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docx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44262885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案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依次。3归纳夏朝、商朝灭亡缘由相同之处,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2页“家天下的夏朝”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1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影响:_代替了,起先了“家天下”。 仿照上面的学问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23页“商汤灭夏”和2526页“武王伐纣”两个子目的内

2、容,找出每个子目包含的学问点,并列出其学问结构:2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 3西周的兴亡(武王伐纣) (请同学们主动思索、踊跃发言)新课标第一网1你肯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阔的英雄,他们帮助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你认为历史上武王伐纣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说说你的理由. 2你的疑点、难点: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商西周(拾级而上,顺达胜利的顶峰!)(一)选择题1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利的“九鼎”的是()A商纣王B武王C大禹D夏桀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A约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2070

3、年约公元前1046年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A汤B黄帝C禹D舜4标记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战胜有扈氏5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务()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6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阪泉之战B战胜有扈氏C逐鹿之战D牧野之战7在建筑物上运用瓦起先于下列哪个朝代?()A夏朝B东周C西周D商朝8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头B公元前21世纪70年头C公元前20世纪70年头D20世纪70年头(二)材料解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4、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请回答: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从其次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有了什么改变? 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爱哪一种? (三)简答题请你写出商朝建立、稳定、灭亡的三个标记事务。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缘由是什么?给后世留下什么启示?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七年级上册第5课教学建议、教

5、学案例及参考答案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协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假如机械运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一)其次单元的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起先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建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旺盛。(二)其次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

6、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

7、11课“先民的才智与创建”,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三)其次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务作为标记。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记,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历史的必定。(2)为了叙述的便利,本课中,我们把“禹传子”只作为“家天下”的出现,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记。本课按国家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工程年表”的推断,明确提出把“公元前2070年”“禹”建国作为中国最早

8、国家的起先,作为我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起先。(3)“禅让制”的存或废不应以父子相传作为依据。因为实行“禅让”时有国家,如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先按传统方法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说明要用禅让的方法来更换继承人;但是,伯益的威望和权力不如启,使启能轻易地继承了王位。同样,国家建立后也有禅让。如曹丕取代汉献帝及宋太祖陈桥兵变也都应视为是“禅让”。这就说明,不要把“禅让”看得太志向、太简洁、太天真了。(4)夏朝历史至今照旧是传闻,因为尚未发觉文字牢靠的材料。但从二里头文化的发掘来看像夏文化,而且夏商周三代紧密相连;又从甲骨文的成熟与发达来看,似应有一个连接点更好。因此,夏朝

9、的存在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不宜过分夸大,应留意培育学生的科学看法。2为什么只讲奴隶制和封建制,而不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1)教材在国家社会形态上避开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的表述,而是实行了“夏朝在基本保留氏族血缘纽带的状况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对凝合宗族、稳定等级秩序、维系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说法;更没有强化社会形态,把“夏商”看成是“奴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把“西周”说成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而是把夏商西周说成是“创建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也没有把“春秋”作为“奴隶制的解体”,把“战国”作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是表述为“与希腊、罗马一样

10、,是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这是有别于阶级斗争史的文明史的表述方式。(2)课文中介绍了“贵族、平民与奴隶”,对当时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地位进行定位,反映了当时存在奴隶制的社会现状,但未确定它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3)课文中也说到“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说明它们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起了“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未赐予定性。(4)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封建社会源于何时的问题,不表示支持或反对哪一种说法,如西周“封建论”,或是战国“封建论”等。同时这也说明初中学生没有必要知道中国封建论定于何时。(5)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社会阶段划分有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史学观念的更新。比如,

11、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曾经说过:“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几个时代。”这就是说,他并不认为人类社会都经验了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还根据劳动资料和生产力类型将人类的历史从宏观上划分为采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时代;同时,从中国古代看,由于中国社会带有明显的血缘纽带关系,阻碍了把本族人全部变成奴隶的趋势,因此,中国的中原王朝不存在一个完全的奴隶制形态和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阶段。所以,新教材在社会分期上不运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概念,而只说是“奴隶”和“封建”“奴役”和“剥削”等的表现。3为什么只

