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育学生阅读的爱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酷爱。 重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绚丽文化,简简洁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许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好玩的故事呢? 2、小结。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
2、事一铁杵成针 1、李白是唐朝特别闻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特别的顽皮,成果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变更了自己的学习看法,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索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索:是什么事情让李白变更了自己的学习看法,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须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一般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当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
3、梁刺股 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许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师领读,生齐读。背诵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两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两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一、爱好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吗?(知道)那他是做什么的?(唐朝宏大的诗人)不错,他一生写过很多喜闻乐见、流传千古的古诗有诗仙之称。你们都知道李白的哪些古诗?谁起来说给大家听听?(静夜思) 师:那你们知道李白
4、小时候的事吗?(不知道)老师今日为同学们带来了李白上学时候的故事,想不想听? 二、学习新课 师:那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学习李白的故事铁杵磨针师板书。老师出示:铁棒和针并问:同学们请看,知道老师手中的是什么吗?生回答。师:铁棒也就是铁杵,铁杵磨针也就是将铁棒磨成针,你们认为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这细细的针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答案正不正确?那就让我们赶快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在读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看阅读提示。(学生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边度边思索:铁棒究竟能不能磨成针呢?) 师:我看有些同学都迫不及待了,那同学们就赶快读吧。 师:读完课文,你认为铁棒究竟能不能磨成针呢?(生:能)你从
5、哪个地方知道铁棒可以磨成针的?(生:只要我)你认为这句话应当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坚决、有决心)师板书。让我们一起试着读一读。 师:那么李白小时候是什么样的?(生:不爱学习)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课文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学将第一自然段读一下?(指生朗读)由此可见,李白小时候和很多同学一样,也贪玩,不爱学习。那他后来改正了吗?(生:改正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将最终一自然段读一读?(指生读)你读的特别通顺。并将 最终一自然段用大屏幕 师:老婆婆的一番话,让李白改掉了以前的缺点,从今再也不逃学了,每天都用功的学习,那老婆婆原委说了什么话?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自然
6、段到第10自然段,划出李白与老婆婆说的话。(生读课文并划) 师:下面老师找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李白和老婆婆的谈话。你们认为这三位同学读的怎么样?(生评价)老师认为在读李白问话时语气应当是不一样的,像这一句“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这里应用惊奇的语气来读。同学们在下面试试看?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李白和老婆婆的对话。 师:听了老婆婆的话,李白是怎么做的?那个同学能说一说?从老婆婆的话中李白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引导学生得出道理并板书) 三、总结课文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再将课文齐读一边,留意李白的其次次问话要读稀奇怪的语气,老婆婆的话要读的干脆、坚决。 师:李白明白了
7、道理后,在以后的学习中,他遇到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师:学了这个故事,你以后在学习上假如遇到困难应当怎么做? 师:这个故事我们学完了,你们喜爱老师为你们带来的这个故事吗?(喜爱)这样的故事既通俗易懂,又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成语故事,里面有很多像这样富含深意的小故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成语两则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成语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驾驭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理解部分
8、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高雅。 教学重点: 选择自己喜爱的诵读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教具打算:多媒体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李白诗歌,竞赛诵读。 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爱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着的小古文,请看课题。 (PPT出示:17、铁杵磨针) 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读一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 (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可是中间无停无顿。跟老师来读铁杵/磨针,这样来读,有什么感觉?对,有了节奏,感觉很有味道,别人听了,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
9、呢? (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看一看 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简单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文本 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yu):“欲作针。”白/笑其拙(zhu)。老妪(y)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hun)/卒(z)业。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老师引领,渐渐诵读。 (重点指导读好下
10、面两句话: 相同语句,不同断句。 在/眉州象耳山下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标出停顿,自由朗读。 同位互读,互帮互辅。 三、检查自读 读读词语,重点正音。 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 磨针溪眉州弃去yzhuhunz choy欲作针笑其拙还卒业铁杵老媪老妪 老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 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洪亮。 看看部首,猜猜字义。 老媪老妪 (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老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 指名朗读,订正断句。 (指名朗读全文,重点订正断句。) 学生齐诵,诵得整齐。 五、细读感悟 视察字
11、形,说说“曰”字。 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 联系文中语句,视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 读一读带有“曰”的语句。 人物称呼,不断变化。 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 (李太白白太白) 辩一辩: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避开重复,表达更简洁。) 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 联系语句,说说“其”字。 出示句子: 白笑其拙。 太白感其意。 议一议:李白笑谁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 (老媪、老妪,所以,“其”在这里指老妪、老媪。) 读一读带有“
12、其”字的语句。 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老师讲解并描述。 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闻,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 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呢?对,传闻。你们发觉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假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你们来看看,“过小溪”的“过”,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笑其拙”的“拙”呢?笨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胜利。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古文语言简洁、凝练。) 调调依次,感受句式。 看,下面这三句话
13、,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表达的依次有什么改变?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依次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其次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 练了。) 读一读书中的语句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猜猜“之”字,一字一句。 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之=问谁?问什么? 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读一读带有“之”字的语句。 六、变化朗读 变成诗歌,更加醒目。 磨针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小溪, 逢老媪 方/磨铁杵, 问之
