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四年级是学习奥数的重要时期,很多人就是因为没能掌握好小学四年级的奥数而导致后来跟不上别人,这里就需要大家掌握知识点了。下面就是WTT给大家带来的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大全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1258=1000 254=100 1253=375 62516=10000 71113=1001 258=20_1254=5
2、00 373=1113.100内质数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4.单位换算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 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公亩=15亩=2.4711英亩 1立方 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27立方尺=1.308立方码=35.
3、3147立方英尺 1吨=1000公斤=1000千 克 1公斤=1000克=2斤(市制)=2.2046磅5.加减法运算性质同级运算时,假如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6.乘除法运算性质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 (4)乘法性质(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同级运算时,假如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注
4、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7.等差数列数列是指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成一列数。假如一个数列中从第二个数开场,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我们就把这样的一列数叫做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通常也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第三个数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叫做“末项”。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等差数列中项的个数叫做“项数”。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第n项=首项+(n-1)公差8.和倍问题己知几个数的和及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叫和倍问题。解答和倍问题,一
5、般是先确定较小的数为标准数(或称一倍数),再根据其他几个数与较小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总和相当于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求出标准数,再求出其他各数,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倍公式:和(倍数+1)=小数9.差倍问题己知两个数的差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差倍问题。解答差倍问题,一般以较小数作为标准数(一倍数),再根据大小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确定差是标准数的多少倍,然后用除法先求出较小数,再求出较大数。解答这类问题,先画线段图,帮助分析p 数量关系。差倍公式:差(倍数-1)=小数10.和差问题和差问题是根据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和差问题的根本公式是
6、:(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九、11.年龄问题己知两个人或几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己知某些人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求他们的年龄等,这种题称为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一般用和差或者和倍问题的方法解答。(1)两人的年龄之差是不变的,称为定差。(2)两个人的年龄同时都增加同样的数量。(3)两个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发生变化。年龄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几年后=大小年龄之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12.平均数求平均数必须知道总数和份数,常用公式:平均数=总数份数 总数=平均数份数 份数=总数平均数相遇问题行程问题又分为相遇问题、1
7、3.相遇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或人,同时或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 行,或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要解答相遇问题,掌握以下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追及问题运动的物体或人同向而不同时出发,后出发的速度快,经过一段时间追上先出发的,这样的问题叫做追及问题,解答追及问题的根本条件是“追及路程”和“速度差”。追及问题的根本数量关系是: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 度差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14.行船问题船在江河里航行,前进的速度与水流动的速度有关系。船在流水中行程问题,叫做行船问题
8、(也叫流水问题),船顺流而下的速度和逆流而上的速度与船速、水速的关系是: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由于顺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因此行船问题就是和差问题,所以解答行船问题有时需要驼用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 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因为行船问题也是行程问题,所以在行船问题中也反映了行程问题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顺水路程=顺水速度时间逆水路程=逆水速 度时间15.过桥问题过桥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是: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16.
