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中小学教育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中小学教育网.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中小学教育网 以中小学幼儿园平安管理方法 为基础,同时借鉴其他应对实力评价体系,仔细选取评价指标,以构建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 事务应对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形成包括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突发公 共平安事务应对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对中小学校的平安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 公共卫生;生活变动事务;适应,心理学;评价探讨;学生 保健服务 R 179 Q 478.2 A 1000-98 17(2007)09-0810-03 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平安事务的频发地之一。近年来各类校内突发公共平安事务不断发生 ,不仅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不行
2、弥补的创伤,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给国家带来 了巨大损失。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对于我国各级政府及教化系统来说都是 一个迫切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国家突发公共平安事务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大多数中 小学也都建立了各自相应的应急预案,但仍缺乏全面科学系统的指导。因此,构建科学、合 理 、完善的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应对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中小学校的平安管理工 作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分析出问题所在,为改进其不足和完善今后工作提 供依据和指导。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设计原则 在典型的国际公共平安评估框架中,存在实力和脆弱性评价2个方面,2者的评价指标关系互
3、相补充,分别担当识别易致风险因素和衡量对抗危机弹力的评价任务1。本文所 述的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应对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实力和脆弱性评价2个方面。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核心问题。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干脆关系到评价的质量。 为此,指标体系必需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系统平安的全部因素 。但是,要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平安评价指标体系,却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为此必 须根据肯定的原则去分析和推断,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1 目的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增进中小学应对突发公共平安事务能 力这一目标来设计,由代表应对实力的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
4、角度地反映 系统的平安水平。 1.2 科学性原则 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牢靠性和客观 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亦即在定性分析的 基础上,还要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精确地揭示事物的原来面目。对于缺 乏统计数据的定性指标,可采纳评分法,利用专家看法近似实现其量化。 1.3 系统性原则 不仅要留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留意整体的 功能和目标,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且区分主次、轻重。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即每 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要包括系统平安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 成为一个系统。 1.4 可操作性
5、原则 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晰,能便利收集相关 信息,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 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5 时效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肯定时期平安的实际状况,而且还要 跟踪其改变状况,以便刚好发觉问题,防患于未然。此外,指标体系应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 改变不断调整,否则,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导致决策失误。 1.6 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当满意可比性的原则,指 标取值宜采纳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纳肯定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状况,又便于比较 优劣,以便查明平安薄弱环节。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
6、事务应急处理系统涉及范围广,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后,仔细 归纳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事务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以中小学幼儿园平安管理方法 2为基础,同时借鉴其他应对实力评价体系方法3-4,初步构建了中小学突 发公共卫生事务应对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评价体系中,共有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一级 指标包括:基础指标、预防及预警实力指标、校内及周边环境指标、现场处理实力指标、突 发公共平安事务后管理实力指标。见图1。 2.1 基础指标 2.1.1 组织制度 要构建学校平安工作保障体系,必需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 构,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学校平安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2.1.2 平安工作
7、档案 即对日常平安工作、平安责任落实、平安检查、平安 隐患消退等状况的记录,可作为实施平安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如学生平安信息通报制度,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擅自离校 状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样状况等关系学生平安的信息,刚好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 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样以及有吸毒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平安 信息记录,妥当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平安信息资料,依法爱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2.1.3 硬件设施配置 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应在保证符合基本办学标准条件 的基础上,保证围墙、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生活设施和饮用水源等符合
