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187729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角初步认识丨苏教版(2)角的初步相识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相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相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初步相识角。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相识角是进一步相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相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动身,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相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教材从引导学生视察实物起先逐步抽象出角,并建立角的表象,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等加深对角的相识和驾驭角

2、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驾驭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相识角的形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材中还特殊留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折纸、制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娴熟驾驭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三、学生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是全新的内容,学生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角不像其他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都有阅历,它是将对图形的相识的细化,更深层次地了解图形。学生们在生活中虽有一些关于角的相识,单一般没有抽象的角,对抽象的角并不算真正相识,角也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相识角,

3、将运用视察、操作、演示、试验、探讨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角的表象,从而逐步建立角的概念,以学生所知道的层面为基础支配一系列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的活动,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实行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以活动来促进认知,从而让其原有的模糊阅历得以提升。四、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分辨出角,渗透模型思想。在“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

4、作,探究角的特点,相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不断积累通过操作、探究和探讨图形特征的阅历,在辨别、比较中培育运用概念的实力,发展数学思索。在相识角的活动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沟通的价值,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培育敬重事实的理性精神,培育视察、比较实力和形象思维实力,增加动手操作实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五、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在头脑中抽象出角,形成正确表象。驾驭角的各部分名称,感受角的大小。六、教学难点 依据比较的须要,通过实践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七、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八、学具打算 图钉、两个硬纸条、长

5、方形纸、三角尺、钟面、手工袋等。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孩子们今日我们一起去图形王国去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呢?它们正玩得快乐时候,突然从门口进来一个生疏的挚友。图形宝宝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可谁也不相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相识这个新挚友吧。设计意图:从学生感爱好的图形王国动身,既唤醒学生的旧知,又调动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在物体的面上找角. 师:小挚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做手工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出示图片)“角”这个图形宝宝呀,特别淘气,想和大家玩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学生拿出剪刀、手工袋、钟面等物品,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角在哪里

6、?留意在指剪刀上的角时要留意平安。师:哪个同桌想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生2:我们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还找到了剪刀上的角、手工袋上的角。 生4:我们找到钟面上的角。生5:我们还有补充,你看,三角形和五角星纸片上也有角。(注:全部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同桌探讨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

7、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老师不急于订正学生的错误相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学问“盲点”,奇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相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学问,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老师示范指角,边指边说:手指从“尖尖的”这个地方动身,沿着其中的一条边边移动手指,再从“尖尖的”地

8、方动身,沿着另一条边边移动手指,再在两条边边之间用手画弧线。会指了吗?同桌再相互指指,看一看指角的方法对不对。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从学问的广度和深度上留意了学问的渗透的孕伏,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学问,为学生接着学习角的有关学问做好了铺垫。2.抽象出角. 介绍:刚才同学们指出了这么多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们请出来怎么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和你想象的一样?(动画抽象出示几何角) 设计意图:抽象出角,符合学生由详细到抽象的认知规律。3.触摸感知角的特点,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拿出打算好的三角尺) 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

9、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其中一个角。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同桌相互合作,进行感知。全班汇报沟通。学生边指边说。生1:尖尖的,感觉很扎手。生2:光光的。生3:直直的。师:同学们通过摸一摸发觉了这么多的隐私,你们真了不得,其实数学上的角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在角的图形里画弧线表示角。现在请同学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想一想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现在我们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起先沿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最终在角里画弧线。这样就画出一个角。角有几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10、老师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从触觉中感知角构造,进行自主探究学问,明白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实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4.找生活中的角进一步明确对角的认知. 其实,角无处不在,请同桌合作找一找在我们这个大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并说说哪儿是顶点,哪儿是边。师:小挚友们都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找到生活中这么多角,那你过牛角吗?见过羊角吗?还有我们平常所说的藏在墙角里的墙角?你们想想,和我们今日学的角一样吗?所以羊角、牛角、墙角都不是我们数学中的角。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找角,即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实力,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在相互监督、推断的基础上加深对角的

11、相识,效果相得益彰。5.动手做,感悟角的大小. 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并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细致视察拉开折扇,角有什么改变?合住剪刀,角又有什么改变? 用活动角代替折扇和剪刀,同桌活动。活动要求: 用你的活动角照打开折扇或合住剪刀动一动。在改变过程中思索:角有没大小?角的两条边的长度变了吗?两条边的什么变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什么有关? 用活动角做一个角,用胶带固定。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把硬直条撕掉一小节,再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想一想角的大小变了没有?角的大小与边的什么无关? 设计意图:把角的大小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育了学生的探究意

