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开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巨大的开展前景,给现有的 银行业市场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近年来, 互联网金融业务飞速开展,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创新的金融产品,第三方支付、余 额宝、大数据金融等都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运作模式,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 的出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的 金融行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靠存贷业 务的利差产生利润,在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革 命性的冲击,这代表了 一个新的金融时代的到来。2015年末全国金融业增加值
2、 5.75万亿,占GDP的比重为8.39%。2014年7月成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是我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 没有物理的营业网点也没有营业柜台,是一家纯网络银行。它定位于以个人消费 者和小微企业为中心服务对象,提供特色化服务。2015年1月4日,微众银行成 功发放了成立以来第一笔贷款。各种电商在自身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开展各种金融 服务:网络贷款、众筹投资、第三方支付等业务,吸引了大量客户进入,到2013 年7月为止,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仅第三方支付业务就已经到达了 12.9万亿的 规模,并且仍在告诉增长,越来越多的客户加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随着金融脱媒现象在银行业的逐渐显现,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
3、模式和开展创 新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是商业银行 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有效转型方 法,以及互联网金融如何在快速开展中做到合法合规,长久开展。希望商业银行 与互联网金融能在未来找出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开展方向,最终形成社会经济效益 双丰收的局面。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Stee I rnan (2006)认为网络借贷天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且网络借贷抵押物的缺失极易诱发违约风险。Lin Prabhala(2013)经过对网络借贷平台Prospe:模式研究之后认为投资人 (出借人)在做出是否出借资金的决定时
4、,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借款人的信用记录 来实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借款人的交易经历、友人评价等途径进行风险评估。St igfitz和Weiss (1981)经过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借贷的运作模式蕴 含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其主要原因是该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2)国内研究现状时璐(2015)认为相关法律法规僵硬滞后与互联网金融的混业经营趋势和分 业监管的现实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两大挑战,并指出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 上要加快健全法制,并由机构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刘楠楠(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可以分为包括技术方面的风险、触犯相关 法律的风险、借贷双方的信用违约风险、洗钱犯罪风险等,并针对各
5、种风险提出 了监管建议,包括强化技术安全、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和建立反洗钱机制等。刘梦远(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立法缺失和市场准入 机制的缺乏,并认为其成因在于监管体系不适应其开展,行业自律性缺乏等因素。刘士余(2014)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一是明确从业机构 的业务边界,在法律红线内开展业务;二是完善客户资金存管制度,客户资金应 由银行等第三方机构代为存管并监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三是加强公司平台的内 控机制建设。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局部:第一局部,对课题研究的背景进行整理;第二局部,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进行整理;第
6、三局部,重点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银 行支付、银行存款、银行利润、银行分销渠道等;第四局部,主要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提出应对策略,包括传统业务的应对、 双方合作关系、网络业务的拓展等;第五局部,对全文进行系统化的总结。本文希望通过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引导和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写作提纲:一、绪论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 .渐进性2 .普及性3 .便捷性三、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
7、行的影响(一)对银行支付功能的冲击(二)对银行融资格局的冲击(三)对银行分销渠道的冲击(四)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五)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六)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七)对商业银行存款带来的影响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一)加强金融创新1 .资产业务方面2 .负债业务方面3 .中间业务方面(二)改变服务方式(三)加强组织框架建设结论4、主要参考文献1刘勤福,孟志芳.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新金 融,2014, 03:14-18.2褚蓬瑜,郭田勇.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演进研究J.宏观经济研 究,2014, 05:19-28.3曹胜.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纵
8、 横,2014, 06:42-47.4赵旭升.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演进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J.金融论 坛,2014, 10:11-20.5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开展研究J.金融论 坛,2014,10:21-28.6彭迪云,李阳.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关系及其互动开展对策研究 J.经济问题探索,2015, 03:133-139.7王静.基于金融功能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及对商业银行的冲击J.财 经科学,2015,03:56-65.8郝身永,陈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期冲击与深远影响J.上 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 02:96-104.9牛华勇,闵德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
9、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 产业组织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 03:66-71.10黄勋敬,黄聪,赵曙明.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人才管理战略研究J. 金融论坛,2015,05:62-70.1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研究策略J.现代金融2013, 04:14-161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12:11-2213 Go Idman Sachs. Mob i I eMonet i zat i on : Does the Sh i ft i n Traff i c Pay, 2012Ken B. Cyree, Nata I ya Del co
10、ure, Ross Dickens, An exami nat i onof the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 for tho future of internet-pr imary banks J.Econ Finan (2009) 33:128-1475、完成措施及进度安排(一)准备阶段:2017年12月2017年1月:确定论文选题,论文开题。(二)写作阶段1.2018年2月中旬2018年3月初:完成论文初稿,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 论文。2.2018年3月中旬2018年4月初:修改完成论文二稿。3.2018年4月中旬2018年5月初:修改完成论文三稿。4.2018年5月中旬2018年5月下旬:完成论文定稿。(三)辩论阶段:2018年5月下旬:辩论。指导教师意见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