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透镜》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透镜》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透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分。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一些简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依据视察到的现象初步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设计试验进行探究。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讨的过程与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视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勇于试验探究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规律。 (2)在探究问题的
2、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精神。 (3)亲密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通过几天的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学生已经驾驭了大部分本章节的学问,所少的是对这些学问的融汇贯穿和基本应用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斌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并从试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关物距大小与像距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试验探究法、讲授法、归纳法。 六、试验器材 光具座、焦距10cm凸透镜、光屏、蜡烛、打火机。 七、教学
3、设计 教学环节刚好间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环节1: 课前内容回顾 1课前内容回顾:让学生回忆填写出表中的缺少的内容。 2试验:学生用放大镜成2种像的试验 活动1:学生回忆填写出表中的缺少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回忆起微课中重要内容。 活动2:学生用放大镜成2种不同像的试验,并说明是用何种凸透镜成像规律成的像。 环节2: 课中答疑(min) 1、讲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提出的问题。 活动1: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 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 2、讲解学生错误最多的几道题 活动2: 学生在课前作业中遇到的错题,并让做对的同学讲解这些题目 环节3: 课中探究(min) 试验一: 如
4、何去测焦距 活动1:协作 让学生设计如何去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最终老师公布2种测焦距的方法。 试验二: 让学生设计探究物体成实像是物距大小与像距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活动1:设计试验和操作试验 让学生设计探究物体成实像是物距大小与像距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分组探究,总结得出其结论。 活动2:练习 尝试利用物距大小与像距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解决习题 环节4: 口诀记忆(min) 利用口诀和习题对本节内容小结和反馈练习 活动1:展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 让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说明给班级同学听 活动2:反馈练习 八、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5、一)学问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说明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育学生通过视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实力。 2经验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试验过程,培育学生动手、动脑、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育学生爱惜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
6、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学问,这些学问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学问,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打算。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光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透镜的基础学问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凸透镜成像的必备学问,能否驾驭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本节也是光的折射的应用实例,因此本节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探究活动,细致视察试验现象,或干脆概括结论,或结合探讨、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试验探讨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相识,激发
7、学生学习光学学问的爱好。初步培育他们视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学问说明现象的实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三、教学策略 由日常生活中和现象引入,对透镜的相识由外观到其特征概念,从对光线的一般偏折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到三条特别光线,由浅入深,由详细到抽象,要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不应只是从理论加以介绍,特殊重视通过试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各种术语名词和偏折规律。通过学生探究试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并学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本节教法以试验法为主,讲授法和探讨
8、法为辅,指导学生通过视察试验现象,探讨分析试验结果。这样即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实力,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探讨的方式,总结出推断透镜种类的两种方法和三条特别的光线,培育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实力。 四、教学资源打算 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镜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在大家细致视察平面镜和你戴的近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对,平面镜能反射光,不能让光透过;近视眼镜片能让光透过。能让光透过的镜子,我们物理中称为透镜。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
9、放大镜可以放大书上的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原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漂亮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把教学内容打在幕布上,便利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望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视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 学生视察并回答:平面镜能成像,光不能透过;近视眼镜片不能成像,能让光透过。 倾听、思索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阅历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爱好。
10、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大家知道,青年学生一般佩戴近视眼镜,老年人戴的一般是远视眼镜(即老花眼镜)。这两种眼镜是不能乱戴的,这说明这两种眼镜不同,原委有什么不同呢? 细致视察两种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总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假如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探讨薄透镜。 引导学生视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探讨透镜时常
11、用的两个科学术语。 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别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老师拿出一块透镜,请学生推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找两位持不同看法的同学回答。那我们如何推断谁说得对呢? 很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学生活动: 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大家分别手持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靠近书上的字,视察书上的文字有什么改变? 学生活动: 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
12、,视察到什么?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试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白什么? 图1 图2 学生沟通探讨:它们的形态不同,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而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学生通过“摸”的方法能够推断是哪种透镜。 学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成像不同,远视眼镜能成放大的像;近视眼镜能成缩小的像。 学生:用凸透镜时,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说明凸透镜能把太阳光会聚到一起。换用凹透镜时,纸上始终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而且四周比中间还要亮些(如图2)。这说明凹透镜不能让光会聚,而是让光向四周散开。 通过视察发觉不同事物的本质区分。 通过阅读和画图理解主光轴、光心等概念,了解
13、通过光心的特别光线。 对学生进行运用器材要留意器材平安教化。 通过体验发觉两种透镜在成像方面的不同。 通过体验发觉两种透镜在对光的作用方面的不同。为下面进一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做好铺垫。培育学生猜想实力,让学生从以前的阅历动身或者从视察的试验动身来作出有依据的猜想。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前面的试验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假如我们试验时能视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看得会更清晰。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试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依据演示试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假如放凸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视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图3)。我们把凸透镜对光
14、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图3 总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试验中的折射光线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试验2: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依据演示试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假如放凹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视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图4 总结: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试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说明发散
