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运动》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机械运动教案高一物理教案: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案: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志向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探讨对象看作质点要依据探讨的问题确定.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分与联系.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分位移和路程. 实力目标 1、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训练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学会运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2、.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重点是质点和位移的概念,难点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起先处列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本节一起先,也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给出参考系的概念,接着从探讨对象的角度,学习质点的概念,渗透志向化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学习时刻与时间,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节重点突出,又相互关联,实例显明,配图恰当,便于学生的接受,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较多,许多学问初中时学过,并且这些学问与生活实际亲密相关,建议让同学自学探
3、讨的方法进行,可让同学提前预习或课上给出时间看书,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同学看书后提出问题,绽开探讨,达到驾驭学问,提高实力的目的,并结合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 主要设计: 一、参考系: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探讨. 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 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变更?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肯定的,静止是相对的? 3、同一运动,假如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状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随意选取,但事实上总是本着观测便利和使运
4、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的原则选取)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探讨问题之间进行) 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状况. 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状况. 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状况. 4、飞机空投物资状况. 二、质点: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探讨: 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状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形态和大小? 2、什么叫质点? 3、小物体肯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 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
5、、火车(200米长)穿山洞(100米长)状况. 2、地球公转及自转状况. (三)总结提高: 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我们探讨的问题中,物体的形态、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等,假如对我们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 2、学习质点概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探讨,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志向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探讨. 1、“上午8时起先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
6、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 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的含义是什么? 3、校百米纪录是10.21s、第2s末、第2s内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位移和路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索和探讨: 1、说“物体由A点移动500米到达B点”,清晰吗? 2、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 3、什么叫位移?为什么说位移是矢量? 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分?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 1、从天津到上海,海、陆、空三种路途抵达状况. 2、在400米跑道上进行200米跑和400米跑状况. 探究活动 1、请你手托一石子水平匀速前进,突然释放石子,视察石子的运动状况?再请站在
7、路边的人视察石子的运动状况.二者视察到的运动轨迹一样吗?请说明缘由. 2、找一份旅客列车时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车全程运行的总时间?各站点的停留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运行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2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高一物理必修2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一、学问梳理(课前完成)1弹簧振子的振动:弹簧振子是一个志向化的物理模型。弹簧振子的振动是_,其位移随时间按_规律改变,其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_曲线。2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有:(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_的最大距离。描述物体的振动_。与位移的区分和联系:振幅是标量,位移是_;振幅等于_位移的数值;在一个确定的简谐运动中,振幅是不变的,位移是_的。(2)周期:做简谐运动的
8、物体完成一次_所需的时间。(3)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_的次数。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_(4)相位: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用相位来描述t/sx/cmOA0.20.40.5简谐运动在一个全振动中所处的阶段。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Asin(t+)如图所示是A、B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则它们的相位差是=_。3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1)回复力:振动物体受到的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_,且始终指向_的力,叫回复力。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回复力总满意F=-kx的形式。式中k是_。回复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_。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有时_,有时_;速度方向与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也是有时_,有时_。因而速度
