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42020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依据市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工作要点支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由常委会主任xxx 任组长,副主任 xxx 任副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和教科文卫工委委员为成员的调研组,赴涡阳县、市区开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状况调研。调研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走访文化工作者和群众等形式,了解我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托付蒙城县、利辛县人大常委会进行调研,邀请文化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开展暗访,形成调研报告。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总体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深

2、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旺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各项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主动统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我市投入近 5 亿元,加快三馆一院(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大剧院)布点建设和改造提升,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 5 个,文化馆 5 个,博物馆 5 个,社区文体中心 12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87 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1299 个。县区两馆一场全面覆盖,三县新建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乡

3、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 90%,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围绕书香亳州建设,全市建成 15 个基层阅读点,主城区15 分钟阅读圈初步形成。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2019 年全市建成数字农家书屋 1117 个,占比 87.9%,高于全省目标任务 7.9个百分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全市 1299 个村,覆盖率 100%。(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7 年以来,市本级累计投入 7000 万元,连续三年举办亳州文化旅游年活动 260 余项,亮点纷呈。2019 年,送电影下乡

4、 17332 场、送戏下乡 2604场、送戏进敬老院 296 场、文化广场演出 480 场,其中谯城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被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报嘉奖。市文化馆倾力打造人人有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惠及群众近万人次,人流量全省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艺术服务内容彰显时代特色,我市胜利推出印记伯俞泣杖等一批大型舞台剧,雨燕衔春等入选省级戏曲孵化安排,入选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主题,共举办书法、绘画、剪纸等各类展览 7 场次,参观人数近 2 万人次。同时,文化人才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托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平台,主动招募群众文化辅导员 136

5、6 人,引导各项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三)文化爱护和传承工作成效明显。目前,我市现有国保文物 8 处、省保文物 44 处,国家级非遗 3 项、省级非遗 38 项,居全省前列。我市累计投入 1.8亿元,先后实施了道德中宫等文保单位修缮工程和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等景区扩建工程,先后开展了三清大道(程井遗址段)等在建重点工程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强化基建工地现场执法巡查,有效爱护文物平安。我市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爱护条例颁布后,全面启动北关历史街区立面改造工程,2019 年共完成 20 条街巷立面改造任务。主动开展非遗评定申报工作,市级非遗公布七批次144 项,市级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公布两批次

6、 33 家。2019 年亳州市五禽戏群众文化普及活动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四)文化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加。我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聚焦招大引强,狠抓项目带动,设立 50 亿元的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公布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65 个,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 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54.3 亿元,较上年度增加 21.9 亿元,增速 67%,新增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 2 家,实现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打造北关历史街区精品旅游线路、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城市展览馆、林拥城、汤王温泉、华佗百草园等重点文旅项目。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入选国家特色小镇,辉山红色村落荣获中国漂亮乡

7、村百佳村和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市博物馆开发的千古一亳系列文创产品荣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打破全省 11 年未获金奖的空白。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广阔群众对美妙生活的新期盼相比,依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调研状况看,公共文化场馆和阵地建设总体上县城好于乡镇、乡镇好于村,县城周边好于偏远地方、漂亮新村好于一般村。县区场馆建设不均衡,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为新建文化场馆,谯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属于老场馆,建设年头早、场地面积小、基础条件差、功能配置弱,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广阔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个别乡镇综合文化站存

8、在多功能厅、展览室、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室外广场等功能不全、设备不齐状况,如谯城区卢庙镇、涡阳县高炉镇文化站还存在出路不畅问题。部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不到七个一八个有建设标准,文化设施配套不足,部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还存在被挤占或挪用现象。(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仍需提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如市图书馆建在职业技术学院内,知名度不高,服务实力不强,利用率较低,与全民阅读、书香亳州建设还有差距。调研发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现象在基层更为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供需失衡问题,农家书屋只见房子不见读者等现象肯定范围存在。由于文化站站长大多包村,农家书

9、屋管理员都是兼职,无暇顾及文化工作,有时正常开门都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村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小孩,电视、手机比较普及,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看书活动人员少。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缺乏精准供应。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肯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单一、供应更新缓慢等问题,送文化活动覆盖面不够广、种文化活动举措不够实,没有更好地同广阔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服务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多,群众文艺创作力气比较薄弱,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有的村举办公益培训讲座,如担心排小礼品,人员都很难请到,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参加人员也不多。(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待加强。一是基层文

