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面临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面临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面临问题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面临的问题作者:李建民 封延会 单位:山东理工高校经济学院 山东理工高校法学院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过程,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文化干脆影响经济政策实施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说明,我们的经济文化还存在很多误区。为了增加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必要对当前的经济文化进行系统反思。所谓经济文化,既是指在经济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结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1,同时也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在创新、创业、合作与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2。因此,经济文化谈论的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对科技的关注也应当成为经济文化探讨的核心内
2、容之一。在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文化问题时,自然离不开对经济与科技关系问题的探讨。一、中国在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上的成就与问题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关3。在分析科技与经济关系时,我们须要将重点放在不同经济文化理念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上,即经济发展是以资本、劳动、资源、制度、技术哪类为主的问题。(一)成就简述从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来看,在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处理上,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上。20 世纪 80 年头,为了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加速经济增长,我们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科技战略,大力引进
3、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实力有了显著提升。现在,我国数百种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继 20 世纪 80 年头提出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对经济建设这一任务后,1995 年又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入 21世纪后,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2001 年起,国家起先调整科技发展战略,适时提出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大力谋划创新型国家建设: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出台,并公布了具体的配套政策;2008 年国家学问产权战略颁布,强调自主学问产权对我国将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有助于科技自主创新实力提升的社会文
4、化氛围的形成。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应当说,在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上,我们的理念转变已经完成。二是体现在科技发展所须要的投入不断增加。在理念转变作用下,我们对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相识日渐清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 年我国已经进入科技起飞阶段(RD 强度达到 1%)。2010 年其次次全国科学探讨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 RD 人员 3184 万人;全国 RD 总经费 58021 亿元,是2000 年的 65 倍,年平均增长 230%;RD
5、经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170%,比 2000 年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与日本相差无几,这说明,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正是出于对形势的科学推断,我们才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命题,从而使我国科技与经济关系的处理带有了显明的经济文化时代特色。(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科技与经济协调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科技短缺状况依旧严峻。一是研发强度有差距。2001 年通过的十五规划要求,研发强度到 2005 年要达到 15%以上,但事实上,这一目标到十一五中期的 2008 年才实现。目前,全国统计的 RD 强度达到
6、 170%,但是高于这一比例的省份仅有北京、天津、上海、陕西、江苏、浙江 6 个省市。一些经济大省如广东、山东、辽宁等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说明我国还未真正走上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轨道。二是自主技术少。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很高。不过在出口产品中,具有自主学问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很低,还不足 10%4;特殊是,在发达国家科技管制不断强化的今日,尽管国家层面上形成了对自主科技的高度需求,但在微观层面,企业往往是从短期的投入产出比角度思索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主要还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高。三是自主创新理念上的差距依旧存在
7、。为了保持政策的持续性,依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科技战略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汲取开发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三个内涵,后来又明确,外资企业可以视为中国制造的一部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跟踪仿照政策的一种持续。作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基于利润考虑,很难将工夫放在原始创新上,从而导致中国自主创新的质量大打折扣。四是科技创新质量低。中国还没有走向价值增长之路,依旧是粗放型的数量型增长模式。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为例,国人将之视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与科技进步的标记性工程,但国外对我国高铁技术的质疑不断出现。尽管中国方面表示,高铁技术是我们拥有自主学问产权的技术,但同时也承
8、认,为了引进这些现有技术,我们支付了大量的专利费。中国现在每年申请与授权专利构成中,独创专利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提示我们,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质量还很低。五是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战略意识欠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其次,但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根据西方大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应当利用这个压力,实现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而且,为了应对国际气候改变,中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了明确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从而为我国技术进步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2010 年下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说明,地方政府与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意义,对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关注中,缺乏对经济文化时代特性的感悟。二、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科技与经济不协调缘由分析人在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须要不断地做出理性推断和选择。由于人总是处于肯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这样的判断与选择不行能摆脱诸如价值观、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影响3。从经济文化视角看,我国科技与经济关系处理上存在的问题由以下缘由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