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教案 初三1-8物理一一16.1磁是什么新课学问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有相互的作用。2、知道磁体四周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3、知道磁感线,初步相识地磁场。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思索、探讨等学习过程知道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磁现象的存在。2、通过试验探究的方法相识磁体的吸铁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磁场的存在和方向,知道磁感线并能绘制磁感线。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同学们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从而体会到探究试验的魅力和乐趣。2、通过阅读、上网收集资格料,以了解更多信息。体
2、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相识自主学习的价值据。1、正确相识磁铁的指向性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磁场的相识。1、说明简洁的磁化现象,磁极间作用规律的运用。2、正确相识磁感线。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分析归纳条形磁铁(2个),蹄形磁铁,硬币,铁钉,塑料尺,大头针,磁盘,大指南针,小指南针,幻灯机,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模形,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模形。 一、复习:1什么叫力?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必需要接触吗?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什么?3物体带电后具有什么性质?二、引入新课:吸铁石只能吸铁吗?为什么能用磁铁做指南针?三、新授: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展示各种磁体、条形
3、磁体、蹄形磁铁、磁针。 2演示:磁极的吸引力最强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3演示:磁体的指向性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4演示: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5演示:磁化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6、两个磁铁它们相互靠近并未接触,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力的作用的呢?演示:用手指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用粉笔接触小磁针,使其转动;用嘴吹小磁针,使其转动。是什么是小磁针转动起来的?(学生:力的作用是小磁
4、针转动起来。)用磁铁与小磁针相互靠近;用粉笔、木棒与小磁针靠近。导语:磁体与非磁体四周不一样,表现在:磁体与磁体之间虽不接触但有力的作用;而非磁体与磁体之间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引入磁场的概念1磁场:磁体四周空间存在磁场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发生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我们可以通过它的一些现象来相识它、探讨它。这正是科学的力气所在。7磁场的方向力是方向的,那么磁场有没有方向呢?演示:1.磁场中的一个确定的点,小磁针的指向不变2.磁场中不同的点,小磁针的指向不同。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
5、,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如何显示各点的磁场方向呢?投影仪投影:磁感线的分布条形磁铁的磁感线视察立体模型蹄形磁铁的磁感线视察立体模型同名磁极的磁感线异名磁极的磁感线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场方向一样,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磁感线谱: 磁感线的特征:磁体四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空间的磁场的分布状况;磁感线上每一点的磁场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样;磁感线不相交。三、小结: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一个磁铁的南北极标记已模糊不清,如何判别它的南北极。一根钢棒靠近小磁针的N极,若吸引,则钢棒原来有磁性吗?若磁
6、针躲开钢棒,钢原来有磁性吗?1磁体之间为什么能发生力的作用?2磁感线的作用;3磁场中某一点磁场方向磁感线的方向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 作业:九年级同步提速训练P83-86板书:16.1磁是什么1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3磁体的指向性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两个磁极中一个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因此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铁不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
7、6、磁场1)磁场:磁体四周空间存在磁场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7磁场的方向1)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个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2)条形磁铁的磁感线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同名磁极的磁感线异名磁极的磁感线 一一16.2电流的磁场新课学问与技能:1、知道电与磁有亲密的联系。2、知道电流四周存在磁场。3、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4、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视察、相识、探讨沟通,知道电与磁有着亲密的联系。2、通过探究试验、合作沟通等学习活动,知道通电螺线管相当于