8、国家 平安质量标准;保证学校教学楼、图书馆、试验室、师生宿舍等场所的照明、消防条件符合 国家平安规定。 2.2 预防及预警实力 2.2.1 宣教培训机制 包括对管理人员、教职工及学生3个方面培训执行情 况的考核。(1)学校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平安教化纳入教学内容 ,对学生开展平安教 育,培育学生的平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实力;(2)学校校长、负责平安管理的主 管人员、幼儿园园长和学校负责平安保卫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平安管理培训;(3) 学校应当制定教职工平安教化培训安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识平安规章 制度、驾驭平安救援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
9、命、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2.2.2 突发事务演习 学校可依据当地实际状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 突发公共平安事务预防演练,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难事故的紧急 疏散演练,使师生驾驭避险、逃命、自救的方法。这部分评价包括应急打算状态、检验预案 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2.2.3 应急保障机制 包括信息、物资、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的保障。各级 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公共平安事务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 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及快速应急信息系统,确保信息报送渠道平安畅通。建立处置突发公 共平安事务的物资储备和由平安保卫、医疗卫生和维护稳定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
10、的突发公共 平安事务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马上投入运用。 2.2.4 校内风险评价 即对校内内外各类平安隐患的风险性进行评价。校内 风险评价是预警实力的基础,也是学校公共平安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2.3 校内及周边环境 2.3.1 内部平安性 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验证制 度、校内平安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平安信息报告与嘉奖制度、用水、用电、用气 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平安管理制度、试验室平安管理制度等,落实消防平安制度和消防工作责 任制,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 单位卫生规范等学校平安相关法规。 2.3.2 人际关系 学生在校
11、学习和生活期间,应当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 ,听从学校的平安教化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平安的活动。学校老师应当遵守 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纪律,不得羞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发觉学生行为具有危 险性的,应当刚好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学校应配备心理老师或对现有老师进 行青少年心理教化等相关培训,以利于刚好发觉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赐予正确指导。 2.3.3 家庭社会参加 家庭和学校是中小学生活动的两大范围,家长和老师 的刚好沟通与亲密协作在维护青少年平安健康的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化、公安、 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12、 ,定期探讨部署学校平安管理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此外,学校还应当通过多种途 径和方式,听取社会各界关于学校平安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要主动参加和支持学校平安工作,依法维护学校平安。 2.4 现场处理实力 2.4.1 反应时间 从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发生到正确有序地实行应对措施所需 要的时间。 2.4.2 预案执行实力 在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难和火灾 、食物中毒、重大治安等突发公共平安事务时,学校应当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刚好转移、疏 散学生,或者实行其他必要防护措施,保障学校平安和师生人身财产平安。 2.4.3 争取救济实力 突发公
13、共平安事务发生后,学校一方面须要充分发挥 自身能动性努力解决,同时还应主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的有效救济。 2.4.4 应对媒体实力 发生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后,新闻媒体出于职业的敏感 性,对于发生的事务具有剧烈的新奇心,一些与事务有关的人员也剧烈希望知道事实的真相 。要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在联系与沟通过 程中,公关人员应坚持真实性原则,真诚对待新闻媒体和有关公众,向他们真实介绍事务的 真相,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消退疑虑与担心。 2.5 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后的管理实力 2.5.1 复原时间 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处置工作结束后,
14、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 协作使事故影响渐渐减轻,教学等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并复原到事故前水平所须要的时间。 2.5.2 心理支持机制 针对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够健全、心理承受实力较弱的 特点,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后学校应联系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对师生进行心理评价,并对出 现问题的个体进行干预治疗,以帮助其尽快复原。 2.5.3 调查评价机制 学校应成立事务缘由调查小组,组织专家调查和分析 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发生的缘由和可能的发展趋势,预料其影响,提出今后工作的改进措施。 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将状况刚好通知参加应急处置的各相关部门。 2.5.4 责任追究机制 对人为造成的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学校要有相
15、应的责 任追究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呈报上级部门;由硬件设施不足造成的突发公共 平安事务的,要刚好更新设备。 3 结束语 实施中小学突发公共平安事务应对实力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主观性很强的工作,要摒 弃以往只对事故个案探讨中的不足,确保通过评价实现中小学校平安管理实力的全面提升。 当然,影响中小学校内公共平安水平的因素许多,笔者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行能涵盖 全部内容,现有指标的选取方面也存在欠缺,如一些指标的可获得性较差。这些不足都会在 以后的工作中利用专家调查、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等多种方法予以改进,争取通过三、四级指 标的选取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提高其可操作性。 4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张蓉,周斌.中国区域公共平安评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6,1 :39-42. 2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中小学幼儿园平安管理方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 陈秀珍.我国中小学平安现状分析.城市减灾,2005,4:14-17. 4 铁永波,唐川.城市灾难应急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城市问题,2005,6:76-79. (收稿日期:2007-04-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