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依次。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缘由并概括其相像之处。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独立思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爱好,加深对所学学问的了解,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编演历史剧或制作简洁的课件,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实力和动手操作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学问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剧烈的民族骄
2、傲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致文物、历史遗迹,树立爱护文物、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培育学生运用合作、探讨、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打算老师活动1、学情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相关学问的驾驭状况和具备的实力,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2、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学生活动由科代表组织,划分夏、商、西周三个小组。课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有针对性地收
3、集资料,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表现方式,整理有关信息。教学方法采纳活动法教学,将常规课活动化。板书设计 时间:公元前2070年时间:公元前1600年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禹建立者:汤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阳城都城:亳殷都城:镐京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相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学生可依据他们对学问驾驭的状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相识)师:很好!这些传闻时代人类的艰辛苦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验了曲折而
4、漫长的历程。今日,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今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验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日,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学习新课师:夏、商、西周距离我们今日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它们呢?在课前,我们全班同学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条时间隧道。现在,就让科代表充当一次导游,让他带着我们穿过时间隧道去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参观。有请科代表。(课代表在上课过程中将代替老师把整节课的内容串连起来,主要是把夏、商、西周三部分内容进行连接,并
5、引导学生对各组小导游的讲解提出问题)(各组同学己经做好了打算,他们派出代表先后出场为同学们做介绍)夏朝负责夏朝这个小组的同学将派出三名代表,分别以禹、启、夏朝奴隶的身份出现。“禹”除了介绍他治水的功绩外,重点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启”主要介绍:(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经过。老师要留意引导学生或激励学生提问,理解“家天下”的含义,是帝王把天下当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2)讲解奴隶制国家机器的构成和作用。(3)讲解夏朝的疆域。留意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启”的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夏朝奴隶”主要讲解夏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
6、产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讲解过程中要留意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如石铲、石斧、桀驾人车图等,力图使学生对夏朝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感性相识,激发学生对夏朝社会的爱好,激励他们主动思索,并提出问题,参加探讨,加深对夏朝的了解。在学生介绍完之后,老师可以提问的方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夏朝奴隶制初步形成的表现。商朝商朝这一小组的同学可分别以商汤以及平民的身份出现,介绍商朝的基本状况。“商汤”主要负责介绍商朝建立的经过。老师也可协作他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各组同学探讨“商汤灭夏的缘由”。依据学生的探讨,可出示一些历史图片说明夏桀的残暴,通过夏桀与商汤的对比,帮助学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同时,
7、“商汤”还应简洁地介绍商朝前期社会政局的特点,如盘庚迁都、商朝的疆域、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等等,使学生对商朝的政治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位“商朝的平民”主要介绍商朝的农业生产状况。他可供应一个考古信息:在一个商王宫殿遗址里,曾一次出土上千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什么?(学生探讨并得出结论,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出示图片资料(“商朝的石刀、石镰”),说明当时奴隶运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提问:“为什么当时奴隶运用的工具主要还是笨重的石器和木器?”(学生探讨,从中初步相识奴隶的生活状况)在总结商朝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介绍畜牧业发展的状况。另一位“商朝的平民”介绍手工业发展的状况。通过
8、展示商朝精致的手工业作品,激发同学们的爱好。说明商朝手工业中最突出的是青铜的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它是商朝文明的标记。以司母戊鼎为例介绍青铜器的制造过程,司母戊鼎发觉和保存的经过,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第三位“平民”介绍甲骨文的形成及特点。(由于这一内容在第九课将具体学习,这里只做简洁的介绍)最终一位“平民”介绍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说明,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建了大批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但他们却一贫如洗,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随意屠杀,从而归纳出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缘由是统治者的残暴。老
9、师帮助学生在听讲解的基础上相识:(1)商朝奴隶制在夏朝的基础上有了迸一步的发展和巩固;(2)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周西周这一小组的同学以周武王的身份首先讲解并描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说明周武王能火商的一个缘由是他能求贤若渴,拢络民心。其次介绍牧野之战,讲清西周建立的时间、开国君主和都城。最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说明奴隶制的强盛。在政治方面强调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经济上可出示图片资料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说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学生表演小品烽火戏诸侯,科代表提示同学们留意视察,从中找到西周灭亡的缘由。提问:“从刚才表演的小品中同学们能找到西周灭亡的缘由吗
