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215545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西师大版1-5的认识教案(六)2022年西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案(六)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加法初步相识的第一课时。教学时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通过看图,引出加法,进而引导学生提出加法问题,加深理解。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摆、说、算,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本身差异较大,他们对加法及计算实力都存在肯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状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熟识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阅历,初步相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索、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沟通的活动中,探究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老师的

2、引导下,学习从详细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初步培育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和仔细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实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探究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关键: 通过自主探究,驾驭自己喜爱的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法:情境演示,小组研讨。 课前打算: 图片、小棒、三角形 学习过程: 一、教学铺垫 1、请拿出学具依次摆出2根小棒、4个三角形、5个图片,并说出数字。 2、把5个图片分成堆,说出它的组成。 二、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1、老师介绍笑笑,展示情境图,让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

3、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详细说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 3、请同学们数一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在一起以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只铅笔。 4、师和生一起仿照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5、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请同学们齐读两遍 三、探究新知 1、视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1)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特别棒,小熊猫也来到课堂参与活动啦!(出示课件:熊猫图)细致视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2)老师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黑板上,请同学们想

4、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学生自由汇报) (3)老师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2、借助图形符号,理解加法含义,沟通数法。 师说明要求:请大家用圆圈代替熊猫在纸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画,老师巡察指导。 请两名学生代表上台画画,并讲解并描述自己的作品意思。 师:哪些圆圈代表3只熊猫,哪些圆圈代表2只熊猫。 学生上台讲清晰。 师:把这些熊猫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只熊猫?你是怎么数的? 生汇报。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数法? 师:这些熊猫合起来一共是5只熊猫。老师用圆片代替熊猫摆出来。 (3)引入加法算式,阐明加法意义。 师:刚才这两件事我们是用摆小棒和画圆

5、圈的方式表示的,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2=5。老师板书:3+2=5 师:今日我们又相识了一个新挚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 生:加号。 师:你们知道加号是什么意思吗?(做合起来动作) 学生回答。 师:真聪慧,那3、2、5分别在两件事里表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把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就用加法表示。我们一起来读这个算式:三加二等于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用3+2=5表示的情境吗?比如我一只手有3个苹果,另一个手有两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就用3+2=5表示。谁能像这样再来举个例子?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 三、巩固新知。 1、摆一摆,算一算。(P24) (1)出

6、示课件(P24摆一摆,算一算第一幅图。) 师:谁能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呢? 生:左边有一个桃子,右边有三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 师:老师用方块代替桃子,请大家用小棒带替桃子跟着老师一起摆,先摆一个桃,再摆三个桃,一共是四个桃,就是1+3=4。摆好了吗?谁来告知老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呢? (老师带着学生摆。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摆一个桃子,再摆三个桃子,一共是4个桃子。就是1+3=4。1、3、4分别表示什么呢?) (2)出示课件(P24摆一摆,算一算其次幅图。) 师:谁能讲讲这个幅图上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呢? 生:左边有两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谁想当小老师像刚才李老师一

7、样到讲台上来带着大家摆一摆呢? 请一名同学上台带着大家摆:先摆两朵花,再摆两朵花,一共是四朵花,就是2+2=4. (请一个学生代表上台带着大家摆。先摆两朵花,再摆两朵花,一共是4朵花。2+2=4.) (3)出示课件(P24摆一摆,算一算第三幅图。) 师:请大家一起告知我这幅图讲的故事。 齐说:左边有四只鸭,右边一只鸭,一共有多少只鸭? 师:大家自己试着用小棒边摆边说。 先摆四只鸭,再摆1只鸭,一共是五只鸭。就是4+1=5。 请大家自己试着边说边摆。先摆4只鸭,再摆1只鸭,一共是5只鸭,4+1=5。 2、猜一猜。(出示课件:P25练一练第一题三幅图) 一天老师在动画片上看到了三幅画:老师看到画就

8、想起了加法算式,看谁和老师心有灵犀,想到一块去啦? 学生回答:2+3=5 师:为什么呀? 学生回答。 师:还有吗? 2+3=5 1+4=5 4+1=5 师:同学们还真是和我心有灵犀,太棒了。 四、开放训练 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P26练一练第七题) 1、师:下面我要看一看,我们同学会不会依据生活情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2、学生回答,老师引导。 人物:图上有一个小孩,两个大人,一共有多少个人?1+2=3。 水果:一个盘子放了一个梨,另一个盘子里放了2个梨,一共有多少个梨?1+2=3。 小孩的一边有两个凳子,另一边有三个凳子,一共有多少个凳子?2+3=5。 窗

