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4诗歌鉴赏第4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固练基础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是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啖,又树蕙之百亩, 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 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1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中由“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显示出恨不 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A.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南宋统治集团置国
2、家危亡 于不顾,一味地苟且偷安,轻重倒置C.这首词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激越中显沉稳,豪放中见沉郁,溢满全词的是感时抚事的 悲恨和忧愤,流露出凄楚哀怨之情。D.这首词以恨字为主题,语言犀利,沉雄激昂,发泄了词人对当权者的愤怒;词人刚毅不 屈的品德与愤世嫉俗的壮语贯通全篇。2 .用典是辛弃疾诗词的一大特色,本词多处运用典故,请任选两例分析其用典的作用。【答案】1. C2. (1)“听我楚狂声出自论语,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 悲愤。(2) “富贵非吾事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 自好的情怀。【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
3、力。C. “流露出凄楚哀怨之情错,虽是答别之词,却无常人的哀怨之气。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 怨别,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哀怨。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3.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两首诗所写送别的季节相同,都为春天,春江水涨,水流湍急。B.孟诗首句,不言别情,而有一种宽解抚慰之情;许诗首句那么写出离别伤感和无奈之情。C.孟诗最后一句卒章显意,直接抒情,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伤感之情显露无疑。 D.许诗的最后一句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景色的凄黯迷茫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 14.两首诗中都写到暮色,但采用的手
4、法和蕴含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案】13. A. (1)孟诗中的“暮色指黄昏时,夜色深沉。朋友一叶孤舟行于渺茫春江之上,诗人远望, 极其悲伤。本诗卒章显意,直接抒情,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2)许诗中的暮色指黄昏后,风雨凄迷。诗人酒醒后,朋友已远去,内心凄黯怅惘。本诗 借景寓情,以景结情,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解析】1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都为春天,春江水涨,水流湍急错误,孟诗第二句“君去春江正渺茫写的是春天之景,许 诗第二句红叶青山水急流写的是深秋之景,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应选Ao.此题考查学
5、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1)孟诗“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意思是暮色深沉天己晚,孤舟一叶停何方?心 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日暮写黄昏时,夜色沉沉;友人走后,诗人遥望江面,但见“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 上,于是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送者的心已追逐友人东去。由此表达了诗人对朋友 的殷切关心和一片依依惜别之情。“断人肠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痛苦,将惜别之情 上升到顶点。(2)许诗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意思是黄昏酒醒之后,朋友早已走远。漫天风 雨之中,单独走下西楼。“日暮“满天风雨写黄昏后,漫天风雨。诗人酒醒后,人已走远,满目望去,风雨
6、凄凄。本诗 以黯淡之景衬托离别之情,借景寓情,以景结情,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别后酒醒的凄清怅惘。 二、(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谶湖山寺张说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假设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久【注】添(yong)湖:在今岳阳市南,乂称南湖。巢由:巢父和许由。相传,尧要把君 位让给巢父,巢父不受;尧又要把君位让给许由,巢父教许由隐居;许由逃至箕山下,农耕而 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这话弄脏了他的耳朵。簪缕:古代显贵 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
7、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认为只有在空山旷野中,过着宁静寂历的生活,才能体会到那种神秘的禅意。B.禅室香台是山寺之景,“从来岂是于转折中写出了诗人对佛门的推崇。C.尾联使用假设句,借用巢由的典故,说明了诗人对为山林美景而放弃荣华的否认。D.这首诗语言流畅,结构跌宕,议论、抒情水乳交融,既揭示了禅理,又抒发了心声。16.这首诗的颈联写景绝妙,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做到的。【答案】15. C16.运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东岭的高耸之态。巧妙使用“出这个动词,化静为动,赋予 山以动态。同时,一个“明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湖水之清,又写出了湖水反射阳光所给人 的感觉,间接表现出湖景的美丽。湖光山色
8、,相映成景,写景如画,对仗工整。【解析】1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说明了诗人对为山林美景而放弃荣华的否认说法错误。应是说明了诗人对为山林美景而放 弃荣华的肯定。应选Co.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颈联“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中,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古以八尺为一寻,将东 岭形容为“千寻之高,此处作者突出东岭的高耸之态,写出了东岭的雄伟之姿。其次,出字用得极好。山本是静止不动的,是云在山的周围飘荡。但作者别出心裁,不说运 动,而说山“出,化静为动,赋予山以动态,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树里南湖一片明 中,外表是写湖水反射阳光,从而将湖的四周照得明亮,而且
9、这个明字,又写出了湖水的清 澈,将村中树木的倒影映照在湖水中,写出了湖景的美丽。最后,这一联对仗工整,“云间对树里,东岭对南湖,千寻出对“一片明,是律诗中的 佳对。东岭的高山对西湖的净水,湖光山色,相映成景,写景如画,引人入胜。三、(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以下小题。大洋黄子云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窗冥。湖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孤屿遥相认,危橘觉有灵。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注】这首诗是黄子云随清朝册封使者入琉球时所作。宣(,。)冥,此指大海深处。16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起笔非凡,诗人将时间、地点、事件等常规要素全都摒弃在有
10、限的篇幅之外,单刀直入, 从自己的感觉写起。B.第五,六句写诗人看到远处的孤岛,急于识别是不是目的地,感觉在大海中颠簸的小船有 如神灵护佑一般。C.末二句即景生情,诗人身处孤舟之中,面对浩瀚的大海,抚叹自己的身世,抒发了对自由 的无限向往之情。D.全诗描写了壮美空阔的大海景色和海行感受,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束。章法严谨,对仗 工稳,形象鲜明。18.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大海的壮阔景色的。【答案】17. C18.运用反衬、比喻的手法。诗人以舟如叶为喻,反衬出洋之壮阔。运用白描手法。三、四句写汹涌澎湃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迎面奔啸而来,海天之间白茫 茫一片。越来越远的海门(河流入海处)在日光的照耀