10、?”(学生活动)老师简洁介绍东周建立的状况。提问:“同学们,你们发觉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吗?”学生活动)提问:“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教训?”(学生活动)总结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旅行生活。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夏代的同学讲解并描述得很有条理,商代的同学解说得特别形象,而西周同学的表演则惟妙惟肖,同学们的表现都相当精彩,感谢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通过这次旅行,你驾驭了哪些历史学问?”(学生活动)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状况与学生共同画出这节课的学问结构。(板书)提问:大家看黑板,你们发觉这节课所列出的时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觉这节课出现了详
11、细的历史年头)这位同学视察很细致。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公元来纪年吗?请同学们课后看“每课一得”,并完成自我测评。最终,老师还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觉奴隶制度是一个特别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请同学们思索,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学生思索、探讨略)师:同学们的探讨特别热情,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问题我们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恩格斯说:“采纳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看法如何?请同学们课后接着根据课前打算夏、商、西周材料的方法去找寻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
12、,贴在历史留言板上,以此熬炼我们查找资料、收集处理信息的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信任同学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七年级上册第5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协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假如机械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一)其次单元的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起先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建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旺盛。(二)其次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
13、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
14、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才智与创建”,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三)其次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务作为标记。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记,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历史的必定。(2)为了叙述的便利,本课中,我们把“禹传子”只作为“家天
15、下”的出现,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记。本课按国家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工程年表”的推断,明确提出把“公元前2070年”“禹”建国作为中国最早国家的起先,作为我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起先。(3)“禅让制”的存或废不应以父子相传作为依据。因为实行“禅让”时有国家,如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先按传统方法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说明要用禅让的方法来更换继承人;但是,伯益的威望和权力不如启,使启能轻易地继承了王位。同样,国家建立后也有禅让。如曹丕取代汉献帝及宋太祖陈桥兵变也都应视为是“禅让”。这就说明,不要把“禅让”看得太志向、太简洁、太天真了。(4)夏朝历史至今照旧是传
16、闻,因为尚未发觉文字牢靠的材料。但从二里头文化的发掘来看像夏文化,而且夏商周三代紧密相连;又从甲骨文的成熟与发达来看,似应有一个连接点更好。因此,夏朝的存在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不宜过分夸大,应留意培育学生的科学看法。2为什么只讲奴隶制和封建制,而不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1)教材在国家社会形态上避开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的表述,而是实行了“夏朝在基本保留氏族血缘纽带的状况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对凝合宗族、稳定等级秩序、维系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说法;更没有强化社会形态,把“夏商”看成是“奴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把“西周”说成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17、”,而是把夏商西周说成是“创建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也没有把“春秋”作为“奴隶制的解体”,把“战国”作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是表述为“与希腊、罗马一样,是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这是有别于阶级斗争史的文明史的表述方式。(2)课文中介绍了“贵族、平民与奴隶”,对当时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地位进行定位,反映了当时存在奴隶制的社会现状,但未确定它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3)课文中也说到“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说明它们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起了“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未赐予定性。(4)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封建社会源于何时的问题,不表示支持或反对哪一种说法,如西周“封建论”,或是战
18、国“封建论”等。同时这也说明初中学生没有必要知道中国封建论定于何时。(5)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社会阶段划分有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史学观念的更新。比如,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曾经说过:“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几个时代。”这就是说,他并不认为人类社会都经验了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还根据劳动资料和生产力类型将人类的历史从宏观上划分为采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时代;同时,从中国古代看,由于中国社会带有明显的血缘纽带关系,阻碍了把本族人全部变成奴隶的趋势,因此,中国的中原王朝不存在一个完全的奴隶制
19、形态和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阶段。所以,新教材在社会分期上不运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概念,而只说是“奴隶”和“封建”“奴役”和“剥削”等的表现。3为什么只讲“分封制”?(1)西周社会有许多重要的制度,如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国家制度,它的实行是受宗法制原则制约的。宗法制是社会的一种变革,带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影响,且有浓重的政治因素。因此,社会变革与国家制度变革这两个变革是紧密相关、互为表里的。但是,为了降低难度,只能讲其中的一个,分封制简单理解一些,因而不讲宗法制,或者把它叫做宗法分封制。(2)课文从分封制的缘由、主要内容和作用三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分封制是通过血缘关系,以“授民授疆土”的形