9、台上左边有四盆花,右边有一盆花,一共有几盆花?4+1=5。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用手指课题) 生:一共有多少。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加法。 师:我们知道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六、布置作业。 师:思索题:你能写出全部得数是5的算式吗? 七、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相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2022年西师大版下课啦教案(四) 下课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高矮、长短关系,体会高矮、长短的相对性。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长短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

10、的思想教化。 教学重点: 驾驭比较高、矮;长、短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打算: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日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推断谁高?谁矮?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简单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对学生)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简单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让他们背对背。

11、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视察。) 师:调皮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调皮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调皮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留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看法。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长短。

12、 3、同桌比较绳子。 4、指导学生完成第 21 页练一练的第 1、2 题。 5、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视察并推断,最终出示结果。 四、总结。 今日我们学了比较高矮和长短,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长短的方法。 五、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个子的高矮,明天把结果告知老师。 2022年西师大版下课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 2、知道在比较高矮长短时,须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找寻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3、经验与他人合作沟通比一比的方法,并尝试说明自己的思索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经验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驾驭比较的方法。

13、教具学具: 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跳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下课的时候都会玩些什么呀? 生1:跳绳 生2:抓人 师:这么多种嬉戏啊!肯定很好玩。但要留意平安哦。同学们,调皮和他的同学下课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玩了许多种嬉戏,你们想不想去他们学校看看?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大声喊出下课啦,让调皮他们出来玩吧。 生齐喊:下课啦! (出示主题图)师:看,他们都出来玩了。谁来说说你看到他们在玩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比身高,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在修凳子。 师:同学们视察的真细致。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师:今日我们玩一个闯关嬉戏好不好,看看谁的小眼睛看的最仔细。假如能闯

14、关胜利就可以获得一枚红旗勋章,想不想要? 第一关:比高矮 1、(出示比高矮图片)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生:在比高矮。 第一关的闯关题目就是请我们同学们来当裁判,他们两个比,谁高?谁矮? 生1:他们一样高。 生2:不对,男孩子偷偷垫脚尖了,不能比。 师:那怎样比才是正确的呢? 生:两个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谁在上面谁高,谁在下面谁就矮。 老师演示并小结。 2、体会高矮是相对的 师:我们也来做比高矮嬉戏,谁情愿来?(提示学生留意视察比高矮要留意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 三名高矮悬殊大的一些学生上台。 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名学生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说清前提谁和谁比或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15、。 恭喜大家闯过了第一关。 其次关:比长短 其次关来考我们的是这两个跳绳的小挚友。其次关的闯关题目是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一比他们的跳绳,谁长?谁短? 师:跳绳我们自己也有。四个同学一组,比一比,看看怎样才能正确地比出长短,不出错。要留意什么? 反馈 师:谁来说说,你要怎么比? 生:要先对齐,拉直了再比较。 师:请你大声告知这两个同学,让他们照着你说的方法比一比。 师:恭喜你们,又获得了一枚红旗勋章。 三、课堂练习 还想不想闯关?我们一起去闯闯才智岛吧。(21页练一练) 1、快速回答第1题 2、第2题 问:为什么?生:因为其次条绳子没有拉直 3、第2题 演示:线越短绕的圈数越少,越长绕的圈数越多。

16、 圈数越少绕的线越短,圈数越多绕的线越长。 4、第3题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说说为什么 5、第3题谁最高?谁最矮?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你有什么方法比高矮?引导学生找寻参照物横线。数数占几行? 6、同样是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怎样比这些笔谁长谁短?从短到长排。引导学生找寻参照物数格子。 四、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闯关用到了许多学问。谁来说说? (比高矮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站直了比。比长短要先对齐,拉直了再比较。) 板书设计: 下课啦 长 短 对齐 拉直 高 矮 2022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八)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其次单元第三节 跷跷板 教学内容:教材P22-23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

