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江南地区的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江南地区的开发.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知识点复习: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老师 教授内容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 时间?从它的短暂统一到快速灭 亡可吸取什么教训? 2、为什么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 却不能统一江南? 3、依据所学学问总结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交战双方、结果,比较这些战例,你得到哪 些启示? 学习目标 1、记忆西晋、东晋的建立。熟记“五胡”及内迁的状况、淝水之战的结果及缘由。复述江南经济发展的缘由、表现及影响 2、让学生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分析造成斗争结果的缘由。 3、通过学习
2、江南经济发展的史实,使学生相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问结构: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依次: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起先;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二、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缘由;2、表现;3、影响。 展示内容: 西晋1、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2、统一:时间 3、五胡内迁:、 4、灭亡:时间、被族所灭 东晋:建立:时间、建
3、立者都城 淝水之战:背景:前秦政权建立 经过: 结果: 灭亡:年,被建立的(政权)所灭。 江南经济发展:缘由:1、 2、 3、 表现: 意义:巩固达标: 1、被大将纂夺政权的是() A东汉B西晋C东晋D秦朝 2、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刘裕B苻坚C王猛D司马炎 3、历史上常把少数民族称为“麦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A氐B羌C鲜卑D匈奴 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于四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闻名战役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 5、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4、() A北魏B东晋C西晋D前秦 6、标记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务是() A西晋定都洛阳B灭蜀C西晋迁都长安D灭吴 7、下列人物分类排列,司马懿应在哪一类() A曹丕、司马炎B陈胜、吴广C蔡伦、张衡D屈原、司马迁 8、成语典故“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9、居住在绍兴的李先生说他祖籍在山东,请问他祖先最早可能在何时迁徙到此()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缘由有()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此地农业生产阅历丰富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江南地区斗争较少,社会安定 ABCD 11、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淌
5、示意图: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起先迁往中原?举出迁人中原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什么时候? 归纳生成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依次: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起先;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气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缘由;2、表现;3、影响:为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6、。 课后反思: (2)什么缘由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主动影响有哪些? 12、阅读下列材料: 两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2)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缘由有哪些?(3)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
7、史发展的也许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洁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洁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重点和难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教法探讨法、问题导学法学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教学设计: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状况2导入新课: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许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3讲授新课: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既然三国不能许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索并回答)说一说,西晋是如
8、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探讨,引出少数民族内迁)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长)二:淝水之战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终的结果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原委是为什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依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日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
9、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斗争相像?这些斗争所取得的阅历、教训,对现代斗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附:板书设计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验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缘由:A:北方人南迁,充溢了江南的劳动力;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很多良田 七年级历史上
10、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学问梳理 1东晋的兴亡 (1)建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统治 政治: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护。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司马睿实行即位大典时,尽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军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
11、复原中原。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逼。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3)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 (1)概况: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旺盛: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衰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
12、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今,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缘由: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 农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
13、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沟通和城市的旺盛。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二、重难讲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但最终趋向统一。 (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发展。 (3)民族融合形成一次高潮,长江、黄河流域民族间差异逐步消逝。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