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9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0 第一学期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 思路 通过试验让学生在探讨沟通中经验探究发觉,感悟探究试验的方法,从而建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相关的学问体系,达到提升学习实力的目的。 教 学 目 标 学问 和 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2、知道投影仪(幻灯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如何依据要求调整投影仪。 过程 与 方法 1、初步学会用刻度尺、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尝试用“试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去探究科学规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2、 1、设置情境,让学生经验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产生胜利喜悦。 2、通过合作、沟通、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对透镜的成像规律有较好的感性和理性相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打算 凸透镜,光具座 教学过程提要 教学环节 个人复备 一、 复习 旧知 引入 新课 一、引课 方法:让学生视察投影仪上成像的凸透镜。引课:教室里的这台投影以常常为我们上课服务,但谁知道为什么在玻璃板的投影片上的很小的“投影仪是一种很大的放大镜吗?”几个字的会让我们看起来这样大? 谁又知道要想让投影仪投影出来的字更大些,投影仪上的凸透镜向上调还是向下调? 大多数同学都有一个放大
3、镜,你用放大镜放大书上字的时候,是否离书越远像越大? 看,今日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的奥妙。 方法:演示把凸透镜当放大镜运用时的情景;接着点燃一支蜡烛,在暗室里模拟放电影的过程(也可以同时再放一下幻灯机)。 引课:大家都知道凸透镜可以做放大镜,怎么放起电影来啦,这两个过程都有放大作用,是不是相同?不相同!视察位置不同,虚像、实像(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时学过)也不相同。究竟是什么道理,今日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的奥妙。 二、 讲授 新课 (新知 探究)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家桌子上有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请你先点燃蜡烛,视察能不能看到成像现象。 你所视察到的像有时比烛焰(形成像的
4、物体)大,有时比物体小,什么缘由引起的?你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会成这种放大、缩小的像?什么时候在光屏上不会看到像? 你们每个学习小组合作起来,能不能通过试验用一些比较精确的数据来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试验探究,并填写课本上的试验表格。 老师用光具座同样演示一遍上面的试验,得到一组数据。 组织学生探讨、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归纳出怎样的结论。 视察一遍用光具座科学规范地完成上面探究试验的试验留意点和成像光路图中的演化过程。 同学沟通自己在试验过程中的得失,欢迎提出新问题共同探讨。 发放某学生的试验卡共同沟通和识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试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试验器材 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
5、(或光具座及附件) 留意点 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试验数据 试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25 16.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15 30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无法测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试验结论 成像条件 成像规律 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v2f,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物和像在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u=2f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f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组织学生完成简洁的形成性练习。 三、 拓展 延长 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整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
6、值取向。 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视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视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状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状况。 让学生体验在肯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让学生探讨投影仪(幻灯机或电影机)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的不同。 四、 课堂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 五、 布置 作业 1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2完成导学手册上相应练习。 板书 设计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教 后 感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7、律 初中物理教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 课型:新授课设计人: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学问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经验完整的探究过程。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预习: 和学生一起复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状况。 思索:是什么缘由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有关概念: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留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
8、高度。调整光屏找出最清楚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1)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2)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3)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4)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FFFF (作图法) 三、当堂训练与检测: 1在图中的凸透镜焦距为15cm,则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cm,其像的位置在_cm与_cm之间,此像是_、_的_像 物距u 像的特点像距v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u2f u=2f fu2f uf u=f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胶卷相当于_若镜头的焦距为,
9、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cm与_cm之间的位置 3在“探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试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始终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和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_ 4在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时,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_凸透镜焦距为5cm,通过调整,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楚的像,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 5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依据成像状况可知,_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6做“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发觉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假如不变更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
10、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心,那么应将凸透镜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7、视察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楚的,与物体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8、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汽车后视镜 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
11、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10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A平面镜B凸透镜C凸面镜D凹透镜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而详细的目标,就是要变更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加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激励奖信息技术渗透与物理教学之中。 本节课的教学从设计上力图将信息技术与试验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采纳以探究式为主,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过程中,采纳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增加探究过程的实效。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新课
12、、提出问题,通过老师的诱导,深化实际问题,形成物理问题。使学生产生剧烈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涉设计探究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初步相识凸透镜的秤想规律。在利用凸透镜秤像的课件模拟试验,获得凸透镜成像的动态信息,归纳结论。整个教学以“设计探究发觉”为基本过程,策动、引导学生学习思索,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学问,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实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课题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材 北京市:vml?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