12、讲“分封制”?(1)西周社会有许多重要的制度,如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国家制度,它的实行是受宗法制原则制约的。宗法制是社会的一种变革,带有深厚的血缘关系影响,且有浓重的政治因素。因此,社会变革与国家制度变革这两个变革是紧密相关、互为表里的。但是,为了降低难度,只能讲其中的一个,分封制简单理解一些,因而不讲宗法制,或者把它叫做宗法分封制。(2)课文从分封制的缘由、主要内容和作用三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分封制是通过血缘关系,以“授民授疆土”的形式,用分封的义务、权利和承诺,把政权与族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周朝的统治,亲密了与边地区的关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3、,确定了分封制的作用。(3)讲分封制的另一个目的还是为了说明它向“郡县制”过渡,说明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是国家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4“春秋”“战国”中的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各国政治的主要内容。新兴势力不断取代原有的旧势力,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主要趋势。(2)争霸斗争体现了各国的政治和军事特点,而且,各国都是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才取得成功的。讲清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明白政治与军事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时代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3)春秋的社会变革,主要讲“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一是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制,发展生产,富国强

14、兵,有争霸实力;二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三是拥有山海渔盐之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中原。(4)战国时期的争霸,首先应讲清背景,必需明确铁器与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变更了原有集体强迫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也使个体农夫从事农耕成为可能。这就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反映,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这里,教材避开了“井田制”是因为其太难,也说不清,也没有必要为此费笔墨。教材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也只说“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来爱护土地私有制”,而没有说“废井田,开阡陌”。这是必需把握的。(5)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最

15、典型、最大的胜利的一次变革。课文分析了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由此说明变革中有进步,有胜利,也有失败和反复,也说明社会就是在困难的冲突中不断前进的。全面了解变法过程就能全面呈现社会变革的全貌。5孔子与百家争鸣都是重点内容,两者又有必定的因果联系。讲解孔子时主要围绕他的政治思想、教化思想来讲,并说明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儒墨道法各派思想,新教材尤其点明白各派争辩的焦点:例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墨家以“兼爱”、儒家以礼、法家以法、道家以“无为而治”等主见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四)其次单元的教学方法建议1这一时期的许多故事或成语体现了变革的精神和过程,它又为学生了

16、解当时社会状况供应了条件,应成为教学的切入点。2分封制与西周社会关系的问题是本单元较难理解的问题,可用“西周分封示意图”和“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老师教学用书第59页和62页)来帮助理解,由此理解社会等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本单元的某些内容为老师的教学留有肯定的空间,如商鞅变法、孔子、百家争鸣。4本单元的教学既可以常规课进行讲解并描述,也可采纳探究课讲法。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主备人:定陶试验中学游潘英参加者:定陶试验中学李风云(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胜利)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依次。3.归纳夏朝、商朝灭亡缘由相同之处,明

17、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一、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2页“家天下的夏朝”一目内容,完成问题: 关于九鼎的材料:“九鼎”的由来相传,大禹治水胜利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他利用九州进贡来的金属铸造了九个大鼎,因铸鼎的材料分别来自九州,所以名为“九鼎”。大禹将九州的地理状况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因此,“九鼎”成了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原始的地图。“九鼎”是镇国之宝。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都希望拥有“九鼎”,拥有天下,并且多次为争夺“九鼎”发生斗争。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九鼎”没入彭城泗水下,从今失传。“九鼎”

18、虽然失传,但是与“九鼎”有关的很多词语却流传了下来,如“定鼎”、“问鼎”、“一言九鼎”等。二、仿照上面的学问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分别阅读课文23页“商汤灭夏”和2526页“武王伐纣”两个子目的内容,找出每个子目包含的学问点,并列出其学问结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建立者:汤都城: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都城:亳东周起先:公元前770年4.你或许对上面的不感爱好,那么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后人为何把商朝称为殷或殷商?商朝前期屡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日的河南安阳),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

