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全套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全套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doc(9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马上就要进行了,本人整理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的全套模拟习题,希望对广阔考生的考试有所帮助,真心的预祝广阔考生顺利通过本次考试。 部第一局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根底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2021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比照研究方法 D标准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标准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
2、的问题。2. 标准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A是什么 B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 D本质【答案】C【解析】标准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根底,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响程度。(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响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_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4. 劳动力需求
3、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响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响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5. 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Es1 BEs0 DEsl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E。l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丁资率变动的百分比。6. 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功能是( )。(2021年5月二级真题) A调节资源的配置 C
4、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答案】B 【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丁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功能。7实际iF资计算公式是(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二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X价格指数 【答案】B 【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置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_工资价格指数。8( )实际上是计时
5、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 【答案】D 【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丁人的丁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丁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人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0103 B0203 C0204 D0205 【答案】C 【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那么表示收入差距比拟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6、1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q工z,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 B05 C1 D0或1 【答案】C 1 1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人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0 B05 C1 D0或1 【答案】A 【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12(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
7、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根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A 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人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一l之间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人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14(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8、。(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允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货币政策的根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m,到达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的状况。(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 【答案】B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
9、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16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2003年6月三级真题)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总量性 【答案】D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l 7实际上,不管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的色彩。(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
10、答案】C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_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说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18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答案】B 【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缺乏性失业。需求缺乏性失业是由总需求缺乏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
11、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那么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缺乏、在职失业等。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说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20(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2021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生产率提高 。 B_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缺
12、乏 【答案】D 【解析】总需求缺乏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2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C 【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造成劳动力在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22总供给等于( )之和。 A消费+储蓄 B投资+储蓄 C投资+收人 D消费+收入 【答案】A 【解析】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
13、的收入的总和=消费+储蓄。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2021年5月三级真题)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答案】BCE 【解析】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开展的各个阶段,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能从事劳动的人 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 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
14、劳动的全部人口 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答案】BCD【解析】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就业人口总量 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LI占失业人口比重【答案】BC【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LI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4(
15、),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根底。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 B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 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E劳动力的无形性【答案】AB【解析】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根底。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2007年5月二级真题)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表达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答案】ABD【解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6、: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到达最有效率的分配;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任意一种职业、行业,任何一个地区劳动力获得的工资,都不会与其他职业、行业、地区存在差异;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6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E劳动力供给量【答案】ABD【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包括: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
17、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根本生活的制度;工会,是劳动关系双方矛盾长期开展的产物。是由劳工及受雇者自发组成的,借团体交涉的力量,以维持及改善劳动条件与生活状况,保障劳工自身权益的社会性团体。7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根底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 【答案】ABCD 【解析】福利作为劳动力价格的构成局部和工资的转化形式,其特征在于:福利支付以 劳动为根底,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法定性,一些延期支付的福利形式具有法定性,如退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等的支
18、付,由一定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制度安排决定,从而具有法定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8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 。 【答案】ABE 【解析】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1二资制度安排。9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 C库兹涅茨比率 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 E帕累托定律 【答案】ABCDE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
19、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数值即可表示社会,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10以下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技术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答案】AC 【解析】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这两种失业主要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11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以下表达正确的有(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
20、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答案】ACD 【解析】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12以下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2021年5月二级真题)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E说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答案】ABCDE 【解析】摩擦性失业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说明劳动力经常处
21、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其根本特征是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13均衡国民收人等于(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消费与储蓄 B总需求 。 C投资与储蓄 D总供给 E消费与投资 【答案】ABDE 【解析】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人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即: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14失业类型分为(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
22、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答案】ABCD 【解析】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在形成失业现象的直接原因方面,将具有共同性质和特点的失业现象进行归类,主要有以下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15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2021年5月三级真题)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BC 【解析】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财政政策的内容包
23、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ADE三项属于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16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内容包括( )。 A产业部门差异 B地区差异 C职业差异 D教育程度差异 E年龄性别差异 【答案】A:BC)E 【解析】劳动者工资差异有产业部门差异,地区差异,教育程度差异,职业差异和年龄性别差异等五种表现形式。1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扩大政府购置 B减少政府购置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答案】ACE 【解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置、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