17、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2、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比较事物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详细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3、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育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实力。 4、培育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难点:通过等量代换推出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天同等。 教学流程设计: 一、 谜语导入(出示PPT第一页,猜谜语。) 一匹马儿两人骑, 这边高来那边低。 虽然马儿不会跑, 两人骑着笑嘻嘻。 师:今日,邹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比看谁最聪慧。 (学生得到谜底:跷跷板。)导入课题。 师:我们班小挚友真聪慧,一下就猜到

18、了答案。那谁都玩过跷跷板呢? (邀请甲、乙两位学生,这两位同学体格有差异。) 师:现在他俩去玩跷跷板,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样情形呢? 生:甲会沉下去,乙会翘起来。 生: 翘翘板就会倾斜,因为甲重,乙轻,。 (引导学生说甲比乙重,乙比甲轻。) 师:那现在邹老师也想玩跷跷板,谁想和我一起去玩呢? (选择学生甲。) 师:老师和甲去玩跷跷板,小挚友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生:老师那边低,甲那边高。 生:老师那边会沉下去,甲那边会翘起来,因为老师比甲重,甲比老师轻。 师:那请大家想一想,邹老师和甲、乙相比,谁最轻?谁最重? 生:邹老师最重,乙最轻。 师:小挚友们真棒,只是通过视察就看出了谁轻谁重。为了嘉奖你们

19、,瞧,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宝盒)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获得了第一箱宝藏!接下老师还为你们打算了更多的惊喜,你们有没有信念接着迎接挑战呢? 生:有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跷跷板动身一起来学习比较轻重,接着闯关,收获更多的宝藏吧。 (板书课题:跷跷板-比轻重) 二、探究新知 1、感受掂一掂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本数学书和一本字典,请同学们猜猜看哪个轻哪个重呢? 生:数学书重。 生:字典重,数学书轻。 师:呀!有的同学觉得数学书重,有的同学觉得字典重,大家的看法出现了分歧,谁能想出好方法来帮我们验证一下究竟谁重呢? (学生主动想方法。) 生:可以用手来验证,一只手拿一样东西来比较。

20、(请两到三名学生用手掂一掂,再把发觉的结果告知大家。) 生:字典比数学书重,数学书比字典轻。 师:现在大家都认为:字典比数学书重,数学书比字典轻。看来有些东西光用眼睛看并不能精确的推断出谁轻谁重。 师: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 师 : 同桌合作找一找身边的两种不同物体,掂一掂比比谁重谁轻. 生:同桌合作 师:大家真棒,通过仔细思索、主动动脑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问题,又得到了新的宝藏! (课件展示:宝盒) 师:不过小挚友们可不能傲慢,因为后面还有精细等着你们来发觉哦!、 2、感受称一称 师:老师会变魔术,看看我的手里有什么? 生: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师:抓紧猜猜看哪个重哪个轻。 (学生

21、发言,各抒己见。) 师:既然大家看法不统一,那么我们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验证一下究竟是苹果重还是梨重呢。 (学生掂一掂,依旧得到不同的结果。) 师:同学们的答案都不同,这可怎么办呢?谁能想出什么好方法来帮帮同学验证一下呢? 生:用秤称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今日老师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挚友(课件出示:天平) 师:介绍天平的构成 师:现在请大家细致视察天平,看看左右两个托盘是什么状态? (展示:天平) 生:平平的 师:当天平左右两个托盘一样平的时候,我们就说左右两个托盘里的物体一样中。 师:现在大家在看看天平,看看天平左右两个托盘还一样平吗? (老师操作,把苹果放在天平的左托盘里。) 生:

22、不一样平,左边沉下来了 生:苹果重 师:我们班的同学太厉害了,太擅长视察了。当天平地把边托盘沉下去,我们就说哪边的物体重。 (老师操作,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托盘里。) 师:现在哪位小挚友情愿来说说谁轻谁重呢? (学生自由发言,试着说出理由。) 生:天平动了,梨这一边低。 生:梨那一边沉下去了,梨比苹果重。 师:小挚友们真棒,看哪边托盘沉下去就知道哪边重。怎么样,小挚友们在胜利解决问题获得新的宝藏的同时,还交了天平这个新挚友,以后它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好伙伴。 (出示:宝盒) 3、练一练 师:还剩下最终一箱宝藏了,抓紧给自己拍拍手加加油吧! 师:出示一个铅球、一个皮球 师:小挚友们觉