9、的方向与其它各物理量的方向间没有必定联系。4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_。5单摆的振动:OAAGFLG1G2(1)单摆模型:悬挂小球的细线的_和_可以忽视,线长又比球的直径_。实际单摆的摆长是从悬点到小球的_,在视察的时间内可以不考虑各种阻力。(2)单摆的回复力:重力G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G1=_(如图所示)供应了使摆球振动的回复力,在偏角很小时,sin_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为:_(3)单摆的周期:在偏角很小的状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其周期与振幅无关,与确定与摆长、重力加速度。公式:_(4)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测定当地的_。6阻尼振动:振幅渐渐_的
10、振动,叫做阻尼振动。当阻尼很小时,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看不出振幅有明显的减小,就可以把它作为志向振动来处理。OffA7受迫振动:物体在外界_作用下所做的振动叫受迫振动。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_的频率;受迫振动的频率跟物体的_频率没有关系。8共振: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_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共振曲线,如图所示。二、本章专题归纳(这些题分小组探讨做完且探讨做出的题请小组派代表讲解老师最终点评)专题(一)简谐运动的规律【例1】有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则()A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大B速度最大时,位移最大C位移最大时,回复力最大D回复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针对练习
11、1: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4cm处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专题(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的应用【例2】试证明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为k的轻弹簧上,使小球上下振动而又始终未脱离弹簧。(1)最大振幅A是多大?(2)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多大?专题(三)单摆的周期公式的应用【例3】已知单摆摆长为L,悬点正下方3L/4处有一
12、个钉子。让摆球做小角度摇摆,其周期将是多大?针对练习3:固定圆弧轨道弧AB所含度数小于5,末端切线水平。两个相同的小球a、b分别从轨道的顶端和正中由静止起先下滑,比较它们到达轨道底端所用的时间和动能:tatb,Ea2Eb。专题(四)简谐运动的图象【例4】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C在04s内振子作了1.75次全振动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针对练习4:摆长为L的单摆做简谐振动,若从某时刻起先计时,(取作t=0),当振动至时,摆球具有负向
13、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图中的()专题(五)受迫振动和共振【例5】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是88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而增加筛子的总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降低输入电压B提高输入电压C增加筛子质量D减小筛子质量针对练习5: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
14、其余各摆也起先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B各摆的振幅大小不同,c摆的振幅最大C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c摆的周期最长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三、课后训练1已知在单摆a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则两单摆摆长la与lb分别为Ala2.5m,lb0.9mBla0.9m,lb25mCla2.4m,lb4.0mDla4.0m,lb2.4m2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作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以某时刻作为计时零点()。经过周期,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那么以下几个振动图中哪一个正确地反映了振子的振动状况?()3如下图所示,一个小铁球,用长约10m
15、的细线系牢,另一端固定在O点,小球在C处平衡,第一次把小球由C处向右侧移开约4cm,从静止释放至回到C点所用时间为;其次次把小球提到O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则()AB=CD无法推断4一个单摆作简谐运动,若使摆球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而通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变为原来的,则()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B频率不变,振幅变更C频率变更,振幅不变D频率变更,振幅变更5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依据振动图线可以断定()A甲、乙两单摆摆长之比是49B甲、乙两单摆振动的频率之比是23C甲摆的振动能量大于乙摆的振动能量D乙摆的振动能量大于甲摆的振动能量6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2kg、涂有碳黑的玻璃
16、板,在拉力F的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频率为5Hz的振动方向为水平且固定的振针,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量得OA=1cm,OB=4cm,OC=9cm求拉力F的大小(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取g=10m/s2)课后训练参考答案:B2D3A4B5A6OA=1cmAB=3cmBC=5cm因为:TOA=TAB=TBC=T/2=0.1s依据:s=aT2a=2m/s2F-mg=ma得:F=mg+ma=24N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探讨比直线运动困难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
17、关系学问的进一步延长,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困难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须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学问为基础。 从视察生活与试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相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洁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志向模型的科学探讨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状况,相识到须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协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探讨、试验探究、相互沟通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的学问,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
18、沟通,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相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探讨圆周运动是特别必要和非常重要的,激发学习热忱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推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相识建立志向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相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看法、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相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探讨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爱
