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18663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象似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语言象似性为研究视角,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首先对语言象似性的内涵做出扼要阐述,之后深入分析了语言象似性的两大载体,词汇象似性与句法象似性。期待为语言研究活动的高效开展带去参考借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词汇象似性 句法象似性 一、象似性的内涵 象似性是由认知语言学家皮尔斯提出的概念,指出所谓象似性就是语言的基本结构与人类的实践经验或者掌握的概念结构之间存在的必然关联,将象似符、引得符、代码符作为三种基本符号类型。在认知语言学研究逐步深入的语境下,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开始针对语言象似性展开研究,沈家煊将其描述为:语言象似性实际

2、上与任意性相对而言,其是语言自身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深入理解语言象似性及其价值。所谓结构象似性是语言的内在结构去反应人的认知概念。而语言符号在发音、形式以及结构上的象似性不仅表现在结构象似单方面,而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在实践中对现实的感知形式以及结构等多维度具备的象似性。换一角度来讲,象似性就是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之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相互的关联并不是任意存在的,而是具有客观规律可循的。针对语言象似性的内涵与外延,我国著名认知语言学者王铭玉认为其是广泛存在于语言符号和语言系统中的,表现在语言单位与语言关系上的,在语言综合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被感知的自然相似特质。总而言之,

3、语言象似性在语言的各个维度中都会存在,集中表现为形式与内容上的象似。 二、词汇象似性 (一)词汇语音象似性 语音的象似性可以划分为语音的直接象似和语音的象征性象似。第一,直接象似的词汇类别主要是指拟声词,也就是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直接模仿而产生的词汇,如“哗啦”“呼呼”等。从拟声词的由来与特质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其具备象似性,其与代表意义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二,象征象似。以英语为例,一部分英语词汇的字组合在发音结构上与其所指的客观事物存在模仿,如“cool”等。或者这些发音元素的构成可以使得人类生成对于某种特定含义的联想,如“Coca-Cola”等,换言之就是词汇的语音会与某一特定意义对接。象征象似的

4、方式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从语音到语音的,也可以是从语音到体积、从语音到运动、从语音到距离的。 (二)词汇形象象似性 词汇的形象象似存在于更为广阔的语言空间中。第一,汉语中的词汇形象象似。汉语中的汉字符号系统就象似而言存在极大差异性。从汉字的由来与演进历程可以发现汉字属象形文字,方块字的汉字符号在形象象似上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汉字的形象象似高于世界上的任何语言形式。第二,英语实际上来源于象形文字,但经过不断的演进成为了拼音文字。从字形的角度来看,英语似乎已经失去了象似性的特征。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英语也保留了字形象似的特质。例如字母“H”描绘的“栅栏”的形象,而在英语词汇系统中诸多含有“H”的词汇

5、所表达的意义都与栅栏的形象或者功能密切相关,具备是“房子”“包围”等意义,如“home”“house”“hotel”等。 三、句法象似性 (一)距离象似性 约翰海曼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句法的距离象似性定义为:在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距离,而这些距离通常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距离匹配。换言之,语言符号距离与概念的距离具备象似性,即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概念以及语言的认知等与实物的距离越近,语言符号层面也会更近。例如,:“John killed Mary.”与“John caused Mary to die.”两个句子当中,前一句中包含了直接使役动词“kill”,而这一使役动词将“causing”和“die”

6、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连接为有机整体,这说明“causing”和“die”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不存在距离的,而使役主动方的动作行为直接对被动方产生作用。而在后一句当中,语言距离被割开,这与概念距离象似,“die”这一结果并非或者不一定必然由使役动作主动方直接造成。与此同时,距离象似还在语用的维度表现出来,其中“礼貌语能反应社会距离”是最有利的佐证。 (二)数量象似性 所谓数量象似性是指在语言中,构成语言的单位数量通常与所表述的概念数量或者复杂情况成正比例,而与可预测程度成反比例。在日常语言交际活动中,数量比较庞大的信息、语言发出者觉得价值比较大的信息,对于说话者来讲比较难以预测的信息,说话者想通过间接

7、的方式表达出的信息往往句法构成比较复杂,句法当中所涵盖的成分也就会随之增加。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的大量重叠、反复现象就是其最有力“证据”。例如朱自清春的第一段第一句中连续使用了两个“盼望着”,更能凸显人们对于春天的殷切期盼。雷可夫表示在句法中出现了重叠、叠加、反复的名词时,会将“单数”转化为“复数”,进而更好的表达集合概念。而这种情况出现在动词上时,可以更加贴切的表现动作的持续性。当其出现在形容词上的时候,性质与状态会得到强化。在李清照笔下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作中就通过叠加来强调易安居士那无限的孤苦与凄冷。 (三)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是指是句式或者词汇的顺序与客观物质以及

8、人的认知规律吻合,其强调的是语言单位的排列情况与时间、实践、文化、理念象似。在凯撒的那一句“Veni,vidi,vivi”中,我们可以看出时间象似无处不在。在“Veni,vidi,vivi”这句名言中,表达的次序与事情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在汉语的语序当中展现着非常清晰的线性化象似特质。因为在概念的“世界”中,“先有因后有果”是必然规律,这表示原因经常会出现在结果或者包含结果的句子之前,如“春华秋实”“开花结果”等语序安排都是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也是贴近人类的认知规律的。将顺序象似性进行拓展,我们可以发现诸多文学作品都是按照线性象似去构建线索的,如春一文中,“殷切盼春妙笔绘春融情赞春”构成了

9、文章的线索,而这一线索与人类的意识发展高度契合。 (四)标记象似性 海曼在句法與形式上存在标记的范畴,那么在语义上必定也会存在标记。这一推断在语言认知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同。王寅针对句法的标记性做出深入研究,指出在标记性象似呈现出从无到有的特点,这与人类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规律极度相似,也符合组词的客观规律;具备标记性象似的属于额外意义,而不存在标记性的象似与可预测信息契合。同时,句法的标记性象似与文体特征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如拟人、反语等修辞格的句式中都是存在明显标记的。胡壮麟在研究标记象似性的过程中指出,在标记规则的背后必然存在原因,内在驱动因素要么是为交际与认知服务,要么是为文化与需求服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