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支气管炎怎么治_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产妇围术期麻醉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哮喘性支气管炎怎么治_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产妇围术期麻醉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哮喘性支气管炎怎么治_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产妇围术期麻醉体会 R614 C 16723783(2011)04025402 目的:围术期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产妇一旦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发作,腹中胎儿会发生缺氧这一 严峻问题。方法:12例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宫内足月妊娠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协助氯胺酮0.5mgkg,力月西0.06mgkg。结果:胎儿娩出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均在7分以上,无1例产妇在围术期哮喘、支气管痉挛被诱发。结论:利于优生、优孕。 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 麻醉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宫内足月妊娠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
2、术,取得满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例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宫内足月妊娠产妇,年龄在22-34岁,体重在55-80Kg,要求行急诊剖宫产术。术前半小时鲁米那0.1g肌注,用劝慰与激励性语气告之产妇以安静、放松的心态去对待此次手术。入室后,开放静脉、接监护仪测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取侧卧位L1-2行硬膜外穿刺,胜利。解除全脊麻后加注维持量,局麻药为1.5%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混合液共20ml,内含1:20万肾上腺素。麻醉平面上界限制在T7以下,手术起先铺巾时用氯胺酮0.5mgkg,力月西0.06mgkg先后静注,使产妇进入亚麻醉状态,消退产妇精神压力,再静注氢化可的松琥
3、珀钠100-200mg。手术时嘱咐产科医师动作温柔取出胎儿,缩宫素20u宫肌注,20u静注,宫缩不好时,再依据详细状况增加缩宫素用量。术毕产妇可唤醒,术后给镇痛泵硬外镇痛。回病房后给低流量吸氧。 2 结果 胎儿娩出后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均在7分以上,无1例产妇在围术期哮喘、支气管痉挛被诱发。 3 探讨 围术期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史的产妇应将预防放在首位,一旦产妇有哮喘、支气管痉挛病发作,腹中胎儿会发生缺氧这一严峻问题,不利于优生、优孕。我院在此类手术围术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预防诱发此病史从产检时就起先,产妇加强肺功能熬炼会提高FEV1。(2)术前通过与产妇沟通,使其初步了解麻
4、醉与手术的流程,能以平常心对待。(3)连续硬膜外麻醉同时协助氯胺酮、力月西这一亚麻醉方法可使麻醉中镇痛、冷静、肌松、遗忘达到更高要求,这一步很关键。(4)术后运用镇痛泵又可进一步削减哮喘、支气管痉挛诱发,但镇痛泵局麻药中的镇痛药用芬太尼代替吗啡,因为吗啡也是一诱因。采纳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而放弃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据如下:一项对105名气道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调查探讨结果显示术中、术后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发生的严峻程度,麻醉和手术时间及FEV1无关。术中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插管全麻(占8-9%)高于不插管全麻(占0%)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占有2.2%),术后哮喘、支气管
5、痉挛的发生率静脉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为20%左右。连续硬膜外麻醉使阻挡平面不能过广,否则交感神经受到过大阻挡,迷走神经会相对兴奋,均可诱发病因1。 氯胺酮、力月西合用的亚全麻醉方法用于产科的重要已得到国内外一样认可。氯胺酮1968年用于产科,对新生儿无抑制作用,偶可引起新生儿肌张力增加和激烈担心。力月西透过胎盘,但透过量少于安定,对胎儿影响尚不清晰2。1971年就有氯胺酮对气道平滑肌张力影响的报道,静脉给药仍主要靠兴奋交感神经和抑制迷走神经间接起到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与力月西合用可消退氯胺酮的精神作用,并产生良好遗忘效果3。 围麻醉期一旦哮喘、支气管痉挛发作,首先要正确快速诊断,去除诱因
6、;其次加压给氧,以免缺氧。对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中可通过用氯胺酮、异丙酚加深麻醉方法。对于仍不能缓解的可以静脉给拟交感类药和抗胆碱药,紧急时肾上腺素0.1g静注。 参考文献 1Kumeta Y,Hattori A ,Mimura M ,et al A survey of perioperative bronchospasm in 105patients with reactive airway disease Masui ,1995; 44 (3) ;396-401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1309-1310 3Youssef-Ahmed MZ,Silverp,Nimkoff L,et Continuons infusion of ketamine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bronchospasm Intensive Care Med ,1996;22(9):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