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指征612例回顾性分析_剖宫产指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宫产手术指征612例回顾性分析_剖宫产指征.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剖宫产手术指征例回顾性分析_剖宫产指征 摘 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缘由。方法:通过对20052006年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12例产妇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的剖宫产为主要缘由,占26.96%,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缘由。结论:剖宫产终归是开腹手术,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状况,合理地应用剖宫产技术,提高产科质量,做好围产期保健,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 剖宫产 手术指征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2110例,其中剖宫产612例,剖宫产率29.0%;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5岁;孕周3442周,平均38周;初产妇417例
2、,经产妇195例;入院经试产182例,未经试产430例。 方法:由专人进行资料登记,以剖宫产第一位指征按例数由多至少排序,并计算其构成比。 结 果 指征分析:胎儿因素:259例(42.32%)。胎儿窘迫102例(16.67%),B超提示脐绕颈13例(2.12%),巨大儿35例(5.72%),双胎6例(0.98%),胎头位置异样12例(1.96%),臀位91例(14.87%)。胎儿窘迫主要依据试产过程中检查,胎心监护,产程图异样,养水污染程度。脐带绕颈术后诊断符合率为65%。母体因素:168例(27.45%)。骨盆异样12例(1.96%),瘢痕子宫46例(7.52%),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2例(
3、0.3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42例(6.86%),过期妊娠38例(6.21%),前置胎盘5例(0.82%),羊水过少9例(1.47%),妊娠合并心脏病2例(0.33%),高龄初产12例(1.96%)。社会因素:包括无任何手术指征的剖宫产165例(26.96%)。 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及构成,见表1。 讨 论 随着麻醉方法的改进,剖宫产术式的不断改革,提高了手术的平安性,使剖宫产手术中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4/万8/万1。国内报道20世纪50年头剖宫产率仅为2%,60年头为4%6%,70年头渐渐上升到10%15%,80年头增至20%2。 剖宫产是分娩的一种方式,但我们必需醒悟地相识到剖宫产所带来的种
4、种并发症,其死亡率及并发症是阴道分娩的24倍。为满意产妇的要求,产科医师驾驭手术指征远远脱离了单纯医学指征范围,使剖宫产手术成了全部手术中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最严峻的一种手术。 本组资料显示社会因素指征占26.96%,居第一位,年轻妈妈不愿忍受长时间分娩过程中的难受,家属也不情愿着急地等待,再加上顾虑阴道试产失败还要进行手术。高龄初产妇的增加也是缘由之一,因担忧难产,要求做剖宫产术也随之增多;对分娩的特别要求,选择吉利日子等;医务人员与孕妇及家属知情谈话后,必需敬重孕妇及家属的选择。 胎儿窘迫在本组资料中占16.67%,列其次位,主要是由于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污染程度视察,普遍用于临床,对刚好发觉
5、胎儿窘迫供应了较精确的依据,但是也存在假阳性结果。要针对引起胎儿窘迫的各种缘由,详细分析,赐予充分的试产时间,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避开假阳性。 臀位在本组资料中占14.87%,居第三位。臀位基本上被剖宫产替代,本组资料显示臀位分娩的剖宫产占臀位分娩总数的95.7%,臀位不是肯定剖宫产指征,大部分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如有软产道异样、胎儿体重大于3500g、胎儿窘迫、妊娠并发症、骨盆狭窄、高龄初产、有难产史、不完全臀先露等应行剖宫产3。为降低此因素引起的剖宫产,应加强孕期保健。 瘢痕子宫在本组资料中占7.52%,只要上次剖宫产是子宫下段的,无感染,B超提示子宫愈合好,此次妊娠
6、无内外科合并症,骨盆正常,在有条件的医院可试产,不是肯定剖宫产指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骨盆狭窄、巨大儿在本资料中占相当比例,并且1个病例可有1个或(和)1个以上指征,其同时存在有时不易区分出因果关系或有某种因果关系,但由于相互影响而增加了剖宫产的必要性。 合理地应用剖宫产技术,提高产科质量,提高助产技术,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开展无痛分娩,有效合理的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行的。所以我们应加强健康教化,做好围产期保健,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利与弊,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正确地进行手术,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好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59. 2 程志厚.剖宫产及相关问题.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4.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