业基地。持续抓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以菜篮子为主,统筹观光、休闲、体验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设施、创意等农业新业态。创建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不断满意城乡居民休闲、消遣、健身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到 2020 年,力争在信阳市城区周边建成 1-2 个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都市生态农业区域初步建设成为绿色农产品重要供应区。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和农业休闲观光品牌培育,建设一批特色旅游乡镇,打造茶乡游、山水乡村游、农事

37、景观游亮点。激励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动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一体化发展。重点突诞生态茶园、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保障茶叶质量平安,提升信阳茶叶的品牌、市场,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成立市级茶叶研发中心,在品牌创建、电商销售、茶艺表演等方面下功夫,做深产业链、延长价值链。大力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推动第一产业接二连三,联动发展,打造豫南沿淮弱筋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到 2020 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以上,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主动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

38、度的基础上,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探究农村用益物权抵押贷款,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并加快推广。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究土地信用托管担保平台建设,试点土地经营股份合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农业科技及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主动构建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星创天地,主动发展精准农业和农产品电商,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主动推动大中小型水库、灌排体系等重大水利工

39、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解决好农田浇灌最终一公里问题,着力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旱和爱护生态实力。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监管实力建设,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平安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健全食品平安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平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食品平安事故发生。专栏4: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农业科技支撑实力。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推动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防控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的集

40、成应用;推动精准作业、遥感监测、灾难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农业全程机械化。现代种业支撑体系。重点实施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百千万攻关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优质水稻、弱筋小麦、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重点实施湖塘清淤、新建,中小型泵站改造,电灌站更新改造等项目。优质农产品质量限制体系。推动农业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记认证,建设一批品牌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肉类、蔬菜、中药材等主要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平安信息平台。提升河南淮滨白酒质量检测中心综合检测实力,支持新县建设河南省

41、木本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谋划建设信阳(商城)农产品检测中心。实施 互联网+ 现代农业行动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业信息运用范围,推动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农业转型升级供应新动能。加强农业物联网应用。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精准农业、才智农业,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实施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平安监测和智能节水浇灌等精准化作业。大力推广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和养殖个体体征智能监测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大力推广水产业监测预警和专家诊断系统,实现水产养殖集约化、装备工程

42、化、测控精准化和管理智能化。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制定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安排和行动,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实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支持名特优、一村一品和乡村旅游资源入驻电商平台,培育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抓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动省级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配送中心和服务站点。大力开展针对专业大户、农夫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到 2020年,力争建成覆盖乡村的电商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渠道。第三节 加快建设高效的水

43、利系统强化水利工程体系 支撑。根据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等规划要求,突出抓好千湖市建设。加快推动水利限制性工程、病险水库水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水系连通、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工程建设。完善供水网络,加强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巩固提升工程。完善灌排体系,加快推动工程建设,增加有效浇灌面积。强化水利工程的爱护与管理,发挥工程效益。完善水文水资源检测体系,建设涵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各类水功能检测评价信息系统。完善防洪体系和排水体系,加强山洪地质灾难防治,提高城镇防洪标准,完成山洪灾难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44、加强生态水系建设。以水域通畅、水清宜人、水景辉映、水美城乡为目标,整体规划中心城区和县城城市河湖水系水景,推动水系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建设融城市水系和生态绿化为一体的水美城市。稳步推动县乡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水美乡村。加快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推动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创建工作。开展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爱护、城市水源地爱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动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中心城区和县城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全面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健全河库(湖)管理爱护长效机制,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专

45、栏 5:水利重点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建成出山店水库,加快推动罗山张湾、光山袁湾等大型水库前期工作,主动推动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引九济石等引水、调水工程。大中型灌区建设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浇灌工程,主动推动出山店大型灌区建设,持续抓好南湾、鲇鱼山、泼河、石山口、杨围孜、杏山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重点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工程,推动大洪河、白露河(春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凹地治理工程及山洪灾难防治工程。生态水系治理工程。推动城市内河及浉河、陶家河、澺河、乌龙港、潢河、小黄河、官渡河、明河、朝天河等城市生态景观河道治

46、理工程,主动推动淮河、闾河、白露河(春河)、洪河和饮马港水系连通工程。第四节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三区一带国土生态平安体系布局,南部山区重点爱护现有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中部丘岗区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林地生产力;北部平原区主动推动以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为主的农田防护林改建,建立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沿淮建设生态保育带。实施大别山生态平安屏障系列工程,主动构建大别山生态平安空间格局。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林业生态市提升工程。完善自然林爱护制度,全面禁止自然林商业性采伐,扩大退耕还林面积。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推动森林

47、抚育改造,健全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提高林业生态承载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实施大别山区营造林工程,建设种类多样、结构困难、功能强大的山区森林植被。推动北部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改扩建,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带、林、网相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稳固的平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筑粮食高产稳产生态屏障。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落羽杉繁育基地,加大大别山区珍稀植物的爱护与发展。深化实施林木良种培育和林业科技创新工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加强生态爱护和修复。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爱护和修复工程,顺应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48、,宜荒则荒,发挥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实力。加强水生态和湿地爱护,主动开展南湾湖等重点湖泊河流生态环境修复,连通河湖库水系,加大淮滨淮南湿地等自然爱护区基础设施投入和植被爱护与修复,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建设环湖沿河缓冲带和隔离带。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开展破损山体和工矿废弃地的综合整治,实施丘陵岗区、荒山、茶山等植被系统修复工程,削减水土流失。全面爱护重要生物物种,严格爱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爱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爱护行动安排,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丢失和流失。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污染治理实力建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复原和治理,严格限制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地质遗迹爱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土壤酸化治理力度,健全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激励机制,严禁生产和运用厚度0.01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