10、化人才匮乏。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已不能满意基层日益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须要,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编不专岗、专职不专责、专人不专业的现象。多数农家书屋,因管理员劳务补助不能落实,发挥作用有限。同时,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严峻不足,谯城区为 21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各配备了一名文化协管员,调研中普遍反映,配备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文艺活动队伍无法进行指导和培训,电子阅览室也未有效利用,这些干脆制约农村文化事业持续发展。二是文化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我市文化系统高层次专业人才总量少、年龄大,结构趋于老化,甚至存在断层的潜在危机。艺术专业的演艺人才较多,作家、编导、文艺理论等人才相对较少,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11、新兴文化产业人才等专业门类人才紧缺,缺少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精品力作。国有专业院团和民营院团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新老艺人青黄不接,后继人才乏力。三是非遗项目传承人存在三低现象(经济收入低,政治地位低、社会地位低),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窘境。以蒙城县为例,专职从事非遗爱护工作的只有文化馆的两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为分管副馆长,已于今年退休。四是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哪些项目须要哪种专业人才,哪些发展方向急需培育哪种类型的人才,缺少科学规划,导致有些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文化人才业务培训与深造机会较少,人才评定和考核缺乏量化标准,文化人才队伍整体

12、活力不足。(四)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文化产业总量小。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 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3.50%,居全省第 12位,比全省低 1.02 个百分点。我市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 97 家,仅占全市文化产业的 2.6%,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2.3%,比全省低 27.6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及影响较低。二是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我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较少,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发展滞后,没有形成知名文化品牌及龙头文化企业,重大文化项目的示范带动未充分发挥。三是新兴业态发展不足。文化产品科技创新实力

13、不足,没有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报刊图书出版、广播电视传播、文化用品制造等传统文化产业仍为支柱产业,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较弱。四是文化与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成效有限。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不足,文化企业多以传统行业为主,文化+科技文化+农业文化+旅游等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文化价值体现不充分。三、看法建议 (一)补齐短板,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一是加快落实亳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2015-2020 年),着力补齐短板。加大老场馆改造升级和新场馆建设,加快推动市三馆一院、县区两场一馆达标升级,做好市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市

14、博物馆国家二级馆申报工作。统筹推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激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主动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参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内容供应等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向社会力气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及文化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三是根据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兼顾服务半径、供应实力,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在新改扩建居民住宅区、新村建设中规划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延长、向人员

15、密集区域流淌。四是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管理。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流程,丰富线上文化资源,开展线上文化活动,扩大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数字书屋覆盖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紧贴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充分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服务评估体系与考核机制,克服重建轻管现象,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的综合利用效益。二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度。充分挖掘亳州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深化文化民生工程,接着做好博物馆、文化馆免

16、费开放和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创新开展快乐奇异夜人人有艺品牌社教活动,加大宣扬力度,让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群众。三是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结构,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建议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模式,推动公共服务供应主体多元化,以订单式点单式等方式优化供应结构,通过调整置换、升级改造等方式盘活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与需求的无缝连接。依托农村传统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支持和激励农夫文艺团体、民间工艺传承人等参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应,提升农夫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参加度。(三)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加

17、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探讨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实行嘉奖、补助和贴息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利用产业规划引导,政策倾斜等手段,激励社会力气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实体、供应文化服务、资助公益性文化项目等。二是抓好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以重点项目、企业为抓手,加大重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型文化企业进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主动培育大型文化产业企业,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注意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传统产业和新兴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将现有的文化类、科技类

18、企业,逐步培育成为规模以上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引领我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办文化科技园,支持文创企业和机构研发生产文创产品,将我市特色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四)激发活力,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育力度。依据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职能任务,科学合理支配人员编制,保障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深化文化综合执法改革,稳定人才队伍。加强文化人才业务培训,注意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培训,可以依托市属高校和职业教化资源及外地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的文化人才培育基地,培育一批文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专项技能和整体素养。加强对现有文化协会

19、、演艺团体、民间文化队伍的扶持,大力培育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其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的作用。主动培育文化协管员、文化辅导员、文化服务志愿者,建立配置合理的文化人才梯队。二是激发发展活力。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一批熟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富有创新意识、驾驭现代传媒技术的特地人才,以岗位聘用、客座邀请、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主动创建条件将高层次文化人才请进来留下来。健全文化人才培育开发、选拔任用、流淌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创建良好制度环境,吸引并留住一批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队伍后备力气,激发各类优秀文化创新创业创建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