19、2)谁能讲讲“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千金买笑的故事)。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留意,建立功业。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情愿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

20、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妙的钓鱼方法,最终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忽视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旧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意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

21、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特别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特别漂亮,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方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吩咐四下点起烽火。接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

22、,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生气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真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今西周灭亡了。至今仍相传的“千金买笑”的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不依附,不从众,让思索成为习惯)1.(2022黔东南州)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是历史的倒退。请你推断这句话的对错,并说明理由。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拿出一个评定进步与否的尺子来,我们认为假如一项政治制度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

23、适应的,它就是进步的,否则相反。禅让制出现在生产力极低的远古时期,当时实行氏族公社制度,政治上“公天下”。生产力提高后,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也就应运而生,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进入较高级的社会。而“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所以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假如把说明,其实让学生知道这句话的对错即可。2.你肯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阔的英雄,他们帮助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你认为历史上武王伐纣是正义(应当)的还是非正义(不应当)的?说说你的理由。是正义的,因为纣王是一个暴君,他滥用民力,并残酷镇压人民的抗拒。 填表:夏、商、西周、东周的更替朝代建立时间

24、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亳汤纣王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不必驾驭)洛邑周平王周赧王(不必驾驭)(拾级而上,顺达胜利的顶峰!)1.(2022广东湛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秦始皇B齐桓公C启D禹2.(2022山东滨州)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A.2000年左右B.3000年左右C.4000年左右D.5000年左右3.(2022湖北黄石)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A周王运用青铜器祭祀B奴隶运用

25、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D都城镐京商业旺盛4.(2022浙江绍兴)2022年5月17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验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5.(2022福建温州)标记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战胜有扈氏6.(2022河南安阳)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务()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7.(2022山东济南)在建筑物上运用瓦起先于下列哪个朝

26、代?()A.夏朝B.东周C.西周D.商朝8.(2022山东聊城)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头B.公元前21世纪70年头C.公元前20世纪70年头D.20世纪70年头9.请你写出商朝建立、稳定、灭亡的三个标记事务。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缘由是什么?给后世留下什么启示?建立:约前1600年,汤战胜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稳定: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灭亡:前1046年,武王伐纣。共同缘由:统治者残暴。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化;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

27、等基本学问,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依次;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缘由并能概括其相像之处。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正确评价历史事务。通过课堂探讨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加深对所学学问的了解。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增加民族骄傲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通过学习大量精致文物、历史遗迹,形成自觉爱护文物、爱惜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取代夏、西周取代商的相同缘由,并探讨有何历史启示。难点:区分禅让制

28、与王位世袭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那时在财产的拥有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改变?(出现了私有财产)那么随着这些私有财产的出现,它们的拥有者必定要求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爱护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受到任何侵扰。这样的机构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同时随着人类的进步,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之后出现的人们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国家的产生过程夏商西周的更迭。板书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早在大汶口居民时代,私有财产就出现了,到尧舜禅让的时候,私有财产更是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为国家的产生打算了条件。从约从公元前2070年起先,我国就进入到了国家社会夏朝,那么夏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夏朝

29、的建立者实行了哪些措施呢?夏朝是恒久存在下去了吗?夏朝创建出了那些文化?“家天下”的夏朝请同学看书后回答:夏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建立的国家机器。1.禹建立夏朝和禹传启,家天下。到禹的时候,夏部落已经强大起来,私有财产不断增加,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势也越来越大。禹在年老时,已转化为夏国王。在禹死之后,禹之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杀死伯益而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战胜对此不服的有扈氏部落,最终得到各部落的承认。从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转化为夏国王的过程禹在年老时,根据传统的禅让制,事先举荐皋陶()做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举荐东夷的伯益做继承人。但禹却不给伯益实权,使伯益得不到熬炼