20、式,用分封的义务、权利和承诺,把政权与族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周朝的统治,亲密了与边地区的关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分封制的作用。(3)讲分封制的另一个目的还是为了说明它向“郡县制”过渡,说明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是国家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4“春秋”“战国”中的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各国政治的主要内容。新兴势力不断取代原有的旧势力,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主要趋势。(2)争霸斗争体现了各国的政治和军事特点,而且,各国都是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才取得成功的。讲清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明白政治与军事的互动影响,
21、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时代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3)春秋的社会变革,主要讲“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一是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有争霸实力;二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三是拥有山海渔盐之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中原。(4)战国时期的争霸,首先应讲清背景,必需明确铁器与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变更了原有集体强迫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也使个体农夫从事农耕成为可能。这就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反映,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这里,教材避开了“井田制”是因为其太难,也说不清,也没有必要为此费笔墨。教材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22、也只说“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来爱护土地私有制”,而没有说“废井田,开阡陌”。这是必需把握的。(5)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最典型、最大的胜利的一次变革。课文分析了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由此说明变革中有进步,有胜利,也有失败和反复,也说明社会就是在困难的冲突中不断前进的。全面了解变法过程就能全面呈现社会变革的全貌。5孔子与百家争鸣都是重点内容,两者又有必定的因果联系。讲解孔子时主要围绕他的政治思想、教化思想来讲,并说明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儒墨道法各派思想,新教材尤其点明白各派争辩的焦点:例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墨家以“兼爱”、儒家以礼、法家以法、道
23、家以“无为而治”等主见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四)其次单元的教学方法建议1这一时期的许多故事或成语体现了变革的精神和过程,它又为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状况供应了条件,应成为教学的切入点。2分封制与西周社会关系的问题是本单元较难理解的问题,可用“西周分封示意图”和“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老师教学用书第59页和62页)来帮助理解,由此理解社会等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本单元的某些内容为老师的教学留有肯定的空间,如商鞅变法、孔子、百家争鸣。4本单元的教学既可以常规课进行讲解并描述,也可采纳探究课讲法。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主备人:定陶试验中学游潘英参加者:定陶试验中学李风云(心中有目标,你就会
24、走向胜利)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依次。3.归纳夏朝、商朝灭亡缘由相同之处,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一、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2页“家天下的夏朝”一目内容,完成问题: 关于九鼎的材料:“九鼎”的由来相传,大禹治水胜利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他利用九州进贡来的金属铸造了九个大鼎,因铸鼎的材料分别来自九州,所以名为“九鼎”。大禹将九州的地理状况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因此,“九鼎”成了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原始的地图。“九鼎”是镇国之宝。在春秋战
25、国时期,诸侯都希望拥有“九鼎”,拥有天下,并且多次为争夺“九鼎”发生斗争。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九鼎”没入彭城泗水下,从今失传。“九鼎”虽然失传,但是与“九鼎”有关的很多词语却流传了下来,如“定鼎”、“问鼎”、“一言九鼎”等。二、仿照上面的学问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分别阅读课文23页“商汤灭夏”和2526页“武王伐纣”两个子目的内容,找出每个子目包含的学问点,并列出其学问结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建立者:汤都城: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都城:亳东周起先:公元前770年4.你或许对上面的不感爱好,那么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后人为何
26、把商朝称为殷或殷商?商朝前期屡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日的河南安阳),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2)谁能讲讲“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千金买笑的故事)。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留意,建立功业。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
27、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情愿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妙的钓鱼方法,最终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忽视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旧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
28、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意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特别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特别漂亮,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方法
29、,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吩咐四下点起烽火。接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生气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真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今西周灭亡了。至今仍相传的“千金买笑”的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不依附,不从众,让思索成为习惯)1.(2022黔东南州)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0、是历史的倒退。请你推断这句话的对错,并说明理由。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拿出一个评定进步与否的尺子来,我们认为假如一项政治制度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它就是进步的,否则相反。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远古时期,当时实行氏族公社制度,政治上“公天下”。生产力提高后,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也就应运而生,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进入较高级的社会。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所以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假如把说明,其实让学生知道这句话的对错即可。2.你肯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阔的英雄,他们帮助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你认为历史上武王伐纣是正义(应当