19、好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沟通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沟通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敬重同学的见解,擅长与人沟通。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难点:理解线速度方向是圆弧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四、教学资源 1、器材:壁挂式钟,回力玩具小车,边缘带孔的旋转圆盘,玻璃板,建筑用黄沙,乒乓球,斜面,刻度尺,带有细绳连接的小球。2、课件:flash课件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所经过的弧长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演示同样时间内,两个运动半径所转过角度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3、录像:三环过山车运动过程。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
20、计包括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三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录像和试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通过视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的特征;以情景激疑相识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不同描述,引入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通过探讨、释疑、活动、沟通等方式,巩固所学学问,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概念。方法是:通过对钟表指针和过山车两类圆周运动的视察对比,归纳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设置地月对话的情景,引入对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再通过多媒体动画协助,并与匀速直线运动进行类比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线速度、角速度的概
21、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线速度的方向。方法是:通过视察做圆周运动的小球沿切线飞出,以及由旋转转盘边缘飞出的红墨水在纸上的径迹分布这两个演示试验,直观显示得出。 本设计强调以视频、试验、动画为线索,注意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体现“建模”、“类比”等物理方法,学生的活动以探讨、沟通、试验探究为主,涉及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对学习价值和意义的感悟。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 情境I录像,演示,设问1 播放录像:三环过山车,让学生看到物体的运动有直线和曲线。 演示:让学生向正在做直
22、线运动的乒乓球用力吹气,体验球在什么状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设问1:物体在什么状况下将做曲线运动? 情境II视察、对比,设问2 视察、对比钟表指针和过山车这两类圆周运动。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材解读 “能量”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亲密的联系(功是能量改变多少的度量,做功的过程是能量变更或转化的过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新课程标准将“能量”作为三个内容标准之一,可见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介绍能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机械能。学习本节课,既要亲密联系前面所学过的运动、重力、弹力等学问,还要留意视察生产、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本节内容又是后面学习其它各种形
23、式的能、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先简洁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教材还支配了两个试验,让学生通过视察试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 2.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娴熟驾驭分类法、限制变量法等详细的探讨方法; 2.通过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培育初步的科学探究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学问的探究过程形成探讨探究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在与小组一起探究的过程中,养
24、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习惯。 重难点处理 重点:(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采纳先摆事例,由学生主动发觉它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运用分类法自然地得出动能和势能的定义,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方面,从动能入手,采纳典型的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具有求知的欲望,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获得学问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实力。 难点: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最简洁的器材,让学生参加试验操作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 入 课 题 通过给学生观
25、看“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过程还原视频”和图片引出能量的概念。 以重大事务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 播放课件 细致视察,思索。 讲 授 新 课 一、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1课件展示六幅具有动能和势能的事例。 高速行使的列车 拉弯的弓 举高的重锤 流淌的水 形变的跳板 高处的石头 本节课讲授的能量形式较多,所以采纳分类法帮助学生理解各能量之间的差别。 请学生探讨并提出各种分类方案。 沟通小组分类方案: 从运动与静止角度分类: 2将动能和势能进行分类,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5.4动能和势能 通过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处理,自发地找到动能与势能的不同。 启发引出动能和势能。 学生发觉一类物体是运动的,引出动能;另外一类物
26、体虽然是静止的,但是它们却储存能量,引出势能。 3反馈与沟通:列举生活中具有动能的事例。 刚好的反馈练习可巩固学生对动能、势能定义的理解。 仔细听取学生的回答,对须要说明的赐予说明 探讨回答 二、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提出探究课题: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动能有大小。 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下落时,木块被推动的远近不同。 视察发觉能量有大小 2猜想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利用不同渠道收集动能信息,培育初步的信息收集实力。 让学生依据生活阅历以小组为单位来猜想,并说出理由。 启发:我们是否能将相近的因素进行合并呢? 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质量、高度、速度、重力有关 如:质量和
27、重力合并等,最终得到猜想:质量和速度 3设计试验方案 如选用大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沿斜面滚下击打木块和用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击打木块。 使学生在明确的探究目的指导下拟定试验方案,避开学生盲目操作产生消极心理。 提示学生有限制变量的意识。 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器材,如小钢球、木块、斜面等。 4进行试验并收集证据。 分组进行试验,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 巡察指导 独立操作简洁仪器;正确记录试验数据并完成探究报告。 5分析与论证 以试验现象为依据进行推理分析。 让学生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说明。 沟通试验 7反馈练习 巩固练习 展示题目 思索回答 8评估与沟通 从阅历、教训等多角度沟通评估。 参加沟通 参加沟通 布置作业 基本作业探究: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高作业你认为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影响较大?大胆作出猜想并设计试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