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630973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价格简要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章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会影响到农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价格关系也影响着相对盈利水平和经济刺激。相对盈利水平是各种资源的物质生产力的函数,也是投入物与产生物的比价关系的函数。换言之,提高所施用的肥料的物质生产率以及提高稻米与肥料的比价,都可以增强对稻米生产的刺激。在传统农业中,除非资源生产率随着资源使用量的多少而变化它一般被定义为常量。因而,价格政策的运行恰好与静态的生产环境相矛盾。本章主要探讨传统农业中的价格问题和价格政策。如果价格在基本静态的技术环境中发挥作用,那么在不同程度上孤立地考虑价格政策也是合乎情理的。通过研究来确定,在传统农业中,是否能够仅仅依靠

2、价格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也同样会注意到价格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单独考虑价格政策而应该联系各方面的变化加以考察。在本书的农业现代化部分,第十章(考察改进农业生产的研究)、第十一章(新生产要素的供应)、第十四章(研究市场运销问题),还将涉及到价格政策,其它许多章节也都与价格政策有潜在的联系。与其它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政策相比较,在现代化过程中,价格政策可以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确,当这一章将要得出有关价格政策在传统农业中的作用的几个使人沮丧的结论的时候,这一章也将使人们认识到价格政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10.1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企

3、业的替代 尽管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不同。首先,价格促使生产模式转变的效果,取决于价格变化在实际上改变不同企业的相对盈利水平的程度,而且,还取决于物质的、技术的因素以及基础资源的经济性质。其次,如果存在新的盈利性关系,农民是否对此有所反应取决于他们的基本态度。同一种文化的不同个人对盈利水平的变化的反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盈利水平变化的反应的一般倾向可能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所选择的某种商品能用农民自己支配的一定量的资源生产出来,而且,投入-产出的比率与投入物-产出物的现有比价很接近,那么,盈

4、利水平就会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因此如果每斤棉花的价格是小麦的10倍, (比如说:每斤棉花3元,每斤小麦3角),一位农民能用他支配的资源生产的小麦恰是棉花的10倍,如果其它因素不变,无论是多生产棉花,还是小麦,他都不感兴趣。相对比价的微小变化就会改变两种作物盈利水平的顺序。相反,如果资源的性质使这个农民生产的小麦是棉花的20倍,仍以上述比价关系为准,那么,要使小麦种植向棉花转移相对价格就必须大幅度地变化。 如果我们认识到农业中共同作用的互补关系能够给合并的企业群体带来比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更大的优势,那么这个例子就变得更现实。根据价格导向的变化来选择企业的类型常常是很有帮助的。 基本土地资源(包括土壤

5、、气候、地形)对决定商品替代的生产比率有一系列重要影响。不论在高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基本土地资源比较适宜于种植某些特定的作物,而不太适宜于其他物的生长。因此,即使价格波动大,对相对盈利水平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比如美国堪萨斯州西部的小麦和东南亚许多地区的水稻就是这样,它们对农产品价格相对变化的反应是微弱的。 多年生作物在很多热带国家特别重要,它代表了自然条件迫使供给反应呈现刚性的一个变种。许多多年生作物的生长期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只要固定资产仍在发挥作用,多年生作物的可变成本一般很低,因而比其他供选择的作物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已经种植了其他作物,如果价格的提高有指望促使资源

6、转向多年生作物,那么在实际产出增加以前,需要很长的时期才能使多年生作物开始生产。这常常造成一种不利的情况,因为在根据有利的比价关系决定投入和增加生产以后,收获还遥遥无期,到那时,比价关系就可能变得不利了。这样,长期的严重的不平衡就很难避免。因此可以预期,多年生作物短期内供给的价格弹性格比较低,并出现周期性的价格波动,这样就会给那些依靠多年生作物换取外汇和获得国民收入的国家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果多年生作物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也较低,正如在高收入国家里常见的某些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低一样,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 投入土地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资源也会影响生产比率。商品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业与仅仅维持生存

7、水平的低生产率农业相比,投入物的性质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为比较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中价格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提供了基础。高收入农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高成本的复杂机器代替劳动力。这些机械通常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功能,因此,如果某块地里全部改种新作物,那么原来的机械的价值就会损失很多,新置适宜于新作物的机器,费用又很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现有生产模式的改变,因而供给对价格的反应呈现刚性。不仅机械的复杂的销售渠道,而且其他投入物以及产出物的销售渠道都会因之僵化。在发达国家,更为复杂的销售渠道也许会削弱短期供应对价格反应的灵敏度。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中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技能也许更难以相提并论。现代农业要求有大量精