24、策主要措施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置,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1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问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答案】BE 【解析】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星期)为时间单位,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失业持续期=至毒嚣19政府支出包括( )。 A赠与 B政府购置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答案】BD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置和转移支付两类。
25、政府购置的具体工程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效劳、公共工程工程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20我国就业效劳体系的内容包括( )。 A职业介绍 B就业政策 C就业训练 D失业保险 E劳动就业效劳 【答案】ACDE 【解析】就业政策不是我国就业效劳体系的内容,属于国家政策内容。21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 【答案】ABCD 【
26、解析】收人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第二章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1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是(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公司法? B?合同法? C?平安法? D?工会法?【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均属于劳动法律的层次。劳动法律的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标准属于劳动法律。2(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那么。A宪
27、法的根本原那么 B宪法的指导思想 C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 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根本准那么,即必须遵循的根本标准和指导思想。3以下不属于劳动法根本原那么特点的是( )。(2021年5月二级真题)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答案】D【解析】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的特点在于: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标准;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根本原那么,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劳动法的根本原那么有着高度的稳定性;根本
28、原那么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4劳动法的首要原那么是( )。(2007年5月二级真题)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开展生产的根底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宪法?的上述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那么。5( )是劳动权的核心。(2007年11月二级真题)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
29、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答案】B【解析】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该项权利对于公民来说,不分性别、民族、政治信仰、财产状况,均有权实现就业,有权依法自由地选择职业,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就业促进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时机,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和职业歧视;对于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开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时机。6对企业充裕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劳动者权益。(2004年l1月三级真题) 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 【答案】B 【解析】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
30、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7“平安重于生产所表达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 【答案】C 【解析】优先保护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当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例如平安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应当坚持平安重于生产的原那么,即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平安第一的原那么等。8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表达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根本保护 D优先保护 【答案】C 【解析】根本保护是对劳动
31、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根本权益的保障。在劳动者的利益结构中,生存与开展是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对劳动者最为重要。保障劳动权首先就是要保障根本利益。9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2021年5月二级真题) A标准企业的行为 B标准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标准劳动力市场 【答案】C 【解析】?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集中表达在劳动权保障的优先保护方面。10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答案】A 【解析】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社会性包括
32、保险范围的社会性;互济性,互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保险基金平衡调剂;补偿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给付集中地反映了其补偿性特征。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标准性文件称为( )。(2021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规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D 【解析】依据法律规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全国劳开工作,其发布的标准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12( )不具有法律效力。(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答案】B 【解析】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
33、、行政法规等标准性文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律师、语文学家、法学家、公民个人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13以下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 )。(2006年5月三级真题) A就业促进制度 B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C集体谈判制度 D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答案】B 【解析】现行?劳动法?主要由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组成。14当员丁代表或一厂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 )。(2005年1
34、1月三级真题) A劳动合同 B集体协议 C集体合同 D劳资协议 【答案】C 【解析】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15以下不参与集体谈判的是(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企业雇主 B公司董事会 C工会代表 D单位行政部门 【答案】D 【解析】参加集体谈判的包括雇主一方代表、工会代表和劳动行政部门。16狭义的劳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关系、( )的争议,在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是针对狭义而言。 A劳动合同 B行政关系 C劳动报酬 D劳动权利与义务 【答案】D 【解析】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防止地会出现劳动争议。狭义的劳
35、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关系、劳动权利与义务的争议。在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是针对狭义而言。17( )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 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 【答案】C 【解析】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标准,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成,调解、仲裁程序应遵循的原那么等内容。ABD三项分别对应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调解,诉讼三阶段。18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_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2021年5月三级真题) A34小时 B36小
36、时 C38小时 D40小时 【答案】B 【解析】劳动标准制度对工作时间有如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低于每日8小时的标准工作日,但是不能约定超过8小时的工作日,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在此列;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月也不能超过36小时。19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情况下加班时间为( )。A每天不超过l小时 B每天不超过3小时C每周不超过8小时 D每周不超过10小时 【答案】A 【解析】?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
37、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20(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平安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答案】B 【解析】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平安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最低劳动标准,一般属于强行性法律标准,以绝对肯定的形式予以规定,具有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约束力,具有单方面的强制性,不能由当事人协议予以变更。21( )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2004年
38、6月三级真题)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 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C检查企业的劳动平安卫生条件 D调查和解决企业工资差距问题 【答案】D 【解析】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为有效地贯彻实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纠偏、处分活动的主体、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客体、监督检查的方式,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总称。22对劳动法的阐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它是资本主义开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B它与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别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C所
39、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D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案】C 【解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23以下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2004年6月二级真题)A.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表达了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根本原那么C它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宗旨D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D 【解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与劳动者有关但与劳动关系无关的社会关系不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列。24劳动法
40、调整的对象是(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经济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答案】C 【解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问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标准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5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
41、务输处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效劳员产生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标准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6劳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主要是指(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仲裁机构 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答案】D 【解析】劳动行政相对人是指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或接受效劳的一方当事人,主要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7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 B工会与用人单位 C职工
42、代表与用人单位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答案】D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当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28以下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劳动合同 B劳动者 C劳动力 D工作时间 【答案】D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到达的目的和结果。包括表达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物质利益性质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平安卫生等事物。29( )是指劳动法律标准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雇佣关系 【答案】A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标准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