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案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案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相识力的作用效果是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变更物体的形态。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相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验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试验,体验并相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试验相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参加试验活动,培育学生主动参加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相互协作的协作精
2、神。 2在经验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内容组成,属于力的基础学问,是学生学习后续各部分内容如“弹力”“重力”“力和运动”“压强”“浮力”“简洁机械”等所必需的预备性学问。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而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这是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观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是学生学习力学学问必需具备的基本实力。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依据物
3、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推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须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学问。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本节教学难点是相识力的作用效果是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策略 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特别亲密的联系,让学生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经验感知、描述、测量等相识过程,对力这个概念逐步达到相识、深化的目的。教学中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通过视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4、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通过描述和试验,引导学生相识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力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变及运动状态的变更两个方面去相识力。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动身,得出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力了。再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事例和试验,发觉各实例毫无例外地都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说明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对力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初步较完整的相识。 四、教学资源打算 多媒体课件、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气球、铁块、小钢球、微小形变
5、演示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拔河、吊环竞赛、推土机推土、火箭放射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留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经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分。那么,原委什么是力呢? 欣赏、体会与力有关的现象,针对问题主动思索、踊跃回答。 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亲密关系,激发学习爱好。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力的概念 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
6、力的现象:手托课本、手拉弹簧、用落下的书砸气球、磁铁吸引铁钉等。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详细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思索:手拍桌面时,手给桌面一个力,对这个力而言,哪个施力?哪个受力?思索:手托一本物理课本与托两本物理课本,哪个力大?要知道详细数值是否须要一个标准?从而引入力的符号和单位。 学生进行试验,主动参加教学。在活动与思索中获得学问,培育实力。 总结得出: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肯定有施力物也肯定有受力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并指出施力
7、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体验: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从人对物体的作用到一般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抽象,符合相识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力的概念。在经验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育分析和归纳实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视察物体受力后有什么改变?归纳出力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 手按桌面,桌面是否发生形变呢?有什么方法视察到微小的形变呢? 活动:用磁铁靠近细线下悬吊的铁钉,原来静止铁
8、钉会怎样? 演示:按图1分别演示,视察小钢珠在桌面上的运动状况。留意视察没有磁铁和有磁铁的作用下,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有没有变更 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变更,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更。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动手试验、细致视察、仔细思索、探讨沟通,体会物体受力后的表现不过两个方面:即形态的变更或运动状态的变更。其中运动状态的变更包括运动快慢的变更和运动方向的变更。 充分发挥试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纳的方法是从特别到一般,从详细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熬炼了学生思维的缜密
9、性。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我们已经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试着举例说明。 找一名学生按图2进行试验:分别在A、B、C处用力开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是否相同。这说明白什么? 思索:一个力有三个要素,所以提到一个力,不仅要关切它的大小,还要关切它的方向和作用点,能否用一个图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类比用光线表示光的方法,它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那么,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师生总结: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个图就叫力的示意图。其中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
10、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老师示范一些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规范画图方法和步骤。 学生简单想到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通过视察思索总结得出力作用的地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进而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物理中通常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这方面的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出几道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供学生练习。 通过举例进一步使学生驾驭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能培育学生的分析论证实力。 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知道磁铁吸引铁,说明磁铁给铁一个吸引力。那么
11、磁铁吸引铁的时候,铁吸引磁铁吗?能否设计试验验证你的结论。 演示试验:(1)(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留意视察以下三种状况下的现象。 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2)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设计并进行试验:可以用细线悬吊磁铁,手拿铁块靠近磁铁,假如看到磁铁靠近铁块,说明铁块吸引磁铁。或者把磁铁放在
12、小车上,用铁块靠近,进行试验。 学生视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分析得出:磁铁A对磁铁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学生试验:(1)用手拍桌子。(2)学生两只手相互拍打。试验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 学生的潜意识里是磁铁吸引铁,铁不吸引磁铁。通过试验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设计和进行试验的过程能进一步巩固力的作用效果学问。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试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沟通,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学问的巩固驾驭。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实力。 八年级物理下
13、册摩擦力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学案 学问和实力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驾驭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视察和试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过试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试验、归纳等科学的探讨方法探讨问题。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2通过对学问的应用,使学生相识到物理学问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设计探究试验。压力与重力的区分,摩擦力的定义教具
14、打算: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砝码、长木板、毛巾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当你的墨水瓶盖难以拧开时,你可以用一块较粗糙的布包上,用力就能拧开瓶盖;当汽车陷入泥泞的道路上,车轮正在打滑时,可以找一块草帘放在车轮下,车子很简单就通过了;自行车的转轴部分常加点润滑油,这样车骑起来就轻松多了。其实,你所做的这些小事,都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那就是摩擦力。二、合作探究(一)滑动摩擦力让学生用手按在桌子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再滑动试试;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1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5、即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3活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猜一猜: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有关。(3)探讨方法:_。试验一: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试验时,限制相同,变更。结论一:试验二:探究压力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试验时,限制相同,变更。结论二:综合上面的两个结论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有关。 二)静摩擦力手拿杯子时,手与杯子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假如有又是什么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多少?静摩擦力:两物
16、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三)小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2)两物体之间必需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三、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1.例:人走路a哪里存在摩擦?b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2.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a汽车出现了什么状况?为什么?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3.例:滑雪竞赛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b怎样减小摩擦力?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方法减小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
17、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4探讨自行车上的摩擦。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四、巩固拓展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1.摩擦力的概念;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六、教(学)后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第七章力第1节力整体设计生活中力的现象特别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相识,学生好像对力是很熟识的,但力是一个基本
18、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识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留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探讨,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产生的效果: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变更物体的形态。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仔细视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
19、成就是科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觉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态发生变更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态变更的缘由。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1相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视察试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相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验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
20、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说明有关现象。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视察和活动,培育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加视察、试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验从很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育分析和归纳实力;3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育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看法。教学重点1相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相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明有关现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学生试验、小组合作学习。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打算老师打算:弹簧、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多媒体课件等。学
21、生打算:旱冰鞋、气球、橡皮筋、水桶。导入新课问题导入1分组试验:每组同学吹好气球,怎样使它裂开?学生列举的方法有许多:扎、挤、吹2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了力?事例:背书包、提重物、蹬自行车3请同学们拍桌子、两手互拍、掰手腕、拉橡皮筋体会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你对力产生了什么相识?情景导入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下列图片,并提出思索问题,几个情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视察并思索问题:上述事例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呢?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需接触呢?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相识和描述力。推动新课一、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22、一)活动与探究探究要求:请用你桌上的器材,设计如下几个活i动,然后视察思索。(器材打算:小车、磁铁、钢球、弹簧、橡皮泥、气球等)1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爱的形态,用力挤压气球,橡皮泥和气球发生了什么改变?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发生了什么变更?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视察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改变。(1)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态(长度)发生了什么改变。(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