8、一个条形磁铁,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电磁铁的构造。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从相识永磁体的磁现象到相识电流的磁现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过程经验了一个飞跃,这个过程历时约二千年,凝合着多数科学家的心血。通过历史的追溯,培育我们对科学的酷爱与敬重,树立严谨、仔细的科学看法。奥斯特试验的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推断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方法。推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方法的应用。试验法,讲授法,探讨法探讨法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初三1-8物理一一16.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样会转动新课学问与技能: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有关;了解电动
9、机的构造和原理。过程与方法:经验制作简洁电动机的过程,探究电动机连续转动的原理。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学问转化成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爱好,培育创建独创的意识。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特点。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挂图,直流电动机模型 一、复习引入,试验激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试验,如图所示,把一根直导体AB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里,并与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一闭合电路。 (1)合上开关,接通电路,导体AB中产生由A向B流淌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左运动起来。(2)将电源上的正、负极接线对换,合上开关,导体A
10、B中产生由B向A流淌的电流,这时导体AB向右运动起来。(3)将蹄形磁体的磁极上下翻转,导体AB的运动方向也发生改变。通过上面的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二、进行新课1、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通电线圈的ab边和cd边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因两边中电流方向相反,所以两力方向相反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线圈就转动起来。当转到图乙所示位置时,这两个力恰好在同始终线上,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线圈保持平衡。我们把这个位置叫做平衡位置。通过这个试验我们发觉,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要受力而转动。 初三1-8物
11、理一一17.1电能的产生新课学问与技能:了解常见电池、常用的几种发电方式中能量的转化过程。过程与方法:了解常见电池的结构、性能及留意事项,在生活中能依据须要选择合造的电池。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电能获得的或持续发展状况,增加环保意识。1、了解电池的种类,干电池、蓄电池及太阳电池、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应用。各种发电机能的转化。2、了解发电机的种类,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核能发电各自的特点电池和发电机制类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演示、讲授归纳 1、“相识电池”部分的教学(上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尽可能多的种类不同的电池)师:同学们,把带来的电池拿出来,点点数,看看找到多少个不同的电池?生:我们
12、8个!生:我们13个!师:都找了不少哦。一个电池算一分,计算一下,自己小组已经拿到了多少分?生:老师,有的小组没有找到实物,用图片代替,不能算分。生(反对):可我们是在找不到实物的状况下才用图片代替的啊,又没有偷懒。生:其实有些电池我们知道,但却找不到,这种状况下应当允许用图片代替。(多数同学表示赞同)师:大家的探讨似乎已经有了结果,那就给他们算分。下面,我们进行竞赛的其次个项目:擂台赛。请一个组的同学拿起一个电池,要求回答者说出这个电池用在什么地方?起先。生:(走到讲台,用实物投影投出):你们知道这个电池是用在哪里的吗?生:知道!用在MD上,我常常听MD,就是用这种电池,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天
13、。师:有的小组动作不够快,那么在第三个项目就要努力了。请同学们对刚才全班所搜集到的电池进行分类,只要说得合理就行。生:依据运用的材料来分,这就是锌锰电池,这就是锂电池生:老师,他看书的,我依据价钱来分,手机电池几十块钱,属于贵电池,一般的干电池1块钱几个,属于便宜电池。师:不错,不错,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这样一分类,对各种电池的了解就更清晰了。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池,你们对那些新型电池有多少了解呢?电池运用完之后,我们该怎么处理呢?生:现在广州街头都有那种分类垃圾箱,我们应当把电池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生:我上网看到有的地方起先运用电动汽车了,它的动力来自燃料电池,而不是内燃机,这样
14、可以削减燃料消耗,产生更少的污染物排放,更环保了。而且,燃料电池不像蓄电池电动机汽车那样须要长时间充电,而只需补充燃料即可接着工作,这对于司机来说很便利。生:我看到一则新闻,在广州开了一次国际燃料电池研讨会,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在这一方面开的专题研讨会。生:你在报新闻啊?师:希望在2022年的北京奥运会,能向全世界的人民展示我们中国自己开一一17.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新课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初步了解发电机的构造、工作过程,我国运用的沟通电主要参数。二、过程与方法:1经验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2探究磁生电的条件。三、