8、细的、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知识。熟练地攀握了某种生产方式的知识和技能的农民会发现,除非根本改变了价格关系,否则改变生产方式将无利可图。这就产生了对价格反应的刚性。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掌据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但是学习过程需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必须计入各种生产可能性的比较之中。 、 相反,在低收入国家中,非土地资本投入一般只是耕畜和几件简单的工具,对每种作物同样适用,生产模式大同小异。尽管生产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专门性,但不能与技术先进的农业同日而语;虽然学习新的生产方法问题不大,但实践中又会被劣等的工具所抵消。这些力量的平衡,部分地取决于由于价格变化的影响所选择的作物已经种植的程度。 潜在地增加商品

9、性农业生产的灵活性有利于革新,而革新又会降低成本;还可以象不同企业之间那样改变生产可能性。革新不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因而不会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当革新与价格变化相呼应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改善因为价格变化而失去优势的商品的生产比率。 经济学的争论似乎暗示人们在低收入农业中,对价格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土地资源本身的适应性有脱离发展阶段而变化的倾向;资本和技术的适应性在低收入国家有变大的倾向。 前面讨论了价格比率的变化对可供选择的生产模式的盈利水平的影响。我们已经假定农民对自己的生产模式的决策以市场价格变化为依据,只要农民出售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产品,这个假设就站得住脚。然而在低收入国家,维特生计的生产量不仅

10、占了总生产量的大部分,而且有时某种特殊产品全部留作家庭消费。商品性和口粮性生产的并存产生了一个价格间断点,这使得生产模式的刚性加强了。因为农民实际上在买进时要支付零售价格,在售出时只能得到批发价,所以他为家庭消费比为出售而进行的生产代价更高。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假设一个既生产小麦又生产棉花的农民只卖一部分小麦,其余的全部留作家庭消费。如果小麦价格下除减少小麦生产,增加棉花生产就有利可图。农民对此可能作出的反应是把小麦生产的部分资源转用到棉花生产上,使生产的小麦恰好够家庭消费。如果小麦生产的资源进步转到棉花上,农民将需购买小麦。这时,他将不比较小麦的批发价,而会比较他购买小麦时所支付的价格

11、。实际上他购买小麦时花了高价。除非小麦的相对价格跌到小麦购销差价为最小的时候,其生产量不会下降到满足不了生存需要的程度。实际上这将减小供给的价格弹性。如果在这个问题中考虑的只是口粮作物的购销差价,那么其影响就无足轻重。在低收入国家,基本消费品的销售成本比较低。然而,由于未来价格关系的不确定,这种影响可能大大增强。在低收入国家,季节性的价格被动就更令人难以捉摸了。虽然平均季节变动不太大,且与储藏费用息息相关,但在某些特殊年份里变动很大,且不同年份间的季节性变动方式无法预测。同样,不同年份的价格波动也很大,也难以预料。所以,那些不生产生活必需的农产品的农民,因不得不以十分不利的比价购买维特生计的必

12、需品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为了保证家庭生计的需要,他们就不能考虑价格关系如何了。低收入国家的农民不愿承担半点风险,这就更促使他们不能考虑价格关系,而必须生产出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 大多数农民还面临着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因为很难确定究竟用多大面积来生产维持生计的作物才能保证家庭的基本消费需要,所以稳妥的决策就是使用足够大的土地面积来生产维持生计的作物,以保证在欠收年也能满足需要。当然,在多数年份里这将导致这种作物有可以出售的剩余量。以市场价格计算,维持生计的作物相对地没有盈利,这正是为这种保护性策略付出的风险保险费的代价。考虑到风险的程度和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农民如此行为也并不奇怪。因此,实际市场价格

13、的多变和各种因素的不稳定增大了维持生计的农产品供给的刚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稳定因素当然不会绝对地限制资源在农业企业间的流动。在一定的不稳定状态下,相对价格有了变化,农民就会发现停止生产维持生计的农产品而在市场上购买更为合算。在低收入国家里,也有许多专门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实例。此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季节价格波动无规则性的弱化和其他有利于加强市场功能的措施的采用,也将增大维持生计的作物供给的价格弹性,并因之增大其他可供选择的商品性作物供给的价格弹性。可以得到的经验证据证实了上述分析。对单个商品的供给弹性的多种研究,是否只是测定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资源从一种农产品商品向另种流动,或是否也测定由于价

