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18319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五)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诗歌鉴赏复习教案(四)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四)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四)语言炼字类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尝(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调、情味、效果等)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尝,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选择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尝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尝其更为形

2、象生动的效果。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调、境界、情味等)解题格式品尝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A.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尝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说明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绽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3、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事实上特别传神,它能真实透露出抒情主子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残阳照耀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 B.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22年高考题)答: C.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奇妙,而是要品尝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爽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精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

5、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1: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 例2: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答: 附诗歌语言鉴赏学问:一、鉴赏用词之妙炼字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动词。例1:陶潜“悠闲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

6、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闲,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给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安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例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7、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簇新,而且增加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伤心苦。例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调。2、炼形容词(或副词)。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状况值得特殊留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殊是活用作动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装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

8、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心情上的改变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细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多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

9、不必赘述。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淌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擅长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家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家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会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5、特别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别出心裁: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加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寻寻

10、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加描写的色调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观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调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显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长,画面静中有动,富有显明的立

11、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显明对比色调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调的浓度:“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忙,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二、总体的语言特色清爽:其特点是用语新奇,不落俗套。清爽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方新奇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爽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爽。平淡:平淡又称质朴,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实的语言说出的。其特点是选用准确的字眼干脆叙述,不加修饰,显得真实深刻,平易近人。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调,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

12、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明快:其特点是干脆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简洁:语言简练利落。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经常不是干脆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会。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实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还有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13、。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三)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表达技巧类 诗歌鉴赏复习教案(三)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表达技巧类(三)表达技巧类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纳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详细问题。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需精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详细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

14、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详细运用。(3)说说作者实行这种手法的缘由。再次,说明(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需是将诗歌的意境说明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美丽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详细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九月九

15、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解答指导】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高雅、庄重;悲壮、豪迈;清爽,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殊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比照诗句加以谛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纳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纳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新颖。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

16、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肯定要做到思路清楚、层次清晰。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纳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答: 例2、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答: 附常用关键词:1、修辞方法:比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17、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剧烈感情。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详细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显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用典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

18、情形:点化前人语句引用神话故事运用历史故事。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法。理解时,必需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加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加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像、语气一样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双关在肯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如:东边日出

19、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2、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争论、描写、抒情。抒情手法分为干脆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受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

20、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经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困难的思想情感。留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肯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尝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状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21、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画、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改变、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比兴手法比方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常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方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假如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简单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

22、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像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正大,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详细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别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净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记,“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毅,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珍贵、孤芳、清高等等。

23、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予深远之意。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确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如同登山,由谷底到山顶。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似乎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似褒实贬对应当贬抑的对象不干脆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

24、扬实为贬抑。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宗明义、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化、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首句标目开宗明义,干脆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白“航标”。开宗明义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旁敲侧击。曲笔入题不立刻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务做出某种示意性的铺排,当事务发展到肯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示意、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

25、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精彩生辉,具有独特魅力。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简单驾驭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楚、结构紧溱。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以景结情诗歌在争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示意。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浑然天成结构特别完整,犹如自然生成

26、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形象意境类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形象意境类【解题技巧】总体要求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示意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识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索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假如是比较熟识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仔细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

27、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肯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溢。【解题技巧】答题格式类型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解题技巧】分类解析:(一)形象意境类名词说明: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子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

28、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化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会(色调、构成、情味等)题目类型: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

29、首诗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格式: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说明诗句)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呈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干脆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建,语言力求美丽。其

30、次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安静美丽、或萧瑟凄凉、或生气勃勃、或孤寂冷清精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第三部分,依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烈、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答题步骤:形象类:(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意境类:(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绽开联想和想象,用自

31、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美丽(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索。切忌空洞,要答详细。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例析: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注,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答: 附相关术语:常见意象以冰雪的晶莹比方心志的忠贞、品行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

32、“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以蝉喻品德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雪白松坚贞高洁莲表达爱情梧桐凄凉哀痛的象征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经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肯定的固定性,如:以“家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

33、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力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四)语言炼字类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尝(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调、情味、效果等)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诗眼

34、,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尝,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选择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尝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尝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调、境界、情味等)解题格式品尝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A.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35、是要求品尝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说明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绽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事实上特别传神,它能真实透露出抒情主子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残阳照耀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 B.关键词

36、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22年高考题)答: C.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

37、: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奇妙,而是要品尝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爽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精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1: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 例2: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答: 附诗歌语言鉴赏学问:一、鉴赏用词之妙炼字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

38、,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动词。例1:陶潜“悠闲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闲,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

39、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给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安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例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簇新,而且增加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伤心苦。例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调。2、炼形容词(或副词)。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状况值得特殊留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

40、词的活用特殊是活用作动词。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装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心情上的改变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细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

41、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多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淌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擅长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家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

42、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家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会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5、特别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别出心裁: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加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

43、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加描写的色调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观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调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显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长,画面静中有动,富有显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显明对比色调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调的浓度:“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忙,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二、总体的语言特色清爽:其特点是用语新奇,不落俗套。清爽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方新奇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爽之风常见

44、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爽。平淡:平淡又称质朴,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实的语言说出的。其特点是选用准确的字眼干脆叙述,不加修饰,显得真实深刻,平易近人。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调,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明快:其特点是干脆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简洁:语言简练利落。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经常不是干脆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会。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实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还有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