15、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爱好,相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探究、探讨探究、探讨小电动机、耳机、电流表、导线、线圈框、U型磁体、手摇发电机、小灯泡、多媒体。 一一17.3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新课学问与技能:1、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的转化。2、知道什么是沟通电和直流电。3、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平安防范意识。过程与方法:1、采纳试验探究的方法,让我们从直观现象中感受采纳高压输电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输电导线上的电能损耗。2、通过讲授、观看影碟等手段让我们了解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16、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到发电机的独创、电能从电厂输送到家庭中、家庭中各种用电器能顺当工作这一系列环节的相识,培育我们酷爱物理、接爱科学技术的爱好、使我们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真谛,树立学好本事,服务社会的人生观。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输送过程。为什么采纳高压输电。发电机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讲授法探讨法沟通发电机挂图、闭合线圈、沟通发电机模型、电弧发生器、高压输电试验器。 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教案 第七章运动一动与静发展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常识性了解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初步相识机械运动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7、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科学探究活动,相识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有剧烈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肯定的,就像运动和静止一样有相对性 典例精析【例1】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闻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耀,看山恰似走来迎;细致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不同,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风和水.船和地面.山和船.风和地面【分析】诗人坐船向远看,看到山川向自己走来,这是把船作为参照物,山川相对船是运动的,细致视察之后,发觉山是静止的,是船在动,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山川相对地面是静止的,船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解答】B【例2】一位跳伞运动员
18、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A肯定上升B肯定下降C肯定静止D无法判定【分析】跳伞员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时是以自身作参照物。由于跳伞员相对地球是在向下运动,若直升机相对地球向上运动或静止时,跳伞员都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若直升机相对地球向下运动,且下降速度比跳伞员下降速度慢,跳伞员同样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认为直升机向上运动。由此可见,跳伞运动员无法依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定直升机相对地球的运动状况。【解答】D【说明】若跳伞员看到直升机下降,则依据自身参照物对于地球处于下降的状态就可以推断直升机相对地球在下降,而且下降速度
19、比跳伞员下降速度还要大。 发展与评价基础学问1.最简洁而又最基本的运动是物体的改变,这种运动称为。2.依据物体运动路途可把运动为和。经过的路途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经过的路途是曲线的叫做。3.推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要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称做。假如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的,假如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的。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状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个事实叫做运动的。5.“水涨船高”说的“船高”是相对于而言的,假如以作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6.小船顺流而下,船上有人,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的,船是的,相对于船
20、来说人是的,树是的。7.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绿茵场上健儿飞奔B.气温上升C.电灯发光D.声音传到远处8.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树木快速向后退去,这位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树木B.迎面开来的汽车C.乘客乘坐的汽车D.房屋9.地球同步卫星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心B.月球C.太阳D.随意选定的物体10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月亮B.云C.地面D.观看的人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选参照物也能确定物体是否运动B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肯定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C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况肯定不同D在探讨一个物体是
