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面的旋转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面的旋转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相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2.通过视察、操作、思索、探讨等活动,培育同学们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相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今日老师带来一些图形, 细致视察,你有什么发觉?(出示) (通过演示,总结)点动成线、线动成
2、面、面动成体。(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思索,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旋转会形成什么图形?一个梯形呢?半圆呢?直角三角形呢? 二、探究尝试,说明沟通。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圆柱、圆锥形态的物体,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 找一找这些物体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圆柱体,哪些物体的形态是圆锥体? 师:圆柱、 圆锥有什么特征呢? 2.相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先来探讨圆柱有哪些特征? 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探讨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觉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觉?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
3、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 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什么图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用手摸一摸圆柱的侧面,你发觉什么? 圆柱有几条高?用直尺量一量圆柱的高,你发觉什么? 3. 探究圆锥的特征。 (1)我们 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探讨方法,来探讨圆锥有哪些特征?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发觉? (3)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4.对比。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想一想,圆柱、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圆柱上下面是两个( )的圆形,圆锥 的底面是 一个( )形。 (2)圆柱有( )个面是弯曲的,圆 锥的侧
4、面是一个( )面。 (3)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 ),一个圆柱有( )条高。 (4)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 )条高。 2.判一判。 (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周长相等。 ( ) (2)圆柱和圆锥的高都有多数条。 ( ) (3)从正面 或侧面看圆锥,看到的都是等腰三角形。( ) (4)圆柱上、下底面上随意两点间的线段,就是圆柱的高。( ) 3.找一找。 4.拓展提升。 将 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围绕一边快速旋转一周,能形成一个圆柱。你能画出来吗? 四、总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
5、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学教案 学情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在学生相识了比的学问后的一个实际运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相识放大与缩小现象,知道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与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改变,形态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像改变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肯定的比将简洁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洁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
6、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探讨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像。感受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观赏图形的美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洁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视察、比较、思索和沟通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用于学生画图的水彩笔、尺子、方格纸。贺卡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温固互查 二人小组互述: 刚才还看不清,现在为什么看清晰了?(投影出示:一张台历纸) 二、自学质疑 1、细致阅读教材28页,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2、假如下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教室的大小,
7、你能按4:1的比将图形放大,画出“巨人”教室的大小码?试一试,与同伴沟通。 3、假如有图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将这个三角形按1:4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3、通过上面的探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合作解疑 1、沟通自己的学习成果。 2、探讨沟通:怎样画图才能画的与原图像? 四、巩固拓展 1、下面哪个图形是图A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哪个图形是图A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2、下面的每个方格表示1cm2。先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回答问题。 3、把下面的图放大,比一比谁画得像。 4、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应用到图形放缩的学问呢? 五、总结反馈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自
8、己学会了_ ,和同伴学会了_ 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我可以得到( )颗星。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实力训练点 、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力; 、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渗透。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难点 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教学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
9、)画画比比 1、 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前的这块黑板同学们熟识吗? 请你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和宽。 2、 丈量黑板的长和宽:(板书:黑板实际长3.5米,宽1.5米) 3、 画黑板:你能照样子把黑板画在本子上吗?(师巡察) 4、 质疑:这么大的黑板,为什么能画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呢?(长和宽按肯定的比例缩小了。) 评析:“照样子画黑板”是同学们美术课上再熟识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课的起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实为教者的匠心之笔! 5、挑两个黑板图(一个画得不像一个画得较像)出示: (a)、评价: 谁画得更像一点? 分析图A画得不像缘由可能是什么?(长和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b)、师
10、生合作,算一下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屏幕显示) 图上长7厘米,长缩小:3507=50 图上长5厘米,长缩小:3505=70 宽1.5厘米,宽缩小:1501.5=100 宽2.5厘米,宽缩小:1502.5=60 (c)、点拨: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图A长和宽缩小的比例差距较大(即比例失调),所以看上去画得不像;而图B长和宽缩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画得较像。 评析: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分析画得“像与不像”使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爱好。 (二)再画再比 1、想一想怎样画得更像?(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课件展示精确的平面图: 3、请你帮