14、,曰: “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打着节拍,快乐诵读。 娓娓道来,如讲故事。 老师讲解并描述:磨针溪呀,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哪,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 学生讲解并描述,讲后评议。 (一个故事大王诞生了,一个将来的会讲故事的爸爸诞生了) 抑扬顿挫,像说评书。 (老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 话说,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老师吟诵,音韵悠悠。 (这篇小古文,语言凝练,语句像诗一样,不但可以读,而且还可以唱。假如有古琴来伴奏,那就更好了,你听(老师吟诵) 总结归纳,提炼方法。 一
15、篇小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解并描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载歌载舞,形式多样,读得快乐,读得沉醉! 七、尝试背诵 看着填空,尝试背诵。 出示内容。 磨针溪,在。世传,未成,。过,逢老媪,问之,曰:“。”白。老妪曰:“。”太白,。 自由背诵。 乐于展示,我来背诵。 眉开眼笑,齐声背诵。 八、拓展延长 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看: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指名朗读, 齐声诵读。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开快乐心地诵读,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小
16、古文,喜爱上小古文!下课。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铁杵磨成针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劝、读、书、黑、发、勤、首、悔、迟”,会写6个字“书、发、首、劝、读、迟”,相识一个部首“力”,驾驭多音字“更”和“发”的读音。 2.相识并积累8个词语“灯火、黑发、勤奋、懊悔、劝学、读书、首要、迟早”。 3.熟读古诗劝学并背诵;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中蕴含的道理,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重难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词语,背诵古诗。 2.初步了解诗意,体会古诗中蕴含的道理。 多媒体 运用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集体内容特性设计 教学过程
17、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铁杵磨成针。 1.复习生字。 2.复习词语。 3.复习课文中的句子。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 (1)看文中插图,图中的少年是谁?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2)课文的第1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李白是唐代的闻名诗人,在他的身上发 生了什么事呢?谁再来接着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段。 (2)理解词语“中途”“放弃”。 什么是“中途”?(全程没有结束,半路。)年轻的李白学业还没有完成,就 打算离去,一件事情没做完就不做了,这就叫“放弃”。(读词卡“放弃”) (3)李白中途放弃学业会是因为什么呢?(懒散,遇到困难等。)
18、(4)你在学习中也遇到过困难吗?曾经有过和李白一样想法的同学请举手。 (5)小结:李白小时候不是一个特殊努力学习的学生,他后来改正了吗? 3.学习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李白和老婆婆说的话。 (2)指名分角色读李白、老婆婆和旁白的话。 理解词语“石砧”。(洗涤捶打衣物时垫在底下的石头,看插图。) 李白望见老婆婆拿着很粗的铁杵在石砧上磨,感到很惊奇,所以要充溢疑 惑地读李白的话,问句的尾音要上扬。 理解词语“相识”,相互相识。“不相识”就是不相识。 老婆婆说要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信任了吗? 不信任,感到怀疑,就是“怀疑”。读读这个词。 他为什么会怀疑? (觉得老婆婆手里的铁杵太粗了
19、,听说老婆婆要用铁棒做针,觉得不行思议, 不行能。) 用疑问的语气读一读李白的问话。 面对李白的疑问,老婆婆坚持自己的想法。读一读她的回答。一天一天不断地磨,为了实现目标不停地做某件事,这就是“恒心”。读读 “恒心”这个词。 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语气更剧烈地说明只要有恒心,铁杵肯定能磨成针。 4.学习第4自然段。 听了老婆婆的话,李白为什么感动?他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汇报) 指导朗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思索探讨,加深体悟 1.李白明白了道理后,在后来的学习中,他遇到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书写“为”。 (
20、1)细致视察这个字,谁能来说一说书写的时候应当留意些什么?(两个 “点”的位置和方向) (2)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重点强调笔顺。 (3)看老师来写这个字,再次强调笔顺:先写点,接着写撇,留意撇要长, 再写横折钩,最终写点。 (4)自己练习写两个“为”字。 (5)在实物投影下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并进行改正。 (6)请你根据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对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 2.书写“相”。 (1)细致视察这个字的结构和组成,说一说书写的时候应当留意些什么。(木字的捺变成点) (2)和老师一起来书空,感受每一笔的走势。 (3)细致看老师把这个字写在虚宫格中。 (4)根据刚才所获得的信息,请把这个字端端正正地
21、写在虚宫格中。 (5)在实物投影下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并进行改正。 (6)请你根据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对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 3.书写“业”。 (1)细致视察这个字,留意两个竖的区分,点和撇的方向。(2)自己练习写。 五、练习 回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板书设计铁杵磨成针(贴字卡)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精品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成语故事
22、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课时设计: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闻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闻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很多喜闻乐见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接着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肃穆,有的机灵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个好玩
23、的成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观赏故事 2、小组探讨沟通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觉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育学生阅读的
24、爱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酷爱。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自由回答) 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绚丽文化,简简洁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许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好玩的故事呢? 2、小结。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 二、故事一铁杵成针 1、李白是唐朝特别闻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特别的顽皮,成果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变更了自己的学习看法,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出示思索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思索:是什么事情让李白变更了自己的学
25、习看法,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须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一般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当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梁刺股 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许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 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
26、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师领读,生齐读。背诵 四、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悬梁刺股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本课由三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组成自相冲突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自相冲突一文是一则内容浅显、寓意深远的小故事。对于这样的课文该如何教学呢?反复诵读是没有必要的;细致分析那更是
27、无病呻吟了。课前,我反复斟酌,觉得成语故事浩如烟海,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喜爱上成语故事,走进成语的世界,了解祖国绚丽的文化,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才是最主要的。于是,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自相冲突的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举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学生由于相识水平较低,都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于是,我让学生把原文和现代文相比照再来理解,一些语感较好的同学能很快理解了课文。接着,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视察插图,绽开想象,进一步探究文章内容,品尝出寓意。当最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的时
28、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流畅表达。为此,我先出示了一些范例,引导学生表达,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详细表达。画龙点睛这个小故事的中心人物是张僧繇,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围绕人物绽开的,理解了人物,自然理解了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课上,我扮演画家,让学生做围观的人,激励学生想方法劝服画家画上眼睛,学生的口语表达还真是不错,想了很多的理由,“画家”最终被劝服。我信任只有在同等合作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子,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课中只需稍作点拨、引导,学生的灵气,学生的创建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 语文园地二之“成语故事” 语文园地二之“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