21、运动还是静止时,总要选一个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12.在一条平直的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静止,乙车向东行驶综合与提高1第一次大战期间,一名法国的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觉身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灵敏的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惊讶的是,抓到的是一颗德国子弹,利用你所学的学问说明一下他为什么会抓住一颗子弹? 2明和小华都坐在车里,车沿着马路前进,小明
22、和小华为自己在动还是没动在争辩着,小明说他没动,小华说她在动,请你说一说他们谁是正确的呢? 3为什么机场旁边的鸟群会给飞机的着陆和起飞造成很大的危害?4在校运会上,明明为晨晨拍了一张赛跑的照片,冲印出来后,发觉晨晨的像很模糊,后面的景物却很清楚,其次次,为了拍清小高跑步的照片,明明拿照相机,在跑道旁边一边跑一边对准晨晨,冲印出来的后,发觉晨晨的像很清楚,但后面的景物却是模糊的,利用你所学的学问分析,造成这两种状况的缘由是什么? 试验探究1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目的】探讨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器材】墨水瓶、课本、橡皮、铅笔等。【步骤】(1)将课本平放在课桌面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
23、如图8-1-1)。图8-1-1(2)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_。橡皮相对于课桌是_。(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_。若以_为参照物,则课本是运动的。2与同学们在一起做嬉戏,两条长约一米的木板,两人或两人以上一组,把脚绑在长木板上,一起走完约30米长的路程,看谁先到终点。并探讨这个嬉戏取胜的关键是什么?用到了我们所学的什么物理学问? 3意视察一些生活中关于机械运动的事例,特殊是相对静止的事例(飞机加油机,联合收割机等),想一想,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物理在线 飞机的空中加油飞机的空中加油技术起源于70多年之前,1923年4月,美国陆军曾用两架小型飞机作试验,在飞行中靠人工用手抓住
24、导管进行世界上第一次空中对接加油,现代的飞机空中加油经常是借助于空中加油机在800米以上的高度,在同温层(或叫平流层)进行的,在这个空城中,大气温度基本上不随高度发生改变,气流很平稳,现代大型飞机和先进的加油机最佳飞行高度在10000米上下。实施空中加油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汇合,必需保证受油机和加油机不发生碰撞,受油机从加油机下方进入,先在加油机锥管5米以内3米以外编队飞行;然后再以比加油机快0.6至2.5米/秒的速度渐渐地将输油管与受油管插好;第三是加油,最重要的是保持两机的高度、速度、航向、倾角度必需完全一样,双方必需当心翼地操纵着自己的飞机,使之保持相对静止;加油完毕,受油机缓慢减速
25、,退出加油插头,双机脱离。请思索并回答1飞机在加油的过程中,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哪些物理学问? 2你认为飞机加油时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 二快与慢发展目标1学问与技能初步相识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初步相识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和千米/时的单位换算具有初步的试验操作实力,知道简洁的数据的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探究活动,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初步相识科学探讨方法的重要性。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勇于探究科学和真理,培育自身分析、概括的实力,通过对速度学问应用,培育解决问题的实力。 典例精析【例1】一列火车长200m,已知它用2h,跑了144km,(1)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26、多大?合多少m/s,(2)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km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多长时间?【分析】火车的平均速度由公式易求,火车在通过山洞时,所用的时间,应为从火车头进洞至车尾出洞所经验的时间,设火车长为s1,山洞长为s2,则整列火车通过山洞所行驶的路程应为s=s1+s2(1)=s/t=144km/2h=72km/h1m/s=3.6km/h72km/h=20m/s(2)由可得【解答】火车的速度是72km/h,合20m/s,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90s。【例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821中的短跑竞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甲图表明:乙图表明: 图8-2-1【分析】在
27、图甲中,各跑道右边的计时表的指针相同,表明他们所用的时间相等,三个运动员的位置不同,说明他们通过的路程不同,在相同的时间里,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通过的路程长,他跑得最快,在图乙中,各跑道右边的计时表的指针不同,表示运动员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表明路程相等时,用的时间短的跑得快。【解答】甲图表明: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长的跑得快。乙图表明: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少的跑得快。 发展与评价基础学问1物体在运动时,运动的和都可能发生改变,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物理学中引进了一个重要物理量速度,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它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2物体速度的公式是,其中
