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uiy于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互助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uiy于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互助的思考.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关于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互助的实践与思考宁波市望春监狱课题组 组长:童真武在服刑人员中间开展以心理互助为主要形式的心理矫正干预,是监狱行刑科学化、人性化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改造服刑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已在全国监狱系统达成共识。司法部在2006-2010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法律、监所管理、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工程、医学等核心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70%,其中心理学专业不低于8%”的要求,可见上级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通过2005年以来对我监内在押服刑人员300人次的心理测试表明:70的服刑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其中16Pf人格量表测试中,紧张性高于常模的为43,3
2、;忧虑性高于常模的为471;幻想性高于常模的为24。5,焦虑型服刑人员达到在押服刑人员的528,心理健康因素低于标准值的为566。在2006年3月初对即将刑释的15名服刑人员的谈话中,有11名服刑人员表示对社会有畏惧感。此外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服刑人员的心理普遍呈亚健康状态:在“你需要哪方面的心理咨询”一题中,选择业观的503,选交友观的358,选成人观的345;在“你是否想过求助于心理互助小组”一题中,选“想的”543,选“听安排”363。调查表明服刑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在价值、交友、择业、消费等观念方面存在的误区。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服刑人员对心理矫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而在实践中目前监狱已取得心
3、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远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而现行体制下警力紧张凸显,有限的警力还要投入到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教育管理中,我监目前已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15名,占监狱民警数量的3%左右,在基层工作的仅8名,与此同时需要心理矫治的服刑人员却数量众多,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而且在心理矫治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服刑人员和民警之间由于存在法定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得民警成为心理咨询的一方有时难以达到效果,使监狱中开展大规模、专业化的心理矫正和干预活动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如何普及心理矫治这项工作,满足服刑人员的这个需求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监从2005年起尝试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心理互助,即介于专业心理咨询活
4、动和平常的聊天说事及思想疏导之间的准同步心理咨询来对服刑人员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正干预,通过民警的直接督导,针对服刑人员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心理、认知问题,采取服刑人员之间开展一对一的心理互助活动,通过聊天、开导、释怀,达到助人自助的心理互动,实现心理矫治,在相互关怀中,战胜不良心理问题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心理互助在搜集犯情、稳定监管秩序、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心理互助小组工作的形式为了积累经验、节约资源,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我监在心理健康工作基础相对较好的二监区首先尝试以心理互助小组的形式,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正干预。1、心理互助小组的定位:以
5、心理矫正干预为目的的心理互助,是一个服刑人员通过聊天、开导、释怀,达到助人自助的过程。在服刑人员中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旨在通过心灵互动,实现体现关怀、战胜不良心理问题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模式。为了富有实效地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我们首先在二监区抽调了部分民警参加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相关课程的培训和考试,然后担任教员,组织部分改造表现好、文化素质比较高的服刑人员开展培训,通过这种以点带面,拓展教育方式和层次、培训骨干的方式,突破传统,大胆地尝试由服刑人员来担任心理互助小组的成员,这种服刑人员中的心理互助活动起了一种拾遗补阙的作用。为此我们特制定了挑选服刑人员心理互助组人员的主要条件和选择方法:具有初中以
