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A2. 【问题】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
2、案】 C3. 【问题】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 C4. 【问题】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是()。A.世代交替B.传粉C.形成种子D.双受精【答案】 D5. 【问题】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实践属性D.现实属性【答案】 A6. 【问题】 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A.冯特B.巴甫洛夫C.艾宾浩斯D.弗洛伊德
3、【答案】 C7. 【问题】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细胞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答案】 D8. 【问题】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有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B.C.D.【答案】 B9. 【问题】 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属于哪种教学评价 ()A.配
4、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B10. 【问题】 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A.“泛德教育”B.“泛体教育”C.“泛美教育”D.“泛智教育”【答案】 D11. 【问题】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琴弦学校C.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答案】 C12. 【问题】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宄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答案】 B13. 【问题】 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A.主动脉B.肺动脉C.人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答案】 B14. 【问题】 下
5、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 B15.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答案】 D16. 【问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
6、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D17. 【问题】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答案】 C18. 【问题】 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调查D.谈话【答案】 A19. 【问题】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B20. 【问题】 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aabb和AABB
7、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运用陶治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 。A.坚持严格要求B.创设良好的情境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答案】 BC2. 【问题】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E.概念知识【答案】 BD3. 【问题】 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
8、,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答案】 ABC4. 【问题】 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其特点有()A.情境性B.暂时性C.外显性D.激动性E.稳定性【答案】 ABCD5. 【问题】 教师为人师表应做到( )A.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B.衣着得体,语言规范C.作风正派.廉洁奉公D.自觉抵制有偿家教E.健全人格,身体力行【答案】 ABCD6. 【问题】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心理辅导老师常用的会谈技术有( )。A.面谈B.倾听C.澄清D.反映E.测验【答案】 ABCD7. 【问题】 教育
9、心理学的性质是()。A.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B.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C.自然科学D.社会科学E.上述说法都不对【答案】 AB8. 【问题】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答案】 ACD9. 【问题】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年龄差异B.智力差异C.群体差异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答案】 CD10. 【问题】 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 )A.顿悟B.替代C.强化D.观察E.试误【答案】 A11. 【问题】 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体现在()。A.群体性B.复杂性C.示范性D.创造性E
10、.显效的长期性【答案】 ABCD12. 【问题】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课的类型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B.技能课和检查课C.理论课和实践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答案】 AB13. 【问题】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A.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B.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C.1911年中华民国宪法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 AB14. 【问题】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 mt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E.价值体系个性化【答案】 ABCD15. 【问题】 在教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
11、洛齐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E.夸美纽斯【答案】 ACD16. 【问题】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A.课程计划B.校舍安排C.课程标准D.教科书E.教学指导书【答案】 ACD17. 【问题】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A.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B.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C.学习是获得习惯的过程D.学习是引起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E.学习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剌激情境【答案】 AB18. 【问题】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
12、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答案】 ABCD19. 【问题】 下列表述中体现了制度化教育特点的是()A.非正规教育的概念B.非学校化的观念C.按年龄分级D.具有层次结构【答案】 CD20. 【问题】 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包括 A.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B.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C.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E: 人的需要【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
13、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一):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问题(二):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答案】【要点】问题(一):原因:(1)言行并驳。李老师虽然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纸屑,可自己却说脏话,乱扔烟蒂。“言语”与“行为”不一致,言语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反倒身教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2)言教方法失当。“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
14、理服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敬业精神的缺失。李老师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在教育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当然效果就会比较差。问题(二):正确方法:(1)言行一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2)因材施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有理有据,用学生易懂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3)全心全意。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做到用心,用真心诚意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改正错误,好好学习。2. 材料涛涛今年上幼儿园中班,老师对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实他挺聪明的
15、,在学校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是平时有点顽皮,不太自觉,但老师对他很有偏见,涛涛的家长也侧面和班主任沟通过,提了些意见,最终非但没改变什么,反而发展到班主任经常要报复涛涛的程度。问题:根据材料,请你分析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观。(14分)【答案】材料中的幼儿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没有做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没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求做到:(1)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的人格和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人格需要尊重和保护,教师往往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容易形成盲目自尊、无视幼儿的人格、不容许幼儿有丝毫挑战的心理。突出的表现有师幼关系不平等,幼儿常常要看着老师的脸色说话
16、做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老师的不满和处罚,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幼儿的人格,才能建立一种平等的师幼关系。(2)理解和宽容幼儿。幼儿是成长中的人,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在他们身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需要教师引导、帮助、教育。纠偏正错、引导幼儿健康成长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不是额外负担。教师一定要理解和宽容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谨言慎行,切莫以自己的好恶和兴趣,妄加评判。(3)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因材施教。幼儿的情况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复杂与多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都是可造就的人才。教师的职责就
17、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都能得到重视。另外,正是由于幼儿具有各自的特点、个性等,教师才要根据其差异因材施教。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玲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考虑到他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以及她马上要转回老家读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没有必要给她订购新书,于是找来以前用过的旧课本给她用。发教材时,有几个同学看到她的书是旧书,就问:“新书怎么上面写那么多字”“就是,这是旧书,她怎么发的是旧书呢她也以为是我弄错了,我当时就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她嘟囔了几句,用力地把教材扔进了课桌,我心里有一丝不高兴。她下课后气冲冲地来到我办公室,当着许多同事的面吼道:“我不需要你的怜悯!”我非常尴尬,一气之下,说
18、了一些“不知好歹”一类的话,她当即哭了,一口咬定我歧视她,哭着离开了办公室。问题:从教师职业素养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并给出评价。【答案】材料中教师的出发点本来是关爱学生,想要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用意是好的,但却用错了方法。(1)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强,不能承受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素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对待和处理教育问题时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智慧。(2)材料中教师欠缺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时,尤其是像材料中由于教师的不当行为引起师生冲突时,教师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适应各种变化
19、,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4. 材料:在一次主题为“课程资源的研发利用”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结合某教师的国家的结构的教学,组织了评课活动,活动中任课教师与听评教师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如下点评意见:(1)运用的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符,有利于学生学习;将学生熟知的音像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激活了学生思维。(2)将故事内容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机整合,生成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3)课程资源未能分段使用未能体现动态生成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要求,影响了教学难点的突破。(4)建教师教学中应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的层
20、次,分层分步使用课程资源,教师在注重已有资源使用的同时要运用好课堂及时生成的资源。问题:请用思想品德教育评价理论,对上述点评意见进行分析说明。(20分)【答案】(1)思想品德课程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进行教学,第一点评价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特点。(5分)(2)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体现了教材的灵活运用。第二点评价体现了这一点。(5分)(3)在课程资源的生成利用上,要体现阶段使用性,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更有价值,第三点评价体现了这一点。(5分)(4)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要分层使用,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第四点评价
21、体现了这一点。(5分)5. 小班幼儿菲菲在纸上涂着涂着,觉得像苹果,于是说自己画的是苹果;又涂着涂着,说是大海的波浪;过了一会儿突然想起妈妈织的毛衣,又说成是毛衣了又涂着涂着,最后她把整个画面都涂黑了。问题:(1)材料体现了幼儿的何种心理现象?(2)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心理现象的特点。【答案】(1)材料体现了幼儿的无意想象。(2)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菲菲在纸上涂着涂着,觉得像苹果,于是说自己画的是苹果;又涂着涂着,说是大海的波浪。这说明菲菲想象的目的不明确,并且想象的主题不稳定。菲菲过了一会儿突然想起妈妈织的毛衣,又说成是毛衣。这说明菲菲的想象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最后菲菲把整个画面都涂黑了,说明菲菲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对于绘画的结果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