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度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2022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 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及省厅工作要求,以 强化基层应急能力为抓手,持续提升“体制建设、减灾基础、应 急处置、灾害救助”四种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 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创我市防 灾减灾救灾事业新局面。一、协调联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突出“全”一是减灾救灾机构“上下联动”。市县政府均成立统一的防 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明确具体的办事机构。作为应急管理工作 “最后一公里”的乡镇(街道)是减少灾害风险
2、和损失的第一道 防线,为协调推进乡镇(街道)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承担减灾救 灾职责,市应急局专题组织开展乡镇应急管理机构调研,对当前 乡镇应急能力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形成了调研报 告上报市政府。目前,全市14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均设立 了安全监管机构,其中108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应急管理所, 占比73%;乡镇配备应急管理人员编制数347名,实有人数400 名O二是预案体系做到“上下衔接”。深刻吸收2020年洪涝灾害应对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对市级现有救助预案进一步修订, 编制了市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逐 级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作乡镇和村级灾害风险区
3、划图, 要求乡镇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村均要制定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 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救灾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以六安市 “2020.7.18”暴雨洪涝灾害为“复盘”背景,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市县乡三级应急救灾决策和处置,进一步检验自然灾害 救助应急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减灾救灾队伍,提升减灾 救灾实战能力。三是灾害会商做到“左右协同”。先后印发了六安市自然 灾害灾情会商制度和六安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 等,建立涉灾部门、专家团队等多方参与的灾害形势和灾情会商 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全市自然灾害形势和灾情状况,进一步统一 全市灾情报送的指标、时限和方式,今年以来组织会商3次,印 发
4、分析报告3期。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 13名,涉及气象、地震、地质、水旱、农业等方面。积极组织 专家开展涉灾活动,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二、统筹资源,筑牢灾害救助基础突出“稳”一是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充实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能 力,2022年,我市共采购140万元救灾物资,各县区积极使用 中央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资金,采购了约2000万元救灾物资。 为加快推进物资储备网格体系建设,各县区合理布局物资储备点, 特别是加强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乡镇应急物资储 备点建设。形成了以市县储备为主,偏远山区和灾害易发建立物 资储备点的救灾物资储备网格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
5、应急物资保 障能力。同时,积极与发改部门对接,制定了我市救灾物资调拨 使用管理规定,充分利用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简化调拨程 序,保障物流运输,确保发生自然灾害后6小时内救灾物资运达 受灾地区。二是积极开展汛前备灾工作。市减灾办先后印发了2022 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22年减灾救灾各项准 备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备灾工作调研,召开了全市减灾救 灾工作交流座谈会,要求各县区全面摸底基层人口、房屋和农作 物等涉灾数据,灾害风险隐患、转移人员及包保干部、紧急转移 安置点、救灾物资等分布情况,建立全市自然灾害基础信息台账。 汛前,市减灾办联合市防办开展了汛前检查,重点检查了各县区 防灾
6、减灾救灾工作准备情况,并对检查的问题及时进行了交力、。三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市、县(区)、乡(镇)、 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全市灾害信息员通讯录, 定期更新国家灾害信息员数据库,并对村级灾害信息员任职最低 时限提出明确要求,确保灾害信息员队伍稳定。建立分级培训机 制,今年市县乡三级培训骨干灾害信息员2100人次。推广霍邱 县、裕安区前期探索经验,建立村级灾害信息员绩效考核制度, 每年根据考核情况发放灾害信息员工作补贴。2022年霍邱县发放灾害信息员补助41.3万元,裕安区发放灾害信息员补助31.3 万元。三、强基固本,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突出“实,一是注重示范带动。积极推进
