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唐太宗,教学目标:学问识记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政绩;记住“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实力培育通过对唐太宗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缘由,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的观点。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并描述,联系以前的历史,说明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行忽视的作用;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即使在今日仍有肯定的借鉴作用。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是唐太宗和贞观之治;2、难点是分析“贞观
2、之治”局面出现的缘由;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投影仪出示以下材料: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唯恐您比亡国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非常振动,最终接受了张玄素的看法,还嘉奖了他。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上述材料表现了唐太宗一种什么品质?他统治的时候唐朝出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简洁点
3、评后总结:正是由于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看法,所以在他统治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板书课题,并说明“治”的意思是政治清明、治理有序。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下面,我们先了解李世民的有关材料(板书)(二)唐太宗李世民1、李世民即位前的事迹。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斗争中功勋卓著。为夺取皇位继承权,他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不久,他又迫使李渊退位,于626年即皇位。通过这段材料,老师引导学生相识当今社会应当树立公允竞争、共同进步意识,然而从“骨肉相残”我们又相识唐太宗的缺点,但比起他后来的政绩是微乎其微的。(板书)2、
4、唐太宗的政绩。提问隋朝灭亡的缘由引入唐太宗是如何吸取隋亡教训的?让学生通过看课本P9小字部分后探讨并回答。唐太宗从隋末农夫斗争的千军万马中,看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摧枯拉朽的作用,君主应当心存天下百姓,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留意节俭。举例“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简单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许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行奢侈民力。”精简机构(可援引P5右下小字部分);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可引导学生阅读P18其次段小字部分);开放对外沟通(可援引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加以说明)。通过这些众多
5、的史料,证明唐太宗在位期间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板书):(三)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1、知人善任。展示以下材料:材料一: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端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材料二:隋末农夫斗争起义爆发后,魏征曾在李密属下任职。后随李密降唐。一度又为窦建德所俘,窦氏败亡后,再次归唐。为太子李建成所赏识,引荐任太子洗马,曾劝太子早图计谋除李世民。玄门之变后被擒,太宗见他临危不惧,又深知他的才能和为人,便任他为谏议大夫。材料三:唐太宗曾吩咐百官上书争论朝政得失。武将常何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所写的二十多条看法都能切中时弊,一问,才知道是他家的
6、食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召马周进宫,发觉他的确人才难得。虽然马周出身贫贱,也没有立过功,但太宗破格提拔,立刻委任官职。马周果真不负所望,很快就做了宰相,并多次劝诫唐太宗削减劳役,体恤百姓。探讨回答:唐太宗为什么能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又是怎样任用的呢?依据学生回答点明:任用人才是因为他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所以他用人不计资格地望,不计亲属恩怨,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同时他也相识到了君臣关系犹如“元首”和“股肱”的关系,阅读P10其次段小字部分。看看说明白什么道理?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探讨,然后引导学生相识到:唐太宗懂得一个人的见识和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国君只有和臣下一起合作才能处
7、理好国事。基于以上相识,唐太宗做到虚心纳谏。(板书)2、虚心纳谏。(纳谏是指古代帝王接受臣下的看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0第三四段小字和P11其次段小字,想想看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虚心纳谏?对敢于纳谏的魏征是如何器重的?学生回答后老师特殊指出:“皇帝虚心纳谏,臣下主动进谏”是“贞观之治”的一大特色,也是“贞观之治”形成的主要缘由。对于我们当今中学生来说,应如何借鉴唐太宗身上的品质?(敢于接受指责,仔细改正错误)提问:同汉文帝、光武帝比较起来,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唐太宗?(四)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引导学生驾驭教材P11页第一段内容,找出杰出帝王的共同点: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
8、,注意节俭。而唐太宗比他们还有注意纳谏这一点。同时结合P11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看到唐太宗的另一面,作为一个帝王,能做到如此已特别难能珍贵,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唐太宗的功绩是主要的。(五)课堂小结。以课后“思索与探讨”做小节。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以创业难和守业难为观点,分别从课文中的材料和以前学过的历史学问找论据,经过探讨以后双方各找一名代表进行阐述,对方进行反对。在论证和反对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见解,但老师要应当指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导致隋朝灭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出现唐朝盛世我们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思想行为对社会发展是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兴与亡”关键是得民心、惜民力,因为人民群
9、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板书设计: 君民关系: 君臣关系: 用人方面 对待谏言 教学后记: 贞观之治教案 2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纳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相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旺盛,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
10、的肯定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打算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影视剧武则天片断。学生漫谈“你所熟识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验,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老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1、,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老师简评并连接新学问: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的确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索“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冲突,导致隋末农夫大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学生自读楷体字协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斗争中李
12、世民功勋显赫,老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4)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有哪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探讨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沟通。 老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探讨这段话的含义,老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 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相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很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
13、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老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擅长任贤纳谏 学生说明“房谋杜断”。 有关最闻名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加趣味性。 老师简述: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慧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视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旺盛景象,相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多媒体
14、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探讨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3)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除了开明的政策外,还有哪些缘由? 、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旺盛,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与探究 设计表格,列出并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四)巩固与小结 1、通过投影,复习巩固本课重要学问点。2、学生谈学完本课,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