30、,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地,他却把实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让启的亲信也驾驭很多权力。禹死后,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轻而易举地就继承了禹位。最终,启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传子,家天下”禹死之后,启杀伯益而继承禹位,又出兵战胜有扈氏部落,启的统治得到各部落的正式承认。历史上称为“禹传子,家天下”。何谓“家天下”?传闻,禹以前“选贤与能”,实行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是“天下为公”的时代;禹死传子,实行王位世袭制,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夏朝的建立。指导学生看本目插图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殿复原图,使学

31、生对夏朝都城有直观的相识。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殿复原图偃师二里头遗址中部的夏代王都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达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依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觉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围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丽。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

32、模。依据殿内发觉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想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实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觉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肯定年头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3.夏朝建立时的国家机器。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那么夏朝建立了这样的国家机器,为什么会灭亡呢,它又是怎样灭亡的呢?商汤灭夏请同学们看插图桀驾人车汉画像石,然

33、后回答夏朝灭亡的缘由。1、夏朝的灭亡。夏桀奢侈腐化,不顾人民死活,这些都注定了夏桀定将败亡。夏桀把人当坐骑夏王(夏桀)无道,暴虐百姓,竟然以人当坐骑。此图选自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2、商汤灭夏及商朝的建立。商汤灭夏黄河下游的一个东夷部落,因它的祖先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东南),因此称为商部落。夏末,商部落强大起来,主动打算灭夏。汤任用贤人伊尹做助手,谋划灭夏大计,并且先后灭掉夏的同盟者韦、顾、昆吾。从夏朝本身的状况看,夏末,危及夏政权存亡的,一是国内阶级冲突尖锐,二是与四周方国、部落冲突激化。而夏统治集团内部混乱,“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离心离德。夏桀为了转移人民的抗拒心

34、情,对外发动征伐斗争。他在有仍大会诸侯,有缗氏反对,中途逃归,他便大兴问罪之师,灭掉有缗。接着又出兵讨伐岷山。夏桀奢侈腐化,残害异己,征伐邻国,宠信妹喜,人民对他的统治痛恨已极。商部落首领成汤(即商汤)乘机以讨伐夏桀的暴政为号令,发动了灭夏斗争。双方大战于鸣条之野(今河南封丘东),夏桀大败,退守三(,今山东定陶)。成汤追击,夏桀再败,向东南逃跑,最终死于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夏亡。成汤回师亳邑,即位为王,各方部落首领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都于亳亳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邑。从商朝建立之前,成汤把都邑迁至亳,历经6代11王,大约有150200年之久,商都始终在亳

35、。在商朝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殷,仅次于殷的则是亳。关于亳都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商丘旁边(南亳);一说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境(北亳);另有人认为在今陕西长安县境(杜亳)。近年,学者邹衡提出“郑亳”说,认为河南郑州所发觉的商城遗址,即成汤所居亳都。课本地图从商丘说。盘庚迁殷商朝建立后,从仲丁到盘庚的一百多年间,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诸子弟争相代立的长期王位纷争。商朝历史进入中衰时期。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难困扰,商王先后五次迁都:仲丁自亳迁于嚣(今河南荥阳);河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祖乙居庇(今山东定陶);南庚自庇迁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自奄迁殷(今

36、河南安阳市)。盘庚迁殷是商代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今商王朝结束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迁都,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到新邑之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商朝也不称为殷朝。周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商人的轻视,便把商都旁边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人。于是,商朝也就称为“殷”或“殷商”。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商统治区域商朝的统治区域首先包括王都所在地及其四周邑落和商王游猎区,这是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37、。盘庚迁殷后,王都称“大邑商”,即后世的“殷墟”或“殷”。经考古发掘,殷在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面积达二十四平方公里,这只是考古发掘面积,其实际面积应当比这更大一些。商朝末年,王都的范围有所扩大:“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作为王都,这个范围已经不小了。从王都再往外延长,王畿范围大约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其次,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扩大,以王畿为中心,商朝的统治区域西至今陕西西部,东至大海,北至辽宁,南至汉水以南的长江流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大部以及江南的一部分,可能还包括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3、商朝国家

