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好像比树还低,覆盖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困难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
2、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涯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宝,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丽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安静如镜,空气清爽,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擅长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镇定自若,描写天气改变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特别观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
3、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宠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安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美丽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安静,充溢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1会写“德、鹊、蝉”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2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打算
4、资料:查找有关诗词的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1课时 1会写“德”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板块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两组“飞花令”(“月”和“雨”飞花令)。看来,大家的诗词储备量还不错,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两组诗词。 课件出示: 月 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
5、寒杨柳风。 2过渡: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月”和“雨”的古诗。我们先来学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3板书诗题,齐读课题,简介诗人。课件出示: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孟浩然的一生中交织着困难的出仕与归隐的冲突,早年他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不得不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以“飞花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爱好与酷爱,为学好本课古诗词作情感铺垫。板块二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1疏通字词。(1)学生自由读诗,同桌互助订正诗句读音。(2)指名读诗。指导读准“渚(zh)”的字音。(3)指导书
6、写“德”,书写时留意右边“心”上面的一横不要漏掉,学生正确规范书写3遍。2读出节奏。(1)老师范读,划分节奏。课件出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学生练读,齐读,老师指名读。初读古诗,划分节奏,帮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感,初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酷爱我国古诗词的情感。板块三整体感知,诗情画意 1整体感知。自读整首诗,结合文中注释和课本插图,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诗题意思、大致内容等) 2理解诗意。(1)理解:默读诗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理解字词和诗句的意思。预设: 借助工具书、注释、插图理解:
7、“宿”,住;“移舟”,划船;“泊”,停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日暮”,黄昏时分。查阅资料,联系作者科举失利,仕途受到影响的现实理解“客愁新”。“客”指诗人,“愁新”指新的愁绪。体会诗人的心情,指导朗读“日暮客愁新”。(板书:客愁新) 拆词理解:“野旷”,空旷的原野;“江清”,清清的江水。反馈:指名说,依据上面字词的意思,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2)沟通: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补充:指名说全诗意思,学生补充,老师点拨。(诗意:把船停岸在烟雾充满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
8、人非常亲近。) 3想象画面。语文要素 (1)齐读诗句,想象:读到“天低树”“月近人”时,你眼前出现出什么画面?(板书:天低树月近人) (2)思索:(课件出示“天低树”“月近人”凄清孤寂的画面)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天比树还低,月亮和人如此亲近?谁能读出诗中的意境?(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非常亲近。诗人借“天低树”“月近人”之景来抒发孤身一人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板书:借景抒情) (3)赏读:想象意境,齐读后两句诗。4体会诗情。(1)思索:默读全诗,想想哪个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人心里涌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愁。(2)体会:面对黄昏的落日,作者
9、心里为什么会“愁新”?他满怀愁绪向谁诉说呢?(夕阳西下、飞鸟归林的黄昏时刻,也正是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返回家中的时刻,而此时的诗人则只能在停靠岸边的船上过夜,因此新的羁旅之情便油然而生。满怀愁绪无处诉说,好像只有江月知晓他孤寂的心情。) (3)明确写法:这句诗很干脆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心中的愁绪,这种方法叫直抒胸臆。(板书:直抒胸臆) (4)指导练读:学生带着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练读,老师指名朗读全诗。(5)配乐朗读:学生配乐齐读。5背诵积累:出示背景画面和诗意,指导背诵。6总结学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宿建德江的学习方法,先划分节奏,接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然后想象画面,最终体会情感。(相机板书:朗读
10、理解想象体会)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情,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这样既能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有助于学生深化体会诗人情感,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中指导学生习得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板块四合作探究,自学新诗 1回顾学法:我们通过“朗读理解想象体会”的方法学习了宿建德江,感受到了诗人孤身一人与月相伴停宿江边孤寂的心情。2自学新诗:请同学们用以上学法,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巡察指导。课件出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合作沟通。(1)初读评价
1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2)互助理解。预设: 学生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闻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老师相应点拨。(诗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忽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3)引导想象。语文要素 想象: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你眼前仿
12、佛出现了哪些画面?画面里有哪些景物?(板书:黑云白雨卷地风水如天) 理解:为什么把“黑云”比作“翻墨”,把“白雨”比作“跳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赏雨:这是一场什么雨?(骤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播放骤雨的视频) 比较: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雨呢?(滂沱大雨、狂风骤雨)诗人在诗中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你喜爱哪一种?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带到诗句里读一读。感悟: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第三句诗,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忽”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狂风的急,深化感受狂风过后,西湖美景带给诗人的享受。) 赏读:“忽”字给苏轼带来了什么惊喜?学生齐读最终一
13、句诗。(课件播放音乐梦西湖)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喜悦,齐读这两句诗。(4)体悟诗情。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沉醉?钟爱西湖的诗人苏轼醉了,他醉在西湖的美景中。(强调诗题中的“醉”字)(板书:醉) 指名诵读,全班诵读。想象画面,背诵全诗。(5)拓展“雨”诗。学生背诵写雨的诗句。老师出示写骤雨的诗句。课件出示: l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陆游 l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李攀龙 学生齐读诗句。运用学法,自主学习,开放式的课堂,给学生充分沟通合作的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自学实力得到培育;抓重点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14、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作者对雨后西湖美景的宠爱之情。 3古诗词三首 第2课时 1会写汉字“鹊、蝉”。 2有感情地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背诵并默写整首词。3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画面,体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板块一回顾检查,导入新课 1回顾:学生一齐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夜行黄沙道中) 3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4写作背景:辛弃疾,南宋词人。这首词是辛弃疾遭贬职后,闲居江西上饶时所写。上饶风景美丽,农田水利条件好。有一天晚上,词人到黄沙岭的一条小路上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词。补充介绍背景资料,