11、老师算算长和宽分别缩小多少倍? 图上长3.5厘米缩小:3503.5=100 宽1.5厘米缩小:1501.5=100 4、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黑板的平面图就非常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状况,画图时必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评析:从画黑板-提出问题到“比比谁画得像”-分析问题再到“如何画得更像”-解决问题。教者均是置学生于熟识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意义,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二、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 (一)说一说 、讲授:课件中的长方形是按缩小100倍来画的,我们就说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谁来说说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
1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等等)。 、图A、图B长和宽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一幅图一般只有一个比例尺,当长和宽的比例尺不一样时,所画黑板就会失真。 、用自己话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样计算比例尺? 小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写成前项是1的比。 (二)算一算 、下图是我校旁边的平面图(屏幕同时显示),新华五村菜场距我校直线距离约300米,可在这幅图上只画了3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评讲:你是如何算得?结果是多少?(110000)要留意些什么? 、从110000这一比例尺上,你能获得那
13、些信息? 板书: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厘米等等。 评析:比例尺是一个好用性很强的学问点,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意义时,运用实例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口脑并用,从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为下面多种角度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学问打算。 三、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 (一)求图上距离 1、还是在这幅图上,现在要标上区委,估计一下我校离区委直线距离有多远?(400米)你看在这幅图上要画多长? 、独立思索,试试看,如感觉有困难小组内小声探讨。 、评讲: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算?你觉得要留意些什么? 方法一:4
14、00米=40000厘米 方法二:400米=40000厘米 4000010000=4(厘米) 400001/10000=4(厘米) 方法三:10000厘米=100米 方法四:用比例解(略)等等 400 100=4(厘米) 小结:求图上距离可以用乘法计算,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如何画?自己画画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常规去画,留意方向。) 评析:“怎样计算图距和实距?”教者一改以往依据比例尺计算方法去死套公式(图距=实距比例尺;实距=图距比例尺)的做法,也一改教材中“烦琐”的比例解法,而是借助于学生对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不把学问点“讲死”,让学生敏捷的选择解决方法,很好的体
15、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即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练一练: 区委东北是我区闹市区-十村,已知区委和十村实际距离是2.5千米,在这图上应画多长?如何画?自己画画看。(课件演示) 3、画一画: 、请精确地画出教室前黑板的平面图。(怎样画才算精确?) 、评讲:你是如何画的?方法一:自己定一个比例尺算出图上长和宽然后画;方法二:在原有图上以长的比例尺为比例画出宽;方法三:在原有图上以宽的比例尺为比例画出长。 (二)求实际距离 1、 西厂门在区委的东南面,(课件演示)量得图上距离是9厘米,如何算实际距离?有几种算法? 、独立思索; 、合作沟通; 、讲评算理。 (略
16、) 2、练习:南钢宾馆在区委西南(课件演示)量得图上距离是18厘米,如何算实际距离? 评析:用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大厂区各地名,实行学生感爱好的活动-画“地图”联系实际应用比例尺意义计算图距和实距,使学生对数学倍感亲切,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突出的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三)新课延长 1、 南京距大厂40千米,画在这幅图上要画多少厘米? 、独立列式计算(400厘米)。 、要画400厘米,你有何感觉?(太长画不下) 、画不下怎么办?(调整比例尺) 、说说你的调整方案? 评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冲突冲突中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达到使学生跳出大厂看“比例”的目的。 2、请拿
17、出标有南京上海的地图,找出比例尺并说说意义。 、同座位间合作算出实际距离。 、一辆汽车从南京早上900从南京动身赶往上海,要赶下午200的飞机,假如车速是每小时80千米,问能否赶及?为什么? 2、五一长假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请同学们采访一下听课的老师,最憧憬哪个大城市,然后依据地图帮老师算出实际距离,再告知被采访的老师。 评析:很有创意!采访老师,就地取材增加课的参加度;学生下位采访,体现课的开放性,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实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交际实力。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再延长! 四、课堂总结,回顾比例尺(略)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
18、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洁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 结合丰富的事例,相识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丰富的事例,相识正比例。 2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改变规律。 (一)情境一 1视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情 况填入表格中。请依据你的视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思索: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改变是否有关系?它们
19、的改变分 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 说说从数据中发觉了什么?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改变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肯定都是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是一个不确定的值。 (二)情境二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2请把下表填 写完整。 3从表中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觉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小结 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着改变,并且它们的比值(也就是商)肯定,我们就说两个量正比例。 (四)想一想 1正方形的周 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 师小结: (1)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改
20、变而改变,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请你也试着说一说。 (2)正方形的 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改变而改变,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改变的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请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改变状况如下: 乐乐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 (1)把表填写完整。 (2) 父子 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爸爸的年龄=乐乐的年龄+26。虽然小明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小明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随着时间发生改变,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 活动二:练一练。 1推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 ,是否成