28、用表示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用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做单位,符号是。4当只对物体运动快慢作粗略探讨时,可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快慢的大致状况,求物体平均速度的公式是。5一个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120m,它通过300m路程须要s。636km/h=m/s;20m/s=km/h7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的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8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A15m/
29、sB15km/hC1.5m/sD150km/h9一辆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前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35km/hB40km/hC45km/hD50km/h10长20m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980m长的大桥所用时间为()A102sB100sC98sD96s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傲慢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觉乌龟已爬到了终点,懊悔不已,在整个赛跑的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12汽车从甲地驶到乙地共
30、用了6h,它最初2h行驶了60km,中间的2h行驶了80km,最终的2h行驶了40km,求:(1)汽车在这6h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最终2h内的平均速度;(3)汽车在前4h的平均速度。 综合与提高1用食物诱使一只小狗、猫或鸡跑过一段直路,测量它们这种慢跑的平均速度。请大家思索,如何才能测出蚂蚁、蜗牛、毛毛虫的爬行平均速度。 2猎豹的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而蜗牛是动作缓慢著名的动物,它h只爬出m,请你算一算,假如猎豹跑min,蜗牛要爬多长的时间呢? 试验探究1怎样测蚊香的燃烧速度?器材:停表、细线、蚊香、刻度尺步骤:结论:2从高处释放一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向下自由运动,
31、这种运动我们把它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当然,真正的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空气阻力小,我们也可以把日常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摸索究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须要测量的数据:高度(路程)、时间须要的器材:我的合作伙伴:测量过程: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物理在线 天文学家的尺子现在许多人都已知道,日地距离为1.5亿公里,这个距离常被当作“天文单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从1984年起天文单位为一规定值:1.495978701011米,但与日地平均距相当接近,故仍可认为是地球的轨道半长径。)天文学家也常用这把尺子来衡量行星、小
32、行星乃至彗星的距禽可这个结果却来之不易。古人以为太阳在天上,所以到太阳距离就是“天”的高度。我国西汉年间,天文学家数学家从若干处竹竿影子长度的区分,曾推算出“天高八万里”,虽然这结果“谬之千里”,但这种勇于探究真理的精神却是很珍贵的。几乎差不多的时代,古希腊有人利用月亮上、下弦时,日、月、地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测出太阳比月球远1719倍,如图822所示。这好像比万里的结果好一些,但当时月地距离本身也不清晰,所以可能仍是一笔“糊涂账”。何况事实上,二者的距离相差近400倍。16世纪时,哥白尼估算的太阳距离也只有300万英里,按现在的比例,则相当于480万公里。一个世纪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则认为应是
33、2100万公里。稍后的牛顿又进了一步:8640万公里这样巨大的数字实在已超出了想象。前文说过,第一次科学测定天文单位是法国乔卡西尼完成的。他当然不会信任牛顿的推算。而且他也的确获得了很了不得的结果:13800万公里。始终到近代,由于小行星的功劳使这个值更趋精确:14958万公里,使得误差从卡西尼的8削减到了0.01。现代则利用了雷达和激光技术,使天文单位a的值定为1495978921公里。别对1公里误差耿耿于怀,因为相对误差只十亿分之六,假如能用这样的精确度测量南京到上海的距离,那误差只有2毫米相当于1粒绿豆大小。其实地球的轨道是椭圆,日地距离本身时刻都在改变。为了协调起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
34、定:从1984年元旦起先,日地距离的平均值为:149597870公里。一般状况下,谁也不须要那么精确,完全可以讲1.5亿公里。正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得到1990年7月1日零时的大陆人口为1133682501人,考虑到这几年的增长因素,一般便说12亿人口了。1.5亿公里有多长呢?一般人可能还不易想象,因为地球上任何两点的“直线距离”都不会超过2万公里,根本无法与此比拟。不妨这样来比方这1.5亿公里的漫漫之路:假如以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长征”,则要昼夜不停地走上3500年,让唐僧当时去朝圣太阳,至今不过走了全程的30左右。假如铺上了“月地高速马路”让小轿车疾驶,也得花上170年。以声速行进,则