11、下,显得愈发青苍。运用白描的手法,寥 寥数笔,就清晰地描绘出大海的壮阔景色。【解析】17.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 抒发了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错误。作者借浮津抒发的不是“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 而是“个人身世飘零之感。应选Co.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明白哪些诗句表现了大海的壮阔景色,其次要弄清楚这些诗句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是 如何表现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诗前四句写的是大海的壮阔。不觉舟如叶,堂堂大清使者所乘之舟必非酢牖小艇,然而却像一片枯叶飘在海上,起句写 了五字,以使者之舟作为参照物,已将“大洋之无限空阔勾勒出来。根据比喻词“如可以判 断该句用了
12、比喻手法,而“舟如叶那么从反面衬托大海的壮阔。“湖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是诗人前瞻后顾所得到的印象,也是一幅逼真的画面:大潮涌过, 巨浪排空,漫天皆白;还望来路,阳光照在入海口上,青气森森。这一“白一青,如遇高明 画师,着色不多,却染出丰富的基调与无限广阔的空间。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在比照中又显 出无比壮观的气势。这两句用字平易,意境却不同凡响,而且对仗工整,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运用白描的手法,仅十个字就把大海浩瀚开阔、雄浑壮美的景色描绘了出来。四、(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冬夜即事曾巩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兔素餐。市粟易求仓縻实,邑龙无警里
13、闾安。香清一榻慨耗暖,月淡千门寄淞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注兆(mang):毛多色杂的狗。觐(qu)解(shu), 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谚 曰:霜淞重霜淞,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18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作者理罢公事,收起官印,顿感轻松,因为百姓免于仅吃素食而欣喜。B.颔联写粮食充足、里闾安定,透露出作者作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的欣慰之情。C.颈联由室内写到室外,霜淞兆年丰,虚实相生,诗韵趣味俱存,境界由小及大。D.颈联通过一与“千暖与“寒的比照,寄情于物,借景抒怀,突出国泰民安的景象。20.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请结合诗歌
14、的尾联对此简要赏析。【答案】19. A20.尾联写作者感到丰年的征兆,不禁起身挑灯卷帘向外望去。这个动作细节描写表现 了作者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切,塑造了一个忠于职守,心系国家人民的官员形象。【解析】19.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 百姓免于仅吃素食而欣喜理解有误,应为因为自己免于尸位素餐而欣喜。应选Ao.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人从处理完毕政务后的心绪起笔,到为百姓来年的幸福生活而高兴结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 勤政爱民。尾联”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意为:听说这冰花预示着丰年,提过灯笼、卷起帘 子,仔细观看。诗人感到丰年的征兆,不禁起身
15、挑灯卷帘向外望去。“笼烛卷帘看的动作细节 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冬夜里的感受和心境,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对民生的关切, 突出了一位心系百姓、责任感强的地方官员形象。国练真题一、(2020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而小题。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眼。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裂素写远意,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因之汶阳川。注释:1这首
16、诗作于金陵。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20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22.以下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17、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2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答案】21. B. D22 .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桃树是 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 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B项,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错。“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 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 有谁来抚摩
18、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可见这是李白当下的 想象,并非追忆应选Bo21. 木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情感等的鉴赏能力。A项,“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错。先说吴蚕己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是表达离家 日久,对家人特别是一双儿女十分想念。B项,“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理解错误。“谁种龟阴田是看到吴地春蚕结茧,想到东鲁家中 春天的农事,想到家中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因之汶阳川是自己暂时无法回家, 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 南一带)的家人。并非表达归隐田园的志向。C项,“金陵酒楼错。“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是
19、说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 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山东任城的酒楼;酒楼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 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 玩耍。“酒楼并非金陵的,是家乡的酒楼。应选Do木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这首诗中的桃树有其象征意义。“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 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 象征。从诗歌结构来看,桃树是抒情的线索,“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 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诗人由酒
20、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 的儿女。从诗歌意境来看,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桃树与酒楼构成优 美的春景;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桃花与女儿因思念我而 流泪,构成一幅美丽又忧伤的图画;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桃树下一双儿女行走,画面优美。总之,桃树在诗歌意境的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2019全国2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22.