9、植树问题在首尾不相接的道路上植树,段数与棵数关系可分为三类:(1)两 端都种树 段数=棵数-1 (2)一端种一端不种 段数=棵数(3)两端都不种段数=棵数+1在首尾相接的道路上种树(如圆、正方形、闭合曲线等)段数=棵数17.复原问题复原问题又叫逆推问题。己知一个数的结果,再经过逆运算反求原数,叫做复原问题。解决这类题要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18.方阵问题很多的人或物按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再根据己知条件求总人数,这类题叫方阵问题。在解决方阵问题时,要搞清方阵中一些量(如层数,最外层人数,最里层人数
10、,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方阵问题的根本特点是:(1)方阵不管在哪一层,每边的人数都一样,每向里面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减少2,每一层就少8。(2)每层人数=(每边人数-1)4 (3)每边人数=每层人数4+1(4)实心方阵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19.幻方与数阵幻方的特点:一个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几个数的和都相等。这相相等的和叫“幻和”。两种方法:奇阶:1、九子排列法2、罗伯法,3、巴舍法。偶阶:1、对称交换法2、圆心方阵法。数阵有三种根本类型:(1)封闭型,(2)辐射型(3)综合型解数阵问题一般思路是从和相等入手,确定重处长使用的中心数,是解答解数阵类型题的解题关键。一般答案不。20.奇数与
11、偶数加法: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减法: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乘法: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盈亏问题解21.盈亏问题通常是比拟法和对应法结合使用。公式是:(同盈同亏用减法,一亏 一盈用加法)即:两次分配结果差两次分配数差=人数22.牛吃草问题牛吃草问题涉及三种数量:A.原有的草。B.新长出的草。C.牛吃掉的草。牛吃草问题解法一般分为三步:一、求每天新生的草量;二、求原有草量;三、求出最终的问题。(类似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23.复原问题解题关键:在从后往前推算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做同原来相反的运算,原来加的,运算时用减;原来
12、减的,运算时用加;原来乘的,运算时用除;原来除的,运算时用乘。24.假设问题假设法是解容许用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己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设想,然后按照己知条件进展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再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25.余数问题一个带余数除法算式包含4个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它们 的关系也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或(被除数-余数)除数=商。26.一笔画和多笔画(1)但凡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任一 偶点为起点,最后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2)但凡只有两个奇点(其余均为偶点)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完;画时必须以一个奇点为
13、起点,另 一个奇点为终点。(3)多 笔画定理 有2n(n1)个奇点的连通图形,可以用n笔画完(彼此无公共线),而且至少要n次画完.27.抽屉原理抽屉原那么一:把n+1(或更多)个苹果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 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抽屉原那么二:把(mn+1)个(或更多个)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必须一个抽屉里有(m+1)个(或 更多的)苹果。说明:应用 抽屉原那么解题,要从最坏的情况去考虑。28.分解因式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一个自然数的约数的个数,恰为各个质因数的指数加1后的乘积。一个数的完全平方数,各个质因数的个数,恰好是平方前这个数各个质因数个数的2
14、倍。一个完全平方数各个质因数的个数都是偶数。29.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一般有三种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2) 短除法(3)辗转相除法30.分数的比拟分母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分子大的分数比拟大。分子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母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也可以把它们转化成分子一样的分数比拟大小。 性质:1.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小于真分数的分子),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3.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这个自然
15、数小于假分数分母),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大。4.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自然数,所得的新分数比原分数小。31.剪纸问题公式:2对折后剪的次数+1=段数。32.最小1、解答最小的问题,可以进展枚举比拟。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 然后比拟出值或最小值。2、运用规律。(1)两个数的和一定,那么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3、考虑极 端情况。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络实际考虑问题”等。33.比拟大小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展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
16、果,调整放缩幅度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分组(分段),并尽可能使每组所对应的标准一样;另一种方法是按近似数乘除法计算法那么,比要求的准确度多保存一位,进展计算。34.钟表问题解答钟表问题,我们首先想方法把有些能转化成相遇或追及问题的转化为相遇或追及问题来解答。需记住以下常用数据:钟表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大格30度,每小格6度。,分针每分钟走:6度;时针每分钟走:0.5度;速度差:5.5度 2解答钟表上的时间快慢问题,关键是抓住单位时间内的误差,然后根据某一时间段内含多少个单位时间,就可以求出这一时间段内的误差。35.分数应用题的计算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