21、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 1)轮船行驶的速度肯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3)小麦每公顷的 产量肯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4)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2依据下表中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值,推断当底是6厘米的时候,它们是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改变而改变,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说明) 3圆的面积与半径成 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沟通。 4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活动三: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提
22、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驾驭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敏捷性,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实力和计算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81540 二、探究尝试,说明沟通。 1、师:同学们,进行“物物交换”活动,看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依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
23、出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写出你的想法。 师: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写出一个 比例吗?这个比例中x是多少呢?请在小组内沟通一下。 (1 )自己动脑写出想法。 (2)小组沟通。 2、师:哪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想法。 板书:4:10=14:x 解: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3、总结: 师:在比例里,假如已知任何三项你能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对,先写成乘法形式,再求出未知数的值。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三、课堂练习 1、解比例 2、依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6和8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
24、项是0.4和0.3,两个外项是6和x。 (3)比例的第一项是4,其次项是8,第三项是x,第四项是10。 四、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试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 3.培育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实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25、? (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 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出示圆锥体) 问:圆锥有什么特征? 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 (二)探究尝试,说明沟通。 1.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师:借鉴这种方法,为我们 探讨圆锥体体积供应了便利,每个组都打算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比比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问:你发觉到什么? 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
26、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 等高 ) 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 (师把圆锥体套在透亮的圆柱体里。) 师: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你估计一下这两个的体积有什么样关系? 师:用沙子、圆柱体、圆锥 体做试验。 3.谁来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做试验的? 师:你们做试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觉有什么倍数关系?(板书) 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特别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动手我们发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 锥有这样一个倍数关系。我们再来一起回一下试验过程。 大家一起把试验报告表填一下。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
27、示数,假如用v表示体积,用s表示底面积,用h表示高。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板书:) 4.出示另外一组 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觉什么? 师: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举例) (三)课堂练习 1.求下面 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3厘米。 (2)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6分米。 2.用数学 (1)假如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m,高为1.5m。小麦堆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米? (2)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近似圆锥形的 煤堆,测得它的底面周长是31.4米,高是2.4米。假如
28、每立方米煤重1.4吨,这堆煤大约重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驾驭成反比例量的改变规 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推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育学生视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实力,让学生驾驭推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育学生推断、推理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成反比例量的改变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
29、改变规律。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24 cm2的长方形 相邻两边边长的改变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改变关系。 1依据两个长方形的边长改变状况把表格填写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索: (1)说说从数据中发觉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长方形 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改变规律相同吗? 3小结: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长的增长而削减,在改变过程中,面积24cm2的长方形的相邻两边长的积都是24。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的积都不相等,但他们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表,你从表中发觉什么? 自行车大巴车小轿车
30、速度/(千米/ 时)106080时间/时1221.5 先让学生同 桌之间沟通,再指名学生口答探讨的结果。 (1)须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须要的时间反而扩大; 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须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可以看出它们的 改变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肯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肯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肯定) 3、总结。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着变,改变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肯定。我们就说这两