14、格变动而引起总资源量变化,对此还不完全清楚。有可能两者都涉及到,但是影响最大的是替代效应。在低收入国家里,研究几种经济作物(如黄麻和棉花)已经表明弹性在0.51.0之间,一般说来高于发达国家。对维持生计的作物的供应弹性的研究表明,弹性是正数,但在一定程度低干商品性作物。热带种植园的多年生作物产品的短期供应弹性基本上是零,然而小规模种植园还是正数,但很低(大约0.2)。前面例举的关于供应弹性的经验证据部分地回答了低收入国家农民的态度问题。很明显,农民对价格关系变化的充分反应致使供应弹性至少跟高收入国家可能达到的供应弹性一般高,或者更高。当然我们不知道,低收入国家的农民的态度,在何种程度上阻抑了供

15、应反应达到了解充分、反应灵敏的标准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态度。对已经变化了的盈利水平的反应的灵敏度不高,要归因于对收入最大化不其关心和对价格关系及其影响的忽视。低收入国家的农民好象对本地价格关系变化的信息十分灵通,至少在几年内他们也能察觉到这种变化对纯收入的影响,因此关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作物替代,我们应该相信农民会有足够的动力和深刻的理解。10.2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中的农业总产量水平 如果一种价格政策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总产量,那么这种价格政策一定会促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这些资源可能来非农部门,因而农业生产的提高以非农生产的损失为代价;资源也可能来自目前闲置着的资源储备因而增加社会总生产量。

16、在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价格所起的这种作用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在传统农业中,价格政策可以影响的主要投入物是劳动力,主要替代是生产活动替代了闲暇。在正常情况下,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流入非农部门的劳动力比例,后者主要受非农部门就业机会的影响,而非农就业机会又是资本积累率的函数。由于价格的变化,可以使更多的土地得到耕种,也可以使之撩荒,这首先决定于投入土地改良或耕地面积扩大的劳动力是多还是寡。在传统农业中,购买的可变投入如化肥微不足道,因此,价格变化本身不可能通过这种投入物的使用而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即使使用购买的投入物的比例较大,对总产量的影响也不会很大,因为在传统农业中,正常的消费基础薄弱

17、,人们对这些投入物的反应亦不敏感。 因此,我们发现,在传统农业中价格对总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闲暇和生产状态之间的劳动力分配来实现。在第五章已经说明了价格变化对效用平面有收入效应,对生产可能性平面有替代效应。在受传统的消费模式约束的经济中,收入效应可能冲销替代效应,向后弯曲的供应曲线可以验证这个结果。在动态的消费模式中,价格可以更有效地影响总生产水平。但是在传统农业中,总生产水平对高价格反应微弱,至少部分农业人口的反常行为会冲淡另外一部分人的积极反应所带来的正效应。 高收入的商品化农业对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有较强的反应,原因有三个: 第一,劳动力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来回流动的机会多得多。这

18、并不是说这种流动十分容易,立刻就可完成。美国农业调整的最后几十年就出现了流动困难的情况,但至少一些资源的流动从未间断过。因此,与低收入国家相比,高收入国家里农产品提价会延缓资源由农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而农产品降价将加速资源向非农部门转移。 第二,高收入社会中的劳动生产率和效用结合较为紧密,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就会鼓励人们放弃闲暇,投入劳动。 第三,高收入国家的农业主要依赖于购买的投入物(如化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结果是,价格向有利的方向变化可以对这些要素的投入产生双重影响:由于这些成本是可变性质的,使用这些投入物可以提高盈利水平;价格变化影响收入,收入又影响资本的可得性和农民对风险的态度。10.3

19、价格的不稳定性 末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实际价格的影响。就实际价格的变动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对农业企业的替代影响与对农业生产总水平的影响有些不同。 低收入国家的农民知道价格有波动,并且她们也可以感觉到波动既无规则又不可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民感到因末达到既定的生活水平而带来的不良后果远远大于超额达到这种水平所带来的利益,那么我们就面临着这种情形;农民不仅过分顾虑平均价格,而且过分顾虑价格不确定的程度。这样,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确定程度很不相同,农民就会更顾虑程度高的那一种,结果是重点生产风险小的那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作物价格不确定的相对变

