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22776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它无疑是变化的,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传承 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这不仅仅表现在尽管风云变幻,政权更迭, 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更表现在 它传承着中华文脉,其中最突出的是“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择中立国”传统的延续中国的都城史始于何时现无定论,但都城作为政治中心之于 政权的重要性,很早就得到认知。历代执政者都十分重视都城的 选择和建设,并形成“择中立国”的文化传统。择中立国是西周 初年周公在汲取前代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它以“天下”为 空间视域,通过测日影的方

2、法找到“地中”所在,结合当地的自 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为都城,并以其为中心,在四 周划定畿辅之地。择中立国的原那么,将都城视为“天地之所合也, 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的宇宙中心,突 显了都城的神圣性,也进一步突显了都城的优越性及作为枢纽的 地位与功能。由于都城为“帝居”,择中立国的原那么也使最高执 政者处于“居天下之中以均统四方”的地位,从而明确了中央与 地方、执政者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突显了最高执政者 宅中图治的合法性、配天治民的权威性和敬德保民的责任担当, 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大一统。周公之后,择中立国的原那么不断得到认同和开展,荀子提出: “王者必居天

3、下之中,礼也。”是否处于天下之中,成为一个地 方是否适宜作为都城的首要标准。一旦选址确定,人们又进一步 通过都城建设来强化其“天下之中”的特性。后世在都城建设实 践中,运用“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以正四方”,或 者在都城四郊设置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礼仪建筑。都城中 轴线得以形成并不断完善,正是择中立国原那么不断开展和实践的 结果。都城中轴线总是南北方向,居于都城的中间,重要的礼仪 建筑位于线上或两侧,对都城规划建设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都城中轴线的起源时间虽有不同观点,但最保守的 说法也成认北魏洛阳城内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之后,历代都 城建设中都注重中轴线的应用,蒙古人建元

4、大都、汉族人建明北 京、满族人建清京师,无不在中轴线上下功夫。中华人民共和国 定都北京后,也对中轴线进行经营,改建天安门广场,仍然延续 着择中立国的历史传统。而择中立国能够最好地象征和维护中国 社会的“大一统”。“贵中尚和”价值的传承“贵中尚和”作为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已经 突显。尚书中已有对“中” “和”的深刻思考,其中大禹 谟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 精惟一,允执厥中。”舜典指出乐律和谐所依赖的必要条件 和乐律和谐的重要意义:“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和实生物,同那么不继”的命题。到礼 记中庸,进一步厘定了中、和的概念

5、和重要价值,所谓:“喜 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境界,表现在天地各安其位,运行有 序,万物各尽其性,繁荣生长,也即中庸所说的“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宇宙和谐。中和也是到达中和理想境界的理念、路 径和方法,就是以中正为道,并坚持中正之道,所谓“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就是秉持“和实生物,同那么不继”的理念,尊重差 异,包容多样,并努力促成事物的相补相济、相辅相成。北京中轴线传承着中和理想,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前朝宫殿为 例。我国历来重视正名,前朝宫殿是传统社会国家政权最重要的 象征,也承载着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价值

6、追求,分析宫殿命名及 其名称的变化可以窥见全豹之一斑。元大都大内正殿名大明殿, “大明”二字出自周易,并与“和”有关,乾卦彖日: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 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明朝北京紫禁城前朝大殿,初称奉天 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年间分别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 殿。“皇极”“中级” “建极”出自尚书洪范“皇建其有 极”,孔颖达解释:“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 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可见对中的推崇。清顺治年间,将 三大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殿中匾额那么分别为 “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三大殿均位于中轴线 上,均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反映了对和的追求,三大 殿的匾额那么直接承袭了明代的殿名,彰显了对“中”的期许。从 上可见,尽管王朝易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殿名和匾额至今仍在,继续发挥着传承中华 文脉的重要作用。( 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工程“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与遗产价值研究”阶段成果(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