31、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肯定?) 4、想一想。 买苹果的总钱数肯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桌说说。 三、巩固练习 1推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煤的总量肯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2)张伯伯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肯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4)长方形的面积肯定,它的长和宽。 (5)铺地面积肯定,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状况如下。 已读的页数1234剩下的页数797877 提问
32、:已读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数/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改变的? (3)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吗? 4请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说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推断两 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操作、想象,经验
33、一个简洁图 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困难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 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实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 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相识了 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师:今日我们利用所学的学问进一步探究 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二、自主探究 1.情境探究: 课件呈现情境图(教材第32页) 如下图,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
34、动了位置。 请同学们视察 上图,你能通过平移将图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想一 想,再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师: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 。 生1: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 生1: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 2.师:你能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与同伴沟通你的做法。 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摆一摆, 最终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边摆边说,老师巡察参加沟通,再组织全班反馈。 生1:先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0。 生2:先绕直角顶点 逆时针旋转900 ,再左平移9格。 三、课堂练习 1.请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
35、,得到图形C。画一画,说说要留意什么。 2.如下图,图1是一幅由四张卡片组成的图,图2中有两张卡片移动了位置。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吗? 3.视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沟通。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最初的图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运动的问题,在学 习中你认为哪些是有困难的?哪些 是学得比较好的?你有什么阅历可以介绍吗? 小学数学教案 提示: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
36、学语文学问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可爱的小猫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P5657的数学好玩-可爱的小猫。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其次单元比例的相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基础上接着体会用“数对”将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并且学生已在四年级确定位置学习时已经有了用“数对”表示特定的点的学问阅历,有利于学生参加活动,体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这是一节好玩的探究活动课,主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图形的改变多样性和趣味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 1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对放大与缩小现象的感性相识 ; 2数对的相识以及比
37、的意义; 3肯定的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数对”的改变,驾驭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能写出相关点的数对,并能描画出相应的图形,感受如何才能画得与原来的图形相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能应用数对中数的扩大或缩小,完成图像的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能依据图形数对的改变规律,把详细图形变形,会用数对设计出新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分钟)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回想一下,怎样放大或缩小,才能使得到的图形像原来的图形? 生:
38、把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才能使得到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像 (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原图的每条边都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得到的图形才会与原图相像)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探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合作探究,实践活动(31分钟) 故事引入:(1分钟) 有一只猫妈妈生了四只小猫,它们的名字分别叫乐乐、每天、晶晶、欢欢。有一天发生了意外,每天、晶晶、欢欢与猫妈妈失散了,猫妈妈的身边只剩下乐乐,猫妈妈特别惦念失散的三只小猫,可是猫妈妈老得已记不起它们的样了,今日我们就来跟据乐乐的轮廓帮助猫妈妈画出另外三只小猫的长相。好吗? 活动1:填写小猫乐乐的轮廓图(课件出示)(5分钟) 师:这是乐乐,它长得美丽吗
39、?乐乐是由十个不同的点连接成的轮廓图,你能说一说点(2,0)表示什么意思吗?2表示的是?0表示的是?那B点呢? 1、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独立思索,分别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 3、同桌分别说说各个数对所表示的意义。 4、学生反馈。 活动2:探究规律,填写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8分钟) 师:乐乐的轮廓图我们已经知道了,看猫妈妈给我们供应的每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信息,你又能发觉什么规律呢?这四只小猫有什么异同呢?让我们来一探原委吧。 活动步骤: 1.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1) 视察乐乐和每天的轮廓图 (2,0) (4,0) (4,0) (8,0) (6,2
40、) (12,2) (6,6) (12,6) 独立视察这些数对,是怎么改变的?有什么规律? (2)视察乐乐和晶晶的轮廓图 (2,0) (2,0) (4,0) (4,0) (6,2) (6,4) (6,6) (6,12) 独立视察这些数对,是怎么改变的?有什么规律? (3)视察乐乐和欢欢的轮廓图 (2,0) (4,0) (4,0) (8,0) (6,2) (12,4) (6,6) (12,12) 独立视察这些数对,是怎么改变的?有什么规律? 2依据你找的规律,写出其余的数对,并填在表格里。 3和同桌说说你发觉每天和乐乐的数对有什么规律?晶晶和乐乐的数对又有什么规律?欢欢和乐乐的数对呢? 4全班反馈,校对。 板书规律: 每天 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