12、识,积累相识几何图形的基本阅历和方法。边操作、边思索、边沟通,自己发觉问题,自己探究创建,归纳总结,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详细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加相识效果,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动手实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6. 用自己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请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你是如何知道的? 同桌依据自己比较角的过程,说说自己推断的理由。(学生用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全班汇报沟通。生1:用眼睛看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来比较角的大小。生2: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追问:假如另一条边重合说明什么?假如另一条边在外面说

13、明什么?在里面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培育了学生的感知实力、动手实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比较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这一学问点。小结: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细致视察,动手操作相识了图形宝宝角,发觉角和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一样,也是一种图形。设计意图:让孩子将角纳入平面图形的学问架构。(三)巩固应用 下面我们来个闯关嬉戏,通关的孩子有嘉奖呦。1.第一关:分辨角(想想做做第一题) 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说出理由,并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独立作出推断,全班沟通。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都是直的。设计意图:学生

14、依据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简洁推断和推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详细活动中体验相识几何图形的一些基本方法。2.其次关:找角(想想做做其次题)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指一指每个角在什么地方?并指出有关角的顶点和边。学生先独立找一找,填一填,再汇报沟通。(学生边上台指着图形,边介绍)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的设计为“角”的概念的建立烙下了印迹。强化了角的表象,尤其是最终一副图让学生找角,发散了学生的思维。3.第三关:直观比较角的大小(想想做做第三题) 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并说出理由。请小挚友们视察比较,直观推断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15、。如有困难可借助活动角或手势。设计意图:这个练习重在引导学生体会直观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进一步形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的相识。4.第四关:操作比较角的大小(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估一估题中哪个可能与三角尺上的哪个角一样大,再照样子用两块形态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把相对应的两个角重叠在一起,你有什么发觉? 再用你的一个三角尺和老师的大三角尺上相应的角放在一起比。发觉:两块形态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尺,相对应的两个角相等。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设计意图:一是操作前让学生估一估题中的角与三角尺上的哪一个角一样大,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空间观念,培育估测意识,同时

16、避开操作的盲目性,提高活动效果。二是学生通过视察、操作、比较两个角大小,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进一步强化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相识。5.第五关:折角(想想做做第五题) 同桌合作,每人用自己的长方形纸随意折一个角,再比一比谁折的角大。学生活动,并展示作品。设计意图:这道开放性的练习题融趣味性、创建性于一体,既有利于学生在折角的活动中强化角的相识,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角的大小的相识和体验,体会直观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同时培育学生的多向思维实力,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与探究,使学生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各种变式练习中,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辨别的实力,促使

17、学生在辨别过程中渐渐完善对角的相识。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四)课堂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相识了一位图形小挚友角,假如你是角,遇到新挚友,你会怎样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呢? 我用一首儿歌介绍自己:小小角,真简洁,一个顶点,两条边。角大小看叉开,与长短没关系。设计意图:用孩子们喜爱的儿歌做总结,又一次激发起了孩子们的爱好。(五)作业设计 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产一次老师,你们情愿吗?用今日学到的学问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设计意图:细心设计的一个好玩的家庭作业,达到了复习学问的目的。十、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相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

18、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十一、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相识主要是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在视察、比较和操作等详细活动中,初步相识角。教学中,我实行多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发觉角、相识角、探究角,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一个个好玩的活动中学习新学问,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的一起先,我就从学生感爱好的图形王国动身引出角,既唤醒学生的旧知,又调动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注意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让学生经验探究过程 1.联系实际,在物体的面上找角. 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沟通过程中学生以为尖尖的部分就是角

19、,敬重了孩子真实的学问起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和孩子一起补充,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角。三次指角,从学问的广度和深度上留意了学问的渗透的孕伏,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学问,为抽象出角做好了铺垫,也让学生经验了角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由详细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从后面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叙述的比较到位。最终在视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 2. 从触觉中感知角的特点. 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从触觉中感知角的特征,进行自主探究学问,明白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实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3. 找生活中的角进一步明确对角的认知.

20、 让学生找一找四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学问就在我们身边,培育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视察和说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的联系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视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数学的爱好。 4. 实践操作中感知角的大小. 把角的大小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尝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这一学问点。这次活动中培育了学生的感知实力、动手实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积累了相识几何图形的基本阅历和方法。 5. 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长短无关.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

21、难点时,利用活动的角,先让学生动手尝试,边操作、边思索、边沟通,自己发觉问题,自己探究创建,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互动嬉戏,师生互动嬉戏,在嬉戏中探究新知,在详细的操作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学问点。学生的视察、操作与体验,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加相识效果,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实力、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这一基本理念。总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意所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应注意使学生在视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洁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阅历。”这些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