20、化就会导致生产的相对变化。 因此,如果想增加价格极不确定的作物的产量,那么实行价格保护政策将可达到这一目的,就象价格提高会增加生产一样。一套全面的价格保护计划还可以导致那些以前风险和不确定性最大的作物增加产给。 与前述的价格变化对农作物替代影响的原因相类似,传统农业在作物替代方面对不确定性变化的反应、比高收入的发达农业更为敏感。影响作物替代的土地资源的自然品质不是发展水平的函数,因而不会引起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反应,传统农业中的资本投入、技术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可变性很大,因此这些要素的反应更为灵敏。这种状况的强化是低收入社会中消费模式刚性加大的趋势,这样就会因某种作物种植

21、的失败而导致所期望的效用的巨大损失,以及由于期望过高而使效用减少。这样就会刺激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较低的企业的发展,就会把资源引入风险减小、不确定性降低的企业。而且,低收入国家可以通过价格稳定政策来大大降低价格风险。 前面的分析全部是关于价格不确定性的。因为气候和其他自然现象而引起的作物产量不稳定,也可以来用同样的分析方法。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在低收入国家实行作物保护政策,减少风险,会对作物替代产生更大的影响。 就象对直接的价格影响的分析那样就不稳定和风险来说,可以预料它们对总生产水平的影响与对替代的影响有些不同。不稳定的程度决定着投入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总量并因此影响着总生产水平。在高收入国家,劳动

22、力资源的可变性很大,购买的可变投入物又如此重要,只要它们的不确定程度降低,就会产生与价格提高一样的效果(鼓励把更多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但在低收入国家,这种影响不仅十分微弱,而且还很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如果达到某种生存水平的动力很高,而超过这种水平的动力较低,那么在生产量或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农民就会生产出超过这个目标的产量,以便留有余地。采取措施提高稳定程度可以使生产计划较为精确,而且会使农民计划获得的产量接近他们的实际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不稳定程度的下降会引起产量减少而不是产量增加。虽然这种情况在低收入国家并不常见,但也足以冲淡很多积极影响,因此这种情况对农

23、业生产总水平很少有或没有正效应。10.4提高价格促进产量增加的方法 在传统农业的环境内,为提高总生产水平而制定的价格政策有三个主要缺陷。第一,强制性的政策可能与其他的或许更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第二,影响价格上涨的适当计划难以组织落实和进行管理。第三,即使所设计的价格政策能够实施对提高生产总水平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需要再次强调指出的是:束缚经济全面发展和农业部门利益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发展非农部门的资金不足。改变交换条件,使农业处于不利地位,以此增加非农部门的盈利,作为非农部门储蓄和投资的基础,这是向非农部门提供资本的一个手段。因此,提高农产品价格政策与发展的基本目标背道而驰。在理论上

24、当然可以这样说:如果交换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增加生产,那么额外收入可以通过税收将之使用于其他部门的发展。然而,如前面已经说过的,对农业部门难以加税。特别是由于农业生产对价格的反应极为微弱,好象几乎没有增税的任何余地了。 每一种具体的可以选择的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方法都与其他政策相抵触。例如,当需求增加时限制供应无疑会提高农产品价格。在低收入国家要实行这种政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如果价格政策旨在实现农业生产增长的话,这种政策就太荒谬了。政府可以通过大宗购买来提高农产品价格,但是,如果库存且有些年份里增加,有些年份里减少,那么政府购买计划就只是稳定价格而不是提高价格。为使政府购买能持续提高农产品价格,

25、库存必须积累一定时期。 另一种可以设想的方法是刺激农产品的国内需求,这样在供应和提价之前提高需求水平。这可以通过限制竞争性的非农商品进口,把需求引向国内商品来实现。这是一种迂回战术,采取这种战术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外汇的通用性,面不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减少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购销差价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有利彤响。这一措施很灵验,但准确地说,它是提高效率的一种直接方法,面不是价格政策的一部分。 如果国内消费的大部分粮食依靠进口,那么提高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就更为有利。减少进口能节约外汇和提高国内价格。但是减少进口会失去进出口交换比率发生变化的可能,从而减少贸易额,而对外贸易可以为农业提供一部分资金。这