31、)的还是非正义(不应当)的?说说你的理由。是正义的,因为纣王是一个暴君,他滥用民力,并残酷镇压人民的抗拒。 填表:夏、商、西周、东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亳汤纣王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不必驾驭)洛邑周平王周赧王(不必驾驭)(拾级而上,顺达胜利的顶峰!)1.(2022广东湛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秦始皇B齐桓公C启D禹2.(2022山东滨州)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A.2000年左右B.30
32、00年左右C.4000年左右D.5000年左右3.(2022湖北黄石)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A周王运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运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D都城镐京商业旺盛4.(2022浙江绍兴)2022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验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5.(2022福建温州)标记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战胜有扈氏6.(2022河南安阳)
33、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务()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7.(2022山东济南)在建筑物上运用瓦起先于下列哪个朝代?()A.夏朝B.东周C.西周D.商朝8.(2022山东聊城)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头B.公元前21世纪70年头C.公元前20世纪70年头D.20世纪70年头9.请你写出商朝建立、稳定、灭亡的三个标记事务。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缘由是什么?给后世留下什么启示?建立:约前1600年,汤战胜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稳定: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灭亡:前1046年,武王伐纣。共同缘由:统治者残暴。启示:统治者要勤政
34、爱民。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学问,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依次;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缘由并能概括其相像之处。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正确评价历史事务。通过课堂探讨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加深对所学学问的了解。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加民族骄傲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通过学习大量精致文物、历史遗迹,形
35、成自觉爱护文物、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取代夏、西周取代商的相同缘由,并探讨有何历史启示。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那时在财产的拥有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改变?(出现了私有财产)那么随着这些私有财产的出现,它们的拥有者必定要求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爱护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受到任何侵扰。这样的机构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同时随着人类的进步,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之后出现的人们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国家的产生过程夏商西周的更迭。板书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早在大汶口居民时代,私有财产就出现了,到尧舜禅让的
36、时候,私有财产更是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为国家的产生打算了条件。从约从公元前2070年起先,我国就进入到了国家社会夏朝,那么夏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夏朝的建立者实行了哪些措施呢?夏朝是恒久存在下去了吗?夏朝创建出了那些文化?“家天下”的夏朝请同学看书后回答:夏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建立的国家机器。1.禹建立夏朝和禹传启,家天下。到禹的时候,夏部落已经强大起来,私有财产不断增加,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势也越来越大。禹在年老时,已转化为夏国王。在禹死之后,禹之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杀死伯益而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战胜对此不服的有扈氏部落,最终得到各部落的承认。从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转化为夏国
37、王的过程禹在年老时,根据传统的禅让制,事先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举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熬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驾驭很多权力。禹死后,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最终,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传子,家天下”禹死之后,启杀伯益而继承禹位,又出兵战胜有扈氏部落,启的统治得到各部落的正式承认。历史上称为“禹传子,家天下”。何谓“家天下”?传闻,禹以前“选贤与能”,实行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是“天下为公”的时
38、代;禹死传子,实行王位世袭制,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朝的建立。指导学生看本目插图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殿复原图,使学生对夏朝都城有直观的相识。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殿复原图偃师二里头遗址中部的夏代王都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达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依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觉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围着一组完
39、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丽。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依据殿内发觉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想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实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觉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肯定年头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3.夏朝建立时的国家机器。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
40、,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那么夏朝建立了这样的国家机器,为什么会灭亡呢,它又是怎样灭亡的呢?商汤灭夏请同学们看插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然后回答夏朝灭亡的缘由。1、夏朝的灭亡。夏桀奢侈腐化,不顾人民死活,这些都注定了夏桀定将败亡。夏桀把人当坐骑夏王(夏桀)无道,暴虐百姓,竟然以人当坐骑。此图选自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2、商汤灭夏及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黄河下游的一个东夷部落,因它的祖先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东南),因此称为商部落。夏末,商部落强大起来,主动打算灭夏。汤任用贤人伊尹做助手,谋划灭夏大计,并且先后灭掉夏的同盟者韦、顾、昆吾。从夏朝本身的状况看,夏末,危及夏政