29、,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娴熟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终一自然段,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心中有数”。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挚友,你们肯定听说过很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挚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好玩,今日,老师要与小挚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挚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沟通: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
30、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沟通,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索: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你能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沟通自己学习的结果,假如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沟通,师相机引导。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常常去视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改变,总之,文与可对竹子特别熟识。)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
31、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你能理解“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终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终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有数”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方处理事情心里先有办法,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刚才同学们理解了“心中有数”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心中有数”的意思。 师举例: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仔细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心中有数。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心中有数”的
32、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爱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成语故事自相冲突教案 教学内容 8.成语故事自相冲突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习自相冲突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冲突”的意思。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化。 教学 重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化。 教学 资源 自相冲突的原文 预习 设计 1.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查字典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冲突”的意思。 2.想一想第一则成语讲
33、了一件什么事,给你什么启发?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爱好。(3分钟) 1.自相冲突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2.“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齐读课题。 其次板块:初读课文自相冲突,学习生字词。(10分钟) 1.学习理解生字。 (1)学生读准词语。 (2)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 戳: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学生做“戳”的动作。 说大话。 学生读句子。 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张口结舌。 2.学生自读故事。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课文,思索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
34、最能表现这个人傲慢、愚蠢、可笑的句子。 (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感受。 (2)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 生练习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评价。 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 指名反馈表演读。 3.讪笑讽刺。 4.因为别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5.学生各抒己见。 6.学生联系实际沟通。 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样,讲究分寸,不能有意夸大,言过其实。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0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一课一练保藏夹中的古文自相冲突。 2.指名读。 3.学生结合刚才读懂的课文比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35、。(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爱好。 1.在中华民族悠久绚丽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珍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假如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奇异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闻、名家名言等。今日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 2.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板书:故事、道理) 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冲突。(板书:自相冲突)(读题) 其次板块:初读课文自相冲突,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
36、思。 自相冲突张口结舌楚国买卖 锋利戳穿夸口 (1)指名读词语。 (2)理解词语意思。 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 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夸口”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读句子)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 2.自读故事,留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精确。同桌再相互读一读,订正评价。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傲慢、愚蠢、可笑的句子。 出示句子: 我的盾坚实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锋利得
37、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1)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相机理解“自相冲突”。 (2)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 3.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 4.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 5.是呀,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6.现在假如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才能不自相冲突了?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8.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样。 8.是啊!做人要
38、实事求是,不然没人信任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 1.读一课一练保藏夹中的古文自相冲突。 2.指名读。 3.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比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生字词。 2.读熟课文,并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3.一课一练中自相冲突的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相冲突,学习生字词。 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1)读准,读通故事。 (2)理解生字词:戳、茅、盾、锋利、坚实、夸口、张口结舌 1.视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索导学策略。 2.指名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3.老师相机补充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可以
39、通过找近义词,做动作,用词说话等多种方式。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那他为什么会没话说了呢?谁再来把课文读一读啊? (把那人叫卖的两句话变红)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1)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的呢? 板书:夸口 a.我听出来了,他特殊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实,矛很锋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 b.你强调的是什么?“随你”是什么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 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殊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 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 (2)指导表演读。 (3)(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前面表演表演。 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 3.这个人为什么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呢? 四、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任务驱动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