26、对国内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可能超过外汇储备不平衡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这种政策对增加国内生产总量作用不大的话,那么必须根据外汇节省和国内储蓄损失之间的平衡来考虑这种政策是否恰当。 中断进口所带来的外汇节约数额并不大,而由于贸易领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国内储备损失却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行为就没有什么经济意义,除非价格提高能刺激生产总量激增。 最后,在低收入国家中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措施会大大抑制需求,因为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农产品提价方案实施以前,必须认真考虑农产品大幅度提价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和用价格机制把消费模式引向非农产品的经济效果。 因此,不同意在传统农业中试图通过提高农产

27、品价格来发展生产的论据是很清楚的。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它有争议,而是要强调,由于同样的原因,增加农业生产的努力应主要从其他方面突破。其他方面的成功还会抑制农产品价格的继续上升,这样可以、或者至少与农产品价格一起,增强对总生产水平的积极影响。10.5稳定价格的措施 比提高农产品价格总水平缓和一点的办法是采取稳定价格的措施,减弱农产品价格水平的不稳定。但它也有三方面的缺陷:第一,管理费用负担重,资源成本高,因而要求报酬丰厚。第二,可能影响社会总价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其他政策目标。第三,虽然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很有价值,但在传统农业的环境中,它似乎对生产总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影响。 一

28、个有效的价格稳定计划需要掌握大量的库存量和行政管理机构。由于商品本身的不足和储存设施的缺乏,库存量难以增大。前一个问题可以利用美国优惠出售的粮食来部分地缓解,但后一个问题即储存问题,依然如故。如果美国或其他国家愿意提供储存设施,接受国稳定价格政策的费用就会很低。如果这一政策对产量或产值有积极影响的话,实行它就是合算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一两个国家大量购买美国480法案出口的小麦就以极小的成本取得了稳定价格的理想效果。只是对那些必须自己负担全部费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才成为一种压力。 国家政策可以尝试用复杂的制度机构来代替仓库储存,然而一般难以特别奏效。就不得不使用难得的管理人才而言,

29、这种做法代价太高了,这些人才最好能用于发展生产上,这也许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如果没有大量的库存,这种办法亦不甚奏效。另外,真正危险的是这种制度机构恐怕只会搅乱正常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过程的效率因而这种作法的效果将与真正的目的背道而驰。 价格稳定措施与其他发展目标相摩擦的最大危险在于,它改变了交换条件,而不只是作为稳定手段而起作用。今后几年的农产品平均价格水平是难以预测的,如果价格稳定措施旨在不改变交换条件的情况下稳定价格,那么预测就必不可少。必须制订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购买,高于目标价格时就抛售。一般情况下,开始实行这些措施以前要准备大量的库存。如果目标价格定得太低、库存量将不

30、断减少,直到售光,这个方案将最终因为供应实力不足而落空。如果目标价格定得太高,库存量将源源不断地增加,巨额的直接费用要政府负担,增加的间接费用格通过改变对农业的交换条件而减少资本积累。 下面两种因素将导致目标价格定得太高。第一,由于未来的价格趋向难以预测,估价和定价水平太高的错误难以避免。第二,政治压力,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他们会施加压力要求有意制定高于市场价格的支持价格,或者要求达到由低下的预测能力所产生的防御价格范围的上限。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使交换条件转向有利于农业。 如果农产品需求变动比供给变动更快,因而不断驱动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那么对确定的价格稳定水平太高

31、带来的问题和不良后果的告诫就不必要了。这种局势可以使农产品支持价格经常地自动调减。这种自动调整的幅度事实上没有常常从静态分析中假定的那么大。 如果绝对地以货币为依据来定价,以及通货膨胀过程中价格全面上涨,那么偏离的农产品价格自动回落的机会无疑会增多。 与价格稳定措施相抵触的更大危险是以间接的方式出现的。低收入国家里许多农产品价格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在销售渠道中效率低,欠完善。其原因可以部分地归结为信息不灵,市场设施不健全,缺乏技术、知识、研究、教育、以及新的体制。价格稳定政策会产生多种疾病的征兆,因而掩盖了问题的真正起因,这是很危险的。 此处讨论稳定价格政策时语气是消极的,这主要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

32、政策有滑到提价政策上去的危险,也有掩盖低效率的更为基本的原因的危险。如果价格不稳定的问题很严重,又没有其他解决办法,那么采取稳定价格的政策也许是有用的。如果得到优惠的农产品可以降低实施这种政策的管理和储存成本,那么实行稳定政策就更为合适了。 此处的讨论是从生产方而着眼的。价格不稳定特别是季节波动大,会通过对消费者的影响而带来不利的政治、经济后果。价格稳定措施虽然对生产影响微弱,但仍具有非常有益的、全面的作用。这将在十四章进行讨论。10.6新型的购买生产要素特例前面的讨论是关于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和稳定价格的方法的。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购买的投入物对生产水平的意义不大。发展过程开始以后,购买

