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深度自测考试题5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教师资格深度自测考试题5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中心体【答案】 D2. 【问题】 第一个提出发展关键期概念的人是()A.劳论兹B.艾里克森C.皮亚杰D.维国斯基【答案】 A3.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段【答案】 B4. 【问题】 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和品质,
2、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的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似物B.赤霉素类似物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素【答案】 A5. 【问题】 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A.在准备移栽的蔬菜幼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B.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C.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D.春季植树。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答案】 C6. 【问题】 在师生观上与我国的学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是世界上第一本研宄教学法的是()。A.终身教育引论B.教学与发展C.雄辩术原理D.教育学【答案】 C7. 【问题】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
3、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答案】 D8. 【问题】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宄的是学校教育中的()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D.学与教的规律【答案】 D9. 【问题】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
4、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 B10. 【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的思想。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C11. 【问题】 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 B12. 【问题】
5、 “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其原因是土壤板结会导致()。A.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小草的光合作用B.小草缺水.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小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 C13.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师:“大家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 ”属于哪种导人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14. 【问题】 关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
6、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B.高尔基体与肽链合成有关,还聚集着一些酶原,参与糖蛋白的形成C.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 B15. 【问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答案】 D16. 【问题】 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教学
7、的可能缺失,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的评价是()。A.配制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17. 【问题】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 )。 A.语义联想B.视觉想像C.谐音联想法D.关键词法【答案】 C18. 【问题】 教师在“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提问:在这辽阔的自然界里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和动物,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别植物和动物呢 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A.复习导入B.设疑导入C.直观导人D.故事导入【答案】 B19. 【问题】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问关系是()。A.共生B
8、.寄生C.竞争D.捕食【答案】 C20. 【问题】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B.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C.用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D.用玉米种子繁殖后代【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现代特质理论认为特质基本涵盖了人格的所有方面,这些特质是()A.外倾性B.宜人性C.责任心D.神经质E.开放性【答案】 ABCD2. 【问题】 诉讼可分为几种(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复议【答案】 ABC3. 【问题】 感光细胞包括()A.椎体细胞B.杆体细胞C
9、.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E.视神经纤维【答案】 AB4. 【问题】 学生迁移的基因理论有( )。A.形式训练说B.奥苏伯尔的认知观C.经验类化说D.相同要素说【答案】 ABCD5. 【问题】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 。A.获得B.转化C.猎取D.评价【答案】 ABD6. 【问题】 自我教育包括()A.自我命令B.自我认识C.自我检查D.自我奖励E.自我惩罚【答案】 ACD7. 【问题】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部分B.结尾部分C.中间部分D.不一定E.都一样【答案】 AB8. 【问题】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A
10、.成文的正式规范B.口头约定的规范C.约定俗成的规范D.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E.潜意识遵循的规范【答案】 AD9.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请你从下列答案找出错误答案(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答案】 ABD10. 【问题】 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下特点()A.延续性B.丰富性C.曲折性D.内隐性E.特异性【答案】 AB11. 【问题】 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答案
11、】 ABCD12. 【问题】 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相同条件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 )A.1:2B.2:lC.1:3D.3:1【答案】 BD13. 【问题】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是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即( )。A.认知内驱力B.直接的力驱力C.自我提高的力驱力D.间接的力驱力E.附属的力驱力【答案】 AC1
12、4. 【问题】 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C.注意启发D.讲究语言艺术E.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答案】 ABCD15. 【问题】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A.爱国主义情感B.集体主义情感C.义务感和责任感D.事业感E.自尊感和羞耻感【答案】 ABCD16. 【问题】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答案】 BCD17. 【问题】 下列关于启发性原则的描
13、述正确的是()。A.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B.启发式就是提问式教学C.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D.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E.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利用知识【答案】 ACD18. 【问题】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A.强化B.客观C.程度D.结构E.主体【答案】 ACD19. 【问题】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答案】 ABCD20. 【问题】 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 )A.活动
14、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冲动行为D.交往困难【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于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学生们陆续在报名表上写上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书法、弹琴、乒乓球于老师发现,除了小伟,其他学生都报了项目。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很差,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于老师把小伟找来,鼓励他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小伟却自卑地说自己没什么特长。于老师启发他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来!”小伟想了很久,急得快哭了,怯怯地问:“老师,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会断开,请问削梨算是特长吗?”于老师当
15、即拍板:“行!就这个了。”展示活动当天,于老师郑重地请小伟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伟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圆滑晶莹,细长的果皮垂下来足足有50厘米长,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他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于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面向全体,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每一个学生都
16、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该案例中的于老师发现小伟没有报名,考虑到小伟是刚转来,学习成绩不好,就鼓励小伟报名参加活动,体现了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2)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喜好和特长。教师的职责就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重视,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并得到最大的发展。该案例中的于老师重视小伟的个体差异,鼓励小伟表演自己的特长,增强了小伟的自信心。(3)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之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找到学
17、生身上的闪光点。该案例中的于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注重发挥小伟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小伟的各方面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专家点拨】该材料分析题相对较容易,理清学生观的具体要点,并以此分析材料中的对应内容,注意两者结合论述即可。其中,学生观(常考要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师观(常考要点):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2. 某初中校园网的论坛上,有如下帖子:阅读上面帖子,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1)“快乐天使”的危险做法侵犯了同桌同学的什么权利(2)“学不学是我自己的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1)生命健康权、人身
18、权、安全权、人格尊严权(任答其中一点)。(2)这个观点不对。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 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
19、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2)。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
20、神话中涅磐的凤凰。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问题
21、:、联系上下文理解段中“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分)、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分)【答案】1、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飞)的蝶,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的梦。、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意合即可)4.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
22、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2)请您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答案】(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2)读了这
23、个故事,我受益颇深。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工作的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助人者自助!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4、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虽说广大教师的工作目标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但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对此教职工之间应该提倡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敬业乐群的双赢理念。教师之间无论是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尊重对方的劳动,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树立同行相亲、相助的新风尚。任何轻视、贬低别人的言行或不择手段地抬高自己都是不道德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应
25、贬低其他学科而提高本学科。更不能片面地去争地位、争时间。学校领导应该尊重、信任、关心教师,公正、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劳动,要严以律己,勤恳坦诚,做教师的表率,深入教育实际,提高管理水平。教师则应服从、接受、支持领导的工作,发现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要善意地予以指正,积极帮助克服。并理解体谅领导的难处,共同分忧解难,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上下一心,左右协调,团结乐群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学校兴旺发达。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抢红包是近年来流行的话题之一。各类抢红包活动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人认
26、为是高科技时代的民俗变化,值得发扬;有人认为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坏了社会风气,也有人认为玩点游戏并没有错。综合材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立意:(1)传统亲情也可以现代化表达(2)现代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既要亲情又要与时俱进(3)文化与时俱进【答案】中学作文立意: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目前社会时事热点,通过“抢红包”现象,引发对背后更深层问题的思考。材料提供了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这是科技与民俗的结合;二是玩游戏无可非议,但要扭转低俗的社会风气;三是认为抢红包破坏了人际关系,忽略亲情友情。【立意分析】这三种不同的角度实则给了考生立意行文的方向,考生可以从这三个观点中选取一个自己认同的观点来谈,当然也可以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如果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悖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