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表述中反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农业开展状况C.体质进化程度D.生产力水平3、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农民富那么国家盛,农业丰那么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那么 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B.C.D.4、孙吴的都城“建业”和东晋的都城“建康”,都指今
2、天的()A.北京B.南京C.洛阳D.长安5、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将以下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忽必烈继承汗位南宋灭亡蒙古灭金元朝建立铁木真统一蒙古各 部西夏灭亡A.B.C.D.6、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 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7、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唐太宗深以为然,常以征为镜。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虚心纳谏C.减省刑法 D.注重文教 8、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以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3、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9、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10、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 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 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n、“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
4、D.北宋与金对峙12、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灿烂的 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 作品。这位“书圣”是()A.钟繇B.顾恺之 C.柳公权 D.王羲之1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 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土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A.西周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C.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D.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
5、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5、以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局部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课课课6 7 8第第第北宋的政治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金与南宋的对峙37A.两宋历史的短暂B.少数民族的崛起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政权的并立16、”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 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 “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土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17、“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
6、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那么天 D.唐玄宗18、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 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 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失”。以下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
7、念的是()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康熙帝21、以下材料表达的时代特征是()契丹银币契丹文铜镜西夏皇陵鹤吻王朱李张 斤斤盏 完兀蒲颜女真改汉姓表A.大动乱和大变革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开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开展22、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 刀”;当时有谚语日:“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当时宋朝的治国 政策是()A.削弱宰相权力B.实行重文轻武C.实行重武轻文D.改革科举制度 23、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 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
8、 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开展D.南方人口增多24、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想想看,其原因是什么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较高的制糖技术25、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以下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 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那么被国君派往小县为 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A.秦国B.韩国C.楚国D.燕国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图一、图二)图-:唐朝民
9、族形势图图二:北关、辽、西夏形势图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开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 种:一是中原王朝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 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格局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 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中华文明史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 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儒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 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 之。”宋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与边疆关系
10、开展模 式”中的哪一种模式?(2)材料三反响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3)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时期出现的现象,并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关系开展的 看法。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B-:杯洒冷兵权材料二 宋朝神童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三宋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开展科 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 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 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
11、专门掌管全国军 权及军令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1)材料一的图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 “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 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源于朝廷实行的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及积极作用。(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开展了科举,对宋代 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 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 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
12、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 不早朝”的现象。材料二: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燃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 曾无尺橡。中间畿内,不满千户,并邑榛荆(榛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 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材料三: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巢贼 众竞投物遗人。十三日,贼巢僭位,国号大摘编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材料四:(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 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史之
13、乱爆发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影响。(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五代的第一个政 权是谁建立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A3、C4、B5、A6、D7、B8、B9、D10、B11、B12、D13、C14、C15、D16、C17、C18、A19、D20、B21、B22、B23、A24、B25、A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图一:属于第三种模式;图二:属于第二种(或者把材料内容抄下来)(2)宋辽议和或者漕渊之盟;一方面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另一方面双方保
14、持一百多年相对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呈现繁荣景象;(3)民族融合;例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关系以和为主 等2、(1)宋太祖赵匡胤;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吸取唐末以来武 将跋扈的教训。(2)重文轻武政策。(3)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 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 定。(4)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兴旺、文化兴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1)原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比照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影响: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动;唐朝 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 地节度使权势加大。(答出任意-一点即可)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 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人物: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