6、上文化、一年内改造表现良好、家庭人际关系良好、对人对事态度客观、方法灵活、有进取欲望的服刑人员可自愿报名。进行面试和心理测量。面试问题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犯罪心理或原因;服刑改造的态度;对此工作如何认识,为什么要参加,将如何开展工作等。心理测量:用SCL90和MMPI,各项指标在正常分值内的服刑人员。2、心理互助小组的主要任务:配合、协助主管民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民警准许下,可以采取自身主动和接收同犯主动的方式与同犯进行单独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针对服刑人员中在服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心理、认知问题及时疏导。对重点互助对象进行观察,帮助和照顾,在心理互助过程中发现的重要异常情况,应及时
7、向主管民警汇报,以取得民警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心理互助的实效。收集反馈服刑人员中关于心理互助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在心理互助中应耐心倾听同犯的倾诉、宣泄、评说,采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劝导同犯以正确心态投入改造之中。心理互助小组应定期进行小组会议,互相交流情况,讨论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积极传递心理调适知识,提高服刑人员健康心理状态。对心理互助小组活动情况进行登记,摘要,即时记录互助的相关内容并做好保存工作,便于查找和翻阅。心理互助小组成员不断学习和加强自身心理保健,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心理互助的业务水平和能力。3、心理互助小组的组织机构: 根据该项活动特点和我监实际工作开展现状
8、,由监狱教育科和监狱卫生所联合设立心理矫治站,各监区设立心理辅导站或心理矫治室,聘请监狱以及监区领导作为顾问,由主管民警担任组长,由参加培训后合格的服刑人员为心理互助组员,成立心理互助小组,并根据人员的流动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互助小组的活动顺利开展。4、心理互助小组的工作原则专业心理咨询应该遵循的平等、保密、共情三大原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除了严格遵循这三大原则以外,结合监狱这一特殊机构的特点以及服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实际,还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信任原则。倾诉是互助的起点,但只有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有诉说的可能。因此,实施心理互助,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服刑人员,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9、对于他们在改造过程中所出现心理问题慢慢加以引导,使其之间的互助能消除抗拒、不合作心理,这样建立起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进行心理矫正和干预。创设氛围原则。心理互助的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谈话,应该把它扩展开来,在平时的生产劳动和教育改造中,也应该注意用这方面的渗透。这样,在这个环境中创设出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就能实现服刑人员不健康心理的全面改善。结合实际原则。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会是凭空的,同样心理问题的解决也要密切联系实际,要让服刑人员接受和学会心理互助,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首先应该挖掘一些现有的和心理互助形式相联系的、或是相似的方式,由此引入,可能会更快地适应。此外还有要注意各个服刑人员的实际情况
10、,积极地努力将他们每个人都调动起来。隐形防控原则。考虑到监狱以及服刑人员的特殊性,虽然心理互助由服刑人员进行更加有效,但并不是民警就完全置身事外,而是退居“幕后”实行隐形防控,实际上从互助对象的确立,问题的分析、到互助方法的选择都是在民警的全程参与之下,只是由服刑人员担任的心理互助小组成员去负责实施互助过程。5、心理互助小组的活动地点:根据心理互助小组活动的性质,我们在监区阅览室设立了心理互助室,开展心理互助的地点,可以根据实际事件的需要灵活选择,可以在心理互助室进行,也可以在监舍、厂房、操场等地点进行。6、心理互助小组的工作步骤:第一步 确 定 受 助 者 情况收集第二步 初 步 评 估 是
11、否能通过心理互助解决问题 第三步 制 定 方 案 进入心理互助阶段第四步 成 效 评 估 互助情况总结二、心理互助小组工作的主要方法二监区心理互助小组活动自2006年7月心理互助小组成立至2008年7月两年间,共开展了120多人次的一对一心理互助,解决了服刑人员在改造中遇到的许多棘手的问题。在心理互助中,服刑人员们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在监外才会暴露的想法和矛盾,在进行心理互助得到了消化和缓解。应该肯定,心理互助小组是对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实施有效矫正和干预的好方法。实践表明,心理互助采取的疏导心理疗法,以微笑、耐心倾听、善意劝慰等方式,释缓、减少疑虑、焦虑情绪,纠正错误认识,改变异
12、常行为,促进了服刑人员改造,对他们的心理实施了有效的矫正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树健康的社会人格,为今后回归社会、重获新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人格平等的交流和引导,真诚地为服刑人员解决了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赢得了服刑人员的信任。与此同时,心理互助工作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延伸到了监外,很多服刑人员即使在刑满释放后,仍把监区、把心理互助小组当作可以求助的“家”,把互助小组的成员视为可以倾诉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心理互助、疏解矛盾,降低重犯的效果。我们的体会可以归结如下:耐心倾听,因地制宜开展互助由于在监狱这种特殊环境中,自我宣泄的渠道十分有限,不能像社会上