21、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比照。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2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 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24. D25.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 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沉着之致。【解
22、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 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 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 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 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说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 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那么立场,即符合道义。应选D。24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 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
23、为什么用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此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 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 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 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 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那么。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沉着之 致。应选c。2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何人为我楚舞,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高祖曾经有想要废太子,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 意的想
24、法,但是后来吕后请张良设计,汉高祖在无奈之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此曾向刘邦哭 泣,刘邦也无可奈何,只好无奈地告诉她:“为我楚舞,吾为假设楚歌,这表现了刘邦那种无可 奈何的感情。听我楚狂声? 在论语微子篇中,楚国隐士、也是狂人接舆,曾唱歌当面挖苦孔子迷于从 政,疲于奔波,李白便有诗句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辛弃疾此处,便同时使用了这两个典故,表现了词人长恨的无可奈何,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愿 意趋炎附势,昧着良心屈从在主和派的脚下。词人以反问的语气提出,造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 震撼。“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用渔父中的典故,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操守。那位渔父, 曾经告诫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25、吾缓;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实是在劝屈原 审时度势,可以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辛弃疾此处,只说“濯吾缨,其实便是说明了自己的态 度,不会随波逐流,只会坚持自己。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这里,是用西晋张翰的典故。根据世说新语中的记载,西晋 的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 他说: “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辛弃疾这里,显然是反用,同时也是抒发牢骚之意。词人 抗金的理想,一直被打压,难以实现,所以他才会发出要什么身后之名的牢骚!“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 渊明深感当时的混乱和黑暗,所以隐居起
26、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辛弃疾此处,表达的是此次进 京,并非去追求个人私利,也不想在京城中和主和派同流合污,是说明心迹的写法。列子 中,有以鸥鸟为友的记载,辛弃疾表示,自己宁可归隐,也不愿向主和派投降,来表现归隐和 劝慰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李太白杂言(节选)宋徐积乃知公是其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戴乌纱,著宫锦,不是高歌即酣饮。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释: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 坐,傍假设无人。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渭上秋夕闲望潘间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
27、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闽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 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3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首句“乃知公是真英物给予了李白高度的评价,指出李白是真正的杰出人物。B.“万叠秋山清耸骨比喻新奇,耸峙的万叠秋山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心中诗仙的伟岸。C.诗人借描写春风得意时李白戴乌纱、穿宫锦和痛饮高歌来展现了李白的高傲和狂放。D.“醉来还抱清风寝借描写李白醉酒之后抱清风酣然入眠来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俊逸。4.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景色或者事物)?