15、: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学生通过探讨回答:上面的光线会向下偏折,下面的会向上偏折,中间的因为通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学生通过探讨回答:上面的光线会向上偏折,下面的会向下偏折,中间的因为通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 培育学生科学猜想的实力。 猜想得到验证。通过视察体验,进一步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加深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培育学生科学猜想的实力。 猜想得到验证。通过视察体验,进一步体会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加深理解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三、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结合上述凸透镜会聚光的试验,阅读教材,并结合作图回答让学生明确: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16、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 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视察试验。 演示试验: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会看到光线会聚于一点。 2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结合上述试验,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老师利用演示试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视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17、线相交在哪。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总结: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别光路: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变更传播方向。 3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拿出一个凸透镜)怎样可以测得它的焦距? 这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根据实际尺寸画出平行光经过它们之后的径迹,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 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
18、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确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学生阅读、思索。 学生: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学生:焦距短的偏折得厉害。 理解焦点、焦距。 发觉事物的对称性规律。 驾驭透镜的作图。 用学到的学问解决问题。一方面巩固了新学问,另一方面培育学生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学问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学问与老师同学沟通,最终总结出本节课的学问点。 培育学生总结归纳的实力。同
19、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其次节。 二.教材分析:在学生初步相识透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育学生学习爱好,为课上进一步深化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支配小组合作制作,既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育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实力。 三.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学问和透镜在日
20、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学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驾驭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支配特别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_“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支配在其次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学问及其对光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学问有感性的相识。这样支配依次使学生能详细、生动地相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能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目三维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过程
21、与方法 (1)经验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运用,获得胜利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验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1)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六、教法和学法 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试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探究实力、以及
22、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和抽象思维实力。亲身经验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实行自主学习探究法、试验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创建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得学问。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供应自己的想法,共享他人的才智,体验合作学习的开心 七、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学生打算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材料 八、新课教学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本着以自学探究为载体和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探究、难点突破、课堂小结与学习评价、老师小结等环节以
23、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标。详细操作是: (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特别感爱好的名侦探柯兰之校内失窃案引入,由学生亲自参加视频拍摄,奇妙的将眼镜、投影仪、放大镜等凸透镜放入视频,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课堂探究 1、照相机: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PPT视察的照相机结构图,并通过现场拆卸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每个重要部件,并重点介绍镜头-凸透镜,光圈,光屏等重要部件。通过现场给全班拍照,并将照片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学生,通过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现。通过增大光屏到镜头的距离,重新拍照,再将照片投影到屏幕,经过对比得到,引导学
24、生总结-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结论。 (1)细致视察,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立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觉物距_像距。(4)视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侧(填同侧、异侧)。(5)关于照相机你还想知道什么? 2.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首先通过一段简洁的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怎样做?由学生自己动手,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去体会小组合作的精神,以及感受制作过程中的胜
25、利与失败。再有学生利用做好的简易照相机模型区视察烛焰在半透亮薄膜上成像的特点,在通过变更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凸透镜到薄膜上的距离,得到实像变大变小的规律。 (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亮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光明的室外,拉动纸筒,变更透镜和半透亮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二、投影仪 1.通过PPT展示投影仪结构,仔细视察透亮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凸透镜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出投影仪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要
26、运用平面镜,假如不运用,像会成在哪里?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 (2)投影仪的构造有:_ (3)平面镜的作用_(4)凸透镜的作_ (5)灯泡的作用_(6)凹面镜的作用_ 猜一猜,做一做:将投影片“F”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显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将会如何? 2.看老师演示: 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F放到载物台上,调整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清楚的像: 视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较像距物距的大小; 视察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异侧;再将平面镜装上,视察像的位置,分析平面镜的作用。 3.依据试验回答: (1)物体经投影仪成立、像,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_侧(填同侧、异侧),比较物体、像
27、到镜头的距离,会发觉物距_像距(填大于、小于)。(2)平面镜的作用是。 (3)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当如何放置? (4)假如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楚,我们应当实行哪些措施? 三、放大镜 学生利用手中的放大镜视察以下情景: 1.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描述你看到的像的特征) 2.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一个水滴放大镜,用它来视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进一步理解看到的像的特征) 3.当运用放大镜视察远处的物体会看到怎样的情景? 4.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物体经放大镜成、立的像,像与物在透镜的_侧(同、异)。 四、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透
28、镜 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倒立光屏能接收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正立光屏不能接收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注意依据学生心理动身,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全部的物理规律,均有学生视察并亲自参加,由老师引导得出,整堂课亲切自然,水到渠成,趣味横生。留意到学问点的衍生、连接和拓展,注意学生逻辑思维培育。唯一不足的是板书可以让学生设计和总结,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更加深刻了。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