35、须要13.7年。事实上从太阳上发出的光,也需过了8分钟才到达地球的。假如太阳上有1台与我们同步的钟,则假如太阳在某天12时突然熄灭,那未我们在12时8分前还可尽情享用这“最终的光明”。请思索并回答1依据文中所供应的数据,算一算太阳光的速度是多少? 2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应当怎样探究科学真理。 三直线运动发展目标1学问与技能初步相识直线运动是最简洁的运动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会运用简洁的试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知道简洁的数据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相识生活中常见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物理的重要性,利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和说
36、明生活常见的物理现象 典例精析【例1】小强和大勇同时骑车沿平直马路从甲地前往相距18km的乙地,小强做匀速运动,大勇做变速运动,且小强的速度等于大勇全程的平均速度,动身1h后小强到达乙地,则:()A大勇也同时到达乙地B动身20min后,小强离乙地12kmC大勇到达两地的中点肯定用了半小时D途中小强有时比大勇快,有时比大勇慢【分析】编制本题的目的,在于使解题者体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根本区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强,骑车的快慢程度始终不变,速度的数值为一恒量,他通过的路程跟所用的时间成正比;而大勇做变速直线运动,他骑车时快时慢,速度的数值为一变量,他通过的路程跟所用的
37、时间没有比例关系。“小强的速度等于大勇全程的平均速度,”其含意是“在全部路程中,小强的快慢程度跟大勇的平均快慢程度相等”。【解答】依据物理规律和题意,对四个备选答案逐个考察:A由于两人都是从甲地前往乙地,路程s相等;“小强的速度等于大勇全程的平均速度”,v也相等,依据t=s/v则两人所用时间t必相等,两人又是同时动身,所以肯定同时到达。B小强做匀速运动,他通过的路程跟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动身20min(全部时间1h的1/3)后,小强应当通过了全部路程18km的1/3,即6km,此处距离乙地为18km6km=12km。C大勇做变速运动,他通过的路程跟所用的时间没有比例关系,即大勇通过全部路程的1/
38、2(到达两地的中点)所用的时间不肯定(并不是不行能!)是全部时间的1/2(半小时)。D两人同时动身,同时到达,小强快慢不变,大勇时快时慢,可知必定“途中小强有时比大勇快,有时比大勇慢”。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例2】向月球放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600km/h,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须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须要留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来回时间”,详细解题过程如下。已知:v1=3105km/st1=2.56s/2=1.28sv2=3600k
39、m/h求:t2【解答】依据题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始终不变即s2=s2而s=vt则有v1t2=v2t2所以t2=v1t1/v2=(3105km/s1.28s)/1km/s=3.84105s=106.7h答:这架飞机须要106.7h才能到达。 发展与评价基础学问1最简洁的机械运动是。2直线运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3物体沿着直线做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5甲物体的速度是72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通过的路程为120
40、m,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最快B乙物体运动最快C丙物体运动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它在第8s内的速度是()A2m/sB12m/sC2.4m/sD无法确定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快慢不变、运动的方向不变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C快慢不变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运动方向不变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A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大B路程越短,它的速度越大C它在0.6s内通过的路程是4mD它在1s内的平均速度是0.15m/s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马
41、路上行驶,通过前半段路程的时间和后半段的时间相等,这辆汽车A肯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肯定做变速运动()C前后两段路程上的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整段路程上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不能推断10从一个坡度较小的斜面上滑下的小车,速度在缓慢的增大,因此测出它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前半程最大B后半程最大C全程最大D几个平均速度相同11某同学在60m的赛跑中,头2s内跑了12m,接着又用了6s时间跑了40.8m,最终用1s跑完余下的路程。求:(1)头2s内的平均速度。(2)中间6s内的平均速度。(3)最终1s内的平均速度。(4)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综合与提高1如图8-3-1所示,是一
42、辆小汽车与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改变的图线,依据该图线能够获得的合理的物理信息是:信息一:他们是同时经过O点的;信息二:;信息三:。图8-3-12甲、乙两人要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河边,甲离乙20m远,他们站在一条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喊了一声,乙听到两次声音,测得两次声音间隔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V声=340m/s) 试验探究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来的平均速度须要的数据有:路程和时间须要测量的器材是:试验步骤: 物理在线 时间的单位秒的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是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这三个量的单位不仅在物理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在其它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它们。在国际单