28、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3. C4.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 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 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 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解析】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春风得意时错,根据诗下注释李 白被赐金放还,所以应该不是“春风得意时。应选C。4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意思是: 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选取了残阳
29、、轻雨、鸣蝉三种 意象,勾画出一幅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手法:视听结合,“残阳初过雨小雨刚过,天上 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属于视觉描写,“何树不鸣蝉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属于听觉描写。 动静结合,残阳初过雨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属于静态描写,“何树不鸣蝉 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属于动态描写。借景抒情,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 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勾画出一 幅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颔联采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勾画出一幅 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陶醉。三、
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谒巫山庙薛涛I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褒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注】唐代著名女诗人,遭受人生打击后、迫于生计,16岁无奈加入乐籍。这首诗写于贞 元初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早闻薛涛大名,第一次见面,就让她当场赋诗,题目不限。 薛涛略微思索,就写出了这首诗。高唐:观名,此即指巫山庙。襄王:楚襄王。楚襄王 与神女遇于巫山之阳,神女谓襄王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 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用于表
31、达悲伤的情感,诗中猿啼开篇就营造了凄凉的气氛。B.宋玉与楚襄王同是楚国人,此处引用二人的典故,更增加了高唐观的历史韵味。C.神女朝朝夜夜为云为雨,楚襄王最终亡国,诗人对此既有慨叹又暗含规劝之意。D.诗歌用语对仗工整,富有音韵的美感,感情表达直白,“惆怅一词说明心迹。6.本诗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景物描写都如入画境,两位诗人写法有何不同?请结合 诗句加以分析。【答案】5. D6. (1)本诗正面描写,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感官进行描写,从听觉写“猿啼,从视觉 写“烟霞,从嗅觉写“草木香,以声、色、嗅构成了整幅立体画面;近景与远景相结合,先 描写烟霞“草木等近景,再远观山色远听水声,构建了画面的层
32、次感;使用拟人修辞 来描述,写山色不忘宋玉,水声哭襄王,柳树与女子的眉毛要争个短长,使画面富有情味儿。(2)钱塘湖春行采用俯视和仰视的视角进行描写,诗人仰视见禽鸟,俯察见花草;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钱塘湖的春景,以行缺乏侧面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 收;选择精妙词语进行描述,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 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解析】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感情表达直白错,诗中多处用典, 情感表达含蓄。应选D。6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木诗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首联,从多感官 描写,属于近景描写,有不住的猿声,有缥缈的烟雾,
33、有醉人的芳香,以声、色、味来构成了 整幅立体画面;颔联,山色水声描写的是远景,山色属于静景、视觉描写,“水声属于 动景,听觉描写,且忘“哭提示此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尾联,“春来空斗画眉长采用拟人 手法写景,诗人虽有满腹才华,但是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她也不得不正视这一点,而为自己 的不幸身世遭遇慨叹。钱塘湖春行仰观早莺新燕,俯看“乱花浅草,视角有所变化。 前三联正面描写钱塘湖的春景。最后一联从自身感受侧面描写。中间两联使用了多个生动的词 语描写钱塘湖的美景。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 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
34、光水 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 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 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 衔泥筑巢,又后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 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婉紫嫣红开遍, 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 长,
35、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 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中间这两联 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 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 给人以清新之感。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 日美景。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大德歌冬景关汉卿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
36、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 钓鱼麻。【注】此曲写于元朝大德年间。元朝推行重武轻文的政策,科举中断,读书人地位极低, 不得不远游谋生,过着漂泊的生活。g(cha):小船。7 .以下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颜色和形态。8 .第三句意在表现雪下得很大,遮住了村庄稀稀落落的四五人家。C.全曲色彩明快,画面生机勃勃,饱含了作者对雪景的无限热爱之情。D.全曲描绘了黄昏郊野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稳定生活的向往。9 .作者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冬景?请任选两种,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7. C8.比喻。雪粉华,舞梨花
37、,把雪花比作飘舞的梨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颜色和形 态。动静结合。雪花飞舞,晚鸦鸣叫,是动景;烟村四五家,黄芦、清江、钓鱼腥,是静 景。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安宁、稳定的生活图景。渲染。皑皑白雪、归巢晚鸦、江岸边 的黄芦,色彩比照鲜明,渲染了空寂的意境。远近结合。大雪漫天飞舞,村庄依稀难辨, 是远景;晚鸦、黄芦、钓鱼腥,是近景。远近视角的变化让画面层次清楚、生动立体。【解析】7.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C.“色彩明快生 机勃勃错误,在大雪与乌鸦这一黑白画面中,黄色的芦花为画面增加了色彩,但荒凉寂静仍 是主要的意境特点,再结合注释中作者的处境可知,全曲色彩不