33、的投入物就越来越重要了。即使在传统农业的环境中,购买的化肥也能促进生产。在引进化肥的初始阶段,农民缺乏必要的知识,思想上又保守,且肥料的价格又不稳定,这几种因索凑在一起,用以往的价值观念来判断,农民就认为使用化肥得不偿失了,所以化肥使用里很小。即使这样,只要价格不稳定因素消除了,农民也会很快接受并使用它。在发展的初期,化肥投入量少,整个农业或某一具体的作物生产中的价格稳定成本和作物保护计划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相比显得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扩大投入的途径是很有意义构。途径有两个:一是以实物偿还贷款,二是与产出挂钩,以现金偿还。在这种方式下,价格稳定政策只适用于可变投入成本所代表的生产部分。价格稳

34、定政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投入物供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在第十四、十五章讨论。10.7价格政策与产品组合的转换 考虑到营养需要、外汇收入的可能性和其他因素,有时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把农业生产资源从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在传统农业中,通过保护价格来提高稳定程度,或通过提高平均价格水平,可以使选择使用的旨在优惠某种产品的价格政策有可能获得成功。当能,如果物质生产比率极不利于鼓励优惠的作物,成功的希望就会变成泡影。由于这种价格政策只涉及小部分生产,因此管理费用和其他开支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计划的费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政策成功的极大可能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价格稳定政策能为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带来特殊

35、的稳定的利益,向这个方向转移资源获得的高效率就会产生综合的政策问题。取消价格支持就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政治的眼光看,解决问题的方便途径就是对其他产品也一视同仁,消除不均等现象。这将带来全面价格支持政策所能带来的全部问题。因此,如果价格政策旨在调整生产结构,给某些特殊产品以优惠,就一定要理解优惠的原因,并使之合情合理。尤其有必要搞清楚,为什么需求的自然力量没能产生合理的价格结构和生产结构。只有搞清了干预的必要性,这种政策才有成功的希望。 为防止产生误解,这里需作进一步说明。一般情况下。稳定政策会对那些受优惠的个别产品产生良好的效果。为了节省管理和其他费用,如果稳定政策能够提高某些产品的

36、总生产比例,就会引起资源向这些产品转移,而不对生产产生巨大的综合性影响。错误的引导政策会不恰当地强调基础粮食作物,而忽视商品性的作物和出口作物,其方法是为基础粮食作物提供价格支持这样资源就会流向这些作物。用全面发展的政策眼光看,这种政策是十分有害的。 最后,根据上述理由可知,一般的价格支持政策对生产总水平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最初某些商品的价格比其他商品的价格更不稳定,就会使资源在这些商品中转移。这种转移可能与全面的价格目标不一致,因此,在考虑实行价格稳定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小结本章讨论了传统农业中价格的有关问题,包括了供给对价格的两种反应、价格的不稳定性、提高价格促进产量增加的方法、

37、稳定价格的措施、新型购买投入物的特例、价格政策与产品组合的转换六个部分。供给对价格的两种反应说明了:价格变化对一种农作物替代另一种农作物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价格变化对整个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不同;农民对价格关系变化的充分反应致使供应弹性至少跟高收入国家可能达到的供应弹性一般高,或者更高;在传统农业中,价格政策可以影响的主要投入物是劳动力,主要替代是生产活动替代了闲暇,从而通过劳动力充分利用来增加产量。价格的不稳定性、提高价格的方法、稳定价格的措施三个部分是本章的重点,主要说明了:在技术不变情况下,末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模式都有影叭这种影响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实际价格的影响;提高价格可以促进产量水平的增加;价格稳定措施的优点和缺陷。新型购买投入物的特例一节指出新型投入物增加对于价格的是否稳定十分的敏感的问题。价格政策与产品组合的转换说明了一般的价格支持政策对生产总水平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最初某些商品的价格比其他商品的价格更不稳定,就会使资源在这些商品中转移。这种转移可能与全面的价格目标不一致。思考题供给对价格的反应价格的不稳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价格的方法有哪些稳定价格的方法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