23、得谁重谁轻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家的看法又不统一了。那抓紧想想方法验证一下,看看谁这次猜中了?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 师:谁想来掂一掂感受一下 生:掂,铅球重 生:可应用天平秤一称;师:那就请出我们刚刚才相识的好挚友-天平,让他;(随机请一位学生来操作,一个托盘放铅球,另一个托;生: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师:特别好;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师:谁情愿给大家产小老师带着大家把题目要求读一遍;生:指名领读题目;师:图上有哪几种物体?左边托盘放的什么,右边托盘;师:现在天平两边是什么状态?说明白什么?;生 _ 生:可应用天平秤一称 师:那就请出我们刚刚才相识的好挚友-天平

24、,让他来告知我们原委谁轻谁重吧! (随机请一位学生来操作,一个托盘放铅球,另一个托盘放皮球。) (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得到结论:铅球比皮球重,皮球比铅球轻。) 师:那么通过铅球和皮球谁轻谁重的比较,小挚友们有什么新的发觉呢? 生: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师:特别好。我们也感谢好伙伴-天平帮我们来比较谁轻谁重。 今日小挚友们真棒,通过仔细思索、主动发言努力获得了这么多的学问宝藏,那现在带着这些学问宝藏去学问大擂台上一显身手吧,看看谁最聪慧最能干! 三、 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师:谁情愿给大家产小老师带着大家把题目要求读一遍 生:指名领读题目 师:图上有哪几种物体?左边托盘放的什

25、么,右边托盘放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 师:现在天平两边是什么状态?说明白什么? 生:独立练习 师:巡察纠错、老师评价 2、 练一练第2题。 师:谁情愿给大家产小老师带着大家把题目要求读一遍 生:指名领读题目 师:图上有哪几种物体?左边托盘放的什么,右边托盘放的什么? 生:看图回答 师:现在天平两边是什么状态?说明白什么? 生:独立练习 师:巡察纠错、老师评价 3、拓展延长(练一练第4题) (引导学生比较三个物体中谁最轻谁最重。) 四、 课堂小结 师:今日这堂课呢,小挚友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获得了那么多的学问宝藏,带着这些学问宝藏又去学问擂台上一显身手。邹老师想问问大家,通过这节课,小挚友们学到了

26、什么?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五、作业设计 练一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整体教学设计较为合理,从学生学习爱好动身的同时照看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孩子的实际生活情境玩跷跷板动身引入新课.再新手内容时把课堂交给学生,比如掂一掂环节。试着让每个孩子都拿起自己身边的东西来掂一掂,充分体会掂一掂的过程,也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 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刚好的订正和评价。 学问大擂台环节作为巩固练习,层次感和梯度较好的呈现出来。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是一节比较好的教学设计! 2022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跷跷

27、板的教学设计 新民路小学 索玉霞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比轻重的过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比出物体的轻重。 2. 让学生探究比轻重的方法并能精确地用语言叙述谁轻谁重。 二、教材分析 跷跷板一课是一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爱好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阅历。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轻与重的含义。 难点:比轻重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学法:探究体验,归纳发觉。 五、教

28、学打算: 课件 、 天平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导入:小挚友们,今日老师想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们兴奋吗? (出示课本20页主题图)你能说说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吗? (2)小猴和小熊玩的真快乐,你们能学学他们玩耍的样子吗? (二)探究新知: (1)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演中,你发觉了什么? (2)掂一掂,说一说: 1. 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文具盒和课本,掂一掂,并向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己自行活动,并相互沟通 3.引导学生了解:沉一些的物体我们就说它重一点,比它要省力一些的物体我们就说它轻一些。让学生明白轻重是相对比较而言。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具盒和课本谁轻谁重。

29、(3)探究比较轻重的方法: 1小物体我们可以放在手上掂,那么再大一些的物体该怎样比较他们是轻重呢? 2.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学具天平拿出来,在两边放上不同的物体,你能发觉什么? a.学生动手操作,所称物品不限,老师指导方法。 b同桌相互沟通探讨,谈谈自己的发觉。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觉:天平向哪边倾斜,就说明哪边的物体重一些,高高翘起的那一端物体就轻一些。 4.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所称的物体什么比什么轻,什么比什么重?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21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 完成课本21页第2题。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想一想,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哪个重? 3. 完成课本