43、位制中这三个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那么这些基本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对米和千克的规定已有叙述,而对时间的基本单位秒的规定未作介绍。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试图用目前中学运用的理化教材中的学问对“秒”的规定的主要方面及其前后变迁状况作一介绍。一秒的最初规定:太阳早升晚落是人们常常视察到的现象,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视察时间的依据。太阳连续出现在天空同一位置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叫做一天,也就是天文学中的“真太阳日”。应当说明的是真太阳日并不等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这是由于地球除自转外还绕太阳作公转。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同时在公转轨道上地球经
44、过一段孤长,相应地地球自转必需多转肯定角度才能在地面上视察到太阳和前一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状况。如图8-3-2所示。可见用太阳的位置来视察时间,其结果不仅和地球自转有关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不幸的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并不是匀速的,依据描述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可知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之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它的线速度最大,而在远日点时线速度最小,如图8-3-3所示。也可以作如下简洁推导,设在近日点处地球速度为v1地日距r1;远日点处地球速度为v2,地日距为r2。面积速度相等即v1r1=v2r2,由此式可得,因为r2r1,所以V1V2。公转轨道上速度的差异使得各个真太阳
45、日的时间间隔不等,这对观日定时是不利的。于是人们把一个回来年的全部真太阳日加以平均,其平均值叫平太阳日。1789年法国成立特设科学委员会探讨时间计量标准,历时近30年于1820年正式提出最初的秒长定义:平太阳日时间长度的86400分之一规定为一秒。秒长的这一规定由1820年运用到1960年。由此定义,明显看出它是建立在地球自转的基础上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观测到地球的自转也是不匀称的,有时快,有时慢,但自转的总趋势是减慢,这就使得前面的定义中的秒长不是一个不变的时间间隔,它的精确度只能达到10-7数量级,满意不了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要求。二历书时系统的秒长定义:力学的发展使得人们依据力学规律
46、可以精确计算出各时刻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反之假如能够观测到运动物体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运动体在该位置的时刻。在浩翰的宇宙中,将地球看作一个质点,在地球质点上观测其它星体的位置,例如,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相对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同样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相对地球位置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由观测太阳或月亮相对地球的位置就可以确定时间,这种时间系统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是匀称的,称为历书时。历书时规定当太阳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时(太阳几何平黄经为2794148的瞬时)作为1900年1目0日12时正。历书时秒的定义为:由1900年1月0日12时起先的一个回来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这一分数的分母是
47、1900年回来年的天数246060而得到的。1985年国际天文学会通过决议:自1960年起采纳历书时秒作为天文学的时间标准。这种时间标准由于对星体精确位置观测上的困难,使得秒长误差在10-9数量级,历书时秒仅运用了数年时间便被原子秒所代替了。三、原子秒的定义:在介绍原子秒之前首先了解一点原子方面的基本学问,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所构成的,核外电子在肯定轨道上绕核运动,允许的轨道有多个。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原子就具有不同的能量,用原子物理的术语来说就是原子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原子受到电磁波辐射时汲取电磁波能量,电子由低能轨道跃迁到高能轨道,这时原子处于激发态。反之电子由高能轨道回到低能轨道时要
48、向外辐射电磁波,电子处在最低能量轨道时原子能量最低,称基态原子。原子辐射或汲取电磁波的频率严格满意下列条件:,式中W1和W2分别表示原子在跃迁过程中初末两个能级,h为布朗克常数。原子的各个能级是固定的,这使原子只能辐射或汲取肯定频率的的电磁波,该电磁波频率所对应的周期为:,这一周期稳定度极高,假如我们规定这一周期的若干倍为一秒,我们就会得到重复性极好的秒。但是,原子秒并不是由电子轨道的改变所定义的,而是由所谓的核自旋的改变来定的。原子中除电子绕核转动外,原子核本身在作自转,称核自旋,由量子力学理论得知核自旋的方向只能取几个不连续的方向。对应核自旋的不同方向,使原子处在不同的能级,即所谓的超精细能级。当原子发生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时,也就是核自旋由一方向跃迁到另一个方向时,伴随着有肯定频率的电磁波的辐射或汲取。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1967年10月)作出规定:铯原子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振荡91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