17、量是变化的,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不变的量,把不变的量看作单位“1”,将己知条件进展转化,找出所求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列式解答。2还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3对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36.利润问题解答利润问题你必须理解以下的关系式。(1)利润=卖价-本钱(2)利润的百分数=(卖价-本钱)本钱100(3)卖价=本钱(1+利润率)(4)本钱=卖价(1+利润率)(5)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6)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7)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37.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100%=浓
18、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1、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_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人。2、54人12天修水渠1944米,假如人数增加18人,天数缩到原来的一半,可修水渠_米。3、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消费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早10天完成,应增加_人。4、某食堂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_天。5、某消费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如今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天完成。6、一项工程预计15人每天做4小时,18天可以完成,后来增加3人,并且工作时间增
19、加1小时,这项工程_天完成。7、某机床厂第一车间的职工,用18台车床,2小时消费机器零件720件,20台这样的车床3小时可消费机器零件_件。8、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如今有煤77吨,用一辆大卡车和小卡车同时运_次运完。9、某车间接到任务,要在15天制造120_0个零件。后来任务增加28%日产量也进步。这样_天完成。10、8个人10天修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修420_米,要_天。参考答案:1、解:(39600-1320_)(1320_301015)-30=10(人)。2、解:19445412(18+54)(122)=1296(米)。3、解:(2825-285)
20、(25-5-10)-28=28(人)。4、解:(1516-516)(16-6)=16(天)。5、解:2520(162091214)=12(天)。6、解:15418(15+3)(4+1)=12(天)。7、解:720182203=120_(件)。8、解:77(8045)+(3638)=14(次)。9、解:(120_0+120_00。28)(120_015+120_015)=16(天)。10、解:420_(84010820)=20(天)。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1、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假如每间5人,那么有14人没有床位;假如每间7人,那么多4个床位。该校有宿舍_间,学生_人。2、用库存化肥给麦田施肥,假
21、如每公亩施6千克,就缺20_千克;假如每公亩施5千克,那么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公亩麦田,库存化肥_千克。3、用一根绳子测量井的深度,假如线绳两折时,多5米,;假如绳子3折时,差4米,绳子长_米,井深_米。4、小玲买5千克苹果,可多余1元8角钱;假如买6千克,还差1元2角。每千克苹果价钱是_元,小玲带的钱是_元。5、某校学生参加劳动,分成假设干组,假如10人一组,正好分完,假如12人一组,差10人。参加劳动的有_人。6、挖一条水渠,假如每人挖24米,那么超过总长120米,假如每人挖30米,那么超过总长300米。挖渠共有_人,渠长_米。7、一根绳子,假如剪5段,那么差2米;假如剪3段,那么余下
22、8米。绳子长_米。8、箱子里有假设干只袜子,假如每次取7只,那么剩下6只,假如每次取9只,那么差8只。箱子里_只袜子。9、工人铺一条路基,假设每天铺260米,铺完全路长就得延长8天;假设每天铺300米,铺完全路长仍要延长4天,这条路长_米。10、一堆桃子分给一群猴子,假如每只猴子分10个桃子,那么有两只猴没有分到,假如每只猴子分8个,那么刚好分完。有_个桃子。参考答案:1、解:(14+4)(7-5)=9(间)95+14=59(人)2、解:(300+20_)(6-5)=500(公亩)5005+300=2800(千克)3、解:(52+43)(3-2)=22(米)(22-4)3=54(米)4、解:(
23、1.8+1.2)(6-5)=3(元)35+1.8=16.8(元)5、解:10(12-10)=5(组),510=50(人)6、解:(300-120)(30-24)=30(人)3030-300=600(米)7、解:(8+2)(5-3)5-2=23(米)8、解:(6+8)(9-7)9-8=55(只)9、解:2608-3004=880(米)880(300-260)=22(天)260(22+8)=7800(米)10、解:(102)(10-8)=10(只),108=80(个)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1、一列火车3小时行240千米,照这样算,7小时行_千米。2、粮站加工切面,5天加工440千克,照这样算,30
24、天可加工切面_千克。加工4840千克切面要_天。3、两辆汽车一个月用油120_千克,5辆汽车8个月用汽油_千克。现有36000千克汽油,够_辆汽车用3个月。(一个月算30天)4、8个人10天修公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要修420_米,要用_天。5、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假如增加9人,_天完成。6、学校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1260平方米,照这样算,40人平整2880平方米,要_小时。7、某工程队,16个工人9天能挖水沟1872米,27个工人14天能挖_米。8、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75公亩,照这样算,4台5小时耕_公亩。9、砖厂用3台制砖机4小时消费红砖坯4.
25、8万块,照这样算,8台制砖机8小时可制_红砖坯。10、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如今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要_小时。参考答案:1、解:24037=560(千米)2、解:440530=2640(千克)4840(4405)=55(天)3、解:120_258=24000(千克)360003(120_2)=20(辆)4、解:420_20(840108)=20(天)5、解:645(6+9)=18(天)6、解:288040(1260335)=6(小时)7、解:18721692714=4914(米)8、解:753245=250(公亩)9、解:4.84388=25.6(万块)10、解:168(33.68312)=10(小时)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及练习题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