30、21页第3题。 (1)想一想,以什么物体的重量为标准推算出谁最轻,谁最重? (2)学生自由探讨沟通,并汇报。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22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七) 跷跷板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实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辨别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打算 课件

31、天平 苹果和梨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人体跷跷板嬉戏感受轻重 (一)嬉戏 老师介绍嬉戏:嬉戏叫人体跷跷板。 (二)老师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老师示范让同学双手侧平举,老师选取两个同学的书包放在同学的手上,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玩跷跷板,强调重的压下去,轻的翘起来。引出课题。板书跷跷板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辨别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 (四)小动物们也很爱玩跷跷板,演示例题一来初步相识比较轻重。并强调用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来回答。同时提到谁最轻谁追重。熬炼同学的说话完整性和逻辑性。 (五)老师提出问题要推断轻重还有什么方法呢?从而引出

32、掂一掂。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同学把数学书和练习本放在手上,用手细致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知给同学听,再把数学书和文具盒进行比较。 (二)同学汇报 老师:哪个同学已经掂完了,情愿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感受轻重 老师:看来你们的感觉特别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推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情愿吗? (一)试验一 老师:我看到想参与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展示给大家。 1.拿出苹果和梨先看再掂一掂 2.要求:肯定不许动,只能看,视察视察,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肯定

33、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究竟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这可怎么办呢? 老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慧,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我们的前人就是依据你们的这些想法独创了天平,秤等许多种能够精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工具,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老师和同学一同来称量苹果和梨究竟谁轻谁重? (二)试验二 老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打算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红色的皮球和一个砝码,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两个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议商

34、议,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老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究竟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殊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老师提问:这两个东西谁大?谁重呢? 5.这次为什么许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肯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肯定轻。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在做基础练习,巩固所学。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兴奋吗?老师也很兴奋,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精彩.你觉得今日你又有那些收获?又有那些进步?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 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总结这节课都学了什么。 老师播放视频来总结。

35、2022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四)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经验简洁的推理活动,培育初步的推理实力。 2、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星期天,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最喜爱玩什么?原来它们最喜爱玩的叫做跷跷板。这时候,走来一只小兔弟弟和一只小兔妹妹,它们俩坐了上去。 2师:小挚友们,请你们细致看,你发觉了什么? 生1:小兔弟弟这边低,小兔妹妹那边高。 生2:小兔妹妹上去了,小兔弟弟下来了。 生3:小兔弟弟重,小

36、兔妹妹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小兔弟弟把它这边压下来了,所以它比较重,小兔妹妹那边高高的往上翘起来了,所以它轻。 3小挚友们真厉害,能看出谁轻谁重,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相识轻和重。 1说一说。 师:现在就请小兔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生1:我吃饭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2: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轻,大象重。 生3:我用象和蚂蚁比,象重,蚂蚁轻。 2掂一掂。 视察自己课桌上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猜一猜谁轻谁重。 现在,请把你的文具盒放在一只手上,学具盒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文具盒和学具盒谁重

37、谁轻。 师:请小挚友把轻的举高一些(生把学具盒举高了),把重的放低一些(生把文具盒放低)。 3称一称。 (1)师: (介绍天平的运用方法)两边托盘里没放东西或两边放的东西一样重时,天平的两边是一样高的,平平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苹果和橘子原委谁轻谁重。(师操作,把苹果和橘子放在两边托盘里)谁能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说明理由(因为望见天平的两端不平衡了,放苹果的这一边低,说明苹果比较重,放橘子的那一边高,说明橘子比较轻)。 师:我们还可以看指针,它偏向哪一边,就可以说那一边是比较重的东西,另一边是比较轻的东西。 (2)师:你们还想自己称一称吗? 生:我自己的苹果、梨、铅笔盒、书、文具 要求:找一位

38、小组内的小挚友合作,比一比两人的东西,谁的重,谁的轻。(每组有不同的称东西的工具。) (3)小组汇报,师适时赐予激励,其他学生也可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对汇报学生赐予评价。 三、应用拓展 练一练 四、总结延长 1小挚友们,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学得开心吗?老师也很兴奋,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精彩。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进步? 2你认为我们班今日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你自己的表现呢? 五、布置作业 2022年西师大版跷跷板教案(五) 跷跷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

39、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实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辨别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打算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嬉戏感受轻重 (一)嬉戏 老师介绍嬉戏:嬉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假如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老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老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赐予帮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辨别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