41、权存亡的,一是国内阶级冲突尖锐,二是与四周方国、部落冲突激化。而夏统治集团内部混乱,“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离心离德。夏桀为了转移人民的抗拒心情,对外发动征伐斗争。他在有仍大会诸侯,有缗氏反对,中途逃归,他便大兴问罪之师,灭掉有缗。接着又出兵讨伐岷山。夏桀奢侈腐化,残害异己,征伐邻国,宠信妹喜,人民对他的统治痛恨已极。商部落首领成汤(即商汤)乘机以讨伐夏桀的暴政为号令,发动了灭夏斗争。双方大战于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夏桀大败,退守三(,今山东定陶)。成汤追击,夏桀再败,向东南逃跑,最终死于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夏亡。成汤回师亳邑,即位为王,各方部落首领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时
42、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都于亳亳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邑。从商朝建立之前,成汤把都邑迁至亳,历经6代11王,大约有150200年之久,商都始终在亳。在商朝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殷,仅次于殷的则是亳。关于亳都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商丘旁边(南亳);一说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境(北亳);另有人认为在今陕西长安县境(杜亳)。近年,学者邹衡提出“郑亳”说,认为河南郑州所发觉的商城遗址,即成汤所居亳都。课本地图从商丘说。盘庚迁殷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进入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难
43、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河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南庚自庇迁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自奄迁殷(今河南安阳市)。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今商王朝结束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迁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到新邑之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朝。周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视,便把商都旁边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这座商朝王
44、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商统治区域商朝的统治区域首先包括王都所在地及其四周邑落和商王游猎区,这是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盘庚迁殷后,王都称“大邑商”,即后世的“殷墟”或“殷”。经考古发掘,殷在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面积达二十四平方公里,这只是考古发掘面积,其实际面积应当比这更大一些。商朝末年,王都的范围有所扩大:“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作为王都,这个范围已经不小了。从王都再往外延长,王畿范围大约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其次,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扩大,以王畿为中心,商朝的统治区域西至今陕西西部,东至大
45、海,北至辽宁,南至汉水以南的长江流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大部以及江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3、商朝国家机器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了浩大的军队。4、商朝的经济发展商朝进入旺盛时期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的国力起先上升。到了武丁继位后,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商朝的鼎盛阶段,进入旺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商朝的农作物和农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考古探讨所编辑的甲骨文编所收的单字中,属于谷物名称,而且可以确定下来的有禾、黍、麦等几个字。此外,商代的谷类作物,比较重要的,至少还有稻和稷。甲骨文中的“禾”字是谷类作物的统称,其用法与今日“禾苗
46、”之“禾”字相当。“禾”与“年”常通用,占卜“受禾”与占卜“受年”的意义都是卜问年谷物是否有好收成的字句。甲骨文中所记谷物名称,以“黍”字为最多,说明它是当时的主要作物。在郑州二里岗等地已经发觉的商代农具,以石器最多。这里也有蚌器、骨器,青铜器最少。迄今已发觉的青铜农具,加上采集品、传世品在内,共计三十多件。这说明商代青铜器虽然已经用于农业生产,但它并没有排挤掉石器,人们普遍运用的还是木、石器工具。殷墟发掘中,一个坑内集中出土的石刀就有一千多把;还有一个坑内出土了四百多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商朝甲骨文中保存了与农田整治有关的字,如田、囿()等。从田字结构看,田的四周
47、有疆界,中间有纵横的沟洫和小路,将其分成四块,六块或八块,构成一个整齐规划的农田图形。甲骨文囿字的字形清晰表明,当时每个方块田中还种植了各种作物,已有了园艺种植。商朝的制陶和玉石雕刻业商朝时候,制陶有很大发展,白陶工艺水平最高。白陶是把高岭土烧制达到1000C以上高温制成的,质地雪白细腻,花纹刻镂精致。商代的玉器非常美观,形态各异,有双龙相接的圆形,有的呈双鱼相对的半圆,还有的雕成人面、兽头、虎、象、兔、鸟、蛙、蝉、鱼等形态,姿态生动活泼。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商代闻名女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发觉了她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六百余件玉、石器和三件高达三四十厘米的象牙雕刻品,集中反映
48、了商代工艺水平。这里的象牙杯是其中的代表作。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由以上可以看出,商朝广泛运用青铜器,创建出了光辉绚丽的青铜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文明的标记。那么商朝又是怎么灭亡的呢?武王伐纣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商纣王灭亡的缘由。1、商纣王的残暴罪行商朝最终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阔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
49、仓库,多数珍宝堆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贪财好利和擅长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擅长挑拨离间的恶来。他废除贬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他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还用其他酷刑残害向他进谏的忠臣。用挖心酷刑处死向他进谏的叔叔比干,逼得向他进谏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虽然装疯也没能免遭囚禁。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在()里(今河南汤阴县有里遗址)。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方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斗争。斗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冲突。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行整理。武王伐纣时,商王朝众叛亲离,军队倒戈,商纣逃回商都,于鹿台自焚而死。鹿台商纣王所筑,“其大三里,高千尺”。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把聚敛来的珍宝财物装满整个鹿台。鹿台别称“南单之台”,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武王伐纣,纣败后,登鹿台自焚死。2、武王伐纣周族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起源于黄帝族。是轩辕氏的后裔。弃是周族的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