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6265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视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驾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

2、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假如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 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探讨: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老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 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老

3、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视察13= 34= 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状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分数与除法的

4、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 (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分吗?区分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

5、例 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习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 1/3(个) 例2:34=3/4 (个) 例3:710= 7/10 约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约数和倍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相识整除的意义,相识约数和倍数,能推断一个

6、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2、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比较和综合、概括等思维实力,培育学生依据概念进行推断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自我介绍引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不过今日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指着黑板已板书的“数的整除”)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整数与整数之间的很多关系,这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约数和倍数。(板书:约数和倍数)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样几道题目。(出示课本第39页3组除法算式) 能口算吗? 指名口算,老师板书结果。 其中第(2)

7、组可引导学生用余数表示结果。 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看看每一组的被除数、除数和计算结果的特点是什么?把你的发觉与同桌和前后的同学沟通一下。 谁来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指名口答) 那么第一组算式与另外两组有什么不同?(指名口答) 小结揭示整除的定义:像第(1)组算式那样,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学生齐读) 板书:abc 老师想用这个式子来说明整除的概念a能被b整除,不过这三个字母有没有什么要求呢?(指名口答) 板书: 整数 abc(b0) a能被b整除或者b能整除a 例如(指着第(1)组算式第1小题)15除以3

8、等于整数5,我们就说15能被3整除,那下面两个算式怎么说呢?(指名口述) 还可以怎么说?(3能整除15) 2、出示练一练第1题。 读题。 指名口答。要求学生能说出51能被3整数 第(2)、(3)、(6),为什么不能? 练习七第1题 指名口述,为什么? 练习七第2题。 先指名说,然后指出可以从最小的2说起,防止遗漏。 3、揭示约数和倍数。 我们已经知道3(指黑板板书)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那么a与b怎样称呼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页最下面倒数第5行。(齐读) 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它们的前提是什么? 板书: a是

9、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我们再来看第(1)组的算式. 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 ),3是15的( ),约数和倍数是反映两个数的关系的,它们相互依存,不行单独存在。说时要说( )是( )的约数,( )是( )的倍数,而不能光说( )是约数,( )是倍数。 指名说下面两式。 想一想:(指1535),15是3的倍数,那么15是不是5的倍数呢?5是15的什么? 同样:(指下面两式)28和4呢? 33和3呢? 4、出示 1 想一想,方框里可填哪些整数? 依据学生回答举几例说说如2能被1整除,2是1的倍数,1是2的约数等。 方框里可以填任何整数,也就是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任何整数都是1

10、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 5、看样子,1是比较特别的,不过谈到整数,我们应当还想到一个特别的数0。(学生齐说) 在上式下板书: 其实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整数都等于0。因此,0能被任何不是0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0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0的整数也都是0的约数。不过,为了便利,我们在探讨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在课题后板书:不包括0) 6、下面我们看练一练第2题。 指名口答。 7、出示练习七第4题。 8、口答: 6能被哪些数整除,哪些数是6的约数? 8能被哪些数整除,哪些数是8的约数?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其实我们说a能被b整除,b能整除

11、a,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这里四种说法谈的是同两数间的一种关系。课后将练习七第3题用四种说法说给同桌听听。 板书: 数的整除 约数和倍数(不包括0) 整数(a、b、c) a b c (b0) 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相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的相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相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究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相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究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12、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留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算式 2.进行沟通: 学生沟通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沟通屏幕上一一演示。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日我们探讨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13、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43=12, 所以: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接着出示:因为:62=12 ,所以 因为:121=12 ,所以 谁也来出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略) 三、探究探讨: 1.师:我们刚才初步相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探讨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4、5、18、20、36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觉4、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觉了吗? 师:4、18、都是36的

14、因数。 师:36的因数只有这2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全部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爱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全部因数。假如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察搜集作业。 2.沟通作业。(略)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沟通,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方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15的因数有 再试一个: 16的因数有 视察36、15、16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觉吗? 边沟通边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1 它本身 倍数 3.师:找

15、一个数的因数驾驭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找不完怎么办?) 有小巧门吗? (略) 板书:3的倍数:3、6、9、12、15 找出7的倍数:7、14、21、28、35 沟通方法。在找一个数倍数时发觉: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有限的 1 它本身 倍数 无限的 它本身 (没有的) 30以内5的倍数:(留意反馈)5、10、15、20、25、30 4.推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1没有因数。 5是倍数。 小结: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 我们在探讨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16、。 板书完整: 不是0的自然数 四、实践应用 师:因数和倍数的学问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运用。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乘坐人数12345应付元数 2.做操。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状况填写完整。 排数1234681224每排人数 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 排数是24的因数。每排的人数呢?(也都是24的因数。为什么?)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30的因数:1、2、3、5、6

17、、10、15、30) 师:看来因数倍数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探讨、相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 1、例1 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相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相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

18、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索,发展分析、推理等实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索和探究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培育与同伴合作、沟通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打算: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日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沟通的想法,事实上是联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

19、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相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依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沟通: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提问:联系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视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

20、想法。 沟通: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发觉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意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像这样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3) 引导:现在你发觉,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觉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板书:6,12 ,18,24?是2

21、和3的公倍数)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你还能随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与同桌沟通自己的 方法。 沟通:你是怎样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的? 结合学生沟通,老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悟。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多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

22、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 学生沟通,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多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干脆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引导:今日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3、?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可以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写公倍数时要留意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7课时 方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渗透相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 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推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难 点: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学习打算】天平、空水杯、水(可依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学习过程】

24、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今日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托盘两端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依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其次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觉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须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觉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

25、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假如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四、练习设计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相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老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们不是方程

26、的缘由。 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须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即字母),这也是推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2、反馈练习,教材P63做一做第1题。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3、完成P66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依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4、独立完成P66练习十四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所以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P66练习十四第1题。 人教

27、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学问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行少的学问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学问的同时驾驭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驾驭,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

28、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相识数的概念时更情愿自主参加,自己发觉。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实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沟通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实力培育) 1、让学生通过详细的操作和沟通活动,相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验探究和发觉数学学问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阅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

29、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嬉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与。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觉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

30、,细致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留意什么? 生独立思索,领悟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沟通,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打算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干脆算一算。 3、汇报沟通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沟通展示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觉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

31、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其次、三问使学生发觉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需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多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沟通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

32、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觉特别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假如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学问,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

33、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与完同学会之后,其次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动身,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动身?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习十七2、3、4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分,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别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驾驭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

34、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视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识天平不相识天平的学生相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假如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知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假如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知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视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探讨和沟通: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

35、,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细致视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沟通。要告知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须要提示同学们留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

36、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育学生实际操作实力和抽象概括实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加、主动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打算: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

37、意义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详细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评:开宗明义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供应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

38、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相识,今日我们接着探讨分数,探讨“分数的意义”。(老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学问,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沟通,各组举荐汇报。 老师提示学生留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对不精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老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敬重了学生的已有学问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探讨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探讨别的分数吗? 老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殊

39、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探讨、沟通,老师巡察,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觉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发觉了这么多学问! 【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同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主动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主动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单位的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锁,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打算的头脑。”】 三、深化探讨分数的意

40、义 老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老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洁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相互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沟通,老师巡察指导。 各组举荐学生汇报 【评: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意学生感性相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师:关于分数的学问,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学问,能告知老师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沟通。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探讨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 、11/20 呢? 【评:教者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教者留意到学生自我获得信息实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学问,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