38、机器设置管理各项事务的官员,建立了浩大的军队。4、商朝的经济发展商朝进入旺盛时期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的国力起先上升。到了武丁继位后,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商朝的鼎盛阶段,进入旺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商朝的农作物和农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考古探讨所编辑的甲骨文编所收的单字中,属于谷物名称,而且可以确定下来的有禾、黍、麦等几个字。此外,商代的谷类作物,比较重要的,至少还有稻和稷。甲骨文中的“禾”字是谷类作物的统称,其用法与今日“禾苗”之“禾”字相当。“禾”与“年”常通用,占卜“受禾”与占卜“受年”的意义都是卜问年谷物是否有好收成的字句。甲骨文中所记谷物名称,以“黍”字为最多,说明

39、它是当时的主要作物。在郑州二里岗等地已经发觉的商代农具,以石器最多。这里也有蚌器、骨器,青铜器最少。迄今已发觉的青铜农具,加上采集品、传世品在内,共计三十多件。这说明商代青铜器虽然已经用于农业生产,但它并没有排挤掉石器,人们普遍运用的还是木、石器工具。殷墟发掘中,一个坑内集中出土的石刀就有一千多把;还有一个坑内出土了四百多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商朝甲骨文中保存了与农田整治有关的字,如田、囿()等。从田字结构看,田的四周有疆界,中间有纵横的沟洫和小路,将其分成四块,六块或八块,构成一个整齐规划的农田图形。甲骨文囿字的字形清晰表明,当时每个方块田中还种植了各种作物,已有

40、了园艺种植。商朝的制陶和玉石雕刻业商朝时候,制陶有很大发展,白陶工艺水平最高。白陶是把高岭土烧制达到1000C以上高温制成的,质地雪白细腻,花纹刻镂精致。商代的玉器非常美观,形态各异,有双龙相接的圆形,有的呈双鱼相对的半圆,还有的雕成人面、兽头、虎、象、兔、鸟、蛙、蝉、鱼等形态,姿态生动活泼。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商代闻名女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发觉了她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六百余件玉、石器和三件高达三四十厘米的象牙雕刻品,集中反映了商代工艺水平。这里的象牙杯是其中的代表作。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由以上可以看出,商朝广泛运用青铜器,创建出

41、了光辉绚丽的青铜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商朝文明的标记。那么商朝又是怎么灭亡的呢?武王伐纣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商纣王灭亡的缘由。1、商纣王的残暴罪行商朝最终一个国王帝辛,叫做纣,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他荒淫无度,把殷都向南扩大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向北扩大到邯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这广阔地区修建离宫别馆、苑囿台榭;宠爱美女妲己,终日歌舞,令乐师新作“淫声”,有所谓“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还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他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多数珍宝堆满了鹿台。他任用坏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贪财好利和擅长逢迎拍马的费仲,提拔擅长挑拨离间的恶来。他废除贬斥了受人们拥护的贤人商容。他

42、用“炮烙之刑”残害人民,还用其他酷刑残害向他进谏的忠臣。用挖心酷刑处死向他进谏的叔叔比干,逼得向他进谏的哥哥微子逃亡,另一哥哥箕子虽然装疯也没能免遭囚禁。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在()里(今河南汤阴县有里遗址)。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方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斗争。斗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冲突。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行整理。武王伐纣时,商王朝众叛亲离,军队倒戈,商纣逃回商都,于鹿台自焚而死。鹿台商纣王所筑,“其大三里,高千尺”。纣王“厚赋税

43、以实鹿台之钱”,把聚敛来的珍宝财物装满整个鹿台。鹿台别称“南单之台”,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武王伐纣,纣败后,登鹿台自焚死。2、武王伐纣周族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起源于黄帝族。是轩辕氏的后裔。弃是周族的始祖,被夏朝任命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业。弃以后的四世孙公刘率周族迁居泾水中游的豳地,大力发展农业,亦兵亦农,建设宗庙,“周道之兴自此始”,周族进入建立国家阶段。他们开发周原,发展农业,建立都邑宗庙,设官分职,建立强大武装,为周人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姬昌就是日后闻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打算。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