15、学生更能入情入境,体会诗词的内涵,感受词人写作时的心情。板块二初读诗歌,读出节奏 1疏通字词。(1)学生自由读词,同桌互助订正词句读音。(2)指名朗读。留意“见”的读音是“xin”,出现的意思。(3)老师指导读准“鹊”“蝉”的字音,并指导书写。“蝉”字左窄右宽,收左让右,留意第五笔是提,不是横;“鹊”字左右等宽,横画错落有致。2读出节奏。(1)老师范读,感知节奏。课件出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竞赛读,齐读。3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这首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预设
16、沟通。(词牌,词题目,题目的意思,词中所写的季节等) 自主学习生字词,培育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划分节奏,让学生初步了解词的韵律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板块三理解词意,想象画面 1理解词意。(1)默读整首词,请借助注释、插图及其他资料,还可以和同桌沟通,弄懂整首词的意思。(板书:乡村夏夜) (2)同桌互说词的大意。(3)指名说词的大意,学生互助补充,老师规范语言表达。(大意: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凉爽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突然出现在眼前。) 2品读上阕
17、。课件出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语文要素 (1)想象:自由读上阕,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板书:景迷人) (2)理解:依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别枝”。(3)补白:在这迷人的夜景中,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4)悟情:这里的“说”字,是谁在说丰年呢?(青蛙、农夫、词人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词人的喜悦之情)对呀,词人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啊!(板书:说丰年) (5)赏读:如此美妙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上阕,读出词人企盼丰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女生
18、读,想象画面齐读)(板书:情喜悦) (6)悟写:明月出来真的惊飞了枝头的鸟儿吗?半夜的蝉鸣和蛙声更显得夜晚的安静。这种写法叫什么?(以动衬静)你们还知道类似的诗句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探讨:这首词和宿建德江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3品读下阕。(1)过渡:这充溢诗情画意的月夜,真像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改变。课件出示: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想象: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画画面,也可以和同伴沟通感受,假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探讨。(3)全班沟通: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老师相机点拨:
1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从这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 (4)引读:词人完全沉醉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改变,他猛一抬头,看到了(学生齐读)“两三点雨”,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学生齐读)“路转溪桥忽见”。(5)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识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体会词人刚起先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林茂密而没发觉,而后来路转溪桥突然望见的喜不自胜之情。) 语文要素 (6)拓展:陆游有两句诗,写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你知道是哪两句吗? 语文要素 (7)联想:请同学们想象词人在看到旧时
20、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会是怎样的。(感受作者的喜悦) (8)齐读: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的心情齐读下阕。(9)赏读:(课件出示下阕并配相关音乐)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若没有身临其境是很难体会到的。让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体会齐读下阕。4升华情感。(1)小结: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始终很看重农事,关切农夫忧乐,(板书:关切农夫生活)这首词就很显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整首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2)配乐朗读:入情入境地齐读整首词。(3)全班齐声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词
21、的美丽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通过美丽的画面和奇妙的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描述,声情并茂地朗读,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板块四回味拓展,布置作业 1沟通收获。(1)引导:我们已经学完了一首奇妙的词,谁来谈谈你的收获? (2)总结: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既不是名山胜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景,但是这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却让我们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唤起了我们对农村田野风光的酷爱。(板书:酷爱大自然)这源于词人自然清爽的语言、真挚朴实的情感、精湛的创作技法。我们学习古诗词就是要从诗词奇妙的语言中领悟作者细腻、真实的情感,学习他独特的创作技法。2作业布置:默写西江月夜
22、行黄沙道中;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成一篇美文。沟通收获,让学生一节课下来,学有所得,总结升华,文美情真,感受词人自然清爽的语言、真挚朴实的情感。 3古诗词三首 本课由三首极富画面感的古诗词组成。宿建德江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述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而至的夏雨写得非常生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安静美丽。本课教学主要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现诗词中的画面美,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宿建德江的教学中,以读贯穿始终。教学时,以多种形式的读代替老师的讲授,如,自由读、范读、指名
23、读、齐读、想象读、配乐读等,边读边想象画面,为学生自主学习下一首诗打下基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第一首诗的学法,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自学、想象、补白、感悟,体会雨前、雨中、雨后的奇景,感受让诗人沉醉其中的西湖美景,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在整首诗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熬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教学中,以“想”为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现词的画面美。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沟通,在关键处赐予奇妙点拨,然后通过品读悟情,把学生带入词的美妙的意境之中,学生如临其境,与词产生共鸣,切身感受到我国古诗词的魅力。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填空。 1.“移舟泊烟渚”的“移舟
24、”的意思是 ,“泊”的意思是_。2.“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这样写的好处是_ 。3.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_ 阅读实力大提升 二、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练习。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分别从“_”、“_”、“_”等方面,写出了骤雨初晴、风云变化的西湖景象的。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 、 、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 _ _ 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
25、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虽然正在经受坎坷,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漂亮的乡村景色吗,在那样的景色里,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_ _ _ _ _ _ _ _ 参考答案: 一、1.划船靠岸 停船夜宿 2.“客”是诗人自指,“新”有增加的意思,愁上加愁。3.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水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犹如多数颗晶莹的珍宝,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方,既写出雨来时焦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二、1.云黑雨跳风吹 2.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匆来匆去。3.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获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显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酷爱喜悦心情。三、略