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李益《春夜闻笛》诗歌鉴赏唐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李益《春夜闻笛》诗歌鉴赏唐诗.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李益春夜闻笛诗歌鉴赏唐诗春夜闻笛 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当是贬谪从军南来。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喊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烈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哀痛流泪,渴望马上飞
2、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闻。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闻。诗人非常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迫北飞的心情,也极其艳羡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旧不能北归。明显,这里蕴含着缺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起兴新颖有味;又借大雁春来北飞,比托迁客欲归不得,寄喻得体,手法委婉,颇有新意。而全诗构思奇妙,感情困难,形象跳动,针线致密。题曰“春夜闻笛”,前二句却好像在写春尚未归,所以
3、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后二句一转,用回雁峰传闻,想象笛声将春天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受和深切希望。在前、后二句之间,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闻,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详细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困难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王之涣凉州词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盛唐边塞诗的豪迈气概。李益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其实相同,不过是说春风不到江南来。所以情调略似边塞诗,但它多怨望而少豪气,情调逊于王诗。然而这正是中唐诗歌的时代特点。(倪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