13、找个好友喝酒聊天;打电话找人诉说心曲;去卡拉OK狂歌一番等等,因此,在服刑人员之间倾诉成了主要方式。不少案例往往是对方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话,施助者只是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就会有好的效果,互助对象进行一场痛快的自我宣泄的,心理互助的目标也就实现了大半。如:从后勤分监区调入二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李某,原先在后勤分监区表现不好,违规抗改、性格顽劣,经常向民警提出不合理要求,来到二监区后仍不思悔改,并发展到采取上吊、吞剃须刀片、绝食自杀的极端方式要挟监区,这是心理互助小组成立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互助小组成员反复和他交流,提供心理互助,该犯从开始的拒不配合,沉默不语,情绪敌对,到最后信
14、任小组成员谈及隐私,直到摒弃自杀念头恢复进食。心理互助不是一二次谈话说事就能解决的问题的,它是一个因地制宜地取得信任、培养真情、耐心倾听过程。比如:李某在绝食过程中,互助小组成员多次陪他说话,向他推荐好的图书,与他谈及李某最感兴趣的话题,甚至在李某尿床时,也毫不嫌弃,主动帮他洗澡、换洗衣服。这样经过近一个月的共同生活,近距离接触,这种语言感情交流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终于使李某态度软化转变,后来互助小组不少成员都成了李犯的倾诉对象,他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们说,虽然,李某在以后的改造中也曾有一些反复,但都一次次经过心理互助活动解决了,该犯还在生产劳动中被评为生产标兵,这些都为后继的心理互助提供了良好基
15、础。细致入微,主动介入化解心结从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看,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无论是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及危害都是复杂的,有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文化基础等因素。而在服刑人员的各个不同阶段,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入监阶段存在环境不适、恐惧和焦虑,失落悲观、自卑烦恼等心理问题;出监阶段会出现欣喜与忧虑的冲突,自卑与自尊的冲突,守法与违法的冲突,放松与约束的冲突等心理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问题,表现形式不同,成因也迥异,而作为心理互助小组,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制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要求心理互助小组成员努力做到眼观六路,
16、耳听八方,无论事情大小,一旦有需要就采取主动出击,积极跟进的办法,把许多原本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如:服刑人员范某刑期十年,妻子无业家中又无积蓄,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需要抚养,妻子临时找了份工作月薪也仅500元,因此生活十分拮据。之后,妻子无法面对这样的生活,提出离婚。随后,该犯又因高血压而精神郁闷,可以说是烦恼事接二连三,精神也几近崩溃。互助小组成员掌握这一情况后,立即汇报民警,主动介入化解心结,沟通、倾听、劝慰、提出建议等方法轮番使用,对该犯稳定情绪,积极面对改造生活,走出阴影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又如:服刑人员白某入狱后,身患的尖锐湿疣反复发作,一直未能痊愈,情绪非常不稳定。特别是
17、听人说这种病有可能会影响今后生育和性能力,便产生悲观无望情绪,进而影响到改造,最终发展到对抗管教,抗击改造的程度。互助小组介入后,开始该犯不配合,总是将“不想活”挂在嘴边,将组员的规劝视为耳边风。为此互助小组成员在心理辅导中,预先了解了尖锐湿疣的基本知识,从他最关心的病情切入,引导劝慰,建立起信任,鼓励该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彼此以诚相待,这样该犯就打开了话题,缓解了压力,融合了心中的坚冰。目前,该犯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心中十分感激监区的关心帮助,还联系家里送来了治疗所需的费用,改造情况也顺利了。 在实际互助过程中,互助小组成员并不是格外重视所谓的“重大事件”、“奇人奇事”,而是细致入微,
18、从小事和个别事件中发现问题,灵活机动地建立起互助关系,在选择活动场地原则上在监区阅览室,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时也可以在大厅一角倚窗而立,以最基本的聊天倾听的方式展开活动,担任事务犯的小组成员也可以结合工作内容,监督范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比如:有一名服刑人员曾患肺结核,经医院确诊已完全治愈,但他本人常自述胸口痛,怀疑复发了。经医院复诊,确认一切化验透视结果正常,但他仍固执地认为医生不负责任,不重视他的病。最终发展为平时心情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长期失眠,出现心理状况疲劳的症状。该犯经常会找心理互助小组成员聊天,面遇时就会说上几句,那就耐心地随时随地接待。还有不少人是被扣分,和