44、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胜利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名发。周武王继承其父遗志,完成文王未竟事业,最终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武王继位后,接着主动打算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还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他还营建新都镐京。周武王抓住商纣王统治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率师东进,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古黄河渡口),大会八百诸侯。这是对商朝的一次武力摸索,也是伐纣斗争的预演。孟津之会后二年,商

45、朝统治核心严峻分裂,商纣王彻底孤立,伐纣时机成熟,周武王亲率大军伐商,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少数民族参战,从孟津渡黄河,杀奔商都朝歌,战于商都郊外70里的牧野。纣军全线溃退,纣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台。武王在此举箭连射三发,用铜钺砍下商纣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示众,商朝灭亡。3、西周经济的发展西周农作物品种西周农作物种类许多,仅见于诗经中的植物名称就有一百多种。主要有黍、稷,此外还有麦、稻、粱、菽(,大豆)、蔬菜、瓜果等。还普遍种植桑麻和染料作物。比商代的作物品种有显著的增加,基本上具备了后世的主要农作物。西周奴隶耕作状况当?时奴隶集体耕作,有时多

46、到一两千人。诗经周颂中的一首诗叫载芟(),其中的一段描写了周代田野上大规模从事集体农业劳动的情景:你锄草来我砍树,载芟载柞干起活来真快速。(其耕泽泽)两千人用千副耦,(千耦其耘)耕了低处耕高处。徂()隰()徂畛()诗经里的另一首诗噫嘻描写了在范围三十多里的大片土地上有两万多人同时进行耕作的场面。农业的增产,是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诗经豳风七月一诗记载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意思是七月一过,农妇们就要为主子们制冬衣。但寒风凛冽,奴隶们没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过冬。课本小字一段是依据诗经此段叙述的。人工浇灌、运用绿肥、灭虫诗经中的周颂良耜:“

47、其()斯赵,以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意即:用快利的锄头除掉杂草,并将这些杂草沤烂,以作绿肥,使黍稷更加茂密。说明西周农业已知道施用绿肥。诗经中的小雅白华:“彪池北流,浸彼稻田。”这是人工引水浇灌稻田。诗经中的小雅大田中生动描绘了用火烧的方法去杀除螟、蝗之类害虫的情景。西周农作物的产量大增诗经周颂中的良耜诗句:“获之(),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意即:“(随着)收割庄稼的收获声,收获的庄稼积累得许多许多,积累得像城墙一般高,一排排似梳子,打开百间房屋来贮藏,百间房屋全装得满满当当。”奴隶生产的粮食自然都流进了奴隶主贵族的仓库里。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鼎

48、是古代烧肉煮物的食具,课本插图的这件鼎,有门,为烧炭火用。从鼎形看,当时青铜器更加便利于生活了。图右的鼎门上有一刖足奴隶人形,说明白商周奴隶制度的残酷。西周时期原始瓷器比较普遍,建筑上也起先出现了瓦。西周灭亡,东周确立1、西周的危机周厉王厉王是夷王的儿子,西周第十个国王,是一个贪欲残暴的君主。厉王好利,他任命“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将至”的荣夷公为卿士,进一步实行专利。所谓专利,就是专山林川泽之利,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攫为己有,不许人民采樵渔猎。厉王实行专利,触犯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失掉了王室贵族和统治集团的支持,损害了广阔平民和下层民众特殊是触犯了“国人”的利益,使他们忍无可忍,纷纷争论和抨击厉王

49、暴政。厉王的三年高压统治,最终激起了大张旗鼓的武装起义。国人冲进王宫,厉王狼狈出逃,参与这次起义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各阶层群众。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武装暴动。残暴的厉王统治被推翻了。周幽王幽王是宣王之子,他是西周出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周朝的生产遭到严峻破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昏庸的周幽王对此竟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之中。他非常宠爱美妻褒姒,在其生下儿子伯服以后更加宠爱她。他废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史官伯阳对幽王废嫡立庶的行径评论说,看来这次周朝已酿成了亡国之祸,谁也无法挽救了。幽王和褒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