7、我市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 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创建投入力度,鼓励县区出台激励政策,激 发社区创建活力,提高社区创建质量。我市裕安区和叶集区将综 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纳入财政预算,对创建成功全国和全省综合 减灾示范社区分别给予2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补助,同时,裕安 区对前期已创建成功的示范社区每年给予5000元的维护经费。 金寨县、金安区分别通过矿山企业和农房保险承保机构帮扶方式 协助社区创建,帮扶企业给予创建社区一定的补助资金,帮助其 完善硬件设施和应急物资储备。二是加大防灾宣传。抓住“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 灾日”等有利时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 进商城、进家庭的“
8、五进”宣传活动。推进各村(社区)防灾减 灾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和文化长廊建设,充分发挥市防震减灾科教 基地、科技馆等科普教育主阵地作用,以专业讲解和互动体验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防灾减灾有奖知识问答互动,参 与人数达到4.8万人次。与市广电台合作开辟应急广播节目,借 力新平台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制作普查宣传视频和纪录片,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传播力度。三是推进风险普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县两级及时调整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印发了风险普查工作方案。市政府专 题组织召开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进会
9、和培训会。 为加快推进普查工作,市普查办建立了 “横向市直部门月调度、 纵向应急部门周调度、市普查办自身工作日调度”的普查工作进 度调度机制,成立了由8家普查重点单位组成的督查组,赴各县 区开展督查检查。截止工2月31 0,全市应急、水利、林业、交 通已完成普查调查工作,气象、地震已基本完成调查工作,住建 和自然资源按照工作计划正在进行。12月24日,国务院普查办 印发了关于通报2022年度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工作情况和典型经验做好的通知(国灾险普办函【2021】58 号),对我市应急管理局风险普查工作提出了表扬,并组织有关 媒体开展典型经验的宣传和推广。、凝聚合力,务求应急救灾高
10、效突出“快”一是积极应对突发灾害。2022年,我市先后遭受“7.8”霍 邱洪涝灾害、“7.15”裕安风雹灾害、“7.17”金寨洪涝灾害和 7.28”金安区台风灾害共四次突发自然灾害,全市受灾人口 8.3 万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 36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98公 顷,农作物绝收面积656公顷,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2户21间, 直接经济损失L5亿元。灾害发生后,市应急局第一时间上报了 灾情,实行灾情日报告制度,建立灾害损失明细台账,连续印发 救灾专报10期。各级应急部门迅速派出工作组前往受灾严重地 区查看灾情,指导和帮助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各县区快 速响应,调拨救灾物资保障转移安置受
11、灾群众基本生活,并及时 将救灾资金下拨到受灾群众手中。二是全力抓好恢复重建。2022年,全市倒房重建任务为6 户16间,修缮任务306户564间。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 活,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尽快搬入新居,我市印发了重建(修缮)总体方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 “县组织、乡为主、 村服务”的重建工作机制,对个别自建确有困难且进度缓慢的四 类人群重建户要求由镇村全权代理服务重建。市减灾委办公室定 期调度重建进度,每半个月组织工作人员随机抽查相关县区重建 进展情况。截止2022年11月17日我市提前完成重建任务,受 灾群众入住新居,各县区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验收评估, 并及时拨付重建补助资
12、金。重建结束后,全市按照“一户一档, 统一规范”要求,对重建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并全部装 订成册。三是有序实施冬春救助。为切实做好2021-2022年我市冬春 救助工作,六安市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部署,印 发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各县区应急部门与农业、气象、乡村振兴 等部门会商,共同分析研判冬春期间灾害形势,研究确定冬春救 助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市县两级应急部门坚持倒排工期、挂图 作战,安排专人分片负责、每日调度和督促冬春资金及时下拨发 放,对重点县区和乡镇一对一跟进、点对点指导。市减灾办派出 工作组深入各县区指导督促冬春救助资金和物资发放工作,并加 大冬春救助物资保障力度,共配
13、套6730床棉被、1040件棉衣等 冬春生活救助物资。各县区积极通过公开栏、政务公开栏等形式, 及时张榜公布,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切实增强救灾资金管 理使用的透明度。特别是舒城县在冬春救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县 纪委监委全程参与,邀请纪监参与研究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发 放工作,共同明确救助标准、公示时间及村级民主评议要求等。 截止1月20日,冬春救助资金和物资全部打卡发放到位,切实 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四是认真组织灾后评估。2022年底,针对年度内全市境内 发生的自然灾害(洪涝灾害、风雹灾害等),根据市政府授权和 批准,市应急局及时牵头组织开展了灾害评估工作,督促各受灾 县区对本辖区内灾害情况进行了自评,召开市直部门和县区评估 工作座谈会,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第三方评价机构赴重点乡镇开 展现场调查,主要围绕灾害暴露出的防汛、救灾等工作的薄弱环 节和短板,提出针对性工作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