38、够明快,也没有生机勃勃。 应选Co.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表述规范,即分点作答,每点依次 指出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是如何使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首元曲中描写冬景的手法很 多,如雪粉华,舞梨花是比喻。把雪花比作梨花,描写出雪花的“粉华颜色和舞梨花般的 形态。雪花飞舞,晚鸦鸣叫是动景;烟村四五家,黄芦、清江、钓鱼鹿是静景,运用了动静结 合的手法。皑皑白雪、归巢晚鸦、江岸边的黄芦,色彩比照鲜明,是渲染。前四句写大雪漫天 飞舞的迷离景色,说明野外的扑朔迷离,依稀难辨,突出色彩之白。白中有寒鸦,一分荒凉; 黄芦掩映,色彩富有质量感,给人温馨。“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北风吹扫,扬起
39、雪粉,烟雾笼罩, 仍依稀可辨那拥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庄。这是远景。“看疏林噪晚鸦,看一,那黄昏归巢的乌鸦, 在稀疏的树林中正噪闹着,是准备栖息。“黄芦掩映清江下,黄色的芦花倒映在水里,形成一 条黄橙色的彩带,给这荒凉环境带来了几分温馨和一丝快意。黄色为暖色。北风的吹拂,江岸 边的黄芦在清江白景映衬下,更显得光彩夺目,摇曳多姿。斜缆着钓鱼腥,那岸边泊着一叶 钓鱼舟,独览着一清江之景。作者勾画出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远意境。船泊在岸边,说明 天气太晚,渔夫已归家,这样使环境更显得宁静。作者摄景钓鱼虢,描绘出了人活动的足迹, 给荒凉宁静的环境增加了生机和魅力,同时给人以期待和希望。这都是近景。五、阅读下面
40、这首诗,结合诗经卫风氓,完成小题。有所思(汉)佚名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稀!秋风肃肃晨风飕,东方须臾高知之!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施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迂。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于嗟女兮!无与土,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
41、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上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喳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那么有岸,隰那么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8 .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氓描绘了一对恋人婚前婚后的变化,呈现的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表达的是女子 的反思和觉醒。B.有所思写女子思念爱人,大海阻绝不了她的相思。她想赠礼物表达爱意,就在玳瑁簪上 系以双珠,再用美玉装饰之,从中可见主人公非常用心,十分珍视爱情。C. “妃呼稀,语气词,表叹
42、息,主人公一切的愤怒、伤心、不舍、难过都化作了那一声长长 的叹息,令人嘘唏不已。D.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写男子用情不专、偷鸡摸狗,兄嫂发现后,准备好好教训负心汉。 10.两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有诸多相同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9. D10.两首诗都用第一人称,都以女性视角来表达遭遇爱情曲折时的情感。两首诗都采用比照手法,都将女主人公热恋时的缠绵俳恻和知晓郎君有二心时的悲哀愤怒 进行了比照。两首诗都采用了赋比兴手法,都以直陈其事为主,加以比兴烘托。有所思以秋风肃肃 晨风飕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氓三次写淇水,见证了两人的爱情,“桑之未落和桑之落 矣暗示了女子容貌和爱情由盛而衰的变化。【解析
43、】9.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男子用情不专、偷鸡摸狗,兄嫂发现 后,准备好好教训负心汉借。本句意思: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 悉隐情,而今假设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应选D。10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氓中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有所思中有 所思,乃在大海南,都采用第一人称。二者都是从女性视角来写在爱情中遇到的曲折,并且 在文中都用到了比照的手法。氓表现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 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前后态度进行了比照,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
44、迫和摧残的情况。有所思表现一位女 子在遭到爱情曲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开头写其对远方的情郎心怀真挚热烈的相思爱恋,可惜 天有不测风云,晴光涌敛的爱河上顿生.惊涛骇浪,爱情的指针突然发生偏转,激怒渐趋冷静之 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前后态度形成比照。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 忍的感情曲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两首诗都采用赋比兴手法,都以直陈其事为主,加以 比兴烘托。氓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以及婚后生活;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 是比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比兴,比喻弃妇面容憔 悴与被弃的痛苦。有所思以“双珠璘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叙写“赠与
45、“毁及毁后三个 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曲折。以秋风肃肃晨风飕以景物的比兴烘 托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听到屋外秋风声里鸟儿飞鸣,情绪更乱。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1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0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借写衣饰的美好,使弹筝女子的形象宛如画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 的神态。C.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 物传达情思。D.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
46、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儿乎没有正面描写,但依然能传达 出弹奏者的深情,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12 .“弦凝指咽声停处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诗人集中笔力写出这样一个无声 的时刻有什么好处?【答案】IL C.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化用。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 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喑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解析】11.此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正衬错误,虽然两首诗都写到了月亮,但这首诗不是正衬,而是反衬,是“乐景哀情。 应选C。1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弦凝指咽声停处弦凝指咽,弹奏暂停的状态。写琴弦凝注,乐音消失,实际上是化用冰泉 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弦凝指咽声停处让人 们从那如泣如诉的琴声中,进入到一个更为深远悠长的意境,使得诗歌内容具有强烈的喑示性, 能更好丰富诗歌的内容,使得诗歌内容更为完整,精妙地影射了弹琴者心中的忧愁暗恨,进一 步展现出弹琴者的不幸命运与人生悲哀。国练提升一、(2022陕西永寿县中学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