19、其他服刑人员闹矛盾,亲人不来接见,钱没有花了等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小组成员尽力帮助,做个“忠实的倾听者”。构建网络,及时鉴别形成干预。监区心理互助小组不仅是服刑人员心理互助的网络联接点,更要从以点带面的高度来理解和运作好服刑人员心理互助这样一种新方法、新事物。互助小组是一种业余性质的“民间”互助活动,并不需要具备资格资历的特殊要求,因此任何一个服刑人员都能参与, “彼此关心、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携手新生”是心理互助小组活动的文化内涵。互助小组的活动必须在监区统筹安排和支持下开展工作,遇到重大原则问题、事件必须及时向主管民警报告,这与保护隐私的原则并不矛盾。在实际工作中,二监区曾尝试运用危
20、机干预的简单心理治疗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力图恢复其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在监区范围内,利用事务犯会议、监区曝光台、违规违纪登记本、服刑人员主动咨询、民警提供的各种犯情等信息来源,识别一些高危人群,展开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互助辅导工作。如:服刑人员黄某,从入监以来就表现异样,不服判决,申诉不断,一直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不好好改造,消极抗改,平时不讲卫生,长时间不洗澡不更换衣服,劳动长期亏产,小节十分不注意,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倾向。互助小组针对这种情况,争取长期观察,细水长流的滋润,努力平抚该犯的情绪,最大限度地帮助他度过改造生活。06年监区春节,互助小组了解到该犯喜欢唱歌的情
21、况后,立即告知监区文体组,在春节晚会上特意安排该犯演唱卡拉OK想家的人,全场掌声一片,该犯找回了自信,满脸春光,精神状况大大好转。而作为监狱本身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实践,我们从无到有,从随机性到计划性,从检验性到制度化,使心理互助小组的活动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逐步迈进。这期间,制定了监区服刑人员心理活动办法(试行)、监区心理互助小组组织机构、监区心理互助小组工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建立了小组活动的相关记录台帐资料。这都为以后在全监狱大面积推广心理互助小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尝试新的心理矫正干预的方式提供了借鉴。三、心理互助小组工作的思考心理互助活动产生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但互助活动也
22、绝非包治百病,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在通过心理互助小组的形式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正干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与经验,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1、心理互助应努力寻求监狱在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的扶持。监狱政工部门应把民警的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培训纳入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监狱要加大政策监管力度,组织狱政、教育、政工财务等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并狠抓落实,建立一支工作热情、业务精良的专业化心理人员队伍。同时可以将各个监区开展心理互助活动的实绩进行综合考察,制定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个心理互助小组的工作,也课用适当的奖
23、励措施激励互助小组成员。2、心理互助成效的评估始终是一件难以量化的工作。实际情况中,约80的受助者表示接受心理互助后有一定效果,约2030效果比较明显,但这都是主观的感受,做不到客观的量化,很多时候表象的成效也导致了问题的反复出现或者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互助小组信息呈报是一个必要的程序,心理互助活动需要监狱和监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互助小组所能提供的服务是一种“虚”的精神层面的解决方案,而民警掌握解决“实”的问题能力、资源和决断,尤其是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服刑人员更需民警及时介入,给与“虚实”结合的综合治疗,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好的成效。3、我们进行心理互助实施心理矫正干预,最终的目的还是离不开监狱
24、的根本任务,那就是教育和改造罪犯。因此,不能把心理互助和教育改造割裂开来,而是要努力把两者有机结合:从教育改造中发现问题,以心理互助的形式进行更为人性化的矫正和干预;同时也借助心理互助的形式,在服刑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中,更为细致地发现每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心理和思想,从搜集犯情、控制犯情、掌握犯情方面日积月累,进一步促进监狱的整体工作。因此,如果把握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将对我们目前的教育改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心理互助小组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开展将有利于创建和谐的监狱改造环境,有利于促进服刑人员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从而提升改造质量,达到服刑人员本质改造的目的。我们监狱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使互助小组的活动朝着健康、科学的轨道发展,为望春监狱建设平安监狱、和谐监狱发挥积极作用。课题组组长: 童 真 武课题组成员:李剑飞 范信耀 范荣军 吴 剑 姜志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